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哪项投资,都存在着波动性,时而好、时而坏,假如你把大部分的资产投入到一项投资中,也许你会因押对而得到了很大的回报,可是你一败涂地的可能性也是相当大的。但是,如果你分散投资,你所投资的种类越多,你得到好处的可能性越大。分散投资的基本原理就是在风险与报酬间做一个合理的取舍。例如有一项投资组合含有10种股票,每种股票的期望报酬率介于10%-20%之间。若投资者愿意冒较大的风险时,那么,他可能将所有资金投入到报酬率为20%的股票上,但此时他获取20%的报酬率的概率是很低的;倘若他分散投资,他将以较大的概率获取15%的报酬率。如此便达到了降低风险的效果。它同将鸡蛋分散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即使一个篮子打翻了,还可保有其余的蛋一样,讲述的是同一个道理。
分散投资目标,就是增加投资的种类。例如购买股票时,不要只买一种股票,而是将投资金额分开,同时购买各种股票。投资资金比较大时,不要只投资单一的目标,除了股票外,房地产、黄金、艺术品等都可以分散投资。分散投资之所以具有降低风险的效果,就是凭借各种投资标之间不具有完全齐涨齐跌的特性,即使是齐涨或齐跌,其幅度也不会相同。
所以,当几种投资组成一个投资组合时,其组合的投资报酬是个别投资报酬的加权平均,因此几种高报酬的投资组合在一起,仍能维持高报酬。但其组合的风险却因为个别投资间涨跌的作用,而相互抵消部分风险,因而能降低整个投资组合不确定与不稳定的风险。随着投资组合中投资种类的增加,投资组合的风险也随之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分散投资、增加投资种类,可以降低风险的原因。
各投资的齐涨齐跌的现象愈不明显,或是报酬率呈现相反走势的现象,则其分散风险的效果愈好。尽量选择价格走势与原有投资组合相反的投资项目,例如,黄金就是个分散风险的好项目。从过去黄金价格波动的情况来看,这是个风险相当高的投资,但是黄金价格的走势和股价走势不是正相关,恰恰相反。通常股价在下跌时,黄金价格有上涨的倾向,尤其是遇上国际间重大事故,如战争、政变、通货膨胀时,会导致股价大跌,黄金价格反而上涨,所以它是个分散风险的好项目。若将此原则延伸至股票投资,为了达到较好的分散效果,最好选择不同产业的股票。因为共同的经济环境会对同行业或相邻行业的公司带来相同的影响,只有不同行业、不相关的企业才有可能此损彼益。即使有不测风云,也会“东边不亮西边亮”,不至于“全军覆没”。
在实际投资中,并不是投资种类越多越好。据经验统计,在投资组合中,投资项目增加一种,风险就减少一些,但随投资项目的增多,其降低风险的能力越来越低。当达到一定量时,减少风险的能量就很少了,这时为减少一点点风险而增加投资项目可能得不偿失,因为随着项目的增多,支付的精力和销售佣金等方面的费用都会相应增加。所以,进行投资组合要把握一个“量”的问题。同时,投资组合并不是投资元素的任意堆积(如一些由高级债券所形成的投资组合的意义并不大),而应是各类风险的投资的恰当组合,也就是说还要把握一个“质”的问题。最理想的投资组合体的标准是收益与风险相匹配,使投资人在适合的风险下获得最大限度的收益。
不要只顾着分散风险,必须要衡量分散风险产生的效果,能否涵盖管理所付出的成本。随着投资种类的增长,风险固然下降,相对的管理成本却会上升,而且同时掌握多种资产的动向并非易事。
当然,分散投资并不是风险消除器。最佳的投资组合也只能消除特异性风险(即不同公司、不同的投资工具所带来的风险),而不能消除经济环境方面的风险。风险管理的目的不是完全消除风险,而是为了解风险、降低风险、驾御风险。
犹太商人认为,公司如果有闲置资金就应当用来进行投资,这可以说是一种生财之道。但决不意味着这笔资金投出去就一定能赚钱,因为任何一项投资都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投资与公司的命运紧密相连,是决定公司兴衰存亡的关键。如何把握住左右公司投资的因素,是确保投资成功最为重要的一环。影响公司投资的因素很多,其中下面几个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
首先,市场需求动态。各种商品的供求状况和发展趋势都会通过市场反映出来。公司在进行某项投资之前,首先应该对此项投资所生产产品的市场供求状况进行预测。只有市场上有足够大的容量,产品才能顺利销售出去,才能进行投资。
其次,预期收益水平。投资的根本目的在于取得满意的回报,预期收益水平对企业投资的回收速度及投资收益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预期收益水平只有高于同行业的基本收益率或资金的市场利率,公司投资才有效益。
再次,技术进步。事实上,投资常常就是出于技术进步的需要而进行的。
