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想创业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有的是热情、书本知识,缺少的是经验、资金。而资金往往是创业所必需的,所谓初次创业成功就是掘到第一桶金。有了这第一桶金,加上掘金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创业之路就开始步入了正轨。
9.野花赚来第一桶金
见惯了野花的邻居也说起了风凉话,给他泼冷水:“要是山上的野花能卖钱,那别人不早就去弄了,还轮得上你吗?”可张秀相信自己的判断,野花一定会有市场……
今年62岁的张秀是辽宁省清原县人,因为家乡地处大山深处,不适宜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再加上偏僻闭塞,20多年前,头脑活跃的他尝试着种植起传统花卉。可因为交通不便,客户一般都不会主动登门,张秀8亩花卉苗圃的生意一直不温不火,赚的钱仅够维持一家子的日常开销。
虽然生意上一直没有多大起色,但因为肯钻研,爱动脑,张秀慢慢练就了一手栽培花卉的好手艺。渐渐地,他的名声在当地传开了,有一些老板慕名而来,许以重金,请他出山当花卉顾问,或者让他以技术入股合伙经营。而张秀因为在大山里生活惯了,不愿离开家乡,能不能想点别的法子,让生意好起来?
一天早饭后,张秀到苗圃附近的山上转悠,看着山坡上漫山遍野盛开的野花,张秀闪过一个念头:现在城里人不是都喜欢带些野趣的东西吗?既然这样,我何不把野花移植过来,进行大规模培植呢?
张秀仔细分析了培植野花的可行性:第一,自己有一手种花的好手艺,技术上没问题;第二,当地的野花资源极为丰富,可就地取材,无需其他资金投入;第三,野花适应能力强,易成活,且抗病虫害。想到这些,张秀顿时兴奋得像个孩子。
1998年5月1日,张秀从山上挖来了50株金达莱,种在了自家苗圃的一角。从此,他几乎每天蹲在苗圃里,像伺候小孩一样精心侍弄那些金达莱,可过了不到半年,那些移植过来的金达莱竟陆陆续续全死光了。
第一次移植野花惨遭失败,张秀并没有泄气。他继续天天往山上跑,经常蹲在长满金达莱的岩石上,一坐就是大半天,最终发现是泥土的湿度问题,导致金达莱移植失败。找到了症结,张秀决定在土层下面加石板,模仿金达莱的野生生长环境,然后再抽掉石板,让它一步步适应苗圃的环境。1999年春,张秀又从山上移植了50株金达莱,不过这次他在泥土下面加了两块石板。到了秋天,张秀小心翼翼地先撤掉了第一块石板,结果金达莱长势良好,没有受到影响。到了第二年春天,张秀又撤掉了后面那块石板。令他喜出望外的是,这次终于成功了,50株金达莱枝繁叶茂,长势十分喜人。
这次移植成功,令张秀信心大增,也加快了他培植其他品种野花的步伐。此后短短半年时间,张秀全身心研究起了玉竹、紫花玉簪等10多种野花,并一一移植成功。到了2000年秋天,他的苗圃里,10多种野花每一种都拥有了数万株。
这年9月,张秀背着10多种野花样品,来到抚顺市的各大花卉市场和园林绿化单位,推销起了他栽种的野花。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大半年过去了,跑遍了抚顺市区和几个县城,嘴皮磨破了,皮鞋也穿烂了几双,竟然连一株野花也没推销出去。
难道人们不喜欢野花吗?张秀从一个花卉老板口中得知,一是人们对野花不太了解,二是担心买回野花种不活,费力不讨好。张秀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后,见惯了野花的邻居也说起了风凉话,给他泼起了冷水:“要是山上的野花能卖钱,那别人不早就去弄了,还轮得上你吗?”
