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在青春期的时候,总是会叛逆,会反抗,想要争取自己越来越多的自由空间,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越是反抗,吸引力的反力就越大,父母对孩子的庇护感就越强烈。父母不喜欢给孩子自由,就是因为他们溺爱孩子,怕孩子在青春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们越是瞧不起吸引力,吸引力就越会给我们以无情的打击。在吸引力的方向上我们总喜欢背道而驰,越是与吸引力有关的,我们越不喜欢,吸引力向东,我们偏偏会向西,这样一来,吸引力就好像从我们身上剥离下来一样,但是我们越是想剥离,吸引力的束缚越紧。有时候,吸引力就像弹簧,你强它也强,你弱它就弱。
我们心里的每一种情绪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要主观地背道而驰,遇到问题,就想一不做二不休,瞬间把问题解决掉,结果往往就会事与愿违。与其背道而驰,不如顺其自然,我们不妨去想一些美好的东西,美好的东西才会让我们的吸引力向积极的事物释放能量,使我们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
不管是接受一件事情或者是抵制一件事情,我们的心里都会产生一个念头,而这个念头就是被我们的心理所吸引到的。念头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通过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反馈到中枢神经,进而做出的判断。不管我们会倾向于哪一种情绪,这都是生命,都是吸引力在不断发挥作用,引导我们不断向美好的方向前进。
公元前307年,赵国的赵武灵王经过一番考虑,打算进行军事改革,学习西北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的服饰,并要求手下兵士学习骑马射箭,史称“胡服骑射”。通过大张旗鼓地进行“胡服骑射”改革,赵武灵王因此赢得了一代政治人杰的历史美誉。
赵武灵王的改革精神是后代人学习的榜样。我们就是要顺应时代要求,遵循吸引力法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突破重重阻力,取得最后的成功。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如果我们与吸引力法则背道而驰,就会受到吸引力法则的强大反力作用,以至于一事无成。
在当时,赵武灵王一直想让自己的国家变得强大,就对谋士楼缓说:“现在,我们赵国东面有齐国、中山国,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烦部族,北边有燕国、林胡。如果我们不发奋图强,不加强训练军队,等到邻国强大了,他们肯定会偷袭过来。想要强大国家,就要从根本做起。我觉得咱们穿的服装,长袍大褂宽袖口,干活打仗都非常不方便,不如胡人的短衣窄袖。如果我们把衣服改成胡人的样式,就会方便很多,干活打仗也就更加顺手;如果脚上也穿皮靴子,行动起来就将更加方便灵活。你觉得怎么样呢?”
谋士楼缓听了赵武灵王的话非常赞成,他说:“咱们换成胡人的服饰,不仅有利于作战,更能学习他们的作战本领。”
赵武灵王说:“你说得很对。咱们打仗全靠步兵,非常单一。而且进攻速度缓慢,就算打败了胡人,乘胜追击的时候,也很难追上他们的骑兵,只因为我们不会骑马打仗。所以说,要想学习胡人的作战本领,首先就要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
赵武灵王的改革理论不胫而走,没想到却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他们认为服饰是祖先传下来的,不能轻易废止,坚决不同意赵武灵王的革新。但赵武灵王却认为,服饰和装备的改革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要办大事就不能犹豫。既然知道自己做得对,就必须专一地贯彻到底。
于是,在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赵武灵王带头穿上胡人的服装出现在文武百官面前。大臣们见到他短衣窄袖地穿着胡服,都非常惊讶。赵武灵王把改穿胡服的理论和设想做了进一步阐释,底下一片议论。有的说不好看,有的说不习惯,有的说不穿本民族的服装岂不是让国家蒙羞?
有一个名叫赵成的顽固派老臣,是赵武灵王的叔父,带头反对服装改革。他是赵国一位重臣,因循守旧,十分保守。他不但语言上直接提出反对,而且还在家装病不上朝了。
赵武灵王深知,要推行军事改革,首先要通过的就是叔父赵成这关。于是,赵武灵王就亲自上门找赵成,对他反复地讲解改穿胡服骑射的好处。功夫不负有心人,赵成终于被说服了。赵武灵王趁热打铁,立即赐给他了一套新式胡服。
第二天朝会上,文官武将看见老臣赵成都穿起胡服来了,一个个顿时都没有话说,只好认同了赵武灵王的改革建议。
接着,赵武灵王训练兵士学习骑马射箭,不到一年,就训练出了一支强大的骑兵。第二年春天,赵武灵王便开始向邻国发起了进攻,连战连捷,开拓了大片疆土,疆界几乎扩大了一倍。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终于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应该可以想到,在几千年前的中国,这样大胆的革新是会遭到阻力的,但是赵武灵王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发挥出吸引力的作用,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吸引力法则是超越感性、超越理性的,它不需要考虑那些虚无缥缈的事情。就像夜晚开车,汽车的前灯不需要照得很远,只要能照亮汽车前面一二百米的地方就足够了。吸引力法则强调的是,我们需要做的首先是小范围的努力,然后再不断吸引,不断扩大,让吸引力法则发挥出它强大的作用,为成功铲除障碍,铺平道路。
我们每个人在青春期的时候,总是会叛逆,会反抗,想要争取自己越来越多的自由空间,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越是反抗,吸引力的反力就越大,父母对孩子的庇护感就越强烈。父母不喜欢给孩子自由,就是因为他们溺爱孩子,怕孩子在青春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们越是瞧不起吸引力,吸引力就越会给我们以无情的打击。在吸引力的方向上我们总喜欢背道而驰,越是与吸引力有关的,我们越不喜欢,吸引力向东,我们偏偏会向西,这样一来,吸引力就好像从我们身上剥离下来一样,但是我们越是想剥离,吸引力的束缚越紧。有时候,吸引力就像弹簧,你强它也强,你弱它就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