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兔子对松鼠说:“我好多了,不用去找仙人了,咱们跟小狐狸一起远行吧!”
松鼠笑了,说:“根本就没有什么能治好你心情的仙人,能让你心中的郁结真正消失的仙人本来就只有你自己!”
接受已经发生的事,积极面对,不受他人的影响,按照自己的方式活出自我。世界很大,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要经历的事还很多,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快乐。
将挫折当做历练,把磨难当做考验,人生就能在苦楚中尝到甘甜,在浓茶中品出清香。莫被打击敲昏了头脑,人生总是会有不平的路,会有不屈的事。“剪不断,理还乱”,愁绪无从理顺,就任它停靠在那吧。不必因为委屈就诅咒世界的不公,更无需因为一点点不幸就否定整个世界。
要记得生活中让你痛苦的事情都是不值得去记忆的事情,让你难过的人也都是不值得去珍惜的人。不要为了这些无谓的人世浪费自己的眼泪,更不需让郁结缠绕心头,让这些尘世的芜杂占据内心的宝贵空间。我们纯洁而干净的心灵歇息之地,值得为更加温暖的事情,更加善良的人留出位置。只有如此,生活才能始终存在于明媚的阳光中。
我们无法改变命运的残酷,无法希冀旁人善意的目光,唯一能做的就是始终怀揣着一份宽厚之心、仁爱之心去对待这个世界,去接受这尘世形形色色的不同嘴脸。
生命之路从来都是崎岖不平的,那些经过我们生命中的曲折和坎坷终将在岁月的积淀下内化成养分,成为支撑我们一直走下去的力量。
快乐也一天,烦恼也一天,莫让烦忧困心头,人生行乐需及时。
把心愈合,与万物同生
世间多悲苦,肝肠寸断自有之,撕心裂肺亦有之。尘世并不完美。没有绝对的善,没有绝对的恶。人生在世,免不了纷扰。那些被“恶”赐予的伤害,在心上劈出一道丑陋而恐怖的裂痕,让人隐隐作痛,时时提醒我们这尘世的险恶。善心在伤痕中从此分离出本心,不再轻易给予别人,生命变得充满防备和怀疑。然而残碎的心是无法体会完整的自然,更无法知晓世间万物的可贵。
佛说:“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执着于伤痕,必将忽略其他风景。人要学会用心去指引双眼,心中想要看到怎样的风景,眼睛就会望向何方。若心中只有伤痕,永远保持在隐隐作痛的状态,眼中之物也就灰尘黯淡了;若心安宁平静,不去理会世事的纷扰,那么目光所及之处就会鲜花丛生、鸟语花香了。
深山之中有座古庙,据传很是灵验。因古庙建于深山,路途遥远,平日里香火却并不怎么兴旺。但毕竟古庙早已经名声在外,每逢年节,必有善男信女准备了丰富的贡品、香火前来祭拜。
有个富商是年年来古庙拜祭祈福。有一年,他捐了一对价值连城的琉璃灯,以此为自己祈福。此后每次来拜祭他都势必要来灯前虔诚地添油。
正逢正月十五元宵节,庙里即将迎来新的一轮拜祭热潮。负责日常打扫的小沙弥此刻更是不遗余力做清洁工作。然而一个不小心,打碎了这只富商捐赠的琉璃灯盏。
小沙弥惴惴不安,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决定铤而走险,把灯盏碎片拿去山下镇上找工匠修补完整。他小心翼翼地包好灯盏碎片,便直奔山下小镇。这一路上,小沙弥一直在想师父发现要怎么掩盖、方丈过问要怎么搪塞。
担惊受怕了半天,小沙弥终于揣上修补好的灯原路返回。
琉璃灯是让山下手艺最精巧的老师傅修补的,完全看不出曾经碎过的痕迹。可是小沙弥的心中从此却多了一道痕。他整日惴惴不安,一有时间就去灯前守望,生怕被别人看出了破绽。
一日,富商又来到庙里祈福。他向往常一样在拜祭完之后,来到灯盏前添油。小沙弥这时就一直在旁观察富商,担心他发现灯盏中的秘密。只见富商准备添油的时候把灯盏拿起托在手中,不停地转动端详。
小沙弥以为富商发现了灯盏曾经修补过,一时冲动跑到富商面前想将灯盏夺下,但却由于太慌乱而又一次将灯盏打翻在地了。
仿佛一切都是上天注定,小沙弥已经无处可逃,这次是富商看着他把灯盏打破的。宽厚豁达的富商并没有责怪小沙弥,但是住持还是把小沙弥叫了过去。
他并没有跟小沙弥说什么,只是送给了小沙弥一副字,上面写着:“因果轮回,终究是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小沙弥望着这十六个字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世间万事皆有法。不要妄图去逃避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犯了错就要勇于面对。人生其实很简单,坏了就修、裂了就补,莫让心上的伤口越来越深。如果心中沾了尘、缺了口,懦弱逃避、假装无事都只是无力的抵抗。有尘就要扫、有口就要填,虽然过程痛苦,但至少结局是圆满的。倘若放任心中的伤口不断加深,不断提醒自己伤口的存在但又若无其事的任其自生自灭,那么只能走向心死人毁、行尸走肉的归宿。