可张秀相信自己的判断,野花一定会有市场,只是目前没有找到合适的销售渠道而已。可怎样才能把野花推销出去呢?张秀觉得野花之所以不被人看好,主要是人们对野花的习性不了解,宣传不够,于是他想到了“借鸡生蛋”,搭花卉大户的车,给自己做免费广告。
他找到鞍山市台安县一个姓何的花卉经销大户。当何老板接到张秀的电话时,开口就问:“老张,你又培育出了什么新的花卉品种?”当张秀将他培育了10多种野花的事告诉对方后,何老板顿了顿,说:“其他的野花品种都不要,我只要紫花玉簪,有多少我全要了。”
第二天,张秀的7万株紫花玉簪以每株8分钱的价格卖给了何老板。这是张秀培育野花3年来做成的第一笔野花生意。后来,张秀得知,这批紫花玉簪经何老板转手之后,被他以每株3角钱的高价卖给了一家园林绿化单位。虽然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只有5000多元,但张秀还是非常开心。因为他觉得,搭上了何老板这条大船,保不准以后就打开了野花的销售市场。
果然随着张秀培育野花的名气越来越响,找他订购野花的人更多了。除此之外,张秀的野花还吸引来了外商,2003年8月,张秀的野花出口韩国,这一次,他赚了一万多元。到2005年9月,张秀的野花不但稳稳地占据了韩国市场,还打进了日本、俄罗斯、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如今,张秀的野花苗圃有50多亩,年收入达到近30万元。
10.王玉锁的第一桶金
在《福布斯》2001年中国富豪排行榜中,王玉锁名列第55位,到了2003年已升至第24位。王玉锁是中国有名的“燃气大王”,那他是如何掘得第一桶金的呢?
王玉锁出生于河北霸州,三次高考落榜的他,放弃了高考,开始做些小生意。
1986年春节,王玉锁茫然之际,忽然想到倒卖燃气可以赚钱,于是便开始了行动。
王玉锁来到了任丘,他先找房子住了下来,下午便去街上闲逛,他看到有个蔬菜公司卖钢瓶,就问一位姓攀的大姐有没有燃气,并且约好了晚上见面详谈。
晚上,王玉锁骑着租来的自行车找攀大姐去了。他来到攀大姐家,一敲门,门开了,王玉锁一下愣住了,原来是他救过的一个人。
那人说:“玉锁,你怎么过来了,怎么也不打个招呼啊?”
王玉锁惊讶地问:“大哥,怎么是你家?”
大哥笑着说:“是啊!”
就这样,问题解决了,王玉锁从此“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大哥的帮助下,王玉锁先挑了一套设备回去,然后由大哥负责给王玉锁联系燃气。
王玉锁骑着租来的自行车,高兴地将设备拉回老家后,往自家的小卖铺一放,并贴了个告示:
燃气罐120元一个,谁买,先交12罐气的钱,10元钱一罐,共240元。
其实,王玉锁自己进燃气是一次交一次的钱,他让别人一次交12罐气的钱,这样他就多了一些资金,他就可以做更多的生意。那时,加上利润,王玉锁卖一套燃气可以赚40多元。
做饭烧燃气,那时候即使对于北京人而言,也是有门路的象征,何况是在河北廊坊。王玉锁的告示贴出来以后,顾客立即蜂拥而至,当时就登记了七八套,几天以后就卖出了40多套,王玉锁净赚了1000多元。这是王玉锁从燃气中掘到的第一桶金。
从此之后,王玉锁在大哥的帮助下,常跑任丘,瞅准了燃气决不放手,终于修成正果,成为中国有名的“燃气大王”和大富豪。
11.《福布斯》漏网富豪
《天龙八部》中段誉有北冥神功,吸人内力长自家功力,如今这叫“资本运营”。朱新礼便是具有这种功力的人,他巧妙地运用“资本运营”成就了自己。
如今一提汇源,尽人皆知,但提到朱新礼就没有几个人知道了。这是因为朱新礼一贯行事低调,很少在媒体上抛头露面。
朱新礼原是山东省沂源县一名国家干部,1992年他辞职下海,买下当地一家亏损超过千万元的罐头厂。所谓买下,其实打的只是一张远期支票,当时朱新礼并没有钱。朱新礼答应用项目救活罐头工厂,养活原厂数百号工人,外加承担原厂450万元债务等条件,将罐头厂拿到手后,当时手头缺钱的朱新礼想到的办法是搞补偿贸易。朱新礼通过引进外国的设备,以产品作抵押在国内生产产品,在一定期限内将产品返销外方,以部分或全部收入分期或一次抵还合作项目的款项,一口气签下800多万美元的单子。
