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09900000024

第24章 窃取辛亥革命(4)

但是,革命党在武昌起义后建立起来的军队,袁世凯既不能也不敢公然用武力加以根本解决。而这支庞大的力量正是其复辟帝制的巨大障碍,不设法解决又不行。

最初,袁世凯三令五申军人必须绝对服从命令、遵守纪律,企图以此加以控制。

但是,袁世凯这样做是十分困难的。革命党的军队怎能听他的呢?于是,他又用裁军的办法削弱南方军事力量。

1912年4月下旬,袁世凯亲自主持召开了一次“高级军事会议”,专门研究和制定了一个规划:第一步先把全国九十五万军队裁减一半,缩编为五十个师。在29日的会上,袁世凯说:“军队太多必须裁减”。陆军总长段祺瑞说:“武昌起义以来,各省相继召募。于是军队林立,较原有者增一倍不止,且率多仓猝成军,未受教育,既难保不为地方之祸,而值此国家经济万分困难之时,饷项亦必不能继”。必须大力裁减“地方军队”,“以恢复地方秩序”。而北洋军因为“训练有素”,不仅不裁减?反而用各种借口扩充。如4月份段芝贵就招募拱卫军十营三千人,稍后雷震春在河南又招募豫军六营,奉天将旧巡防营扩编为两个师等等。如从减轻全国人民负担着想,应该南北方军队一起裁减;如从保卫共和国出发,应该多留南方军队,少留北洋军队,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

仅仅裁减南方军队无疑是不公平的,是一个阴谋。

可惜,革命党领导人缺乏革命警惕,对此认识非常不足。特别是担任整顿军队责任的黄兴,错误地认为和平时期没有保留大量军队的必要,自动请求辞职,放弃军队的领导权。

为此,谭人凤曾专门去南京见黄兴。批评他不以保障共和为意,徒博功成身退虚名,劝其保存军队,打消辞意。

黄兴不但不听,反而大说革命大义,动员各省军队回本省,不愿回者给川资遣散。

黄兴接着提出辞职。

本来袁世凯对此求之不得。但是他又极其虚伪地致电黄兴留任,并电孙中山代为挽留之。

袁世凯还致电谭人凤说:“大局甫定,亟想借重,业已迭电慰留,并无裁撤之意,乞勿误会”。

谭人凤来到北京见袁世凯说:“大总统既诚意慰留,即应代为解困,现统兵数万,无饷分发。奈何!”

袁世凯皱着眉头说:“此事累黄留守为难,殊深抱歉。但现时库币如洗,请转达暂时勉强支持,俟有来源自当竭力补助”。

黄兴的辞呈又到了。

谭人凤问:“如何处理?”

袁世凯答:“克强辞意坚决,不便强以所难,只得成其高尚之志耳”。

于是袁世凯准许黄兴辞职,下令凡隶属于留守府的驻江苏部队,除由陆军部直接统辖一部分外,改归江苏都督程德全接管。

他们按照袁世凯的要求,把驻江苏部队大部分解散。

湖南、四川、江西、安徽等省也被裁减。

7月31日,上海都督陈其美去职,驻沪部队为程德全接收。

袁世凯针对各省不同的情况,采取区别对待,分化瓦解的策略,重点放在裁减革命党人掌握的军队。如对于广西的陆荣廷、云南的蔡锷以及贵州、浙江、山西、陕西,允许维持原有军队数额不变,以换取他们的支持。而湖北的军队,既有黎元洪的嫡系,又有革命党人直接统率的。袁世凯决定利用矛盾各个击破。袁世凯暗中支持黎元洪解散革命党人掌握的军队,但黎的行动遭到了革命党人张振武等的坚决抵制。

张振武是湖北着名的革命党人,武昌起义的功臣,时为湖北军务司副司长。另一革命党人方维为将校团团长。

辛亥革命间,黎元洪屠杀革命党人,有短处被张振武所掌握。革命后,两人的矛盾逐渐激化。黎想除掉张,又怕因激起革命党人的强烈反击,而丧失人心。

此时,袁世凯虚情假意地来函邀聘人才,内称:张振武、刘公等十四人“才识优长,功猷卓着,统祈转告诸君,联袂来京,共谋民国进行之法”。

黎元洪是个十分阴险的家伙,他玩弄起阴谋手腕,欲借袁世凯的屠刀诛除异己。

于是,黎元洪持着袁世凯的信,对张振武、方维说:“中央将授你们以重任,请你们即日进京”。

张振武一行十余人8月10日抵京。

11日黎元洪密电袁世凯,说张振武、方维“蛊惑军士,勾结土匪,破坏共和,图谋不轨”。并说:“元洪爱既不能,忍又不敢,回肠荡气,仁智俱穷。伏乞将张振武立予正法;其随行方维,系属同恶相济,并乞一律处决”。并说自己“抚驭无才,致起义健儿变为罪首”,请给处分。

