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06000000018

第18章 柯林斯的《证书社会》

柯林斯的《证书社会》是一部十分怪异的社会学著作。这部著作思想犀利,出人意表,其中既有常人见不到的洞见,又有不少偏激之处。作者是一位冲突学派社会学家(阶级论者),冲突论的思想是全书的基调。由于其论点惊世骇俗,不论同意还是反对其论点的人都常常加以引用,作为一派思想的代表作。

(一)关于教育的种种神话

柯林斯的著作一上来就猛烈地揭发关于教育的种种神话。其中首当其冲的是现代化理论中关于西方社会正在从一个看重继承(aion)的社会转变为一个看重成绩(achievement)的社会的说法。此种理论认为,教育和后天的努力在现代社会中成为社会流动的阶梯,甚至认为教育是迄今为止人类借以达到社会平等的最重荽手段。柯林斯却认为,这种所谓现代古代之区别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不过是一种神话而已。教育在十九世纪中期的急剧膨胀并未增加社会流动的机会,社会中人并没有变得更加机会均等;相反,来自不同社会阶级或种族集群的人们的生存机会与他们的父辈大体相同。不论在拥有大型教育体系、中型教育体系还是根本没有教育体系的社会中,父辈与子辈在职业上的相关程度是相似的。

作者是以美国的现实为研究资料来源的。他指出,在美国,人们平均受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人口中25岁以上者在校学习年限的中位值在1940年为8.6年,1950年为9.3年,1960年为10.5年,1970年为12.2年。然而,教育的发展与技术、经济和生产的发展并无直接的关系,人在学校的成绩对他事业的成功与否也没有直接的关系。

首先,从技术方面看,劳动者教育水平的增长并未带来高技术工作比重增加、低技术工作比重下降这样的转变;第二,从经济增长看,扫盲程度以上的教育对经济发展并没有明显的贡献;第三,从生产效率角度看,教育水平与工作效率并不如想象中是线性正相关关系,教育水平在实际工作中不但往往并不能起到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有时反而起到降低生产效率的作用。因为据统计,在教育程度高到某一程度的人们中,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同其教育水平呈反比关系,即教育水平越高的人对自己的职业越不满意,由对工作的不满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第四,各种专门技能的职业训练往往是从工作实践中得到的,而不是从学校中得到的;第五,学生在校成绩与事业成功程度的微弱关系表明,学校对实际工作技能的训练是极其无效的。“学校对于学习来说是个极其无效的所在。”这句话听上去实在可笑,柯林斯式的幽默令人不寒而栗。

(二)教育的作用实际上是什么

那么教育为什么还会不断发展,它实际上在起什么作用呢?根据柯林斯的研究,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作为文化证书(cultural credentials)和社会流动的障碍(mobility barriers)——他又来了,教育不但不是社会流动的阶梯而且反而是其障碍!教育是管理人员和体力劳动者之间的关卡,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关卡,要想过关必须付出代价。

对西方社会的观察发现,教育水平与事业的成功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那些实业界精英与社会的中下层人士比较往往有更高的教育水平。但是,柯林斯指出,教育是家庭背景的依变量,而不是事业成功的自变量。

这种关系很像教统计学的人常举的一个例子:将火灾的损失大小与出动的救火车数量相比,表面上看二者有正相关关系,即,某次火灾出动的救火车数量越多,火灾造成的损失也越大。其实这两个变量并无因果关系,而二者同是另一因素——火灾规模的因变量。在柯林斯看来,教育与事业成功之间表面的正相关关系是虚假的,在二者背后有一个共同的自变量——家庭背景。家庭背景与能够提供的学费成正比,能够决定人是否得到证书,得到什么质量的证书,从而决定了其事业的成功与否。

柯林斯在其著作中将劳动分为生产性劳动和政治性劳动(这一区分与韦伯伦在《有闲阶级论》中对生产性工作和非生产性工作所作的区分十分相似)。生产性劳动创造物质财富,政治性劳动规定财富分配的标准。社会上的两大主要阶级由此区别开来:工人阶级进行生产性劳动,统治阶级进行政治性劳动。虽然两大阶级都在耗费着精力,但生产物质财富的是被统治阶级,决定财富分配的是统治阶级。

作者创造了一个新概念:职业地位财产(property in occupational position)。随着社会总财富的增长,在物质的或财物上的有形财产之外,又产生了一种职业地位上的无形财产,即闲职(sinecure sector)。拥有职业地位财产的人不一定有钱,但却脱离了生产性劳动。生产和社会总财富的增长使可以进入政治上层建筑的相对人数和绝对人数都增加了,在职业结构内部闲职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也增加了。问题是谁有资格得到这些闲职,即社会凭什么标准选拔这批人?按照柯林斯的说法,在过去时凭公开的等级身份,而在现今社会上是凭文凭(证书)。说得露骨一些,人们花钱上学并不真是为了学什么,而是为了买一个更好的社会地位——一个闲散职业。

