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迈的慈禧太后带领老迈的大清帝国,走过19世纪末的凄风苦雨,大清朝老迈了,慈禧太后也渐渐老迈了。
在慈禧太后74岁的时候,这个老迈的妇人走到了她生命的尽头,不管她的权势多么显赫,死神还是一步步走近她。
慈禧74岁的寿辰办得非常热闹,但这也要了她的命,慈禧在当天半夜就开始闹病,她到底年纪大了,虽经多方治疗,但病势越来越沉重了。
作为最高统治者慈禧的病牵动了朝廷大局。
对于袁世凯来说,这是他一直以来最担心的事。为了防止这一天的到来,他想尽了办法,1905年,袁世凯借立宪之名想分皇帝之权,也是为了防止出现慈禧死后光绪对自己实行报复。
光绪已经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但是他对袁恨之入骨。自戊戌政变被袁出卖后,光绪被软禁在瀛台,他“恶袁甚”,“日书其姓名,粉碎之”。1900年到达西安后,光绪经常“画成一龟,于背上填写项城姓名,粘之壁间,以小竹弓向之射击,既复取下剪碎之,令片片作蝴蝶飞,……几以此为常课”。袁世凯奏请立宪的时候,想借这个机会推行君主立宪,以分皇帝之权,还可以防止日后光绪重掌政权对己不利。他的心思被光绪洞悉,光绪皇帝在朝堂上见到袁世凯,目光冷厉地说:“你的心思我全知道”。袁世凯听了汗如雨下。他们之间的怨仇已经难以化解。
重病的慈禧听说一个消息,袁世凯要废掉光绪帝,另立新帝。慈禧虽然身患重病,但思维还很清楚。她未必相信这个传言,但是慈禧知道自己去日无多,为了以防万一,她下的两道谕旨十分耐人寻味:
派奕匡离京去东陵查看自己的陵地——菩陀峪万年吉地工程;
段祺瑞的北洋第6镇调往涞水,第1镇调防京畿。
奕匡和段祺瑞一为袁世凯在朝中的傀儡,一为其心腹嫡系,这两道旨意明显是在防备袁世凯有所举动。
1908年10月13日,奕匡得到光绪病危的消息赶回北京。慈禧命载沣为摄政王,载沣是光绪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同时将载沣3岁的儿子溥仪抱到宫里教养。
14日,年仅38岁的光绪帝在瀛台的涵元殿驾崩。
慈禧立刻将摄政王载沣、军机大臣奕匡、世续、张之洞、鹿传霖、袁世凯召集到福昌殿,宣布关于新君的几项安排:一、溥仪入继大统;二、以溥仪承继同治皇帝之嗣,兼承光绪皇帝之祧;三、溥仪正在冲龄,由摄政王监国,所有的军国政事,悉承她的训示裁度施行。等溥仪年岁渐长,学业有成,再由其亲政。
慈禧自知行将不起,将大清的最高权力交给同时是自己的侄子、外甥的载沣。
慈禧留下的最后一道谕旨:“现予病势危笃,恐将不起,嗣后军国政事,均由摄政主裁定。遇有重大事件,必须请皇太后(光绪皇后隆裕)懿旨者,由摄政卫随时面请施行”。
16日晚,把持朝政47年的慈禧太后在仪銮殿去世,享年74岁。
两天之内连丧两宫,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宫廷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光绪虽然是名义上的皇帝,但是早已是有名无实,他正当盛年,似乎正可以在慈禧身后有一番作为,但是却神秘地死去,这一直是一个饱含宫廷阴森气息的谜团。
关于光绪皇帝的死众说纷纭,有两种传说和袁世凯有关:一说袁世凯深知光绪一直对自己在戊戌政变的出卖行径耿耿于怀,当慈禧病重,袁世凯怕光绪皇帝重掌政权对自己不利,于是向慈禧进谗言:皇上得知太后的病情面露喜色,对太监说,出头之日到了。慈禧大怒道,我不能比他先死。过了几天慈禧自知大限已到,命人给光绪皇帝送去红丸。光绪帝吃了红丸后暴亡。晚上慈禧梦见光绪前来索命。慈禧受到惊吓,马上就死了。这是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慈禧太后先死,袁世凯、奕匡、李莲英等人合谋,秘不发丧,他们害死光绪之后,修改了光绪和慈禧的死亡日期才对外公布。
这当然只是传说,后面这一种尤其经不起推敲,载沣已被任命为摄政王,他和慈禧又是关系很近的侄儿、外甥,奕匡、袁不可能背着载沣干出如此严重的弑君之举。