有起就有落、有生就有死。人生之事向来不能尽如人意。不必执念于事事皆完美,更不必固守颓败的灵魂不愿放弃。莫让伤痕麻木了内心。生之为人,即已经走上了一段艰辛而苦楚的路途。受难既是命运,又是福祉。若想逃脱平庸、挥别懦弱,就必须学会苦难的当下,不要抱怨、不要仇恨,心甘情愿地接受人生的这场淬砺。唯有如此,才能在烈火中重生,在涅盘中升华。
人生并不完美,生命常有磨难。人生不能讳疾忌医,心中的伤口终须愈合。唯有自救自度,心中才能容下整个天地。
佛说:“境由心生,境随心转。”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指引,也是最坎坷受难的部分。若心中澄澈、悠然无争,万事万物也会随之变得鲜活可人起来,整个世界就会在无忧中散发光彩。
幸福就在一盏茶的时间绽放
万物皆具有两面性,只是在于度的把握和保持,而幸福也不例外。瑞士作家说:“只有幸福不会变成神时,幸福才不会沦为魔鬼。”幸福与否,乃灵魂之事。幸福是发自内心的触动。沧海桑田的更迭,斗转星移的变迁,都无法改变你对幸福的信仰与虔诚。追求幸福的路漫长而遥远,无论阳光明媚、抑或风雨飘摇,在面对追求者充满渴望幸福的眼神,都犹如螳臂挡车,不堪一击。因为追求幸福的路途风雨兼程,才显得幸福弥足珍贵。
幸福究竟是什么,恐怕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其实只有短短的四天,可是却一直流传至今,那么他们的爱情算得上是幸福吗?这值得让人思索一盏茶的时间。
在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的普陀山上,有一位得道的云游僧,常年闲云野鹤,游历四海。
他耗尽自己所有的青春韶华付诸于山水古迹。阅遍奇山秀水、怪树嶙石是他莫大的幸福。
可是时光匆匆,人间岁月容易过,僧人的脚步随时间流逝渐渐慢了下来,终于他胡子花白,再也走不动了。无奈之下,他回到了普陀山上的破败小寺庙里隐居。终日望着头顶的一方天地,他郁郁寡欢,鲜有笑容。
每天跪在蒲团上不停地向佛祖祈祷,希望再多给他几年的健朗光阴,让他继续行走于大江南北。
终于,他的虔诚感动了佛祖,次日夜里,当他在床榻上辗转反侧时,佛祖悠然入梦,告诉他:你已经走了许多大家不曾走过的路,看过许多大家不曾看过的风景,如今又何妨停下脚步,看看周围,让自己的老年闲暇下来,你会看到另一处风景,感受到另一种幸福。
这一夜,老僧睡得甚好,甜蜜而安详。一觉醒来,已是晌午。他微微睁开眼,发现窗外的太阳照得很好,透过薄薄的窗纸,在床铺上打下了层层光圈。他翻身起床,走到寺庙门口,蓦地发现,门口竟有一棵石榴花开得那样好,在阳光下,绚烂明媚。
他泡了一壶茶,安静地坐在石榴树下。远方有炊烟和飞鸟。青山黛黛,微风徐徐,飞瀑激流,俨然一片世外桃源。轻风吹来,掠过树梢,拂下几瓣花瓣,悄悄落入茶杯中。在漾起的涟漪里,老僧看到了安详和美好,茶杯里,映着老僧幸福的笑容。
其实幸福就在身边,唾手可得。藏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只要找到八瓣的格桑花,就能获得幸福。很多充满憧憬的人就这样一味地找寻特殊的花朵,他们的眼中已经看不到其他东西,就这样跌跌撞撞、寻寻觅觅,最终不仅没能找到传说中的格桑花,反而却遗失了路边一地的美丽。我们的人生亦是如此,一味寻找幸福,却往往忽视了自己身边始终相伴的点滴。生命本就是一种恩赐,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及时发现身边的幸福。
尘世间,阡陌繁华,总有些幸福,可喜、可悲、可聚散;也有些幸福,可念、可变、可蹉跎;更有些幸福,可等、可看、可叹……本自痴人,皆是冥顽不灵。到头来,自己都不曾知,是幸福弃了我,还是我负了幸福。可不管烟花易冷或是乱世荒凉,总等那么一段幸福,陪自己静看风花雪月,细水长流。
苏格拉底说:人生的本性是渴求幸福的,其方法是求知、修德行善,然后是一位幸福之人。幸福可能远在天涯,也可能近在咫尺。
与其追求缥缈无边的幸福,不如驻足张望。可能仅仅在一盏茶的时间里,你就会发现,其实幸福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