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老师对她的影响,还要追溯到10多年前。或许就是因为那时候受到了李老师的一次教育,才激发了小云做老师的兴趣?应该是的。那时候小云读初一三(5)班,表妹读三(6)班,李老师教三(4)班。在读小学的时候,小云曾经饱受孤立和欺凌,但这也练就了她的反叛性格,成了个无法无天的假小子。后来进了中学,因为考试成绩突出,在一次班委改选中小云被选为副班长。可那时候的她还不习惯于“安分守己”,常常忍不住出格。就在李老师值周的某一天,早读时,小云悄悄溜到三(6)班教室跟表妹一起学唱一首当时的流行歌曲《长江之歌》。教室里书声琅琅,她们唱得声情并茂,十分投入。当有人指给小云看的时候,李老师已经站在教室门口等着了。小云极有经验地、狠狠地低着头识趣地来到李老师面前,等待她狠狠地批评。没想到等了好一会儿她才说话,而且她一开口就把小云的防线打破了。她的声音很轻很悦耳,甚至都没有给小云一点语重心长的感觉,她说的是:“你现在是班长了吧?不错呀,卢老师(小云的班主任)很信任你呢。我相信你一定能把三(5)班带好的。没事儿,去吧。”就这样简单,小云接受了有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批评。想想13年来,小云从来还没有在犯错时感受过这种对话。当然,虽然发生过不愉快但小云仍然十分尊敬她,只要见了总是十分热情地呼唤:“老师好!”也许这就是学生的可爱之处吧。李老师那次谈话给小云的震撼,是以往任何一次都没有的。但它产生的能量是巨大的,是任何手段都无法比拟的。
应该是从那时候起,小云发现了一个秘密:不骂人的骂人比打人厉害多了。也许从那时候,她才体会到了一个老师的真正伟大之处;也许从那时候,她就立下了做孩子王的志愿,立下了要当一个李老师似的人民教师的伟大志向。
当她从师范学校毕业第一次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李老师竟然也在这里教小学了,她们成了同事。做了同事之后,有机会跟她同级教五六年级的语文。每当经过她的教室,小云总爱朝里望一望。每一次观望她都有一些收获。李老师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大声大气说话,不管教室里多么吵,只要她一开口,同学们就会安静下来。再想想自己,同学们一吵,小云就提高嗓门,生怕他们听不清,结果呢,下面的噪音分贝也随之升高,越生气了,就越骂人。后来,小云也学着她心平气和些,语调降低些,没想到效果反而好多了。那时候李老师是他们的教导主任,对于这些新手,她总是耐心地听课,真心地评课。李老师从来不跟人家争什么,对于教学中的种种体会和建议,她总是毫无保留地告诉小云。她使小云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每一次公开课评课后都能得到提高。
随着对李老师了解的加深,小云对她的崇敬之情也与日俱增。确实,这是一位多么好的老师啊!
小草,把春天的门打开;鲜花,把夏天的门打开;硕果,把秋天的门打开;寒雪,把冬天的门打开;老师,把智慧的门打开。在青少年的成长历程中,浓浓的师爱一直伴随左右。老师就是严冬里的炭火,酷暑里的浓阴,湍流中的踏脚石,雾海陆空的指向标。老师用知识的甘露孕育着硕果,用心灵的清泉滋润理想的花朵。而那硕果、那花朵,不就是成长中的青少年吗?
