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学会与人为善,和睦相处,会减少别人对你的伤害。一个人心胸狭窄,总想着算计别人,提防别人,报复别人,甚至想方设法故意陷害别人,这样心术不正的人到头来只有一种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把自己孤立起来,成为众矢之的。有人在他人犯错误时暗中高兴,并希望他人的结局不好,这也是心胸狭窄的表现之一。要想自己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辈子干出一番事业的人,必定是胸怀宽广的人。害人如害己。你故意伤害别人,想一想,别人会怎样采取对等的行动呢?
第五,冤家宜解不宜结
所谓和气生财,“和为贵”,商场上很忌讳结成仇敌,长期对抗。
商场上很容易为了各自的利益争执不下,甚至争吵不休。或者因为一笔生意受到伤害,从而便耿耿于怀。
但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反目成仇、结成死敌的必要。
如果仇家联合起来对付你,或在暗中算计你,你纵有三头六臂,也是难以应付的。毕竟是同事,都在为着同一家单位而工作,只要矛盾并没有发展到你死我活的境况,总是可以化解的。记住:敌意是一点一点增加的,也可以一点一点削减。中国有句老话:冤家宜解不宜结。同在一家公司谋生,低头不见抬头见,还是少结冤家比较有利于你自己。不过,化解敌意也需要技巧。
与你关系最密切的拍挡,心底里原来对你十分不满。他不但对你冷漠得吓人,有时甚至你跟他说话,他也不理不睬。有些关心你的同事,曾私下探问过,为什么你的拍挡对你如此不满?
可是,你究竟在什么时候得罪了对方?连你自己也没有一点头绪。
你实在按捺不住了,索性拉着对方问:“究竟有什么不对呢?”但对方只冷冷地回答:“没有什么不妥。”到了这个地步,如何是好。
既然他说没有不妥,你就乘机说:“真高兴你亲口告诉我没事,因为万一我有不对的地方,我原意修补。我很珍惜我俩的合作关系。一起去吃午饭,如何?”
这样,就可逼他面对现实和表态。要是一切如他所言的没事,共进午餐是很礼貌的行为。或者,邀他与你一起吃午茶。在你离开办公室时碰上他,开心地跟他天南地北聊一番。总之,尽量增加与他联络的机会。友善的对待,对方怎样也拒绝不得!
你另有高就,准备呈辞,你心想:“那几个平日视你的痛苦为快乐的同事,一定很开心,如果趁这时,自己地位超然,乘机向老板告他们一状,就太好了!”奉劝你三思而行!
所谓世界很小,若今天被你捉弄的人,他日又成为你新的合作伙伴,你将如何面对他?这岂不是陷自己于危险境地?还有,所有上司都不会喜欢乱打小报告的下属。试问终日忙于侦察人家的缺点的人,还有多少时间花在工作上呢?
“如何化敌为友”,在合作问题上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他曾经与你为一个职位争得头崩额裂,不过,今天你俩已分别为不同部门的主管,虽然没有直接接触,但将来的情况又有谁晓得?所以你应该为将来铺好路。
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搞好与其他人的关系,善于合作,并巧妙地利用你的合作关系,建立一个合作的原则,亲有尺,疏有度,才能使你在生活中活得更完满。
□合作要融入团体之中
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他本身的能力和作用。一旦离开了这个环境,人也就只能是人了。不知是哪位学者说过:只有神仙和动物才喜欢孤独。是的,人是需要一个团休并为之工作,而奋斗的。
北大的学生都懂得,个性是融合在人群中的。不管你是第一,还是并列第一,你都要明白一个道理:孤军奋战无异于自取灭亡。个体时代中,人人都以个性为核心,和别的个性竞争,的确很难进行沟通,正因为难,所以更要强调沟能的重要性。
当个性处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时,就会少一些致命的攻击。
假定你现在遇到了困难,你仔细想想,能够给你伸出援助之的手的人是谁?当然不止一个,你把他们一一写出来。如果你一口气写出八个名字,你的人际关系真好,你能做成你想要达成的事。
北京大学的一位学者指出:我们以个性为中心来与人交往,但不可以以自私的心态去要求他人。这一点,应该随时警觉,因为交往的目的在于合作。