1993年初,在20多个德国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朱新礼的工厂开始生产产品。也许是命中注定朱新礼鸿运当头,正在这时,朱新礼听说德国将连续举办两次国际性食品博览会。朱新礼立即购买机票,单刀赴会——朱新礼没有带翻译的原因是因为当时他买不起2张机票。在当地华侨的帮助下,朱新礼先后在德国慕尼黑和瑞士洛桑签下第一批业务:3000吨苹果汁,约500多万美元。朱新礼由此掘得第一桶金。
1994年,朱新礼将总部从山东迁至北京。如今,汇源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果汁生产厂家。朱新礼的身价,据估计超过9亿元。朱新礼是当之无愧的《福布斯》漏网富豪。
12.摩根如何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
摩根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除了借助了气候变化的因素之外,还有许多令人称道的过人之处:第一,积极进取,及时把握身边的每一个商机;第二,不屈不挠,遇到困难和阻力决不轻言放弃;第三,借势使力,巧妙整合各种资源达到自己的目标。
1857年,20岁的摩根从德国哥廷根大学毕业后进入邓肯商行工作,在查尔斯·达布尼的指导下学习会计和记账。
那时候,年轻的摩根身材魁梧,神采奕奕,风流倜傥,深邃的双眼闪耀着蓝色的光芒,锐利的目光似乎能够洞穿人心,为人处事沉稳老练。因此,摩根虽然年纪不大,却留给人们一种老谋深算、值得信赖的印象。
有一次,摩根被派往古巴的哈瓦那采购海鲜。回来的时候,货船在新奥尔良码头作了短暂的停泊休憩。
摩根是一个很有心计的人,尤其是在时间管理和利用方面,更是独具匠心,比如,就是这一短暂的休憩也被他充分利用上了。别的人在休息室闲来无事,不知如何打发时间,而摩根却争分夺秒,抓紧时间步出码头,一面放松身心,一面观察行情,寻找可能利用的商业机会。
真是上天不负有心人。就在摩根信步码头的时候,一位素昧平生的白种人从后边猛然拍了一下摩根的肩膀,神秘地说道:“尊贵的先生,请问您想买一些咖啡吗?”
摩根下意识地感觉到发财的机会出现了,马上回应道:“有多少?”
“足够。”那陌生人幽默而机智地答道。
“什么价钱?”摩根问道。
陌生人仔细打量了一下摩根,“如果你全部收下,我可以半价卖给你。”
“那当然。”摩根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经过详细了解,摩根得知——原来这位素昧平生的白种人是一艘巴西货船的船长,为一位美国商人运来了一船的咖啡。可是,当咖啡运到码头的时候,那位收货的美国商人却意外地破产了,根本无法支付货款而接收咖啡,素昧平生的白种人只好就地贱卖抛售。
“尊贵的摩根先生,如果您真的有诚意全部购买,我情愿只收半价,绝无戏言。”白种人再一次强调。
“为什么?”摩根机警地反问。
“因为等于您帮了我一个大忙嘛。”
“此话可当真?”
“当真!但是我有一个条件,就是您我必须是现金交易。”
摩根仔细察看了白种人船长拿出来的样品,觉得咖啡的成色还不错,估计市场潜力很大,于是当即果断地决定全部买下。
实际上,摩根作出这样的决定是要冒极大商业风险的。这是因为,第一,此时的摩根初出茅庐,虽然是大学毕业生,但是还没有商业实践经验。第二,此时的摩根只是凭感觉做决定,还没有时间去找到合适的买家,万一这一船咖啡卖不出去,砸在手里,后果将不堪设想!但是,摩根还是没有任何犹豫,他凭借着自己的直觉判断,果断地接下了这船咖啡。
回到美国后,摩根马不停蹄地拿着咖啡样品,到当地所有与邓肯商行有联系的客户那儿去推销。
那些经验丰富的公司职员都劝摩根:“年轻人,做事还是谨慎一点为好。虽然这些咖啡的价钱让人怦然心动,但是,谁敢保证船舱内所有的咖啡都同样品完全一样呢?更何况以前曾经多次发生过船员欺骗买主的事啊!”
摩根坚信自己的判断绝对没错。他仍热情高涨地给纽约的邓肯商行发去电报,把这笔生意的情况告诉他们。然而,喜形于色的摩根等来的却是当头棒喝,邓肯商行对摩根的举措严加指责:
“第一,绝对不许擅用公司名义做未经审批的事情!”
“第二,务必立即撤销所有交易,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