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淮八艳里,她的容貌平平,不是最艳丽的,她的故事也不那么跌宕起伏,但她那如兰花一样的高贵的品质,以及她对爱情等候了一生的坚贞无不让人敬佩。她,就是秦淮八艳里因高洁品质和爱兰品兰知兰画兰的马湘兰,为了爱,她献出了一生的等待,为了情,她无怨无悔。
马湘兰,又名马守贞,小字月娇,因为出生在湘地,一生好兰,人们常称她为“湘兰”,她是明末时期名动秦淮河畔的青楼女子。与柳如是、陈圆圆、顾横波、李香君、卞玉京、董小宛、寇白门并称“秦淮八艳”。比起其他几位,马湘兰在容貌上占不到半点风头,史书上说他姿首如常人,说白了,就是长得不是很漂亮,却也不难看。比起其他七艳,马湘兰虽无沉鱼落雁、倾国倾城之貌,但她气质高贵,秉性灵秀,不入俗流,一言一行中,尽显高贵之气。一颦一笑间,自显高雅风韵。
她之所以名列秦淮八艳,更多的是因为她那高贵的品质。马湘兰一生尤爱兰花,在她的居所之处,种满了兰花,蕙兰吐馨,花香满园。并为居住小楼取名为“幽兰馆”,兰花的品质已经渗入了她的骨髓里。每有闲暇,她便在这里画兰品兰议兰,她那画兰的功底,在当代堪称一绝,求她画兰的达官显贵更是络绎不绝。名间有当年红极一时的大太监魏忠贤也想装扮高雅,听说马湘兰画兰功夫一流,向她求花,马湘兰觉得给魏忠贤画兰,有辱兰花的高洁,便拿小便和墨,画与兰图的传说。可见马湘兰品质的高洁,她本人也如兰花一样,清泊淡雅,蕙质兰心,高雅脱俗。如果你认为她就是那种烟花女子,那就大错特错了。马湘兰一生不落俗流,出则高车驷马,入则童仆相随,看起来更像是名家闺秀。
那个时候,马湘兰的名气在秦淮河畔可谓是如日中天,为她慕名而来的达官显贵,风流才子不计其数,但她深深的知道,这些人只是附庸风雅,没多大文才,对她更无任何真诚与真心。唯独有一人,成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人,而她为了他用尽了她一生的情愫,那个人就是吴中才子王稚登。
王稚登,字百谷,号半偈长者,先世江阴人,后移居吴门,王稚登小时候就已经很有名气了,4岁能作对,6岁善书擘窠大字,10岁就能吟诗作赋。长大后愈发有名,入太学成为大学士袁炜的宾客,后袁炜得罪当时的首辅徐阶而不得重用。王稚登空有一腔热血而无施展之处,郁闷非常。索性就放浪形骸,留恋于烟花酒巷之处,把酒谈欢,吟诗作赋,倒也快活。
王稚登虽仕途不怎么顺利,但王稚登的名气在当时是挺大的,一来他师从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是吴门派中的代表人物。二来他自己本就才思敏捷,文章堪称一流,书法也不赖。试想,如此风流才子,怎能不让人爱慕。他仕途是失意了,可情场却得意了。在留恋于秦淮河畔中放浪形骸的过程中,王稚登偶然来到马湘兰的幽兰馆。交谈中,马湘兰吐词流芳,高雅非凡。王稚登瞬间被蕙质兰心的马湘兰吸引了,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故此以后的来往也多了起来。
王稚登时常到幽兰馆同马湘兰畅叙心事,评诗作画。马湘兰总能和他想到一起,谈到一起,这对于仕途落魄的才子王稚登来说,实在是件值得欣慰的事。随着两人的交往日密,两人的情感也日渐升温。只是这层窗户纸谁都没有捅破。
作为青楼女子,马湘兰见惯了这种烟花之地里的虚情假意,虽说每天都有大量的书生才子,达官显贵来找他以诉爱慕,但又有几人是诚心相待的呢?像王稚登这般对待自己的,到还是不曾遇到过。所以她那颗早已变得冷漠的心又开始苏醒了。这一苏醒便是一生的爱慕。,说的都只不过是些虚情假意的话语。可是又有哪个青楼女子不希望找个真心爱着自己的痴情郎相守一生呢?而这么点小小的愿望对很多青楼女子来说,是终极一生都不能实现的愿望。
这层窗户纸也该到了捅破的时候了,一天,王百谷向马湘兰求画,马湘兰欣然应允,素笔轻描,每落一笔便勾起一段回忆,少小沦落为妓,这些年来苟活于人世,虽说是秦淮名妓,但终究只是青楼女子,这其中所有的酸楚,只有她自己知道,世人都觉得我马湘兰是个水性杨花,并无真情的女子,可是王郎啊王郎,你可曾知道,我虽身处这烟花之地,但我并非路柳墙花,我是这一叶孤兰,孤芳自赏而其韵悠然。马湘兰画完一叶兰,又情不自禁的为此兰花配诗一首:
一叶幽兰一箭花,孤单谁惜在天涯。
自从写入银笺里,不怕风寒雨又斜。
