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42400000017

第17章 黄卷添香(2)

宦海浮沉谱美卷

——王维《渭川田家》赏读

【原文】

斜光照墟落①,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②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③。

【注释】

①墟落:村庄。②雉:野鸡;雊(gōu):野鸡鸣叫。③式微:《诗经》中的一首。

【赏读】

“归”字引领结构美。诗人所关照的是夕阳斜照村落的美丽景象,他巧妙地渲染出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把人们带入一种“归”的境界。全诗紧紧扣住 “归”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牛羊归圈、牧童归牧、雉雊归巢、蚕儿归茧、田父归家等五个典型的田园生活,显得自然清新,诗意盎然。与此同时,目睹这一切的诗人也触景生情,借用“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的感叹表达自己归隐的人生向往。由此可见,本诗在内容和思想上均围绕一个“归”字,并达到了高度而完美的统一。

亦真亦幻田园美。王维的诗素以写山水田园之景著称与世,这首诗便是他描写田家闲逸的代表之作。本诗就描绘了出夕阳西下、夜幕将临之际的田园之景。在开头四句,写田家日暮时一种闲逸景象,五、六两句写农家小事,七、八句写农夫闲暇之情,营造出亦真亦幻的田园至美之景。而最后两句写因闲逸而生羡情,无疑是抒发急欲归隐于这一美景之中的独特情怀,它在意境上与“斜阳照墟落”相互映衬,使得写景与抒情浑然为一体,为揭示诗歌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超脱世俗情趣美。诗以言志,诗人在这首诗里充分体现了归隐田园、游离现实之外的那份高洁志向和悠闲情调。恬然自得的田家晚归景致,用农人、动物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来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那份孤单与苦闷,尤其是在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和处境之时,顿生羡慕之情中彰显了自己的归隐之志。所引用《诗经》中的“式微,式微,胡不归?”不仅是全诗的重心和灵魂,更是高雅情趣的重要载体,洋溢出一种隐士情怀。

附:背景链接

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而闻名的盛唐诗人王维早年在政治上接近宰相张九龄,倾向进步,但自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后,深感政治上无依无傍,进退两难。彷徨苦闷的他,信步来到田野,一览农家薄暮晚归的美丽景象,看到农家生活的安然闲适,不由陡生羡慕之情。他联想到自己在仕途上的波折坎坷,身心俱疲,于是提笔就诗,勾勒了一幅恬然自得的田园美卷,体现了一种无奈时的退隐之念。

一路行走万般愁

——王禹偁《村行》赏读

【原文】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属山东)人,进士及第。历任威武(今属山东)主簿、翰林学士、滁州(今属安徽)、扬州(今属江苏)、黄州(今属湖北)、蕲州(今湖北蕲春)等地知州。王禹偁是宋初著名直臣,居官清正,秉性刚直,关心民生疾苦,洞察政治时弊,曾多次上书提出改革意见,为北宋政治改革之先驱。其直言敢谏,颇为朝中权贵所不容,因而前后三次被贬。晚年贬于黄州,后世因而多称其“王黄州”。

【赏读】

这一首七言律诗,是王禹偁在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在行进途中,诗人面对秋天山村的傍晚之景,诗人敏感地意识到在这生机盎然中透着凄凉,色彩斑斓中蕴含着哀伤。从作为本诗核心的尾联那精巧的设问可以看出其情感的触发点正是在眼前村庄里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与自己故乡的景致极为相似,因而产生了思念家乡的万般愁绪。可见,诗人是运用了先描写眼前的景物,接着抒写自己因景物而产生独特感情的触景生情写法。整首诗结构清晰,情感鲜明,能调动起人们强烈的阅读兴趣。

