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刘艾下得山来,便一路直奔信都而去。沿途中,刘艾只见那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被人用那白颜色的泥土写上“甲子”二字。刘艾看见那两个大字,当时就七魂被吓掉了六魂。他不知道此时张角是否已经造反,也不知道父亲刘焉现在的情况是怎么样子。又走了一路,刘艾发现那漫山遍野的小孩都在唱歌,那歌词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刘艾听得这话,当即心中大为恐慌,他知道此时张角就算是还没有造反,但那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也不知道是今天、明天或许又是后天。当下刘艾也顾不上看那一路的景色,急匆匆地直接望信都走。
当刘艾到达信都时,天色已是华灯初上。不过还好,刘艾惊喜地发现那黄巾还没有造反。当了刘府,那费氏见离家三年的儿子回到了身边,心中很是高兴,当时就拉着刘艾的手嘘寒问暖。那刘焉嘴上虽然不说,但眼中流露出的慈爱之情却难以掩饰。只是刘艾的四个哥哥居然都不在刘府,当下刘艾感觉惊奇,于是连忙问父亲四个哥哥现在何处。听得刘艾问,那刘焉笑道:“你几个哥哥都很有出息呢,现在都在京城做官。”
当晚吃过晚饭后,刘焉便问刘艾道:“我儿,你跟乌角道长学了些什么呢?学得怎么样了?”
刘艾听得父亲问话,急忙答道:“孩儿跟随恩师主要学习兵书战策、排兵布阵、攻杀战守、斗隐埋伏以及长枪大戟。自己觉得也应该还算可以吧。”
刘焉闻言,立即道:“哦,你那些排兵布阵的玩意儿现在我就不看了,现在让我看看你学习的那长枪大戟类的玩意儿。”
听到父亲的吩咐,刘艾立即让家人找了一杆长枪来,顺手舞了舞,试了试感觉,发现还不错。于是就将长枪倒提在手上,又命家人在那庭院之中点上灯。当一切准备妥当以后,刘艾脱下长袍,束了一束腰,背后倒拎着长枪,走出了院子中的天井。
待到准备好后,刘艾边开始一招一式摆动长枪,那动作虽然如行云流水一般优美流畅,但那观看的众人却觉得没什么出奇的地方,所以喝彩者是寥寥无几。过了片刻,那刘艾将长枪舞到酣畅之处。当下众人只见那刘艾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在那灯光下如同鬼魅般的四处显现。众人于是伸长了脖子想要看个仔细,却都只看见一片冷森森、亮晃晃的寒光,宛如那万道的银蛇在那里乱舞。并不见一个人在那里舞动,但觉阴气袭人。那围观的众人只觉得毛发都竖了起来。众人正待叫好时,耳中突然只听得大喝一声,然后那一片寒光陡然消失不见,众人当下只觉得眼前一暗,那场中便多了一个人。于是众人一片叫好之声,络绎不绝。
刘焉见自己的儿子有如此本领,心中也是高兴异常。待到众人散去后,刘焉便笑容满面地对刘艾道:“我儿,未想到你恩师如此得了,竟教得你如此高明的功夫。既然我儿的功夫如此得了,那可待我提笔书信一封,交于你几个哥哥,让他们在京城之中帮你某一职位。以你的武艺,定然上可替皇上分忧解难,下可为我刘家光宗耀祖。”
刘艾听得刘焉此言,当时心中就咯噔一下。刘艾本来是想趁黄巾起义爆发的时候在翼州收几个武将的,但是刘焉的话无疑给刘艾当头泼了一盆冷水。想了半天,刘艾突然醒悟过来,心中直道:我怎么就把这事忘了呢?我怎么忘了此时的刘焉对汉朝还很忠心呢?
