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而知识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人的一生都是学习的过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这里强调的是要主动积极学习,不断积累改变命运的力量。人生的高度在于知识的厚度。没有知识、不懂得学习,那只能说这个人走不长远。
学习是支撑一个人发展的长远动力。幼年时的知识教会年轻人怎么吃饱穿暖,这是本能;青年的求学阶段,教会了人怎样学习,怎么初步地与社会接轨,这是人生的转折阶段。那么,进入社会以后呢,要不要学习,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如果不会学习,那么结果只会是财富跟你说再见。
相信本事可以学来
在现实生活中,穷人总认为富人赚钱一定有秘诀,不然不会那样轻易成功。其实,富人富起来的秘诀很简单,那就是善于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智慧,也就是说,用已经证明有效的方法来帮助自己成功。穷人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他们不善于学习别人的经验,只用自己的经验。
穷人在赚钱之初,也许并不理解世事的艰难,不明白金钱来之不易。当然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穷人只要知道,要想将来获得巨大的成功,就要首先做一个谦虚的学生。任何成功者都是从做学徒开始的。
有人总结,几乎“每一个成功者都干过学徒”。杰伊·科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杰伊·科克出生在俄亥俄州,14岁时就去杂货店当学徒。15岁时,他到圣路易的法国人城堡中,学习做皮毛生意。很快他从中找到了诀窍,没多长时间,就赚了一笔钱。他由此起家,到费城去做生意,还购买了宾州运河公司的股票,生意越做越大。
在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那年,杰伊·科克的总公司正式成立,还在伦敦和纽约设立了分公司。从事新闻事业的弟弟向当时的俄亥俄州州长波兰·乔伊斯部长推荐了他,深得乔伊斯部长的信任。在战争期间,他全力配合乔伊斯部长的工作,为北军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他的事业如日中天,平步青云。
后来,杰伊·科克回忆说,还是他当学徒的经历让他受益终身.那个时刻,让他尝到了生活的艰辛。最重要的是,他学到了挣钱的本领。
日本著名实业家松下幸之助说:“经验是很重要的,智慧是通过经验积累起来的。做一件事,不管结局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宝贵的经验。”既然只靠学校教育成不了亿万富翁,那必然要在实践中积累和学习赚钱的能力,这时经验就是你宝贵的财富。思维突破、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学习
有这么一类人,在商店里工作多年,只会按顾客的要求拿东西,对商业知识一窍不通。他只是在挣钱糊口,不思考,不关心商品的特点和顾客的需求,这样的人即使不被淘汰,也只能当一辈子售货员。
而有一些商店里的学徒和公司里的小职员,尽管薪水微薄,但他们工作却很努力。尤其可贵的是,他们能趁着空闲,如晚上和周末时间,到补习学校读书,或是自己买书自修,以增长知识,为日后晋升或开创自己的事业奠定基础。这些精明强干、善于思考的年轻人,能在短时间内发现一个行业的秘密,时机一旦成熟,就能独当一面。
两相比较,后者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并能利用业余时间深造,他将获得成功;前者恰恰相反,不管他们是否满足于现状,他们这样庸庸碌碌地混日子,永无出头之日。
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能抽出时间,就要自觉、有意识地学习。
经常进行自我更新,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断用新的知识、新的东西来更新自己,听起来好像没有冲天的气魄,没有诱人的硕果,没有轰动的声势,但细细地琢磨一下,其实世上所有的事情贵就贵在坚持,超越别人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优越;超越从前的自我,才是真正优越的人。这同样说的是自我更新的意义,一个人即使在某一天超过了他人,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是如果他没有办法更新自己,永远都是凭借着旧的一套,那么最后他还是会被别人超过,有成功走向失败。
任何人认识问题的提高,学识才干的长进,工作成绩的取得,良好习惯的形成,其实都是个持续努力、逐步积累的过程,是经常的自我更新的结果,不可能一蹴而就。
有个商人非常擅长做女士皮包的生意,他懂得不同种类的包的特点,由于他东西总是比人家的时尚些,所以他的生意非常成功,不就他在服饰品贸易的经营中也站稳了脚跟,但是看到了别人经营钻石更为赚钱,于是他也想去经营钻石。他就找到世界著名的钻石大王玛索巴士向他提出学习如何经营钻石。
这位钻石大王听完他的来意,冷不丁地问了他一句:“你知道澳大利亚海域有什么热带鱼吗?”
商人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这个钻石大王问这个干吗?这个和钻石生意有关吗?