本诗的主旨是写漂泊异乡,凄苦悲凉的羁旅之情,为了表达出这一效果,诗人在艺术手法上下了很大的工夫:首先,诗人以前三联描绘的走马观望之乐景来反衬尾联疑似故乡的哀情,水到渠成地由山水田园之美引发出哀思故乡之愁,使人们更能领会到诗人对家乡的深沉怀念。其次,本诗恰倒好处地运用了拟人、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如“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二句将原本没有情感的景物进行人格化,赋予了人的那份灵性,显得形象而生动。再次,将动与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性地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勾勒出秋日山林的特有美丽。最后,注重在色彩上浓状淡抹,尤其是“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二句重在绘色,色彩对比显得十分鲜明。

志士笔下的心物两璀璨

——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赏读

【原文】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赏读】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作为南宋豪放词派重要奠基人之一的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免职。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写下这首词。这首词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洞庭湖雄伟壮阔、晴明澄澈的一幅绚丽画面,抒写了词人光明磊落、冰肝雪胆般纯洁高尚的情操,也反映了对投降派的蔑视之情。

经典的中秋之作。词人在开篇的前三句点明了地域与节候的特点,于中秋时分的月夜泛舟游览洞庭湖,眼前的自然景象是浩淼无垠。“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句中的数词“万”和“一”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形象地概括出洞庭湖广阔无涯、优美而又平静的特点,抒发了词人泛舟湖上所得的极大乐趣,它被后人推崇为词中壮丽的佳句。而“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三句既对洞庭湖的夜景的有力补充,又让中秋月夜之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让人如痴如醉。

绝好的心物同体。在这首词中,物境与心境达到了高度的融合,自然美与人格美浑然一体。上片侧重描绘物境,展现出水月交辉、表里澄澈的空灵境界,也触发了词人仕途失意时的一种坦荡情怀。下片侧重表现作者的独特心境,回忆了“岭表经年”的为宦生涯,尤其是“孤光自照,肝胆借冰雪”一句显得极富魅力,它表现出词人作为爱国抗金志士的纯正无私和洁身自好,彰显了处变不惊、超脱尘俗的非凡人格。该句还隐讳地反映了作者对南宋******腐朽黑暗政治的憎恶和不满。

这首词画面开阔,意境优美,豪放洒脱,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其特色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词中多处用典,有禅语,有诗句,并巧妙化用了苏轼的词句,但能做到如从己出,不露痕迹。二是恰当的运用比喻,用“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来比喻词人心地纯净,俯仰无愧。三是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词人将现实生活进行充分而大胆的想象,营造出幕天席地、友月交风的开阔意境,可谓是惟妙惟肖,生动传神,充分反映出词人强烈的爱憎与美好的愿望。

附:词人逸事

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军大举进犯中原,十岁的张孝祥随父张祁南下渡江避难,居住芜湖升仙桥西。史称他“幼敏悟,书再阅成诵,捷于文思,文章俊逸,顷刻千言,出人意表,能诗善词,尤工乐府”,而且精于书法。十六岁时,张孝祥在明州进士预选中考了第一名。两年后,又在省里的进士预选中考了第一名,两次科举连中两元,一时明州城乡传为美谈。

【笔者补录】

纵观古代文人墨客描写洞庭湖的佳作是层出不穷。唐代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杜甫的《登岳阳楼》是著名的律诗,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著名的散文,它们都以作者独特的体验和丰富的内容而流传千古。词人张孝祥却另辟蹊径地描绘平静的洞庭湖之夜,并把自己置身湖上舟中来抒发豪情逸兴,使其成为又一名作。

离别之绝唱

——柳永《雨霖铃》赏读

【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赏读】

《雨霖玲》(寒蝉凄切)是宋代著名词人柳咏长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道出了恋人惜别之情,也隐含着词人对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词中所表达的缠绵悱恻式情感,虽经历数百年,依旧为人们吟咏传唱。

整首词以“伤离别”为线索。在词的上片写了离别时的场景,流露出“情触景,景伤情”的基调。清秋寒蝉的鸣叫,渲染出一副悲凉的秋景图:惜别的长亭,初停的骤雨。紧接着转入对离别心情的抒写,真实地刻画了典型环境中人物的那种特殊心境。饮酒相别反到让离人倍感无绪,催发的兰舟,加剧了深深的留恋之情。拉着离别的手,泪眼相望,只留下离别的无语。“念去去,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壮阔的景物此时只能预示着重逢的漫长和缱卷的情意。