马湘兰通过画兰隐约的对王百谷表达了自己的心意,聪明的王百谷岂会看不出马湘兰对自己有意。然而此时的王百谷犹豫了,且不说自己现在已经是三十七岁的人了,仍旧是一事无成,虽仕途茫茫,但仍壮志不灭,虽说现在留恋于烟花酒巷之地,但终有一天,我还是会进京谋职,恐负爱意。再说自己未达仕途,却先取一**为妻,恐有损名誉,阻碍仕途。经过一番思虑,王百谷选择了装傻,随收画表谢意,至于情感之事,概不提起。马湘兰表白失败,伤心不已,然他俩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
不久后,朝廷来文让王稚登回京担任翰林一职,胸中满怀政治抱负的王稚登觉得他的时运终于来了,终于可以大展宏图了,于是便告别马湘兰,欣然北上,寻求仕途,在离别那天,马湘兰万分不舍,特前去相送,情郎终将离她而去,两人此刻虽近在咫尺,可是以后的日子就要天涯望断了,想起这些,马湘兰悲伤不已,他实在舍不得离开王稚登,可是命运就是如此,由不得你不接受。马湘兰的悲伤和不舍都化作了那柔情的诗行,在王稚登临行前,马湘兰特作诗一首,以诉钟情:
酒香衣袂许追随,何为东风送客悲。
溪路飞花偏细细,津亭垂柳故依依。
征帆人与行去远,失侣心随落日迟。
满目流光君自归,莫教春色共差池。
诗词之间温情如水,让人看了感动不已,然而此时的王稚登课管不了那么多了,佳人相伴固然美好,然仕途之路亦非小事,王稚登虽然很感动,心中有不舍,但权衡轻重,依然选择了登舟北上。马湘兰望着渐渐远去,越来越模糊的舟影,眼角有些模糊了,伯谷啊伯谷,或许今生我俩注定要有缘无份了。
马湘兰的一生,只认定了王伯谷一人,以她的才情和名气,在当时追求者和爱慕者不计其数。据说有个年轻俊俏的后生,为马湘兰的才情所迷倒,非马湘兰不娶,日日拜访以诉爱慕,希望能结良缘只好,然而此时的马湘兰已经心有所属,对王稚登一往情深,又怎肯接受别人呢。为了不让这位后生在她身上浪费光阴,马湘兰坚决拒绝,并请来治安人员将他轰走,以绝他念想。
王稚登走后,马湘兰竟闭门谢客,不见来宾,她终究还是抱着那么一点希望,她觉得王稚登回来找她的,心里住满了一个人,便就留不下其他人了。然而她这点小小的希望后来也破灭了。
王稚登跑到京城,当了翰林学士,本以为可以一展抱负,却不料翰林院多是许阶门人,对他多有排挤,虽说是去修国史了,可干的都是些打杂的活,干了一段时间,王稚登对他的仕途之路彻底丧失了信心,与其在这里打杂看人脸色,还不如回家逍遥快活。
对仕途心灰意冷的王稚登黯然回到了老家姑苏,原想功成名就再和马湘兰谈嫁娶之事的王稚登此时无颜面对苦苦等待着她的马湘兰,便断绝了对马湘兰的念想。
而这些年来,马湘兰却从未断绝过对王稚登的思念,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光在思念中悄然流逝。不久后,王稚登仕途失意,回到姑苏老家的消息被马湘兰知晓,对王稚登一往情深的马湘兰便按耐不住了,断然决定前往姑苏看望王稚登。马湘兰到了姑苏后在那边小住几日,劝慰官场失意的王稚登。相知太深的马湘兰与王稚登终究还是吧那份爱埋在了心里。两人虽然情而终究没能走到一起。
在此后的许多年里,马湘兰每隔一段时日都要到姑苏去看望王稚登,每次过去都会小住几日,与王稚登谈笑风月,吟诗作赋,虽然看起来挺浪漫的,然而,马湘兰心里边有着深深的痛,她终究还是没得到王稚登的一句许诺。
在王稚登七十岁的寿诞时,已经身染重病的马湘兰依然决然的带着众多姐妹,浩浩荡荡的去为王稚登祝寿,在宴会上,马湘兰为自己爱恋多年的王稚登重亮歌喉,一曲断肠歌,诉尽相思情。这一次的欢会便是最后一次见面了。与其说是欢会,不如说这是最后的诀别,因为马湘兰已经知道,自己每况愈下的身体已经没多少时日了。
为王稚登祝寿回来后不久,已经预感到自己时日不多的马湘兰沐浴更衣,在自己坐的周围摆满兰花,于幽兰馆中端坐而亡,时年五十七岁。
马湘兰的一生,像一朵幽兰一样高洁典雅,暗吐芬芳。她确像一朵幽兰,独自饮泣,默默的为王稚登付出了一生的守候。为了爱,她无怨无悔,终究还是带着不被爱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当然遗憾的人还有王稚登,马湘兰去世后的岁月里,王稚登每每思及,便悲痛不已,他对马湘兰有着深深的愧疚,而这些愧疚,都化作了诗行:
歌舞当年第一流,姓名赢得满青楼。
多情未了身先死,化作芙蓉也并头。
这些许点点墨迹满满的是对马湘兰的思念,然而佳人已经香消玉损,过去的日子一去不回返,能够留下的恐怕就只有这刻骨铭心的回忆与传奇般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