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臣之所以难言者,何也?其故多矣。言出于口,则咎悔及身:举过扬非,则有干忤之祸;劝励教诲,则有刺上之讥。下言而当,则以为胜己;不当,贱其鄙愚。先己而明,则恶其夺己之明;后己而明,则以为顺从。违下从上,则以谄谀;违上从下,则以为雷同;与众共言,则以为专。美言而浅露,则简而薄之;深妙弘远,则不知而非之。特见独知,则众以为盖已,虽是而不见称;与众同之,则以为附随,虽得之不以为功。据事不尽理,则以为专必;谦让不争,则以为易穷。言不尽则以为怀隐;尽说竭情,则为不知量。言而不效,则受其怨责;言而事效,则以为固当。或利于上,不利于下;或便于左,不便于右。或合于前而忤于后,或应事当理,决疑定功,超然独见。值所欲闻,不害上下,无妨左右;言立策成,终无咎悔。若此之事,百不一遇。其知之所见,万不及一也。且犯言致罪,下之所难言也。怫旨忤情,上之所难闻也。以难言之臣,干难闻之主。以万不及一之时,求百不一遇之知。此下情所以不得上通,非但君臣。而凡言百姓亦如之,是乃仲尼所以愤叹予欲无言也。
这里详细分析了下面的意见不容传达到上面的种种原因,其中主要针对传播者对传播效果的顾忌而造成的心理障碍,作了剖析。关键是传播者生怕自己的言论会给自己带来后悔或连累,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传播者角度看
如果对上提出批评,怕带来冒犯的灾祸;如果提出勉励教诲,怕误解为讥讽。说得正确,有自我标榜之嫌;说得不当,显得浅薄无能。
2.从受传者角度看
把意见说在自己之先,就厌恶;把意见说在自己之后,就觉得对方在奉承。说很浅露的好话,认为是在顺从;说深刻而奥妙的话,自己不明白,也就否定他。
3.从传播的中介者角度看
违背群众的意见来顺从上司,则认为阿谀;违背上司而跟随大家的意见,被认为是缺乏主见;与群众采取共同的态度,被认为是主观。
4.从传播意见分歧角度看
如果坚持独特见解,那么人们会认为你想出风头,你即使正确也反对你;如果与大家看法一致,就被认为你在随声附和,即使发挥了作用也不见功劳。
5.从传播效果和客观反映角度看
话没有说透,会被误解为故意隐藏;把话说透说清,又认为是不知深浅。如果说的话没有效果,往往受到各方抱怨和批评;如果说的取得成效,那么又会被认为理所当然。有时说的话有利于上司,则不利于群众;或者方便于一方,则得罪于另一方。有时与已然事实符合而与未然事实不符,有时适应事实且符合事理,有时解决疑难取得成功,有时超越别人见解独到,如果正好自己的观点,既不得罪上下,也不妨碍左右,那么总算说出意见被采纳并获得成效,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值得后悔或自责。但是,像这种情况真是百不遇一!自己的意见被知遇者采纳,更是万不到一!然而因为言语触犯而获罪,倒常有发生。这正是言语传播中最容易出现的故障,也是下情不易上通的原因。荀况把传播中造成沟通阻碍的道理说得非常透彻。
小学兴起与文献的传播
汉代先后出现四部重要的语言学著作,即《尔雅》、《方言》、《说文解字》和《释名》。这四部书不仅是中国古代语言学中形成最早、流传最悠久的著作,而且是我国早期传播学意义上的重要著作,为后世诠释学、字词典学、文字学、词汇学等方面的研究,做了奠基和开路的工作,甚至已经蕴涵了西方符号学的概念,影响十分深远。
一、第一部语言学专著《尔雅》
汉代崇尚经学,“训诂”由此兴起。“训诂”就是对前人传下来的经典文籍中的古词语进行训释。汉代立学官,讲授经义和对经文的词句进行解释。
《汉书·艺文志》说:“古文读应尔雅,故解古今语可知也。”“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读应尔雅”,就是在读古文时应该用当时的规范来解释。
《尔雅》的书名正由此而来。
《尔雅》的作者,至今不详,郭璞在《尔雅序》中也说“盖兴于中古,隆于汉代”,没有说明编者是谁。刘歆《西京杂记》说:“郭伟字文伟,茂陵人也。好读书,以为《尔雅》周公所制。而《尔雅》有张仲孝友,孝友,宣帝时人,非周公之制明矣。余尝问扬子云,子云曰:孔子门徒,游、夏之俦,所记以解释六艺者也。家君(指刘向)以为《外戚传》史佚教其子以《尔雅》。《尔雅》,小学者。又记言孔子教鲁哀公言《尔雅》之出远矣。旧传学者云周公所记也。张仲孝之类,后人所作耳。”总之,对《尔雅》的作者,至今一直没有定论。