当某一行业的技术进步速度加快时,其内部的投资机会便大大增加,从而引起该行业内厂商投资水平相应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即便仅仅出于维持生存着想,也会产生投资要求。当然,技术进步对公司投资需求水平的影响,并不仅仅限于其所发生的行业内部,由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它们互以对方的产品作为供求对象,所以,某一产业领域中技术进步的加快,往往会带动其他产业领域投资水平的提高。
总之,只要社会生产的技术变革速度加快,无论这种变革是全面性的还是结构性的,都会扩大公司的投资需求。
然后是投资环境。认真分析投资环境,是做好投资决策的基本前提。犹太人认为,对投资具有明显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形势。主要包括政局是否稳定,有无战争或发生战争的风险,有无重大政策变化等。要预测好政治形势,必须注重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方针、法律、规定、规划等。
经济形势。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劳动生产率、国家经济结构和国家产业政策等。经济形势常常决定着公司投资的类型和规模。
文化状况。主要指不同地区居民受教育的程度,以及宗教、风俗习惯等。公司投资时,必须要考虑是否符合该地区的社会规范。
相关资源。原材料、燃料等各种资源对公司来说,如同食物对人的生存一样重要。公司在投资之前,必须对所需资源的供应状况、供应价格作出准确测算。
相关优惠政策。指与特定投资项目有关的税收、进出口许可,以及市场购销等方面的优惠。
投资地区的软硬件环境。公司在投资之前,还应对投资地区的地理环境、基础设施状况和相关的软件环境进行全面考察。
第五,投资者的决策能力。投资者的决策能力是指投资者根据生产经营环境和公司经营实力,从不同的投资方案中择定公司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的能力。主要表现为下面几点:
敏锐的捕捉能力。投资的机会很多,但并不是每种投资机会都对长远发展有利。投资者必须综合公司的目标、市场未来的走向、新技术发展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排除各种虚假信息的干扰,找准投资目标。
灵活多变的适应能力。投资目标确定以后,尚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可能投资者一个人无法解决,因此,投资者应借助公司员工、智囊团或外部投资咨询机构的力量,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决策的优化能力。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投资者必须具备扎实的财务功底和经济分析能力。善于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在公司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关系中寻找一种优化平衡。在决策中,作为投资者必须认识到任何一项投资决策都不会是尽善尽美的,投资者寻求的仅是一种满意解,而不是最优解。
投资者的自检能力。投资决策付诸实施以后,主客观条件仍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比如,出现某种新的工艺技术,就可能引起生产经营的突变。为保证投资决策能在动态环境中顺利实施,投资者应不断对自己选定的投资方案进行检测,并及时调整或修正。
投资风险。在投资中,风险的大小通常起着决定性作用。准确测定投资的风险性是很难的,否则也就不用谈风险了。但是,对不同投资内容的风险做大致的估测,还是能够做到的。因为投资风险随着投资过程的延长而相应增大,因此投资期越长的项目对风险的分析测算就越重要。
融资条件。投资需要耗费大量资金,特别是规模较大的投资活动,仅靠动员自身财力一般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如果融资场所不足,融资工具的不多,融资成本的较低,进入资金市场的渠道不畅通灵便,以及公司本身的资金实力不足等,都会对企业的投资产生影响。
在犹太商人看来,作为投资决策者,必须对投资所面临的风险以及影响这些风险的各种相关因素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否则,一旦操作不当,这把双刃剑就会给自己带来重大的损失。
热衷慈善,关注伦理道德
根据历史学家的说法:“在古代或中世纪,没有一个犹太学者致力于对经济事实和倾向做详尽的解释……没有一个犹太人曾写下过关于经济行程的着作。”
为什么被称为全球第一商人的犹太人这么忌讳谈经商的问题,而他们又总是在奋力争取商业的成功,同时也在被认可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边缘活动,而他们的财富又引来了这么多人的争议呢?