看到商人哑口无言的样子,这位钻石大王语重心长地说:“钻石生意是需要丰富的知识才可以做的,你对这颗钻石的来源、历史、种类和品质都不知道,就不知道它的价值。要积累这些判断钻石价值的基本经验和知识就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至少需要20年,所有相关的知识你都要了解才可以真正培养出市场的眼光。”商人听了不禁为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太少而羞愧不已,他自知自己没有钻石方面的知识,成功的可能性太低了。
在这个例子中,犹太的钻石大王通过问澳大利亚有什么样的热带鱼,而告诉这个西班牙商人,如果自己没有这方面足够的知识,如果没有好的学识和信誉的支持,一个人根本无法在钻石行业中生存下去。其实何止是钻石行业呢,无论是其他的什么行业,如果我们不事先对他有全面的了解,并在之后的过程中不断地添加这个行业的新知识的话,我们就无法在这个行业中长期站稳头脚。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才是成功的大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涓涓溪流汇成河、泉流万千必成川”才符合成功的规律。而这就是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不断地进步,不断的自我更新,虽然这些进步、这些更新看起来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但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必能汇成大流,激励我们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功。
李华刚刚从大学毕业,作为一名实习生,李华虽然没有工作经验,但是她却懂得学习,她每天都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如何工作,如何跟其他同事相处,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就这样,李华每一天都会学到一点新的东西,每一天都有进步,李华的进步被上司看在眼里,同事们也都非常喜欢这个积极进取的小女生,就这样,实习期后,李华成为唯一留下的实习生,很多人认为李华幸运,实际上,李华的幸运来自于每天学习,每天自我更新。
做到经常自我更新并不容易,因为任何丝毫的进步都不会从天而降,都不能唾手可得,都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每天更新一点,进步一点,贵在坚持,“作为年轻人就要耐得住寂寞,不因收获不多而心浮气躁,不为目标尚远而情疑动摇,也不要因为目前的困境而丧失自信,只要我们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驱策自己不断前进,就会使自己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有一句美国谚语说:“通往失败的路上,处处都是错失的机会,坐等幸运从前门进来的人,往往忽略了从后门进入的机会。”一时的落后或者失败都不说明什么,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笑的最美的。 只要你能坚持住自我更新,不断的进步你的人生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一桶新鲜的水,如果放着不用,不久就会变臭;这个道理也同样可以用在人的身上。成功的人往往都在不停地做出更新和改进,他们在不停地进步着,他们害怕自己退步,恐惧在社会上落伍,因此,总是自强不息地力求让自己每天的工作都有所进步,每天都吸收一些新信息,每天都掌握一些新知识。因为他们都明白这是一种自我超越式的前进方式。
实际上,学习既不能急躁,又不能糊弄,更不能作假,因为这不是做个样子别人看,也不是以自我更新为噱头要跟人交换什么,而是要通过自我更新来使自己进步,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更新一点点,逐渐的使自己变的越来越有价值,有深度。
学习充电是成功的必要
穷人说:“学习是一件很头痛的事,一提起学习我就心烦。”
富人说:“不学习就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不落于他人的后面。”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知识不断更新,新的知识技术的增长远远超过了我们年龄的增长,因此我们必须把学习当成一件像吃饭喝水一样不能离开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不落于他人的后面。
一个销售员总不应该满足于永远卖鼠标键盘吧,但如果想要卖音箱,就要学习音箱的相关知识,要去学习不同目标顾客的心理、习惯甚至他们的喜好。要是去销售ERP或一套信息化的方案,卖鼠标和键盘的知识和技巧就不够用了,有更多的知识都需要你学习。
会不会学习已经成为判断员工在职场中有没有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不重视学习或不会学习的人只会逐渐地被淘汰。两个学历相当的大学生,5年后重视学习与不重视学习的人肯定会有很大的差距。
