王宫廉政殿。
“众卿今日有何事禀告。”高坐上的帘幕后传来一男子年轻的声音。
“陛下,丽水一带最近旱涝严重,臣想请陛下打开国库分拨些银两给地方官府赈灾!”大殿下站立着两批大臣,突然左侧的一个大臣站出来道。
“胡闹!区区丽水一县城就要陛下分拨银两,你可知如今国内各地的旱涝都十分严重,国库入不敷出,哪里还有多余的钱财去给这个小县城赈灾!哼!”右侧的一众大臣也走出一人道。
“丽水一带的灾情已经不能在拖缓了,陛下,百姓们如今正处于水火之中啊,臣还请陛下开库赈灾!”左侧的那位大臣跪倒在地哀求道。
“臣等请陛下开库赈灾!”忽然左翼一众大臣们都齐身下跪呼道。
“丽水一边境小城,按理说贸易繁荣怎么可能会有太过严重的灾情,陛下,臣怀疑礼部侍郎危言耸听,请陛下明察!”右翼走出一个两鬓微白的中年男子道。
“臣所言句句属实,陛下!”礼部侍郎闻言随即反驳道。
“别吵了,朕的头都大了,就先听刑判的吧。”
刑判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丝满意的笑容,随后轻蔑地看了左翼的那些大臣们一眼,礼部侍郎闻言脸上顿时变得急切,随即轻叹一声缓缓站起身。
“报!”就在这时,殿外冲进一个便装军士。
“陛下,布政使司布政使李臣景大人在永安一带遇刺身亡!”便衣军士跪在地上缓缓说道。
“什么!”帘幕后顿时传出不可置信地呼声。
右侧的一众大臣们闻言脸色都有些难看,李臣景可是他们激进派有着不俗权势的成员,手下的势力也是不少,如今李臣景一死群龙无首,若是这时候被保守派的大臣们钻了空子,肥水就流向外人田了。
这仅仅是利益上的,在朝堂上李臣景还占有很大一部分话语权,如今被人杀了,对激进派的实力也是有所折损的。
“陛下,臣等请陛下下令全国捉拿那个刺客!”刑判闻言忽然上前正色道,右侧的一帮大臣们闻言也随即呼道:“请陛下下令!”
“左捕厅,右捕厅,义禁府三司听令!三司配合,通令全国捉拿刺客!”
“王恩浩荡,陛下!”众大臣闻言缓缓呼道。
。。。
都城郊外。
一处不起眼的茅屋屹立在一座小山坡上,门前坐着两个农村汉子,眼神却警惕地看着四周。
茅屋地下一层,几个中年男子身着便衣分排并坐,首位上坐着一个身材略显臃肿的中年男子。
“这次李臣景的死正是个机会,只要能把握住李臣景这些年私下里集聚的力量,对那些激进派的大臣们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甚至能等到靖契的支持。”说话的人正是今日在朝堂之上的礼部侍郎。
众人听到靖契二字脸上都微微有些变化,坐在首位的胖男子微微直起身:“先不要下手那些势力,里面鱼龙混杂我们若是强行收下可能会留下后患,我们只要延缓激进派大臣们的脚步即可,至于靖契,那个还不要太过依赖为好,他们更偏向于激进派的那些大臣。”
众人闻言似乎都很信服胖男子,点了点头,礼部侍郎微微有些皱眉道:“大人,那丽水一带的灾情该如何是好,百姓们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了,这次灾情来势汹汹仅仅丽水一带就已经死了近百人,再不控制我怕。”说罢其脸上满是忧心忡忡之色。
胖男子闻言皱了皱眉头,沉吟片刻道:“既然王上受制管不了丽水,就由我出资先来缓一缓灾情,避免更多百姓流离失所。”
众人闻言都点了点头:“事到如今也只好这样了。”胖男子缓缓站起身:“好了,时间也差不多了,各自小心的回去吧,对了,派人去查查到底是何方神圣竟敢胆大到刺杀李臣景!”
“是,大人!”
。。。。
“爹娘,我成功了,孩儿帮你们报仇了!”齐天身着一件白衣,跪在坟墓前将冥纸送入火盆:“你们在黄泉下可以瞑目了,还有村民们村长爷爷在下面不要不舍得用钱,看有这么多,够你们在下面用一辈子了。”说罢齐天又将一大把冥纸扔进火堆。
齐天看着眼前的三座无名空坟,不禁抽泣了一声,两颊流下两道晶莹:“你们放心我会替你们找回公道,还你们清白之身,再为你们正名!”
这时天空中飘过一阵疾风,吹起无数燃烧着的冥纸飘散在空中,在荒无人烟的村落旁化为飞灰。
树林中缓缓走出一道黑影,双眼略显感伤的看着跪在山坡上的齐天,随后轻叹一声消失在了树林中。
。。。
都城中一处装饰朴实的别院中,一扇两道门大小的屏风立在一个老人身后,上面却如鬼画符一般画着不知是何文字,两排跪坐着身穿官服的大臣们,这些人正是今日朝堂上的右侧三品以上的大臣们。
“这次的事件到底是谁做的?”一旁的刑判沉着脸说道。
“刑判大人难道你还以为这种残杀同仁的事情是我们做的不成?”另一旁的身着绣着金丝孔雀官服的中年男子略带不满道。
“除了你们难道还有人会做吗?”刑判眯着眼睛怀疑地看着在场的几个大臣们。
“好了,别吵了,我相信在这个即将功成之刻我们这边的人不会做出那种事情,我已经安排人手下去查了,三天,只有三天我就能给你们一个交代!”一旁身着绣着一只仙鹤官服的黑发老人沉声道。
“好,我警告你们不要去沾染李臣景手下的势力,就这么放养着,失去狼头的狼群需要时间诞生新的狼王,而他终将还是会成为我的狼狗,这就是所谓的因果循环,咳咳。”首位之上的老人缓缓说道,语气中满是嘶哑令人一听便感觉命不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