袁世凯一看电报,就知道黎元洪是想借刀杀人。他决定将计就计。他不露声色,令冯国璋、段祺瑞、姜桂题等高级将领轮番设宴,热情欢迎张振武一行。袁世凯也亲自在公府设宴接待,气氛非常融洽。同时为了稳妥起见,他召集赵秉钧、冯国璋、段祺瑞、梁士诒、陆建章、段芝贵等人密商措施。段祺瑞首先发言,主张乘机杀掉张、方二人,就此拉拢黎元洪就范,共同对付革命党人。梁士诒当即表示反对,认为目前民国初创,人心未稳,倘仅凭黎元洪三寸纸条就擅杀有功人员,恐会招来各方非议,徒徒惹火烧身。提议再给武昌去一电,验证杀张密电是否确系黎元洪本人的意思。袁世凯同意按梁的意思办。

15日凌晨黎元洪的复电再度传到了北京总统府,陈明13日密电确系黎元洪本人的主意,肯定了前述的张振武、方维二人的“罪名”,并要求袁世凯从速执行。当日袁复电黎元洪:“已饬步军统领、军政执法处将张振武、方维查看,即按军法惩办。所请处分,应无庸议。”当即命段芝贵执行。是日晚,张振武和方维在六国饭店宴请同盟会和共和党两党重要人员之后,突然被逮捕,解送军政执法处,不经任何法律手续即被宣判二人死刑,于16日凌晨秘密处决。

在宣布的罪状中,黎元洪的电报被录了进去,最后是袁世凯的一段话:

查张振武既经立功于前,自应始终策励,以成全人。乃披阅黎副总统电陈各节,竟渝初心,反对建设,破坏共和,以及方维同恶相济。本总统一再思维,诚如黎副总统所谓爱既不能,忍又不可。若事姑容,何以对烈士之英魂。不得已,即着步军统领军政执法处总长遵照办理。此令。

这一事件引起中外各方面震动,舆论哗然。

邓云麟、孙武等人闻讯,于当日晨3点往见陆建章,陆出示军令,时等哀痛异常。

8时,他们又会同刘成禺、张伯烈、哈汉章等往总统府谒袁。袁世凯表现出万般无奈的样子说:“我明知对不住湖北人,天下人必将骂我,我实不能救他”。

接着,袁世凯又严肃地说:“国法为维持治安惟一之大物,共和只赖此法以得生息。若曲法徇情,则公安不保,人民无时不在危险中,此事实迫于万不得已。吾人念其首功,惟有厚恤其家族。”

黄兴十分气愤,立电袁世凯,指出所宣布的罪状,皆属言行不谨,无一条与“破坏共和,图谋不轨”符合。

袁世凯回电说已让黎元洪明白宣布该案件的始末。

黄兴再电袁世凯,斥其不经审判,立毙创造共和有功之人,“人权国法,破坏俱尽”。

蔡元培、王芝祥、李怀霜、戴天仇、张人杰、姚雨平等在上海发起法律维持会,通告说:大总统与前总统无直接杀人之权。张君振武等所得罪状,皆暧昧不明,未经裁判,即行枪毙。尤为可奇者,犹复加恤赠金,掩饰耳目。此种举动,明明故意违犯《约法》,玩弄国民,若不讨论其究竟,无以为法律生命之保障,尚何共和政体。

上海《民立报》亦为此发表宣言,痛斥袁、黎“妄施权威、破坏司法”、“故杀”、“嗜杀”、“滥杀”,与“独夫民贼”无异。孙武、邓玉麟等人为示抗议,要求袁发给“免死券”。湖北籍议员活动最激烈,他们一面电黎严词质问,一面于19日在参议院提出质问案,要求政府拿出张的犯罪证据,陆军总长段祺瑞务必到院答复。袁、段哪里拿得出证据呢?只得闪烁其词,此举更使议员恼火,强烈要求段必须于次日到席答复。袁世凯无法,在答辩书中把责任一股脑地推到黎身上,说等黎电文到后再行答复。段祺瑞知这种答复无法过关,不敢出席参议院会议,命法制局长施愚将答辩书送去。议员越发忿怒,将施大骂一顿,提出弹劾政府。

