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出感知事物与传播思想的专一性,强调言行的常一不二董仲舒认为立身处事,应该始终如一。他利用汉字形体的分析来解释,“忠”即要求事物只能有一个中心,如果出现两个中心,就成为“患”。
故常一而不灭,天之道。事无大小,物无难易,反天之道无成者。是以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人为小易之物,而终不能成,反天之不可行,如是。是故古之人,物而书文,心止于一中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中不一者也。不一者,故患之所由生也。是故君子贱二而贵一。人庸无善?善不一,故不足以立身;治庸无常?常不一,故不足以致功。
意思是说:宇宙的规律是永恒的,违背了这个规律,事情不管大小都将无成。人的眼睛不能同是朝两个方向看,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手不能同时做两件事情。一只手画方,一只手画圆,就无法完成。做一件小而容易的事,结果没有成果,就因为违背了规律就不行,情况就是如此。所以古人创造了“忠”字和“患”字,就是要人专一不二。所以有修养的人主张专一反对二心,专一可以行善可以立身,专一可以治国可以立功。
(六)指出标志文化的重要性,必须注意言行貌的修饰和规范他首先指出衣服是为了暖身的,但是修饰以文采,那么服饰就成了一种制度,表明人的身份地位,所以不可轻忽对待。
凡衣裳之生也,为盖形暖身也,然而染五采、饰文章者,非以为益冗肤血气之情也,将以贵贵尊贤,而明别上下之伦,使教前行,使化易成,为治为之也。……古者天子衣文,诸侯不以燕,大夫衣綧;士不以燕,庶人衣缦,此其大略也。
衣服容貌者,所以说目也,声音应对者,所以说耳也,好恶去就者,所以说心也。故君子衣服中而容貌恭,则目说矣;言理应对逊,则耳说矣;好仁厚而恶浅薄,就善人而远僻鄙,则心说矣。故曰:行思可乐,容止可观。此之谓也。
衣服、容貌、言语、声色,可以从现象上使人感知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因此必须规范,不可忽视。这一点上他跟儒家传统的传播观点是一致的。
(七)指出传播的智慧和传播的主旨,主张“察名考质,以参其实”
董仲舒指出传播是一种智慧活动,传播既要讲究智慧,也要讲究技巧。同时他指出传播是通过可视听的符号来传递意义信息的,那么可视听的符号——即“名”必须跟它的所指“实”相符合。
何谓智?……智者见祸福远,其知利害蚤(早),物动而知其化,事兴而知其归,见始而知其终;言之而无敢哗,立之而不可废,取之而不可舍,前后不相悖,终始有类;思之而有复,及之而不可厌;其言寡而足,约而喻,简而达,省而具,少而不可益,多而不可损,其动中伦,其言当务。如是者,谓之智。
有声必有响,有形必有影;声出于内,响报于外;形立于上,影应于下;响有清瘘,影有曲直。响所报,非一声也;影所应,非一形也。故为君,虚心静处,聪听其响,明视其影,以行赏罚之象,其行赏罚也。响清则生清者荣,响瘘则生瘘者辱,影正则生正者进,影枉则生枉者绌。察名考质,以参其实,赏不空施,罚不虚出,是以群臣分职而治,各敬而事,争进其功,显广其名,而人君得载其中,此自然致力之术也。
能说鸟兽之类者,非圣人所欲说也;圣人所欲说,在于说仁义而理之,知其分科条别,贯所附,明其义之所审,勿使嫌疑,是乃圣人所贵而已矣;不然,传于众辞,观于众物,说不急之言,而以惑后进者,君子之所甚恶也,奚以为哉!意思是:聪明人能避开灾难,预知祸害,事物一动知其变化,事情一起知其归宿,看到发端知其结果;言语不多而坚持不变,前后也不矛盾,始终有原则;反复思考而不满足,话虽少但十分充分,简练而明确,简单而通达,简省而全面,一字不可增,一字不可减。其行动符合规范,其言语切合事务。像这样,才称得上智慧。并且虚心静处,听音观色,善于透过现象去看本质,从言语看内容并结合实际,于是领导赏罚分明,下属各司其职,这是最自然有效的管理方法。同时,领导说话必须贯穿仁义,条理清晰,意义明确,不能使听的人有所困惑,而且不说无关紧要的话。董仲舒虽然站在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唯心主义立场上,但是他的这些话,从领导者的传播艺术观点看,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史”的传播与早期新闻传播
史的传播在上古时代就很活跃,各地方国家和中央政府几乎都有专职的史官,他们负责把当时发生的重要大事记录下来,供帝王参考或供朝廷议政。现在所见的《春秋》史书就是记录当时历史事实的专著,不过它是由孔子经过档案整理而成的,还不能算是一种“新闻”性实录。古代的宫廷史官相当于现代社会的中央特别记者,讲时效,讲实录,虽然其公开性比较有限,但是其新闻性却很强。当然它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新闻,不过“断然否认古代史官与新闻传播的种种联系,也是不科学的”。西汉的史学很有发展,发现了古《尚书》,对《春秋经》进行诠释,编纂了《国语》,还出现了司马迁的个人专述《史记》等,它们都是中国古代类似新闻传播的新成果。
一、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史书,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历史典籍之一。古文字“尚”字通“上”,“书”本义是“史”,书是古代史官所记的史。所以《尚书》就是上古史官记录的史事,即上古史。王充在《论衡》里解释说:“尚书者,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故谓之《尚书》。”