(一)《尔雅》的内容
《尔雅》共分19篇:释诂第一,释言第二,释训第三,释亲第四,释宫第五,释器第六,释乐第七,释天第八,释地第九,释丘第十,释山第十一,释水第十二,释草第十三,释木第十四,释虫第十五,释鱼第十六,释鸟第十七,释兽第十八,释畜第十九。所收词语和专用名词2091条,共4300多词语。其中《释诂》、《释言》和《释训》三篇所收词语占了全书的一半。书中词语,除方俗语词外,资料大多取自《易经》、《诗经》、《尚书》、《春秋》三传、《国语》和《论语》等。
《释诂》列举古人所常用的同义词,最后用一个通语来概括解释。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
《释言》是用常用词解释常用词,一组收录几个词语。如:
还、复,返也。告、谒,请也。格、怀,来也。贸、贾,市也。
《释训》主要收录描摹事物情状的词语。如:
明明、斤斤,察也。条条、秩秩,智也。穆穆、肃肃,敬也。诸诸、便便,辩也。
《尔雅》充分体现了语言传播的工具书作用。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古今时变、地理差异,使一些出现在古代文献上的语词无法继续传播,这就需要有一个能适应时间变迁的词典。《尔雅》以今释古,使古代典籍延续了传播的生命力。所以,古代士人把《尔雅》也列入经典,称为“十三经”之一。
(二)《尔雅》的贡献
汉代曾把《尔雅》与《论语》、《孟子》、《孝经》等同列入学官,作为士人学习古代文献的基本书。郭璞在《尔雅序》中说:
夫《尔雅》者,所以通训诂之指归,叙诗人之兴吟,揔绝代之离词,辨同实而殊号者也。诚九流之津涉,六艺之钤键,学览者之潭奥,攡翰者之华苑也。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莫近于《尔雅》。
这里指出《尔雅》是了解古今词义的参考书,记录古代诗歌吟咏的词语,采集了失传的一些语词,辨别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称。确实是引导受传者研究百家学说和学习“六艺”的入门书,也是浏览古籍和整理文献的文化宝库。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博览万物时的困惑,增加人们辨认万物的知识。
在汉文帝时候,设置有《尔雅》博士。《尔雅》是古人读经书时的主要参考书,或者说是“五经之故训”,或者说是“以释六艺之旨”,都说明它是传播经学的工具书。同时,《尔雅》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称之为中国传播学的萌芽标志,它起着明确符号、阐释概念的作用。而且它实际上还实现着传播符号的语码转换,对后世辞书的编纂起着启导作用。
(三)《尔雅》的体例及其传播思想
《尔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分类综合词典,成书于战国时期,在世界语言学史上也可称是这类词典中最早的。古印度《长寿字库》类似我国的《尔雅》,它成书在公元二世纪,比《尔雅》晚了几百年。《尔雅》的收词,除了语文性的词语外,还有不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艺科学的词语,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关于《尔雅》的体例及其传播思想,试看《释天》的内涵。
《释天》以“天”为中心,共叙述了十一个方面的内容,所用语词基本上比较细致,所释词语的涵义均交代得仔细清楚,后来由于时过境迁,这些词或存或废,有增有减,被淘汰或替换掉的也不少。
(1)释“天”。“天”是《尔雅·释天》的中心。“穹、苍苍,天也。”在《尔雅》的时代,人们认为“天形穹隆其色苍苍”。将“天”称为“穹”或者“苍苍”,显示了我们祖先对“天”的原始认识。