光绪皇帝死因的真相,已经永远埋藏在历史的迷雾中。
由于光绪皇帝和袁世凯之间的恩怨,诸多的疑点集中到袁世凯的身上。
有许多传说反映了这一点:一说光绪曾留下一道遗诏,写了一个“斩袁”,但是“袁”字只写了一半就写不下去了。“袁”的最后一笔拉得很长。
一说光绪私下对隆裕太后说:“杀我的是袁世凯”。
一说光绪帝亲自写了“必杀袁世凯”的朱谕,放在一个小盒里,后来被隆裕太后找到。
不管光绪的死因是什么,光绪只是个名义上的皇帝,他的死对朝政没有什么影响,由于慈禧一直是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她的去世对政局的影响更为巨大。慈禧一直是袁世凯的靠山,倚重自己的当权者去世,代之一个政敌,袁世凯显赫的政治生涯一下子暗淡了。
慈禧死后,即位的溥仪还是个幼童,清廷的最高权力实际掌握在载沣的手里,袁世凯曾经极力想向载沣表现自己友好的态度。据《容庵弟子记》记载,慈禧任命载沣为摄政王,溥仪为皇帝时,曾经秘密征询过袁世凯,袁世凯表示“一力赞成”,并且将消息告诉自己的老朋友、英国公使朱尔典。朱尔典认为:“目前似无较此为佳的安排”。袁世凯将英国人的态度告诉载沣,已表明自己与英国的关系,希望以此博得载沣的欢心,忘掉宿怨。
但是载沣一心要为光绪皇帝报仇,对袁世凯很冷淡。
当时朝中的满族亲贵摄政王载沣、善耆、载泽、铁良、良弼等人都想除掉袁,因为袁世凯掌握着军政大权,他们要控制朝中大权就要除掉袁。
因此载沣一上台,就把袁世凯冷落在一旁。载沣处理朝政事务,都和张之洞和世续等商议,把袁世凯晾在一边。袁世凯的北洋集团暗暗为袁世凯捏了一把汗。
载沣在满族亲贵的支持下,开始行动了。宣统皇帝溥仪曾经在回忆录里写过:
对我父亲摄政王来说,最根本的失败是没有能除掉袁世凯。有一个传说,光绪临终时向摄政王托付过心事,并且留下了“杀袁世凯”四字朱谕。据我所知,这场兄弟会见是没有的。摄政王要杀袁世凯为兄报仇,虽确有其事,但是被奕匡为首的一班军机大臣给拦阻住了。详情无从得知,只知最后让父亲泄气的是奕匡的一番话:“杀袁世凯不难,不过北洋军如果造起反来怎么办?”结果是隆裕太后听了张之洞等人的主意,叫袁世凯回家去养“足疾”,把他放走了。
有位在内务府干过差使的“遗少”给我说过,当时摄政王为了杀袁世凯,曾想照学康熙皇帝杀大臣鳌拜的办法。康熙的办法是把鳌拜召来,赐给他个座位,那座位是一个只有三条好腿的椅子,鳌拜坐在上面不提防给闪了一下,因此构成了“君前失礼”的死罪。和摄政王一起制订这个计划的是小恭亲王溥伟,溥伟有一柄咸丰皇帝赏给他祖父奕的白虹刀,他们把它看成尚方宝剑一样的圣物,决定由溥伟带着这把刀,做杀袁之用。一切计议停当了,结果被张之洞等人拦住了。这件未可置信的故事至少有一点是真的:这就是那时有人保护袁世凯,也有人企图消灭袁世凯,给我父亲出谋划策的大有人在。袁世凯在戊戌后虽然用大量银子到处送礼拉拢,但毕竟还有用银子消除不了的敌对势力。这些敌对势力并不全是过去的维新派和帝党人物,其中有和奕匡争地位的,有不把兵权拿到手誓不甘休的,也有为了其他目的而把希望寄托在倒袁上面的。因此杀袁世凯和保袁世凯的问题,早已不是什么维新与守旧、帝党与后党之争,也不是什么满汉显贵之争,而是这一伙亲贵显要和那一伙亲贵显要间的夺权之争。以当时的亲贵内阁来说,就分成庆亲王奕匡等人的一伙和公爵载泽等人的一伙。给我的父亲出谋划策以及要权力地位的,主要是后面这一伙。
同时朝中反袁势力见时机有利,也竭力弹劾袁。
宣统登基之后,为了表示新朝的“恩泽”,对一些朝廷重臣进行赏赐:奕匡“亲王世袭罔替”,赏加世续、鹿传霖太子少保衔、用紫缰,赏加张之洞、袁世凯太子太保衔、用紫缰。
御史们乘机发难,御史江春霖以朝廷优赏之不当为名,弹劾奕匡、袁世凯结党营私。
御史赵炳麟也认为袁世凯的势力在朝中盘根错节,上疏痛陈用袁的几大弊端。
载沣看到袁世凯在朝中党羽众多,势力根深蒂固,特地征求朝中重臣奕匡和张之洞的意见。张之洞虽然和袁世凯政见不合,但是他看出载沣要杀袁世凯是满汉之争,张之洞身为汉人,自然不愿见到朝中出现排挤汉人的局面。因此张之洞力保袁世凯,他说:“主少国疑,未可轻于诛戮大臣,而动摇社稷,可否罢斥驱逐出京?”
