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李嘉诚与英资决战的故事,给我们树立了“小蛇吞大象”的好榜样。
在李嘉诚的创业生涯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77年。这一年是李嘉诚经过20余年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奋斗后,真正脱颖而出的一年。在与实力雄厚的香港置地房地产公司的竞争中,大获全胜,开了华资吞并英资之先河,被人们称之为是“小蛇吞大象”。
1977年5月,香港政府为兴建中区的地铁中环和金钟站地面建筑而举行了公开招标,各大财团为争夺这块黄金地段的兴建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李嘉诚这次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英资怡和财团控制下的置地公司。因为它背靠香港政府这棵大树,又有强大的财力后盾,素有“地产皇帝”之称。结果李嘉诚的“长实”战胜了实力雄厚的“置地”,被人们誉为“长江实业扩张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华资地产的光辉”。
原来李嘉诚在招标之前已对此次招标情况作了详尽的分析,制定了周密的投标方案。他了解到地铁急需回笼资金以减轻负担,提出兴建优质大厦高价出售,并将工期安排与地铁建设同步进行的方案。这样通车之日便是商厦竣工之时,地铁部门可以较快收回巨额投资。置地公司没有考虑到地铁的愿望,仅提出了兴建楼宇供出租的方案,相比之下,置地公司的方案就有些不太令招标部门满意。
首战告捷,更加激发了李嘉诚向英资公司大举进军的雄心。
在香港,较大的实业生意全都控制在历史悠久、规模庞大的四大英资洋行的手中,这四大洋行是怡和、太古、汇丰、和记。他们资本雄厚,在香港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李嘉诚通过投标竞争,战胜了怡和财团属下的置地公司后,又开始打起了英资产业的主意。他准备通过自己强大的实力,吞并几家英资企业,进而向英资财团发动进攻。
水泥是最重要的一种建筑材料,香港当时地产建筑业所需要的水泥大多是从外地运来的,常常供不应求,使工程建筑受到影响。另外,一些水泥中间代理商还乘缺货之际,哄抬价格,使地产商深受其害。李嘉诚心想,要是自己有一家水泥工厂就好了。此时他看中了英资青州水泥公司,他想吃掉这家水泥厂。
“青州英泥”是香港唯一的一家水泥工厂,因为管理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加上设备陈旧,产量不高,质量也很差。李嘉诚准备在购进“青州英泥”后,更新设备,生产高质量的水泥。他还想通过搬迁工厂,做一笔地皮生意。
“青州英泥”位于红堪海一带,占地几十万平方米。水泥是高污染工业,一般说来必须建在城市的远郊。青州水泥厂开始建厂时周围一片荒凉,杂草丛生。但是香港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发展,昔日冷冷清清的红堪海一带,早已成为人口稠密的繁华住宅区了。
使人感到非常不协调的是,在精致漂亮的现代化的楼宇之间,水泥厂的巨型烟囱,日夜不停地排放着废气。由于水泥生产线的密封技术不高,水泥粉尘漫天飞舞,周围的居民深受其害,连窗户都无法打开。当地居民多次向政府投诉,要求工厂搬迁。香港政府为此责令水泥厂改进生产技术,减少废气污染。水泥厂本来经营管理得就比较差,要想迁厂真是谈何容易。
1978年,李嘉诚在股市上不露声色地购买“青州英泥”的股票,等到已拥有25%的股票数额时,他出任了该公司的董事,再等到股数达到40%的时候,他就当上了该公司的董事长。
“青州英泥”在英资财团手里是一个勉强维持的企业,但到了李嘉诚手里,却给他带来了巨额的财富。他买下“青州英泥”后,立即请求香港政府在较远的城郊重新拨地,以便将水泥厂从市区迁走。同时,他又向香港政府申请追补地价,将原水泥厂的地皮改建为住宅区。由于李嘉诚的请求为政府解决了污染市区的头痛问题,因此,很快就获得了批准。不久,政府在郊外拨出土地让他再建新厂,并给予了一些优惠条件。
李嘉诚的妙计真可谓“一石二鸟”,他为此又发了一笔大财。
虽然在古语中,“贪心不足蛇吞象”是个贬义词,但是运用的生活中,尤其是生意场上,还必须有点“小蛇吞大象”的气魄。
目标高自然拼劲足,光有拼劲还不够,还要有技巧,不然小蛇即使吃了大象也消化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