不要以为你永远是正确的。生活中的法则在很多方面都不止一种,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对与不对,那是学生的答案。关键要做出最佳的形势判断,客观地分析合作的条件和现状。许多人在合作时,盲目地坚持己见,结果把合作搞得像一场概念争论,他只想赢得自利,把合作置之不顾。这样,看法不同的人,在同一个观点上也许就噤若寒蝉,觉得受到了伤害,只好退缩进心灵,把合作的门关上。他人会因此终身对他持有异议。要记住,观点不同,并非不正确,从他的角度看一看也就可以明白。
在合作之中,人们彼此观察着态度、行为、眼神,是为作强弱判断。一个人若要使合作顺利,就得在态度和行为上掌握分寸。
(1)正确的态度。在心理状态上要和他人平起平坐,不要过高估计自己,也不要一味地抬举他人。既然你和他人正在合作,就要承任他的诚意和能力,相信他的智力水平不比自己低。哪怕面前坐着的是乞丐,你也应该明白,在他那一方面是有些东西你是不具备的。
(2)正确的行为。在合作时,应该认真地倾听他人,这是必须的最本质的一项原则。在倾听中了解他人,就等于为他人倾听你时打下了良好基础。在相互倾听他人的行为中,力争求同存异,你会发现求同的同时,相异的观点常常不自觉地彼此融合,变成了相同点。
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自私问题,合作就变得容易。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会在合作中掌握住分寸,能够顾及他人的个性,相处得更融洽。你不再以自私而表现出武断,而是与人商量,彼此都有参与感。相异的看法就可以认真地推敲,最终得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共同点,达成共识。
合作的真义是彼此的关系。合作的是人,言谈是一种途径。
彼此关系融洽时,几乎不说话也能心意相通。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能传达完整的意思。说错了话也不要紧,彼此笑一笑,依旧能理解话中的意思。人有时候,真是奇怪,明明是一句牛头不对马嘴的话,对方却能听懂你真正的用意,为什么?心意想通,当然如此。
相反,彼此关系恶劣时,千言万语也等于一句话没说。障碍依旧是障碍。
朱光潜指出合作就是为了彼此建立关系。合作时,应以关系为重,双方情绪抵触时,一定要推敲自己语言中的字眼,避免让他人难堪和受辱,同时避免被误解。合作的语言就是不断地翻译,你倾听他人说的,翻译成他人所想的;同样,他倾听你的话,把它译成你所想的。双方情绪抵触就会出错,犹如把日语当成法语用。
合作能力有两个相关联的部分,一是外在技巧;二是内在动机和心情。要在合作上取得长足进步,能够在需要时,在图形策划周边轻易写出八个人。你就必须内外兼修。
北大学者强调,要使合作顺畅,须得严格把握住合作的动机和内容,彼此都要学会恰当的语言表达技巧。充满情感氛围的说话,更容易交心。人们首先是用心去听,然后才用耳去听。既然彼此交心,耳朵就仅仅是倾听的中介。如果预先预测结果,很容易有个保守立场,心理也尽力排斥他人对保守立场的靠近。如此,则将失去了解他人的耐心。不能先了解他人时,自己的表达也会有所保留,畏惧表露自己的观点。
要把自己表达清楚,就要先了解别人。也就得知已知彼。合作的最佳境界是彼此都浑然忘我。彼此全神贯注、完全投入,都能够超越自私,放下固执的包袱,都从对方的角度看一看问题。这需要有足够的个性恒定相支持,否则,就不存在合作,而是其中一方不经意间做了对方的俘虏。
合作就是追求彼此认同。认同需要勇气、耐心和个性恒定。勇气使你能舍去自己的执着,从他人方面理解问题;耐心使你认真倾听,接受他人的意志;个性恒定是要使自己不至于受他人情绪牵引,不人云亦云。认同就是他愿意接纳他人,他人也愿意接纳你。
鲁迅曾讲过一个小故事:有一个书生这天突发奇想,如果世界上只有他和他心爱的姑娘,免除了一切人际烦恼,那多好呀,但稍后他又一想,不行,还得有一个卖烧饼的,不然,吃什么?
一个生活在世上,不可能离群索居,必定要和别人打交道。从另一方面讲,良好的人际关系,会有助于我们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俗话讲:“多个朋友多条路。”如果人际关系恶劣,你就会在工作和生活中处处碰壁,从而让失败和沮丧包围你。
但与人打交道,又似乎非常难。明人吴从先说;如果太深于世故,就会在人际关系中多泛泛之交,或无原则地随波逐流。而如果不谙于世情,不懂人际的方法,就不容易与人相处。他感叹:处生(即处世)真难呀!