总而言之,教育虽然不能增加社会流动的机会,不能改变父子两辈职业的相关程度,甚至不能提供职业所需的技能,但教育水平的证书却实实在在地成为换取较优受雇机会和挑选较优职业条件的通货。它对一些人是获得闲职的凭证,而使另一些人不得不从事生产性劳动,绝了往上爬的念头。

(三)怎么办

鉴于教育证书的通货性质,人们应当采取何种对策呢?柯林斯将可能性概括为七种:

(1)证书的资本主义——不加管束,让人们自由竞争。

(2)证书的社会主义——倡导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3)证书的种族世袭主义——使某些优秀种族独享教育机会。

(4)证书的法西斯主义——将某些种族排斥于教育机会之外。

(5)证书的激进主义——免费教育或取消教育。

(6)证书的凯恩斯主义——承认教育的人为的经济的性质。

(7)证书的废除主义——通过立法将证书全部废除。

柯林斯本人赞成(6)和(7),认为证书的凯恩斯主义至少是诚实的,而证书的废除主义是可行的。他设想通过立法禁止在雇人时以文凭为依据,认为只有如此才能最终防止收入的不平等,从而在不必涉及现行物质和金融资本制度的情况下,打破“证书社会”的旧秩序。这就是作者为社会变革开的药方。

《证书社会》一书不乏洞见。对于教育尤其是文科教育来说,用教育投资换取社会地位的意味确实很重。人们所受教育的很大部分在工作中实际上是用不到的,如果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人们还要辛辛苦苦地学习,不厌其烦地考试呢?这种社会行为必定有其存在的理由。按照作者的分析就是为了获得一份闲职、一份职业地位的财产了。这一论断的真理成分是很明显的。我们因此大可不必迷信教育,迷信文凭(证书),而把它改到它应有的位置,即文化通货的位置上去。

但是这项研究在我看来犯了两个错误。首先,它对教育的概括在理工科方面不完全符合事实。事实是理工科教育对基础科学的研究不是在工厂、研究所的实践研究完全可以取代的。现代一些高精尖的科技发展往往是由教育系统纯理论方面的发现为其先导的,以为由于大部分技能都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学到因而可以取消大学的基础研究,那是站不住脚的。此外,许多理工科教育正在同实践生产发生越来越多的直接联系,因而很难下结论说,学生在那里的学习不是为了获得生产技能,而只是为了一纸证书。

其次,取消证书的设想具有空想性质。我们即使退一步,承认作者对教育性质的分析完全正确,即教育只是为了提供文化证书和设置社会流动的障碍,它仍然是难以废除也不应当废除的。因为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确定那些应当得到闲职的人选。“文化大革命”中教育革命实验的惨败对于柯林斯来说应是一个很好的教训。“文化大革命”废除大学教育几年之后,比柯林斯浪漫气质更加浓厚的毛泽东不得不承认“大学还是要办的”。即使完全不考虑整个民族知识水平的问题,仅就柯林斯提出的“提供据以选择闲职人选的标准”这一理由也使得教育的必要性顽固地显示出来。教育革命于是实验了另一个标准——由工农兵推荐,使获得闲职的人换成了一批初中水平的大队支部书记和团委书记。错误并不在于由一般工人、农民和士兵占据社会的非生产性职务,而在于它是根据什么标准选择的:它是根据权力选择的。“文化大革命”后恢复的统考虽然并非无可指摘,但用学习成绩为标准作选择当比仅仅用权力为标准作选择更公平了一些。诚然,统考在条文上的机会均等并不是在实际上的机会均等——农家子弟由于劳动负担重和乡村教育水平低,在实际上没有得到同等的机会,但这条文上的机会均等比起“文化大革命”中连条文上的机会均等也无,总是强了许多。因此,在社会只能选择一部分人进入闲职的情况下,证书作为通货的作用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唯一可行的。到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人人都可以只用极少劳动获得舒适生活时,或许证书的通货价值将自行消亡。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们除了继续生活在一个证书社会中,似乎别无选择。

同类推荐
  • 债权人维权妙招

    债权人维权妙招

    本书是探讨建立在法律范畴内的自然债务的催讨办法。是针对那些赖账的债务人心理讨债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希望大家能够从这里受到启发,把自己不能解决的债务顺利解决。本书虽然是第一手案例,但是为了避免对当事人的隐私和声誉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我们都进行了技术处理。所以,大家不必要去对号入座。只要是对我们讨债有所帮助,就达到了我们编写这本书的初衷。
  • 党务通:党委、支部建设与实务全书