曾在某大型企业担任业务经理的李君,3年来一直忙于日常事务,在“迎来送往、灯红酒绿”中过日子。一天,他的下属自学拿到了大学本科文凭,学历比他高,能力比他强,经验也在数年的商战中获得了积累,羽翼日渐丰滿,销售业绩惊人,最终赢得总裁青睐,被委以经理重任。而李君则因知识老化和业绩不佳而惨遭淘汰,留给他的是岁月蹉跎和风光不再的哀叹。
某大学学生会主席夏某,就与李君的做法截然相反。夏某在即将毕业时,被省团委负责人看中,希望他到省团委工作。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鼓励他去,并认为他很快就可以得到提拔。可是夏某却毅然放弃了这次“机会”,报考了研究生。大家都觉得很可惜。之后,他的同学吴某被分到了省团委。夏某在研究生毕业后,以优秀成绩和几篇出色的论文,再次受到省委重视,被调到决策部门工作,很快就提拔为秘书处主任。而早他好几年进省团委的吴某,却因为在团委工作期间政绩平平一直没有得到提升。显然,这次“机会”并不是他通向成功的通途。在多年以后的一次同学会上,夏某对同学们说:“我当时报考研究生,主要是考虑到自己在上大学之前就有较多的实际工作经验。上大学其实就是一个系统学习的机会,在这方面应该获得更多的长进。可是,我自己感到毕业时尚未达到良好状态,于是决定读研究生。在我研究生毕业时,我才觉得自己相对来说是比较完善了,于是信心也就更足了。”
可见,一个注重学习的人,甚至为了学习而暂时放弃机会的人,最终会因为拥有更为丰富的知识而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提拔。然而,问题的关键还不止是否重视学习,而在于是否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习应该是多方面、多渠道的,既要学习最好、最先进的理论,也要注意从生活中积累经验,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既要学习专业知识,也要学习其他有助于企业发展的知识,并能够学以致用。应该多参加一些座谈会、知识讲座等,可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成功者、成功企业的经验,当然也包括进入高校参加某些课程学习和各种培训等,不断充实、提高自己。
一个公司,要选择一批能做好本职工作、拥有敬业精神的员工,就必须了解其学习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只有善于学习的员工,才能在风云变幻的环境中应付自如;在短时间内成为某个新项目的行家。马小姐属于那种始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很早就打算进入电子领域,她先是考取了经济学博士,但是,俗话说:“读到博士书无回味。”马小姐不再一味死读书,而是到一家小公司充电,如愿以偿进了摩托罗拉公司后,她发现大公司里的领导善于一只眼忙工作,一只眼看世界。于是,她也开始关注世界形势和宏观经济局面,而对于老板分配的任务她总是及时完成,她的好学和见识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很快得到升职的嘉奖。
实际上,经验丰富和业绩突出成为员工学习的两大障碍。经验主义者拒绝学习,是老板最头痛的事,因为有一种毋庸置疑的规律,就是每当满足于成功的时候,失败可能正在开始。在一个竞争不太激烈的环境里,可以为暂时的成功陶醉而无须担心被人超越。但是,在今天这个竞争如同战争的时代,只要陶醉一分钟就可能导致失败。
要想使自己的理想、希望实现,只有从力行着手。力行向上一步,在这一步之上,还有无数个上一步在等着,向上一步,就伟大一分。向上无止境,成就也无止境,伟大也无止境,这就要靠自己的努力学习与奋斗。
大家都意识到需要努力学习和奋斗,但是学习的动力从哪儿来?很多人把学习当做苦不堪言的事情,家长催促,学校监督,都解决不了学不进去的问题,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关键还是生活情趣的问题。培养生活情趣应该成为教育的中心任务,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会产生学习动力,才会自觉努力去追求知识。
我国力学家李敏华的家就是这样既有生活情趣而又刻苦勤学的家庭。李敏华和她的丈夫工程热物理学家吴仲华一起毕业于清华大学。在学校学习时,每天晚饭后,他们都要到礼堂去练琴,然后一起上图书馆上自习,他们还喜欢摄影,课余时常到郊外摄影。大学毕业后,他们俩人都被留校当助教。
为了事业,他们相识7年才结婚。结了婚,吴仲华又考上了公费留学生,怀孕几个月的李敏华以自费留学生的资格与丈夫一起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赴美不久,李敏华早产了。那里没有托儿所,带一个孩子读研究生该有多难。请保姆,经济条件不允许,只好自己照料。为了不影响学业,他们采取倒班的办法,分别选修主要课程,轮流上课。
在家看孩子的,事先把书籍、笔记本整理好,站在窗口等着。一个刚进大门,另一个便出发,活像一场接力赛。李敏华怀第二个孩子时,正在写硕士论文。她和丈夫运用运筹学来安排时间,晚饭后由吴仲华照顾孩子,李敏华抓紧睡一小觉,然后起来一直学到深夜,这样就能做到学习与家务两不误。老二出生后,家务事更多了,学习任务又更重了,但是他们的家庭生活仍然是那么和睦幸福。李敏华从不把哺育孩子、操持家务看做是负担。吴仲华也主动分担家务与照顾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