通过前面的分析,犹太商人在经营中的一些谋略、商法和反映这些经营理念的小故事,我们会发现,在犹太人的商业活动中并不是没有规则的。比如说他们的契约精神,一旦订立了契约就会严格遵守,这样既能使经营活动有序地进行,同时也避免了很多以后的纠纷和麻烦。正是由于这些规则的存在,才使得犹太人在他们活动的每一个地域范围内取得经营上的成功,积聚了巨大的财富,赢得“世界商人”的美誉。
犹太商人重视规则和法律,但又总是在规则和法律的范围内的边缘上活动。他们既遵守了规则,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这些规则。对这一点的一个普遍说法是犹太商人善于钻法律的空子。
“鸡蛋再硬也打得碎”,世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事。
犹太人衡量事物的标准是64分就算及格,100分为满分。而实际上得满分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够及格的时候倒是不少。对于法律,也是如此。全国各地的法规或世界各国的法律,几乎没有能达到100分的最高水平。就连法律制度最为健全的国家,法律上的漏洞也不会少。时常有人钻法律的空子,干尽坏事却逍遥法外。满100分的法律没有,而达64分的一定不会少。想经商赚钱的人,不可能不熟读有关的法律。在本国经商的人,必须熟知自己国家的法律;在外国经商的人,必须熟读所处国家的商业法规及有关的法律。相信一定能在人为的法规中找出漏洞,找出赚钱的方便之门,或者找出对从事某项行业有利的规章。
在犹太人的商法中,有一条是不要受太多的束缚,那就是敢于“创新”。各国的法律、条文太多太多,对商人来说,束缚太多并不利于赚钱。在商人看来,约束越少越便于赚大钱!如何才能摆脱法律的约束,而又不受其惩罚呢?惟一的办法就是寻找法律的漏洞。
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不是完美的,更何况是人为的法律。完全健全的法律是不存在的,所以,只要你仔细研究,认真寻找,一定会找出不少的漏洞。这些漏洞对商人是绝对有好处的,它能使熟谙法律的商人们,既乘法律漏洞走方便之门,又借助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真是一箭双雕,一举两得。政府奈何不了他,同时又不得不保护其利益,而他们却遨游于法律之中,充分享受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又能逃避一定的义务。
犹太人认为,没有熟读法律的商人不是个成功的商人。他们赚不了大钱!
因为任何赚大钱者,是不会死板的遵守法律的,他们太精明了,现有的法律无法束缚他们。老老实实地遵循法律条文,肯定是个头脑守旧、不懂变通的古板的人,这种人不可能成为出色的商人。不读法律、不懂法律的人根本不是商人,因为连法律都不懂,是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的。而商场上,利益被侵犯是常有的事,所以这种人在初次交手中,就会被“吃”掉了。商场如战场,这种人在战场上是必败无疑的,所以,不懂法律的人不是商人,他连自己都无法保护,更别提利用法律赚钱!
利用法律赚钱,是犹太人的又一得意的成功经验,犹太人对法律的钻研是有一定的深度的。还记得那个有关“从身上割一磅肉”的故事吗?夏洛克是要用法律来打败对方,契约上写明割一磅肉,可是狡猾的夏洛克却也有疏忽之处,没写明一磅肉是不是带血的,最后因为这个无足轻重的细节疏忽,不但没有解决心头之恨,反而打输官司,断送了全部财产。
这是一个有关契约漏洞和钻漏洞的例子。在国外经商的商人,熟知所在国家的法律,这就等于取得了一张王牌,只要再加上一定的技巧,那么就胜券在握了!钻外国法律的漏洞,是非常有益于赚钱的。法律越不健全的地方,钻漏洞也就越容易。
上面说的是利用法律的一个极端的例子,但遵守法律是商业活动中一个起码的准则,如果不懂法律或不熟悉法律,那么经营中必定会遇到大问题,或是违反了法律的准则,或是由于疏漏而造成损失。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再一次佩服犹太商人的精明。
但游移于规则与法律边缘的度在哪儿呢?利用法律和违反规则之间有无联系呢?有这样一个关于违规的例子。
早年,沃尔夫森借了1万美元,他把一个废铁工场办成了一家赢利很高的企业。到28岁时,沃尔夫森的财产第一次突破了百万美元大关。1949年他以21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首都运输公司,随后沃尔夫森决定收购一家真正的大公司——蒙哥马利·沃尔夫森公司。它在休厄尔·埃弗里的领导下,稳守着3亿美元的闲置资产过日子。沃尔夫森的想法遭到埃弗里的拒绝,沃尔夫森在这场代理人之战中败下阵来。
沃尔夫森买下其他公司的股份(他一度是美国汽车公司的最大股东)之后,把主要力量投入到兴办梅里特-查普曼和斯科特公司。这家公司被有些金融观察家认作是联合大企业之父,包罗了造船、建筑、化工和发放贷款等方面的业务。公司的销售总额达到5亿美元,但这些性质各异的要素从来没有真正成为一个整体,公司留下的是一条飘忽不定的经营轨迹。
在所有的收购和交易活动中,沃尔夫森常常同证券交易委员发生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