    党务通:党委、支部建设与实务全书

    党务工作机构是党务工作的组织形式,担负着领导、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党的事务的具体实施任务。党务工作机构根据党的建设的要求,依照党章和党内法规及“改革、精简、统一和效能”的原则设置。党务工作机构是庞大复杂的组织体系,具有整体中的层次性、职能上的分项性和组织内的系统性的特点。根据党的现行组织建制,党务工作机构一般分为中央、地方和基层三级组织。根据不同职能分类,可以分为:(1)行使决策和领导职能的机构;(2)行使执行职能的机构;(3)行使保证监督职能的机构;(4)行使监督检查职能的机构。
  •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

    本书所关注的主要是出生在浙江、也主要在浙江以及周边江南地区从事翻译活动的文学翻译家及其翻译艺术成就。作者力图将翻译理论思想的阐述与具体翻译实践的探讨结合起来,并将宏观的研究综述与微观的翻译文本分析结合起来,力图遵循相关翻译理论以及比较文学理论中的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对浙江文学翻译的成果作了客观的梳理和研究,对浙籍作家的杰出的翻译艺术以及相应的译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的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本书从经营战略理论入手,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广播媒介经营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广播发展实践的经营战略。同时,对我国广播经营实践中出现的伦理冲突和道德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广播经营的伦理规范。本书对我国广播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适用于高校传媒专业师生,也可为传媒业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热门推荐
  • 小保姆升职记

    小保姆升职记

    我叫林依依,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A市的名牌大学。阴差阳错暂替姑姑保姆一职。遇到了改变我一生的人欧阳俊逸——我的大Boos,从此我俩相爱相杀,最终会怎么样?记得收藏关注哦。
  • 女神别跑了

    女神别跑了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很单纯!”陈笑笑对每一个人都这样说。“我信你个鬼,你个糟老头子坏的很。”但显然没人相信…………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全是巧合。本故事属于平行世界,与现实一点关系没有!!!!!!
  • 惨道途

    惨道途

    凡人潦草碌碌无为的昏庸一生……也是一道。
  • 呆萌甜心:校草大人,别太坏

    呆萌甜心:校草大人,别太坏

    易北北是易简的心肝宝贝,被宠得无法无天,不忍直视,她却只想逃离。本文因QQ被冻结原因,暂停更新……
  • 少年颠峰

    少年颠峰

    一条黑暗路,寂寞太颠峰!是为了情?为了义?还是为了权势?为了金钱?让李文峰这个神一样的男子走上了极道的颠峰!
  • 哭也心理学笑也心理学

    哭也心理学笑也心理学

    心理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境界和生活状态,要喜要忧,是哭是笑,就看你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生活中,人们难免会为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感到困惑,为失去良好的精神状态而倍感难过,为人际交往、职场工作、家庭生活的很多难题而烦恼不已,身心疲惫……而要想摆脱以上种种困扰,离开心理学的帮助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们越是在心理上逃避,这些问题就越会接踵而至。只有敢于面对、勇于突破、积极反省自我,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 穿越者的二三事

    穿越者的二三事

    某天,高维度世界的智慧生物打开了世界孔看了进来,他惊讶于这个世界的复杂,魔法、符文、机械、大炮、空艇、泰坦的诅咒、古神的低语,有战斗天使,有恶魔医师。不可名状从灰雾中醒来,嗤笑着占卜师的愚蠢,总有神棍想要窥探世界之秘,不知天高地厚还犯下弥天大错。这是一个复杂的世界,这是一个错乱的时空,无数穿越者纷至沓来,无数金手指纷纷显现。你,从来就不是主角。
  • 一地情花,一片青瓦

    一地情花,一片青瓦

    她原本以为他就是生命里的过客,却因为一次看病与他再次相遇;她遇难时、她尴尬时、她伤心难过时,处处都有他。她原本以为,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像季准那样理解她;可是,现实往往给人当头棒喝,爱情来了,容不得你选择。他懂她,怜她,惜她;他说:“不是除了你我没人要了,而是除了你,我谁也不想要。”世界上最令人心动的事情是,你原本以为没有机会靠近的人,竟然爱上了你。
  • 异世界情缘(上)

    异世界情缘(上)

    漫天火光将她带到一个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异世界,她遇到的第一个温文尔雅的男子欺骗了她;第二个狂烈如火的男子也欺骗了她;第三个如水晶般透明的男子还是欺骗了她。但这背后却隐藏了一个巨大秘密和三颗无悔真心……
  • 从崩坏三开始的穿越

    从崩坏三开始的穿越

    萧夜在玩手机游戏崩坏三的时候,再次穿越到新的世界,名为崩坏的世界,再次带上神之系统,保护做个美丽的世界(新加一个,如何用女生身份去撩诸葛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