(2)释“四时”。“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这是以天色的变化来命名四时。又“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这是以气候的变化来命名四时。“春为发生,夏为长嬴,秋为收成,冬为安宁”。这又是以作物的生长和农事来命名四时。说明古人早已注意到春夏秋冬的时节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释“岁名”。古代“载”或“岁”都表示“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时代变了,岁名也要改变,《白虎通》说:“所以变易民心,革其耳目,以则化也。然则岁名变易,理亦同此。”说明了名随时移的传播规则。《尔雅》又记以“干”和“支”的符号来表示年、月、日的顺序,周而复始。至今我国的农历仍保留着这种传播时间的方法。至于“阏逢、旃蒙、柔兆、强圉”等少数民族词语,反映上古时期民族之间的互动传播。
(4)释“风雨”。各种自然现象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关照,被先人命以不同的名称。“风”竟有十一种不同的称谓:“南风谓之凯风。东风谓之谷风。北风谓之凉风。西风谓之泰风。焚轮谓之颓风。扶摇谓之飙。风与火为庉。迥风为飘。日出而风为暴。风而雨土为霾。阴而风为曀。”云、雨、雪、雷、雾、虹也都有特定的命名。现在虽然大多数都被废弃,但它们反映了自然概念的传播与上古先民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
(5)释“祭名”。祭祠对于先民们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人神传播活动。《释天》中,“祭”分四时,在春夏秋冬各有其称,“祭”的内容包括天、地、山、川、星、风等自然物态,还有“师祭”“马祭”,“大祭”“又祭”之分。不同的朝代对“祭”也有不同的称谓,例如“周曰绎,商曰彤,夏曰复胙”。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感知,《尔雅》不仅仅是一部词典,它更蕴涵着深厚广博的原始传统文化。大约在距今七八千年的古代,华夏先民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进入农业文明。岁时和自然现象命名之众多,证明农耕民族对自然的依赖和特殊的眷恋,“尊天亲地”的传播思想一直流传至今。“祭名”之多,分类之细,充分传播出上古先民的自然崇拜的信息,以及原始的科学观念。这种“天人合一”的传播观与“天命可畏”的宗教观是如何交融在一起,“执天命而用之”的人生都隐伏于《释天》的名称之中。
二、跨地域传播研究的《方言》
《方言》全名为《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汉扬雄著。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汉书·扬雄传》载:
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净亡(无)为,少耆(嗜)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激名于当世。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顾尝好辞赋。
扬雄早年爱好辞赋,模仿司马相如《子虚》、《上林》等赋,作《长杨赋》、《甘泉赋》;后从儒学,以为“辞赋非贤人君子诗赋之正”,是“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转而研究哲学,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在语言学方面,仿《尔雅》体例,而别开途径,创著《方言》。又继《苍颉篇》编成《训纂篇》。扬雄的作品在中国学术史和思想史上具有深刻影响。
扬雄《方言》是我国汉语方言学的,就派一些使者,乘着輶轩车,摇着木铎,到各地农村去采集诗歌、民谣和方言。采集来的资料,由乡送到邑,由邑送到国,最后送呈天子。统治者借此了解风俗民情,达到“不出户牖,尽知天下”的目的。但是秦灭时,这类藏于朝廷秘府的资料,几乎全部散失。至汉又重新开始创导方言的采集,当时蜀郡人严君平“财有千言”,扬雄老师林闾翁孺也有了整理方言的“梗概之法”,扬雄就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汉代方言的调查。《刘歆与扬雄书》说:
诏问三代周秦轩车使者,乃人使者,以岁八月巡路,求绝代语、童谣、歌戏、欲颇得其最目。……今圣朝留心典诰,发精于殊语,欲以验考四方之事,不劳戎马高车之使,坐而傜俗;适子云攘意之秋也。
当时扬雄的《方言》尚未完稿,刘歆正在编纂《七略》,想一睹此书,但遭到了扬雄的拒绝。所以后来在依《七略》而成的《汉书·艺文志》和《扬雄传》都没有提到《方言》这本书。
扬雄坚持调查方言27年,终于编成《方言》,但他始终没有拿出来。《方言》是言语传播的工具书,本身也是实践传播的产物。《扬雄答刘歆书》中记载了扬雄采集方言的情况:
故天下上计孝廉及内郡卫卒会者,雄常把三寸弱翰,赍油素四尺,以问其异语,归即以铅摘次之于椠,二十七岁于今矣。而语言或交错相反,方覆论思,详悉集之,燕(安)其疑。
扬雄还陈述了自己编著《方言》的目的,阐明了“语文功用”的传播思想:
其不劳戎马高车,令人君坐帷幕之中,知绝遐异俗之语,典流于昆嗣,言列于汉籍,诚雄心所绝极,至精之所想遘也。
少而不以行立于乡里,长而不以功显于县官,著训于帝籍,但言辞博览,翰墨为事,诚欲崇而就之,不可以遗,不可以怠。
这两段话,一方面肯定了编写《方言》的传播目的,使失传的民间俗语、方言得以保存,使统治者超越空间的阻隔了解民情民心;另一方面强调了传播的真实性,表明自己不为功名的编写态度,但编写中决不能有遗漏,决不能松懈。扬雄认识到文字传播的力量,因此在语文传播上抱有非常严肃的态度,这一点在他的《法言》里也有所反映。例如他说:
面相之,辞相适,捈中心之所欲,通诸人之嚍嚍者,莫如言。弥纶天下之事,记久明远,著古昔之昏昏,传千里之忞忞者,莫如书。意思是说:表情相互交流,言辞相互对应,抒发心中的愿望,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阻隔,没有什么比得上言语。普遍了解世界上的事情,记载久远的过去,使古代不清楚的事明白起来,把遥远之处渺茫的东西传播过来,没有什么比得上文字。他已经看到了言语与文字的不同的传播功能。
所以扬雄不愿意把自己尚未正式定稿的《方言》轻易示人,不肯给刘歆借阅,道理也在这里。直至汉末这本传世宏篇才流传起来。汉灵帝、汉献帝时,应劭在《汉书集解》里明白引用《方言》,并在《风俗通义》序里详细引用了扬雄《答刘歆书》的原文。
(一)《方言》的内容和体例
今本《方言》,凡13卷,其中卷四释服制,卷五释器物,卷八释兽,卷九释兵器,卷十一释虫,其他各卷为释语词。扬雄注释,重视活的方言口语为对象,在地域上展开比较,是一部比较方言词汇专著。如:
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卷一)
猪,北燕、朝鲜之间谓之豭,关东西或谓之彘,或谓之豕,南楚谓之豨,其子或谓之豚,或谓之豯,吴扬之间谓之猪子,其槛及蓐曰橧。(卷八)
崽者,子也。湘沅之会,凡言是子者谓之崽,若东齐言子矣。(卷十)
冢,秦晋之间谓之坟,或谓之培,或谓之堬,或谓之埰,或谓之埌,或谓之垄;自关而东谓之丘,小者谓之塿,大者谓之丘,凡葬而无坟谓之墓,所以墓谓之墲。(卷十三)它不只是把同义词或近义词排列在一起,用通语注释方俗语,还进一步指出它们的区域变体,反映出语词在汉代发生的变化。有的它还特地注明是方言,或用“通语”、“凡语”表明是共同语。如:
胶、譎,诈也。凉州西南之间曰胶,自关而东西或曰譎,或曰胶。诈,通语也。(卷三)嫁、逝、徂、适,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由女而出为嫁也。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也。(卷一)注明的地区有时多处并举,说明了该词语的传播范围,在语言系统上存在某种共同点。《方言》中所列举的地名,以秦晋为最,可能“秦晋”方言是当时汉代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二)《方言》的传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