《尚书》简称《书》,为儒家经典教材“五经”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档案文件汇编,内容包括“典”、“谟”、“训”、“诰”、“誓”、“命”六类,有的是讲演稿,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它也可以称为我国早期传播的实录,反映了早期的一些传播方式和传播思想。其记事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按时代先后,《尚书》分《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四个部分,共100篇。《尚书》的传播曾有过曲折,秦始皇时把《尚书》列为禁书,规定民间所藏《尚书》一律销毁。秦焚书时,济南有个伏生的博士秘密地把《尚书》藏在宅第的墙壁内,等汉初局势稳定,他从壁中取出,书已散乱不堪,整理成了28篇不全的《尚书》。因其书是由隶书写成,故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鲁恭王刘余为扩建自己的宫室,拆毁了孔子住宅,从墙壁中又发现了许多用蝌蚪文写的竹简,编纂成书,人称古文《尚书》。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16篇,一般学者把今文《尚书》视为真本,把古文《尚书》看作伪书。下面涉及传播思想的所引例文均为今文《尚书》本。
关于《尚书》从春秋时期一直到汉初的众多学术著作中都曾提起,《庄子·天下篇》说:“《书》以道事。”《荀子·劝学篇》说:“《书》者,政事之纪也。”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说:“《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治。”这些都说明《尚书》与政治传播有关。韩愈在《进学解》中说:“周诰、殷盘,诘屈聱牙。”指出《尚书》的语言比较古老,十分难读,它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记载之一,属于早期汉语的书面语。《尚书》中关于传播思想的阐述不多,但仍然可见它对言语传播、舆论传播和上下传播的精辟论述。
(一)批判空言假言,指出危害,强调应对传播者以严厉惩罚当欢兜推举共工很会办事时,尧批评说:
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指出共工只会说漂亮话,但常常违背,貌似恭敬,实际上对国君十分无礼。这种人的这种言行,对国家十分有害,因此必须加以严厉惩罚:
庶顽谗说,若不在时,侯以明之。挞以记之,书用识哉,欲并生哉。工以纳言,时而颺之。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
意思说:一些心术不正的坏人,常散布谣言,不加观察,上司是不容易看清的。凡犯了错误,应给他惩罚让他不忘,并应书面记录在大方板让他背在背上,为了让他改过。做官的应听取大家的意见,好的就要发扬,正确的就要接受采用。不这样做的,应加以惩处。
(二)褒奖说真话、实话的人,使他们的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尧称赞舜办事认真,说话可靠,决定让他做自己的接班人。
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厎可绩,三载。汝陟帝位。尧说:“来吧!你舜。你谋事周到,言语可靠,你所言的确取得了成绩。考验三年,你可以登上帝位了。”说真话,办实事,那么空话、假话就无机可乘,无法得逞,皋陶对禹说:“重要的事要知人善任,在于把臣民管好。”禹提建议说:
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欢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意思就是智慧的人明白事理,能管理百姓;安定百姓的人,能给百姓带来恩惠。这样还怕什么欢兜,又何必迁徙和流放苗民呢?又何必害怕那些巧言令色、献媚取宠的坏人呢?
(三)必须正确对待民众的意见,尊重民意,重视民怨《尚书》多处谈论到民意、民怨的问题,并从自我修养,提高执政效果等方面展开阐述。
原文: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
译文:上天听取意见和观察问题,都是从民众中听取和观察;上天褒扬好人、惩罚坏人,都是依据民众的意见来褒扬和惩罚。上天与下民是互相沟通的。因此,必须谨慎,才能保有国土。
原文:我闻曰:“民怨的可怕不在大,也不在小。”惠不惠,懋不懋。译文:我听说:“民怨大固然可怕,民怨小也很可怕。”一定要使不顺服的人顺服,使不努力的人得到鼓励。
原文:古人有言:“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今惟殷坠厥命,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
译文:古人说:“人,不要把水当作镜子,而应当把人民当作镜子”现在殷商已经丧失了天帝降给他的大命,我哪里敢根据现实不引为借鉴呢?