奕匡也附和说:“杀袁世凯不难,不过,北洋军如果造反怎么办?”这一番话顿时把载沣镇住了。载沣心有不甘,他又以军机处的名义,密电征询北洋六镇统制的意见。第4镇统制吴凤岭、第6镇统制赵国贤会衔回奏:“请将臣等先行革职,以免士卒有变,致辜天恩”。潜台词就是说北洋军会造反。这就证明了当时北洋军“只知袁宫保,不知大清朝”的说法。
性格懦弱的载沣终于不敢断然下手杀袁,只好按照张之洞的办法处置袁世凯。很快,处置袁世凯的上谕就下来了:
这道上谕是1909年1月2日发布的:“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袁世凯,夙承先朝屡加擢用,朕御极后复予懋赏。正以其才可用,俾效驰驱,不意袁世凯现患足疾,步履维艰,难胜职任。袁世凯着即开缺回籍养疴,以示体恤之至意”。袁世凯的“足疾”也有些根据,上年袁世凯在寿辰时被弹劾,就是以“足疾”为由请假的。
袁世凯被开缺回籍,从煊赫的枢辅重臣一下子被撸得干干净净,所幸逃得性命。
当袁世凯听奕匡说载沣就要对他下手的时候,慌忙微服逃到天津,化名住进英租界的一家饭店,准备潜往日本避祸。上谕颁布的当天晚上,袁世凯回北京自己的寓所领旨,次日拜见摄政王“谢恩”辞行。
袁离京回原籍时,送行的只有严复和杨度。他的门生故旧为了避祸都不敢前来送行。昔日威风八面的袁宫保,就这样从政坛上消失了。
只有外国人还为袁世凯说了几句公道话,英国的《泰晤士报》曾经刊登了一则社论,赞扬袁世凯的才能、进步的思想等等,最后感叹道:“就是这样一个官吏,居然被满洲政府用侮蔑的方式放逐了”。
袁世凯居官期间,利用搜刮的巨款,在豫北的汲县、辉县、浚县和彰德(今安阳市)购置了大量田地山林,修建了数处房舍。罢官以后,他未回项城老家,带着两个姨太太到卫辉府的所在地汲县住下。
袁世凯之所以不回项城原籍,除了祖籍的房舍已给亲族外,主要是因为家庭矛盾所致,他不愿同其兄袁世敦往来。矛盾的产生起因于安葬袁世凯的生母刘氏。事情是这样的:袁世凯兄弟共六人,除袁世敦为父亲袁保中的元配夫人刘氏所生,系嫡出以外,其余五人俱为袁保中的继室刘氏所生。对袁世敦来说,袁世凯的生母为庶母。1902年10月,袁世凯由直隶总督任上回祖籍项城安葬其生母的时候,因葬地与恪守封建伦理原则的袁世敦发生了剧烈冲突。袁世敦认为她不过是一位庶母,不准埋入祖坟正穴,只准拊葬于坟地的边角。袁世凯同他争执了很多次,他坚决不答应。在那个时代,有关家族中的大事,官高权重的袁世凯说了并不一定算数,最后要由袁世敦这个嫡长子决断。袁世凯没有办法,只得另外买了一块新坟地安葬了自己的母亲。从此以后,袁世凯就断绝了同袁世敦的往来,也由于这个原因,罢官后他没有回到项城的老家。