黎元洪

黎只想借刀杀人,不知袁根本不会代之受过,把责任又推到自己身上。袁并非不知屠杀革命党人会产生强烈反响,其所以照办,一是从黎之请,杀了可以推卸责任;二可挑拨黎与革命党人的关系,迫其倒向自己。黎元洪掉入陷阱,不能自拔。袁世凯宣布以大将军礼厚葬张振武,发给张、方二人遗属抚恤金各三千元,并将被捕的湖北将校团团员全部释放,各给一千元为回籍川资。通过这些作法,果然全国舆论为之一变,对袁由怀疑变为谅解,认为他是处于被动的地位,碍于副总统的面子,而使自己成为替罪羊。在此之前,人们都骂袁是刽子手、阴谋家,而称赞黎是忠厚长者。通过这一血案,大家才认识到“忠厚长者”的阴险毒辣,亦令人惊讶!

黎元洪弄巧成拙,声誉大损,只好厚着面皮,凭借饶汉祥的一枝生花妙笔,再三通电全国,一面罗列张振武的罪状,证明其死“罪有应得”;一面沉痛检讨,提出优加抚恤,赡养其母终年,抚育其子成人;派员迎柩归葬,亲自祭奠,将其事迹编集成书,请求袁世凯宣示天下。

同时,黎元洪也声明引咎辞职,求得革命党人谅解。

可是他又怕弄假成真,特授意湖北头面人物刘心源、夏寿康等人和汉口总商会、统制黎本唐等二十余人通电挽留。

黎本唐在通电中汹汹叫嚷:“湖北非副总统无以有今日,设一旦动摇,议院诸君能否担此重负?”

同盟会总部鉴于黎元洪暴戾恣睢,擅杀元勋,破坏约法,动摇民国,议决革去其同盟会协理职务并开除出会。

黎元洪本是被迫“革命”的,经此一番折腾,威信丧失殆尽。黎为了保持个人地位,遂投向袁的怀抱。

由于袁世凯向同盟会发动了一连串的政治攻势,逼走唐绍仪,威胁参议院,裁减革命军队及杀害张振武等,使得他和同盟会的关系十分紧张。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他马上变换手法,于1912年8月邀请同盟会领袖孙中山和黄兴入京,共商国是,并派广东人黄某专程赴上海劝说孙、黄北上,同时也邀请黎元洪。黎与他刚刚合谋杀害了张振武,正受各方责难,不敢贸然进京,婉言拒绝。袁世凯估计前途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孙、黄二人在此动荡多事之秋,不会也不敢冒险到北京来。如果是这样,他就可以记下一笔账,责备同盟会没有合作之诚意,留作下一步讨伐南方的借口;一种是二人应召北来,那就更好,既可以利用跟他们二人的合作关系,压制同盟会中的急进派,又可以借以粉饰中国的真正统一,争取各国早日承认中华民国。

上海众革命党人认为“此等现象,一若并非真共和,殊形危险”。于是,众人力劝孙中山、黄兴不要轻入虎穴。

同时,河南、安徽、广东等省也纷纷致电孙中山与黄兴,劝阻他们进京,误入圈套。

孙中山自辞去临时大总统后,以在野党领袖的身份在南方各省旅行,宣传民生主义,鼓吹发展实业和修筑铁路,来实现“国富民强”的理想。对于同盟会与袁之间的冲突,他一向抱着和平解决的愿望,并公开表示他不参加竞选正式大总统,“尽让政权于袁氏”。革命党人鉴于袁的手段毒辣,一致劝孙中山不要轻入魔窟。但孙却说:“无论如何不失信于袁总统,且他人皆谓袁不可靠,我则以为可靠,必欲一试吾目光”。他毅然决定北上。