原文: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厥愆,曰:“朕之愆。”不啻不敢含怒。此厥不听,人乃或涛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不永念厥辟,不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
译文:有人告诉周文王等四位古代贤君:“小人在抱怨你,谩骂你!”他们听了更加恭敬地照章办事。他们有了错误,毫不掩饰地说:“是我的错误。”不仅不敢发怒,反而很愿意听取。如果不听这些话,人们就会互相欺骗诈惑。有人告诉说:“小人在怨恨你,责骂你!”你应当考虑这些话。如果你却这样执政:不把法度放在心里,不宽绰自己的胸襟,胡乱地惩罚无罪的人,妄杀无辜的人,那么必然会使民心同怨,人们会把所有怨恨都集中到你的身上。
这里不仅指出民怨的可怕,要虚心听取民众的意见,把民众当作镜子;而且指出听取民众意见有利于上下沟通,有利于正确决策,有利于巩固统治。
(四)指出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必要,并强调宣传的重要《尚书》是记录上古政事传播的史书,它包括了神权政治和王权政治的传播。神权政治基本是一种单向传播,而王权政治则是一种双向传播。《尚书》中特别强调了王权双向传播的重要性,如尧对乐师夔下达命令说:
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尧命令夔去主持乐官,教育年轻人。要求他教导青年正直而温和,宽大而谨慎,刚正而不粗暴,态度简约而不傲慢。并指出诗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歌则借助语言来吟唱的,歌声既要配合思想情感,也要配合节拍旋律。八类乐器和谐地演奏,不要搅乱了相互的伦次,让神人听了也感到和谐快乐。
如果宣传的渠道被阻隔,那么就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尚书》以盘庚迁都的历史功绩,用盘庚对执政者的谈话,告诫他们要上下情通畅,否则会害了自身,也害了国家。
汝不和吉言于百姓,惟汝自生毒。乃败祸奸宄,以自灾于厥身。乃既先恶于民,乃奉其恫,汝悔身何及!相时憸民,犹胥顾于箴言,其发有逸口,矧予制乃短长之命!汝曷弗告朕而胥动以浮言?恐沈于众,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则惟汝众自作弗靖,非予有咎!
盘庚告诫说:你们不把我的善言向百姓宣布,这是你们自取祸咎。你们所做的一切坏事已经败露,这样会害了你们自身。你们既然引导人民做了坏事,痛苦也当然应该由你们来承担,到了那时你们再后悔也来不及了!你们看,一般小民还顾及我所规诫的话,生怕口里说错了话。何况我操纵着你们的生杀之权呢?你们有话为什么不事先告诉我,竟用浮言去蛊惑人心呢?只怕在民众中造成深刻影响,如同大火在原野上燃烧,连接近都无法,还能去扑灭它吗?这种情况,是你们自己做了坏事造成的,不是我的过错。
(五)指出传播过程中“中介层”的独特作用
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存在着特殊的传播关系,通常还存在一个处于中间的“中介层”,比如现代社会的中层干部就是党和民众之间的“中介层”。《尚书》指出了“中介层”主要职能和作用:
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宣力四方,汝为。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予欲闻六律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而后言。钦四邻。
政治的大臣应当是领袖的臂膀和耳目。皋陶说:我想求得帮助我治理百姓的人,希望你们能成为我的助手。我打算拿出所有的力量来治理好政务,讨伐四方,你们替我去完成。我想观察古人的艺术,他们是怎样把日月、星辰和山龙、花虫,以及把宗猴、水藻和焰火、白米以及大斧、图纹,绣到丝织品上,制成各种颜色的服装,来显示身份。这些事你们替我去负责。我打算聆听各种乐器演奏的音乐,从中考察政事上的得失,并获取各方的反映。你们替我去听取。我如果不同意你们的意见,你们不要当面屈从,背后再去说一些不满的话。做好我的助手,去团结大家吧。
皋陶的这番话反映了上层领导对政令传播的中介层的要求,指出中介层的职能是领袖的耳目,是领袖助手;也指出中介的素质要求是必须不折不扣地去传达领袖的言论,去执行领袖的意志,并去团结广大下层民众。
二、编年史《春秋》及三家的传释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儒家教育传播的传统教本“五经”之一。东周时,各诸侯国几乎都设置史官撰写本国的编年史,燕、鲁、齐、宋等国也都叫《春秋》。也有不叫“春秋”的,如晋称《乘》,楚称《梼杌》。孔子编订《春秋》的目的是为匡救时弊,因此书中寄寓着他的政治理念和学术思想。
《春秋》文字简练,学风严肃,后被儒家各派尊之为“经”。由于《春秋》年代久远,文字简洁,有的只记结果,没有原委,读它有不少困难,一些学者就对它进行了生发,作了许多引申和解释。到汉代,对《春秋》的注释(叫“传”)已经有5种:《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夹氏传》和《邹氏传》。其中《夹氏传》和《邹氏传》都已经亡佚,现今只留下《左氏传》、《公羊传》和《谷梁传》,被称为《春秋》三传。
“三传”作为儒家经典,备受历代统治者所推崇,长期成为儒学教科书和封建科举取士的考试内容。“三传”在传播思想方面均有丰富论述,这里主要选取《左氏传》(也称《左传》)的内容做一简单分析。
(一)关于命名原则的传播思想
《桓公六年》记桓公的儿子出生,他向申繻请教儿子的名字,申繻回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