怀念老师
林立每每提到自己的老师,最先想到的就是王老师。
其实只听过他一个月的课,初二上学期。后来林立转学,半年后王老师去世。记忆中把他排第一位不是因为他英年早逝,实在是因为真地喜欢他。
那时候的林立胆小且害羞,极怕引人注意,每每被老师提问,声音发抖,像哭一般,常被同学取笑。别的老师了解情况,上课的时候都尽量不问林立。只有他,自从发现林立这个毛病,提问的次数反而更多。而且自修的时候,他总喜欢坐林立旁边,一边改作业,一边跟林立聊天,很随便,像朋友。初时林立很窘迫,不知跟他讲什么,慢慢地就胆大起来,也会讲一些自己的想法。跟老师做朋友的感觉很奇妙,有点自豪,更有长大成人的得意。
孩子的世界简单也敏感,常常会因为对一个老师的喜好,而决定对这门功课的喜好。本来林立不喜欢英文,自从他带课后,反而变得喜欢起来。那时候林立最崇拜的就是他,喜欢看到他,喜欢听他讲话,更喜欢听他上的课。甚至因为喜欢,在知道他有晨练的习惯后,专门早早地到校,只为在操场碰到他,说声老师好。
当时的英语书中有一篇文章叫做龟兔赛跑,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要他们把它排成英语话剧,还专门指定林立做兔子。林立是班上最胆小的人,同学们都觉得不可以,只有他说林立一定行。林立虽然心里怕死了,可是为了不让他失望,居然答应了。那段日子林立很努力,天天回家背课文,还对着镜子设计动作。每天都要把场景预演一次,直到自己满意,心里一直念叨着的就是不要给老师丢脸。可惜最终林立也没有演成那出剧,因为一个月后,爸爸给林立办了转学——林立家搬走了。孩子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却可以用哭来表示抗议,可是怎么哭学终是要转的。其实现在想起来,那时候最不甘的就是没有让老师看到自己最后的演出,证明给老师看他对自己的信任没有错。
林立在学校的最后一天,老师在自修课的时候又坐在林立身边。他有一句没一句地跟林立讲话,还在林立的本子上写些让林立似懂非懂的英文,而后又一句句地解释给林立听,其实都是些鼓励和告别的话。那个本子回家后林立再没用过,像宝贝一样收藏起来,觉得那是老师送自己最好的礼物,尤其是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后来知道他去世,那本子就显得更加的珍贵。
其实他给大家代课的时候已是血癌的晚期,这是后来同学告诉林立的。可是以林立现在的回忆,根本看不出他有一丝对生命将逝的恐惧,甚至感觉他比好多人生活得更积极、更快乐。听说那半年中老师还结了婚,是他的女朋友非要嫁给他。他的女朋友林立知道,是学校的体育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大辫子,及腰的那种。他想一个女人愿意在一个人生命垂危的时候伴他共度剩下的时光,那他一定是个很可爱的人。实际上老师是很可爱,那时候小不太明白老师对自己的良苦用心,单纯的以为老师喜欢自己,现在长大了才知道感念师恩。
本来转学的时候他一直想着回去旧时的学校看看,可是知道老师的死讯,反而再没有动过这个念头。直到高考,恰巧把林立分在那个学校考试,而且监考的居然就是老师当年的女朋友。这让他不由得相信芸芸众生,一定是被某种缘分所掌控,夫妻有夫妻的缘分,朋友有朋友的缘分,而老师和自己必定有着很深的师生的缘分。
虽然老师教育我们是义务,但我们对老师的感谢却是发自内心的。感恩是一种美德,更是一则芳香的誓言;感恩是一种幸福,更是一个永恒的支点。感谢命运,让朋友彼此相遇,懂得珍惜;感谢困难,是它让我们勇于面对,愈变愈强;感谢过去,让我们拥有美好的回忆;感谢老师,让我们拥有丰富的知识、无穷的力量,还揣上一颗感恩的心。
感谢老师
罗雷小时候非常顽皮,而且懒散。他庆幸在自己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遇到一位严厉的老师。她姓郭,年轻美丽,穿着大方得体,大家上课都喜欢看她的脸。她不苟言笑,要求大家非常严格。她从不打学生,也不骂学生,可大家都十分怕她,上课聚精会神地听讲,作业工工整整地写完。一次罗雷做算术作业,迷迷糊糊把“9”写成了“6”,她“哗”地撕了,严肃地说:“重写!”他写得慢,她不准他下课玩耍,直到写完为止。一次他调皮,弄坏了班里的水桶,还装作没事人儿一样。她调查后,在课间时罚他独自一人站在讲台上。罗雷的脸羞得像红布……久而久之,罗雷做事不再那么马虎,不再“老牛拉车”,也不再那么没规矩了。
正是因为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罗雷班的期末考试成绩,屡居全乡小学的榜首。那时大家十分惊讶——我们并没有花大力气呀?于是,佩服她的心思潜滋暗长。
如今当上老师的罗雷,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在教学上不允许有半点马虎。他知道,这缘于郭老师对他的影响。
可惜,由于教得好的缘故吧,她只教到罗雷四年级就被调到乡里中心小学任教了。
这就是罗雷所遇到的那些朴实又伟大的老师的代表。他不是他们合格的学生,平凡的他也无法回报给他们什么。他只能用他的真心,如他们当年培育自己一样,辛勤培育花园中那些与自己有缘的花朵。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老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学生的一生。良师可遇难求,有多少人感叹遇不到命运里的“伯乐”!
故事中平凡的他很幸运,在短短的求学生涯中,遇到了那么多的良师——老师的人格的力量影响了他的人格操守。因此,老师美好的灵魂熏陶了青少年成长的心灵;他们的高贵品德影响了青少年的做人。
师恩难忘
余波深深地知道,走千里行万里,走不出的永远是对老师恩情的怀念和记忆如昨的往事。在记忆的深处,始终留有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深深期待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