对于进京与否,黄兴也曾有所犹豫,于是,孙中山也劝黄兴暂上其行,以防突然。

黄兴正踟蹰时,仆人乘机把他的行李搬回家中。

孙中山从同孚路黄兴的寓所起程,在袁世凯的迎孙专使张肪、程克陪同下,登上了商局的“安平”号轮船。

与孙中山同行的有其夫人卢慕贞、秘书宋霭龄,还有魏宸组、居正、王君复等十多个人。

在码头上,欢送孙中山的中外记者、各界人士,人山人海,他们将孙中山围住,并一再力劝他不要贸然进京。

但是,孙中山早已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仍然决意北上。

孙中山一再向人们解释,让人们相信袁大总统,并声明他这次进京,主要是想帮助袁世凯当好民国总统,解决好迁都、治政、建军等一系列大事,并能一心一意搞些实业来改造中国。

袁为迎接孙来京用心很深。指示接待仪式要十分隆重,供奉要十分丰盛,完全与大总统同等待遇。馆舍选择在石大人胡同原来的总统府,这里建筑宽敞轩朗,铺陈富丽堂皇.而且便于警卫。他令人重加修缮,供孙下榻,自己却搬到铁狮子胡同国务院去办公。指派了高级军事参议唐在礼和大礼官黄开文负责照料生活起居,秘书长梁士诒陪同活动。

8月24日,孙中山一行由天津到了北京。他在距离张振武案不满十天就来到北京,使袁世凯暗叫一声惭愧。他想:“往日我不敢到南京去,今日他却敢到北京来”。他特令打开正阳门,派自己所乘的金漆朱轮双马车前往迎接。全城市民悬挂国旗,军警仪仗队和军乐队在前门车站恭候,军警沿途警戒,热烈隆重地将孙中山迎至宾馆。次日孙中山前往总统府拜会袁世凯,袁亲至在大门口迎接。这是两人初次见面,袁世凯显出一见如故的样子,十分亲切。事后袁也恭敬如仪地作了回拜。一时石大人胡同车水马龙,前往谒孙的人很多。孙中山北上前说过,他此行的惟一宗旨在赞助袁谋国利民福之政策,并疏通南北感情,融和意见。他抵京后便开始了疏通工作,对有关方面人士谈:“袁总统可与为善,绝无不忠民国之意。国民对袁总统万不可存猜疑心,妄肆攻讦……”对震骇全国的张振武案件,也明确表态,认为张有罪,袁、黎不依法律审判,在法律手续上有不当之处。27日,袁世凯在总统府举行盛大的欢迎宴会,致词说:“前大总统孙中山君来京,予之寸衷,不胜欢喜。值此好机,听孙君伟大经纶,以补予施政之不足。孙君创立民国,功绩赫赫,垂名后世。予不肖承乏其后,窃虑难堪其任。今夕相会,益当为民国努力,勿背孙君初志”。孙中山在答词中也对袁说了一通赞扬之词。

袁世凯与孙中山边筵边谈改革振兴大计,尽欢而散。

袁世凯为了表示竭诚招待,特派唐在礼和大礼官黄开文在石大人胡同孙中山的行邸照料,并派有侍从多人听从孙中山等人的支派使唤。

孙中山外出,即有人安排车马,预备休憩餐膳之所。

同时,袁世凯又特别命令巡警总厅:凡孙先生出入除派车马侍从外,沿途均派军警护卫,并断绝交通。

同类推荐
  • 清宫奇后—大玉儿

    清宫奇后—大玉儿

    林中一声马嘶,不一会儿,一匹桃红色胭脂马狂奔而来。二人吃了一惊,心下暗忖,此马为何空鞍而奔,林中究竟是什么人?塞北四月,山川含春,大地泛绿,正是风暖花香的季节。两匹健马自东向西,一前一后飞奔而来。前面的白色高头大马上,坐着一位身材魁伟的男子,三十岁上下,白面微须,一身戎装,背后背着一张铁胎弓,腰际挎着一把钢刀。后面的那匹黑马上,坐着的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削瘦少年,他一边连连催马追赶,一边急声呼叫:哥哥,等我一等!骑白马的大汉一听,回头笑笑,一收马缰,白马跑势一缓,片刻间,骑黑马的少年就赶上来,喘喘地说:哥哥的马如此神骏,小弟怎能赶得上?如果再赛一次,哥哥要把大白让小弟骑才行。大汉见少年一脸委屈的样子,哈哈大笑。
  • 现代小说之父巴尔扎克

    现代小说之父巴尔扎克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本套作品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名人,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探知他们的人生追求,感悟他们的思想力量,会使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的关键,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生命更有意义。
  • 当代思想史的失踪者:顾准评传

    当代思想史的失踪者:顾准评传

    本书把顾准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是怎样从革命和战争年代中走过来的,又是怎样在林彪、“四人帮”专制统治下捱度过来的,他的思想又是怎样形成的,把他一生坎坷的经历真实地记录了下来。
  • 梁漱溟传