在词的下片,词人以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转入对离别后种种凄凉的设想。船未离岸,却早已在伤感离别后的凄凉,浓烈的情意尽显无遗,可谓是十分的凄婉。借酒销愁本是快事,但醒后却是杨柳、晓风和残月(这是极能代表离愁、凄凉、冷寂的物象)相陪,接着进行假设没有恋人相伴,数年后的良辰美景也将是一种虚无,其间流露出浓浓的离愁,怀念的缠绵。特别是在最后一句无疑而问,直接抒发出思念之情,情真意切,把全词推向了情感的高潮。

这首词在艺术表达上极富特色。该词层层铺叙,离愁别恨愈演愈烈,上下片运用衬托、点燃的方式使之浑成一片,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点染出离别的冷落。在写景抒情上采用了白描的手法,将离人充满万千愁绪的内心世界展露了出来。

却把孤雁话哀愁

——张炎《解连环·孤雁》赏读

【原文】

楚江空晚,恨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却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漫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赏读】

咏物是古代诗词的重要内容,宋代词人张炎更是深得其妙。他咏孤雁的名篇《解连环(楚江空晚)》颇具代表性,也因此被誉为“张孤雁”。词人通过对孤雁的描绘,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感尽蕴含在对孤雁这一形象之中,以寄亡国后羁旅漂泊、沦落不堪的遭际和心情。

本词的最大特色是表面写雁,实质写“孤”。全篇都在写雁这一物象,然而作者之意却不在写雁,而落脚于雁之“孤”。词的上片先以空阔之境衬托离雁之“孤”,渲染孤独凄凉,着笔于孤雁失群,紧接着写失群后的孤独,通过雁足传书传统故事来表现孤独,孤雁单飞排不能成字,因而写不成书信,只能成一点,带回一份相思。词人紧承上句,由雁之“孤”转入人之“孤”, 这也正是作者国破家亡,孤苦无意生活的写照,从而巧妙地表达出对前朝遗民的思念。词的下片重点以双雁来反写其孤,因为孤雁只能在夜雨中哀鸣,若是能在玉门关重新见到离失的伴侣,那该是何等的惊喜!不难看出词人是在叹息北去的南宋宫室艰难险恶的处境。整首词因而写得委婉缠绵,曲折往复,情辞哀苦。

本词的另一大特色就是紧扣“孤”字使事用典,巧妙地组织唐宋诗句入词。词人贴切运用关于雁的典故,将其刻画穷形尽相,又与词作巧合无痕。鉴于南宋末年,国势垂危,对于时局自己深感无能为力,不胜忧愤,也只好借物抒怀以寄托一腔幽怨。词人便通过写衡阳的回雁峰和借用“却下寒塘”、“残毡拥雪”、“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暮雨相呼”等典故、诗句极度渲染孤雁的哀怨之情,随即又呈现一个飘渺而幸福的设想,表达如同孤雁的自己那漂泊的浓烈心绪。

载不动的愁情

——李清照《武陵春》赏读

【原文】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枕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上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赏读】

在中华群星璀璨的文化苍穹中,有一颗耀眼的星星点缀着夜空,那就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她在诗、词、散文方面均有卓越的成就,其中最擅长于词的创作,开创了“易安”词体,把婉约词推向了高峰。《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便是经典代表作之一。

“忧国伤时”这一文学主题,到了风雨飘摇,国败民敝的南宋时代,更成为诗词创作的主旋律,词人流露出浓重的感伤情调,伤春悲秋已沉淀到文人的心底。《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一词作于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此时的李清照饱经了国家败亡、故土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寓居他乡之苦,处境十分惨淡,内心极为悲痛,长期的流亡生活令她写出了这一感人至深的传世佳作。这首词仅52字,却描绘出词人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浓厚的思想情感。