那么,有没有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呢?答案是:有。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曾提出过如何改善人际关系的原则和具体办法,值得我们参考。
要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观念,要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你的存在是最重要的,他人也与你一样重要。你不能总要别人尊重和关心你,你也要尊重和关心别人。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
北大的一位学社会学的硕士曾就电话对话做过一项调查,看哪一个字是人们常用的。结果发现是“我”字。在500次电话对话中,“我”字用了3900次。
“我”、“我”、“我”……许多人正是由于太看重了“我”——“我的感受”,“我的意见”,“我的利益”,“我的面子”……而忘了尊重别人的感受、别人的意见、别人的利益、别人的面子,结果引起别人的反感和疏远,损坏了自己的人际关系。
朱光潜曾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老人带着儿子去和一帮猎手打鸟。儿子很走运,率先打下了两只。儿子高兴地喊道:“我打下了两只!我打下了两只!”这时老人对儿子说:“你应该说‘有两只打下来了’,而不要说‘我怎么怎么’。”这位老人就是要提醒儿子,在与人共事时,要谦逊,不要只想着突出自己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文明社会的精髓。人际关系是承认个人的重要,而不是要你行某些诡计,让人对你产生一个实际上你并没有的善意的印象,并借此而胜过他人。如果你和某人相处并不一定因为你喜爱他,但是你必须尊重别人,就像你要别人尊重你一样。你必须承认别人具有你作为一个人所应该具有同样权利。你必须以公正待人,并且赞扬他们的努力,原谅他们的错误,正如你期望别人原谅你的错误一样。至于你是否喜欢别人,或要别人喜欢你,那是不能勉强、不能控制的。但我们可以控制我们对待别人的方式,而每一个人都有资格获得善待。你甚至于可以和一个人大打出手而仍然和他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的时候人们需要挑战和大打一番。
你真诚地关心别人,别人也会关心你,在你然困难时还会助你一臂之力。
请真诚地关心他人,这将为你赢得更多的朋友,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人生的快乐。
如果你希望让别人高兴见到你、与你相处,那你就要高兴见到别人。而微笑,自然的发自内心的微笑,是向对方表示:“我很高兴见到你。”“我愿意和你交往。”微笑表达着欢愉、赞同、尊敬、同情、欣赏等,而这些都是加固人际关系的积极因素。如同北大一学者所说:
“你向对方微笑,对方也报以微笑。他用微笑告诉你:你让他体验到幸福感。由于你向他微笑,使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受别人欢迎的人,所以他也会向你报以微笑。换言之,你的微笑使他感到了自己的价值地位。”
微笑有一种亲和力,能够拉近你同对方的距离。即便是对方在向你发泄不满,你的微笑也能使他情绪缓和下来。北京一家百货公司的经理在录用女店员时,宁可录用小学未毕业却经常微笑的女子,也不录用大学毕业但满脸冰霜的女子。
笑口常开的人常受欢迎。如果你能记住别人的姓名。说出对方的姓名,这会成为他所听的最甜美的声音。一般人对于自己的姓名,比全世界人姓名的总和还要关心。如果你同一个人接触,在隔了一段时间后,仍能记得对方的姓名,对方就会对你产生莫大的好感。
周恩来总理就是能记住许多他见过的人的姓名的。有人只同周恩来总理见过一面,但相隔多年再见面时,总理依然会清清楚楚地叫出他的姓名。这使很多人深受感动。
我们要想赢得更多的朋友,获得更成功的合作关系。就不要对对方的姓名漫不经心。当然,要记住别人的姓名,首先是要真正关心和重视对方。
如果你能做个有耐心的听众,耐心地听别人把话说完,那你的合作肯定会是很愉快的。
当我们洋洋自得地谈论着自己,或很不耐烦地打断别人的话头,或自以为是地贸然插话……我们能得到对方的好感吗?特别是当别人有了烦闷、伤心事时,想找我们来倾诉,我们却不能真诚地倾听,他对我们将多么失望。“如果你想让别人讨厌你,对你敬而远之,那很简单,只要打断别人的话、喋喋不休地夸耀自己,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就行了。”
人们都喜欢谈论自己。和你谈话的人,对他自己的问题要比对别的问题更关心,因此,你要掌握人们的这种心理,耐心地听别人说,而不要自己太多言。最聪明的心理医生都是好的倾听者,他静静地听完了,才提出自己的建议。有时病人自己说完了,病也就好了一大半。而病人会把治疗的成功归于医生。改善合作关系,化解人际矛盾,倾听比多言更有效。
合作中的一条重要法则是:“尊重他人,满足对方的自我成就感。”人都希望自己能受到重视,谁也不希望自己被人瞧不起。而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长处。我们没有权利轻蔑他人。承认对方的重要,并由衷地表达赞美,就能使人际关系和谐愉快。
北大一位资深教授也讲过一个重视对方的故事。有一次,有个要饭的小女孩来到一家商店,买了一件不值钱的小玩艺。临走的时候,商店老板仍不忘记对她说一声:“谢谢,亲爱的,欢迎下次再来。”这样的举动无疑是一种活广告,为商店赢来了更多的顾客。掌握了这些准则,并把它运用好,使自己成为“人们”这个团体中的一员,你的合作无疑会成功。
只有把你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的时候,靠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关心及和睦相处的愿望去与人合作,你就能拥有一个和谐的人际空间。
我们再介绍一下朱光潜的合作准则,以供你参考:
1.记住别人的名字。如果你没做到这点,就意味着你对人不友好。
2.平易近人,让别人跟你在一起觉得很愉快。
3.要有大将风度,不要为小事而烦恼。
4.不要自高自大,做一个谦虚的人。
5.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充实自己,使别人在与你的交往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6.检查自己,去除所有的不良习惯和令人讨厌的东西。
7.不结怨仇,消除过去的或现在的与他人的怨情和隔阂。
8.爱所有的人,真诚地去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