    梁漱溟传

    《梁漱溟传》介绍了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学者、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颇具传奇的一生。《梁漱溟传》通过梁漱溟先生的成长历程和为国家发展所作的贡献,展示其一生之中的追求和境界,这为读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 萧红:人鸟低飞

    萧红:人鸟低飞

    在众多写萧红的传记文学作品中,王小妮的《萧红:人鸟低飞》独树一帜。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叙述的写法,让作品既写了一个人一生的宏阔,也凭借一支敏感细笔,试图深入到历史现场,潜入萧红的内心,写一个流浪者的心理现实。有人说,历史,只有人名是真的;小说,只有人名是假的。这或许有些夸张,但在材料的真实和心理的真实之间,王小妮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正是这种平衡,赋予这部传记一种张力,一种直逼人心的力量。王小妮说,好的写作者从来都是稀有的,萧红是一个。一个好的写作者来写另一个好的写作者,又能写得好,实属难得。
热门推荐
  • 寻宝洛阳青龙凤凰棺

    寻宝洛阳青龙凤凰棺

    2010年,七朝古都洛阳,由于古老传说重现,五人踏上寻宝之路。老大:鬼龙,人称(龙王)龙王,在当地古玩圈以及富豪圈,都是数一数二的人物,有名的富商。老二:德叔,知识人,精通地理定位。老三:华子,负责寻宝工具,车辆,以及安全。老四:大王,人称(隔壁老王),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鉴宝师傅。老五:小王,大王小王铁哥俩,从小喜欢钻研各种古玩字画,俩人也是5人寻宝队的逗比。
  • 王源,最美时光遇见你

    王源,最美时光遇见你

    听说,注定在一起的人,不管绕多大一圈依然回到彼此身边
  • 这一生我爱错一个人

    这一生我爱错一个人

    当初惊鸿一面,便深深的爱上了你,只是你的心从未有过我,到最后,到死,都没能得到你的一句回应,哪怕是谎言,都没有。
  • 云成殇

    云成殇

    她是他所遇见的美好,是黑暗的宫中生活的一点星光,是啊,终究是星星,终究要滑落。看痴情皇子的崛起,再看成就霸业后的寂寥,他,成为千古传奇,他有贤良淑德的皇后,也有佳丽三千作陪,可是,他的爱情像星陨滑落,在无边深渊,挣扎不起。
  • 青春的路上我等你

    青春的路上我等你

    这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同学们美好的校园时光在青春的路上,在学校的时间,谁没有一些美好的回忆呢?突然市重点高中回汕中学的高三二班转来了一位新同学他的名字叫尹乾。 在女主第一次见男主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已经深深的被这个男人捕获了.然后男主还有女主还有他们的朋友经过了很多坎坷和事情他们的友情逐渐增加,最后在青春的花路上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与足迹
  • 不死者之王之无上至尊特别篇

    不死者之王之无上至尊特别篇

    “在一个不同世界线上展开的故事。原作overlord飞鼠因为失去了同伴一个人在王座之间等待游戏结束最后被转移到了异世界……噶!然而这个故事却并不是这么回事!安滋的同胞根本没有离开!安滋乌鲁恭全员依然健在这结果又会怎么样呢?玩游戏果然要玩到最后一刻才有趣啊!大家都等着这样的想法和飞鼠会长一同等待游戏终结。然而却阴差阳错的被转移到了异世界。在认识到这个事实的瞬间……herohero非常了尖叫.....飞鼠努力掌握情况......佩洛洛奇诺往泡泡茶壶扑去?……乌尔贝特发泄中二病患者的精神……翠玉录成了父亲?.....而塔奇米他...居然去拜佛了!王坐之间乱成了一锅粥……
  • 满清外史

    满清外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高手历红尘

    高手历红尘

    一个远古神话高手,悟道之余,化身千万投影各个世界在每个时代体验红尘心境,体验红尘之道。。。
  • 灵界猫妖

    灵界猫妖

    从林,一望无际这里是灵界,亦是我们猫妖的禁地,是的,我是猫,一只没心没肺的猫,我的血液里流动的蓝色血液,一在在的证明我就是那只传闻失踪了几万年的猫妖,而这从林里,凡人无法看到的灵界,曾经属于我们猫类……
  • 健康减肥食谱

    健康减肥食谱

    好吃不长胖,减肥不节食。《美食天下(第2辑):健康减肥食谱》根据减肥的三个阶段合理安排瘦身食谱,教您用最科学的方法轻轻松松健康减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