词的上阕以“风住尘香花已尽”起笔,在交代时间的同时,渲染出暮春时节,花落成泥,余香残留的悲伤之景,它也隐晦表达了词人对自己年老珠黄的淡淡哀愁。“日晚倦梳头”一句与前句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日晚”、“倦”两词表现出词人的无限悲伤、惆怅之情,其中更为深重的是丈夫去世后那种孤独无靠的凄苦生活。“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此句反映了作者长期颠沛流离的境遇和沉重的国难家愁所形成的特殊心境,可以说是她晚年凄凉景况的动人写照。这里面有对国破家亡的无限感慨,有对丈夫生离死别的切肤之痛,更有对流离失所的悲苦情怀。

在词的下阕,词人巧妙地将笔锋一转,再次对春景进行描绘。“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表面上看是作者情感上的可喜转变,而就其实质来说是想借此消除心中那难以平静的愁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点明了一叶小舟是不可能载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这也承应了上阕的“事事休”。词人借船说愁,通过说自己的哀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复杂的心理、无形的愁绪顿时成了可感的东西,足以看出词人的构思奇特,手法新颖。“闻说”、“也拟”、“只恐”三个虚词暗示出自己已陷入了更深的痛苦之中,生动清晰地展现出作者思想情感的逐步变化。

全词笔法极为精练,字字珠玑,将愁情、暮春之景有机地融于一体。语言细腻是本词的一大特色,用词自然率真、凄婉哀怨,可谓是“语语自肺腑流出”。与此同时,词人行文跌宕起伏、流转如珠,富有声韵美。《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被后人推崇为抒写愁情的词作精品。

同类推荐
  • 解放长春

    解放长春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顽固坚持独裁的方针,采取假和谈,真备战,一边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共商和平建国大计”。
  • 一只狗的生活意见

    一只狗的生活意见

    犯错是人之常情,宽恕乃犬类大德,一只特立独行的狗,笑看世间的大情小物。《一只狗的生活意见》是《普罗旺斯的一年》作者彼得·梅尔最幽默的作品。特立独行的小狗仔仔,自认为与文豪普鲁斯特有共同之处,同为法国籍,喜欢思考,喜爱饼干。对于人世间的似水年华,仔仔也有独到的见解。比如在它看来,喝酒这件事,人类总要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家猫不过是一群自恃清高、不善交际的毛球,手持家猫照片的女人,真是无可救药;思考神秘事件是有损健康的,大部分哲学家不都以疯狂收场,以酒买醉?……怎么样,想和仔仔一起散个步吗?
  • 放在哪儿都开花:一位曾经的公安局长在京创业日记

    放在哪儿都开花:一位曾经的公安局长在京创业日记

    本书把作者多年以来“饱含辛苦汗水与辛酸泪水”的日记书稿展示给读者。姜正成,一个来自美丽江南水乡的热血男儿,在十多年前来到北京这方神圣的热土上。凭着自己对文化产业的热爱,不畏万难地在北京这方热土上创业。在创业的路上,曾尝尽酸甜苦辣,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
  • 别时花溅泪,回首落红妆

    别时花溅泪,回首落红妆

    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自古以来,就有女为悦己者容,无论是画眉、绾发、簪花,还是抚琴,书画,清舞……都如诗般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漫漫长河中,也都出现在我们触手可及的生活各处。无论文人名媛,还是民间女子,都或多或少地沾染这风雅的趣味,再现那些女子的生活和内心情感。风飞扬以其优美典雅的文笔,将这其中的闲情逸致娓娓道来,点缀以诗词典故,向读者铺张开了一卷美好的画轴,其中的风华,读者自知。
  • 宋词是一朵情花2

    宋词是一朵情花2

    最经典的宋词读本,最唯美的诗词解读。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严谨,唯美,更动人。以诗词会古人,以古人读心灵,以心灵悟人生。今人爱宋词,爱情花,是因为她包罗万象,又于万象中生出种种聚散无常。宋词就是开在绝情谷的绚烂情花,我们都中了它的毒。
热门推荐
  • 僵尸小姐之灵异侦探社

