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无礼之人常自大,与之交谈,其言语多半不敬,甚至具有侮辱性、挑衅性。言者不逊,听者不悦。若愤起而以武与之抗衡,且不说力量悬殊,后果难以预料,就是你胜了,他也未必服你。高明的人会把握住对方的逻辑,以牙还牙,让他服输。以下这则典故也许是对“以牙还牙”的最好注解之一了。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有一次,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依恃自己国势强大,想乘机侮辱晏子,显示一下楚国的威风。
楚王得知晏子身材矮小,当晏子来时,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高的洞,要求晏子从这个洞钻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守城门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来。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能够连成一片云;大伙儿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阵雨;街上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你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君之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的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也只好陪着笑。
晏子使楚期间,有一天,楚王正设酒席招待晏子。一会儿,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去。楚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了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着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了,因为这可以使晏子难堪、丢脸。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对楚王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啊?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这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是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倒让大夫取笑了。”从此,楚王十分尊重晏子。
晏子骂了楚王,楚王反而收起了傲慢,并从此尊重起晏子来。这也许也是傲慢无礼者的一个可爱之处吧,只要你顺着他发话的逻辑,矛头一挑,直指他身上去,他没法不服。想想晏子,在生活中运用机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利益,感觉会很妙,结果会更好。
俗话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当对方在炫耀自己的优点时,你可以利用其优点来打败他。因为这种人通常很难驯服,你只有抓住他的心,以牙还牙,方能逼其就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