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盯上房地产
市属国有企业整合完毕,周东将工作重心放到公司管理和经营上来了。
袁春平来到周东办公室汇报东门项目的情况。东门项目占地约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按七三分成。粤商公司可分得约6000平方米的面积,其中,住宅面积5200平方米,商场面积800平方米。按当时的市场价格约值3000万元,也就是说,粤商公司就是这么一块历史用地,获得3000万的回报。
“你估计开发商在这个项目上能赚多少钱?”听完汇报后,周东问道。
“可能也有五、六千万吧,肯定会比我们获得的收益多。“袁春平答道。
周东一惊,如果我们自己来开发,那利润不都是我们的!当初,粤商公司刚成立,没有这方面的资金,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现在,我们应该可以自己做了,这也不是什么高科技产业。
“分给我们的商业面积,你负责招租。住宅面积分配给员工。你和黄书记、罗主任先讨论一下分配的范围和原则,3天后到我办公室来,我们再一起研究。另外,你叫办公室调查一下员工的住房情况。”
袁春平走后,周东点燃了一根烟,又陷入沉思。
怪不得人们都说房地产公司的利润丰厚,看来真是名不虚传。周东的妻子杨洁所在的景荣公司就是以房地产经营为主。景荣公司以前是做纺织品贸易起家的,近几年来,逐渐将主营业务转到房地产上来。她的工资与奖金比粤商公司同职位的人要高将近一倍。
周东心想:粤商公司的历史用地很多,包括先后划进来的11个公司,这些大多是位于市区的老工厂,占地面积很大,大约有近16万平方米。如果经过整合和外迁,至少有一半地可用来开发房地产,这个利润空间将会是很大的。
周东拿起电话叫陈晨来他的办公室,先询问了一下南雅花园的建设进度。新的集团公司组建以后,陈晨分管人事部与南雅花园,新来的黄东胜分管办公室。
“你对粤海的房地产发展有什么看法?”周东问道。
“应该会发展很快。”陈晨想了一想,回答道。
“我想成立一个房地产部,专门从事房地产开发,到一定时机再成立房地产公司。你来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做这项工作主要是与政府部门和银行打交道,便于发挥你的长处。如果做得好,见效会很快。”
“好吧!”陈晨还不明就里,先答应下来。
“我们要开始学一学这方面的知识,请香港的房地产专家来讲讲课。”
“好的,我尽快落实。”
陈晨的行动很快,一个星期后,请来了香港一家著名房地产中介机构的专家作房地产开发的专题讲座。
这位专家详细介绍了香港房地产发展的经历,讲解了目前房地产开发的程序与主要的营销方法。
“香港的房地产业是从50年代初期的战后重建开始的,是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城市建设而逐步发展起来。我认为:粤海目前的经济发展相当于香港的50年代,它的经济发展历程也将与香港十分相似。因此,我有理由相信:粤海也会迎来一次房地产发展的高潮。”
“下面,我再讲一讲香港房地产开发的一般程序与操作要点。……”
这位专家的演讲历经一个半小时,周东听得如痴如醉,如梦初醒。
演讲结束后,还有半个小时的提问时间,周东提出了一个不是太明白的问题。
“请问,卖楼花是不是就是卖期房?”周东问。
“从本质上来讲,这两者都是期货交易。卖楼花,实际上就是让购买者也参与到开发商的投资行为里来,也就是对未来楼价的一种预测与投资。开发商让价给投资者,得到资金周转与市场人气。投资者提前支付现金,付出利息,期望未来楼价会上升。卖楼花的经营方式,极大地促进了香港房地产的发展。”
今天的报告,真是让周东大开眼界,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房地产开发来钱那么快,利润那么高?他特别佩服这些香港企业家的智慧,居然开创了卖“楼花”这一经营模式。
周东心想:这的确可以冠之为熊彼特提出的所谓“企业家创新”。这些房地产开发商将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几个生产元素,诸如:土地、建筑公司、房产投资者或者消费者、资金或者银行,乃至经销商或者代理销售机构等等,重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创造出巨额利润。
可惜的是,魏振藩没能参加今天的讲座。据说,今晚,他约了市建设局一位负责工业园审批的副局长吃饭,且无法改期。
过了几天,周东召开了公司领导班子会议。首先,讨论并通过了成立房地产部,并由陈晨负责。接着,会议听取了魏振藩关于8个新进企业的整改和发展计划。
听完汇报后,周东问:“你怎么没有考虑这8个企业的整合的问题呢?8个企业一起抓,撒胡椒面,能行吗?”。
“我也考虑过。但是,他们现在都是盈利的,撤并谁,都不合适。。”
“你是要等到他们干不下去了,再撤并吧?”周东反问道。
“是的!你不是说,让市场来决定企业的存亡吗?”
“你还真会将我的军。明天我一起去8个企业走一走吧。”
周东无奈一笑。他不想挑明话题,慢慢来开导吧!
第二天,周东和魏振藩、黄东胜一起来到8家公司,其中有4家工厂是在改革开放前就已经存在的,或者几经演变而来的,厂房占地面积都很大。另有两家也是工厂,只有一家公司是做贸易兼来料加工的,一家做餐饮。周东一路看,很少说话。他只了解3个方面的情况:员工人数、土地面积、领导班子。
周东了解情况时都是三言两语,轻描淡写,不像他以前的工作作风,一天就跑完了8家公司。
看完8家公司后,周东的心里有数了。其中,一家做家具生产的工厂占地有25000平方米,地理位置极好,做房地产开发非常合适。另一家是做水泥预制板和管道的,占地36000平方米,地理位置稍微远了一点,但是,交通方便,3、4年后,这个地方一定会热起来。
第二天,周东又把魏振藩叫到办公室,问:“昨天看了一天,有什么新想法?”
“暂时还没有。”魏振藩不明白周东的意思,便摇摇头。
“看来,你还没有想通。不管你想得通,还是想不通,都要马上行动起来。要做好将水泥预制板厂搬迁到特区外的准备,你马上去关外找地,大约10-15万平方米。家具厂不要再给什么支持,估计它撑不了多久,这个行业不适合国有企业来做。如果你觉得管辖的范围小了,我可以把公司其它企业都交给你管。”
周东开始下命令了,最后,又用了一下“激将法”。
“不,不,不。我没有这个意思。”魏振藩连忙分辩道。
“你去做吧,不管你有没有这个想法,这个任务必须完成。以后你会明白的。”周东的口气很强硬,他估计魏振藩不敢和他翻脸。
魏振藩还真不敢多说,他见证过周东的宽宏大量,也领略过他的倔强。
周东在为下一步的房地产开发储备土地。现在,重要的是在特区关内与关外各找一块大约10-15万平方米的地方搞两个工业园区,以后市区的工业企业都会外迁。
周东认为:在改革开放初期,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桎梏,流通领域产生巨大的利润空间,人们纷纷走向贸易和商业零售领域。现在,十亿人民九亿商。做贸易的人多了,利润空间就小了。作为一名精明的商人,应该具有前瞻性眼光,想别人想不到的事,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周东决定将粤商公司从以贸易为主的公司逐渐转变为多业发展,而房地产应该是一个将来发展很快的行业,粤商公司要逐步介入房地产的业务,使之成为粤商公司未来的主要产业之一。
周东花半年的时间盯在城市信用社上,又花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