    僵尸小姐之灵异侦探社

    僵尸,集天地怨气所生,被摈弃在六道之外。僵尸有嗜血根性,其中言族僵尸与常人无异,但一旦吸人血,将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僵尸的传说,从人文始祖黄帝之女,女魃开始。4000多年前,以赤目箭精血养成的,黄帝之女女魃,在承受癫蛊之毒,邪魔命门开启后,遭父抛弃,遭爱人龙族金甲战神背弃刺杀,遂起毒咒。“我要用千年怨血发誓,世世代代将不会对男人付出真情。我要以黄族人的血为食,让父王死不安生。”小说是以灵异侦探社的鬼嫁妆之真假戒指、孤儿院儿童失踪案、校园暴力之虐魂索命、单僵尸叔叔,骨哨唤狼魔等故事,逐步解开僵尸真祖的诅咒、真祖复活,女主僵尸小姐与地龙族的恩怨情仇的故事。——致敬我和僵尸有个约会
  • 重生之乐界

    重生之乐界

    复仇,是她重生的动力,可面对他为什么心会那么痛。
  • 神君的夕颜

    神君的夕颜

    一朝穿越,只身天界生就倾城艳艳,天道宠儿神君爱慕,幻君宠无下线魔君霸气撑腰,冥尊高冷溺爱白莲什么的滚一边去什么!要我下界去历练……【简介为辅,正文为主!希望多多支持!觉得有什么不好的,欢迎吐槽!谢谢阅读!谢谢喜欢!】
  • 灵渊祭

    灵渊祭

    灵源衍象化万千,渊道无尽惑穹苍,祭术纷华塑传奇。深不可测的穹海,诡异莫名的苍崖,浩瀚神奇的星河。天作棋盘星作子,星罗棋布,是为归一。地作琵琶路作弦,声声不息,是为归一。山盟裂天,海誓崩地,分世离兮,超脱永恒,是为归一。无正无邪无欲无求,为一人杀众生,为众生杀一人,是为归一。遗忘千年,追忆守护,纵横轮回,待,山无棱,天地合,是为归一。他的存在,是为了成就他的磨难。他追求的是,自生到死没有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中那一瞬的星辉。
  • 异世情缘之伊凡

    异世情缘之伊凡

    简介应情而生,为爱而活….相见却不能相拥,咫尺在眼却要拱手让人….应情而生….应情而生….是天意?是宿命?……….顺天意?还是逆宿命?伊凡该何以抉择?……….请关注…异世情缘之伊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励志要赚大钱

    励志要赚大钱

    (别进坑了,果然没有写长篇的技能,所以重新写别的书了。来的宝宝请注意安全,最好原路返回,谢谢!(????`?)?)余年年,受不了魔界的贫穷,决心要赚大钱!致富!可是万万没想到,在致富的途中还勾搭上了...呸!被赖上了一个千万人敬仰、千万少女爱慕的神君封辞?!这让她如何是好?
  • 离落寂爱

    离落寂爱

    “我爱你”男人走过来从背后抱着身前这个娇小的女人。“我们会一直这样下去吗?”女人太怕这美好的时光溜走,想留住它。“会的,我们会一直这样下去,我也会一直让你幸福的。”在此男人对女人承诺,并此他后来也做到了他所说的......
  • 孤独书

    孤独书

    本书收录了四个截然不同的故事《罪孽焚城》《渺渺》《惊游园》《风神》,主人公大多因为偏执孤独和不愿妥协,最终走上了毁灭自己的道路,有无意间杀害至亲好友的花季少年,也有蓄意自裁一心求死的忧郁少女。情节安排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文字带有极具个人特色的文艺气息,浪漫瑰丽兼具理性思辨,书写出了从孤独到毁灭的路途。
  • 灵能力者异闻录

    灵能力者异闻录

    一直以来,我都和自己的家人过着平凡的生活。直到那一天为止,我还以为自己只是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小角色。但是,现在的我,认识到了——我拥有了颠覆世界观的能力。我叫甄留彼,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兼灵能力者……但是,似乎和原来并没有太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