辉县城西北五里有河南着名的百泉、苏门胜景。百泉是卫水之源,泉流清澈,毛发可鉴,周围楼台亭阁或雄伟宏敞,或玲珑小巧,与嵯峨苍翠的苏门山交相辉映,风景极为秀美,自汉、晋以来,即成为名流隐士的游览栖迟之所。魏、晋时期的隐士孙登,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宋以来的程颢、程颐、周敦颐、邵雍、耶律楚材、姚枢、许衡、孙奇逢等理学家、经学家、政治家,以及不食清粟而死的彭了凡,都曾来此游览、隐居或讲学。乾隆皇帝亦在此驻跸过。
该县与卫辉相临,城中也有袁世凯买下的房舍。他经常住在这里,每每约人前来,或临泉而赏景,或登山而寻胜。在孙登长啸的啸台遗迹上,前人留下了不少题咏,袁世凯亦书写了一副对联:“运际昌期,应不容先生长啸;闻犹兴起,却常留终古高台”。他还与徐世昌发起捐资,对百泉、苏门等遗迹进行了重建。重修的动机,据其自述是:“余以退居养疴,憩息于此,睹名贤祠宇之衰落、胜迹遗踪之荒废,怒焉不安于怀,允宜集资,量为修治,补苴罅漏,踵旧重新,以昭矜式”。此外,他还打算“俟资用宽裕,行将购地建宇,创为书社,搜讨前贤着述、高文典册、散佚遗亡及板籍残缺不完者,校勘梓印,以备硕学名流来游栖止流览观摩之助”。
过了两个月,袁世凯又携全家人迁居到彰德城北门外的洹上村。此村以面临洹水(又名安阳河)而得名。洹水源出林县西北的林虑山中,至彰德境内的善应山湫流涌出,泉脉渐大,由西婉蜒向东,横贯彰德,注入卫水,恰从洹上村前流过。洹上村的住宅原系何氏的一座别墅,总面积二百余亩,袁世凯“爱其朗敞宏静,前临洹水,右拥(太)行山,土脉华滋,宜耕宜稼,遂购居焉”。袁世凯把它买下来以后,又大兴土木,重新修建。宅外砌着高大的院墙,院墙周围筑了几个炮楼,由地方当局派的两营马队驻扎护卫,从外面看仿佛是一个寨堡。院内辟有菜园、瓜园、果园、桑园,饲养猪、羊、鸡、鸭之类,还整修了一座花园,袁世凯因昔日曾得慈禧太后所赐手书“养寿”二字,故将此园命名为“养寿园”。
养寿园中央有三列巨大的建筑,周围有宽广的走廊,轩敞为全国之冠,这就是养寿堂。该堂楹联为所集前人诗句:“君恩彀向渔樵说;身世无如屠钓宽”。园南有谦益堂,“谦益”二字为慈禧太后在1902年初所赐,袁世凯以此二字命名,据其自跋所说,意在“俾出入瞻仰,用自循省”。该堂楹联为:“圣明酬答期儿辈;风月婆娑让老夫”,系袁世凯亲拟。其余景观和建筑有:五柳草堂、乐静楼、红叶馆、纳凉厅、澄淡榭、葵心阁、啸竹精舍、杏花村、临洹台、洗心亭、垂钓亭、盖影亭、滴翠亭、枕泉亭、接叶亭、待春亭、瑶波亭、泻练亭、天秀峰、碧峰洞、椎风洞、散珠崖、汇流池、鉴影池、卧波桥。其中汇流池面积广达十亩,是由引入的太平渠水汇聚而成的人工湖,碧波荡漾,临岸鉴影,里面生长着荷菱,养殖着鱼蟹,备有船只,洗心亭位于湖中心,是袁世凯在良辰佳期同妻妾宴乐观赏的常临之处。整个园内名花遍布,香飘四季,茂林修竹,婆娑滴翠,高石泻泉,瀑散珠玉,朱栏半隐,曲径通幽,确是一个景色绝佳、清幽恬静、适于颐养天年的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