对于自己这世的父亲刘焉,刘艾是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看法的。《三国志.刘焉传》中记载刘焉年轻的时候在州郡为官,后来因为自己的皇家宗室的背景,被拜为中郎这样职位不高但身份特殊的小官。后来虽然因为自己的老师祝恬去世而辞官,但不久便受司徒府征召,先后担任过洛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等官职,最后当上了九卿之首——太常这样的高官。虽然不见刘焉在担任这些官职时的表现和评价,但从后来他那个著名的设立州牧的建议之中,刘艾还是找到了一点蛛丝马迹。在灵帝中平五年的时候,刘焉上书给灵帝建议:“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所谓“清名重臣”是指以清廉闻名而身居要职的中央政府官员,再加上《三国志.刘焉传》中提到刘焉在上书的时候就想做交州牧,可以体现出刘焉对自己所指的“清名重臣” 还是很有自信的,基本上可以推断出刘焉在此之前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还是具有一定能力的。《续汉书》中说得更加明确:“是时用刘虞为幽州,刘焉为益州,刘表为荆州,贾琮为冀州。虞等皆海内清名之士”,这也可以提供了一个佐证。有人认为刘焉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是为自己谋出路而制造分裂,刘艾认为这种提法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欠公允。首先,设立州牧的方式并不是刘焉首创,在西汉、东汉都是有先例的,有其历史依据。其次,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被镇压后,随着地方割据势力的迅速发展,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受到严重削弱。在这种情况下,刘焉这个建议提得也正是时候,对于加强集权、巩固统治都有好处,《三国志.刘焉传》中也明确提出刘焉是因为“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才向灵帝提出建议的。因此就算刘焉想做一个交州牧,其原因也仅仅是《三国志.刘焉传》所说的“欲避世难”,说他制造分裂,实在有点牵强。大家可以试想一下:放着好好的九卿之首——太常不做,非要到交州这个穷山恶水之地去“欲避世难”,这实际上就是自我放逐,如果他一开始就像史料记载的“阴图异计”,他就会选择一个比较富裕而且自己比较熟悉的地区做州牧,也不用厚着脸皮去求皇上答应去交州这个地方了,这样做是要有相当的政治勇气的。至于说到刘焉因听到侍中董扶说“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而决定做益州牧,那有点牵强。因为刘焉求交州牧汉灵帝根本不同意,如果不是益州刺史郤俭“赋敛烦扰,谣言远闻”激起农民起义,朝廷决定派人替换,刘焉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到益州。所以说此时的刘焉还是没有什么野心的。经过一番活动,灵帝终于任命刘焉益州牧。临行前灵帝还特别召见了刘焉。《汉灵帝纪》称:“宣示方略,加以赏赐,敕焉为益州刺史:‘前刺史刘隽、郤俭皆贪残放滥,取受狼籍,元元无聊,呼嗟充野,焉到便收摄行法,以示万姓,勿令漏露,使痈疽决溃,为国生梗。’”从这一段记载看,灵帝对刘焉是比较重视和信任的,同时也说明了益州形势的严峻。至于《三国志.二主妃子传》中说刘焉因为听了相面的说吴壹的妹妹(也就是后来刘备的穆皇后)有大贵之相而让自己的儿子刘瑁娶之过门。刘艾觉得这个说法完全不可信。吴壹一家原本就是随刘焉入川,很可能是吴壹在巩固刘焉地位的诸多斗争中立场坚定而受到刘焉的赏识,加上吴壹的妹妹也的确长得是国色天香(要不然刘备后来怎么会娶这么个寡妇做皇后呢?),所以刘焉才让自己的儿子娶其过门。刘艾认为,陈寿的这个评价有株连之嫌。至于刘焉的政治野心,应该是在益州才逐渐产生的。因为随着刘焉自己在益州地位的巩固,东汉政权境内诸侯割据愈演愈烈、东汉政权已经是朝不保夕,所以刘焉此时的政治野心才空前膨胀。
所以当下刘艾听刘焉这么一说,心中倒是没了主意,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想了半天,刘艾才想出一番话来,不知刘艾会想出什么话来。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