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段时光,在罗燕的眼中很是暗无天日的。她奔波于打工和轮番的论文之中,在生存的夹缝中艰难度日。终于她读完波士顿大学研究生课程,在美国洛杉矶戏剧中心制作部实习,并获得了研究生学位。罗燕在洛杉矶戏剧中心当制作助理两年。这两年的经历对她来讲,是受益匪浅的两年。任期之余,她也不让自己闲下来,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院上电影制片课程,并开始学做电影制作可行性报告。谁知戏剧中心倒闭,本来已相对安逸的生活一下被掐断。
罗燕加入了失业大军,失业半年,一贫如洗,几乎到无法度日的地步。她每天靠着一餐三明治来打发生活,她的梦想也在这种潦倒的艰难中缩成了泡影。尽管心力交瘁,她也没有考虑回国,硬是咬着牙撑了下去。
她面临的是如何活下去的问题。她没有再进入梦寐以求的电影行业,而是受雇于房地产保险公司改行学行销。半年魔鬼式训练,她成为了公司销售主力。她完成了人生第一桶金的积累,但是她放不下自己的电影梦。
局面开始好转了,她也终于创立了自己的公司——蒙斯通国际公司,生产销售专利产品,发行电视节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公司的资产达到三百多万美元。
由于公司盈利,罗燕在上海创建上海蒙斯通国际文化娱乐有限公司,发行电视节目。
很快她进入影片投资、立项及开发,成立银梦电影公司,她完成了进驻好莱坞的梦想。可是好莱坞最初并不接受这个东方面孔的娇弱女人。好莱坞竞争非常激烈,因为每个岗位都有二三十个人供选择,只有干好了才有机会成为熟练工,才能从小作坊变成大工厂。
罗燕在这潭深水里横冲直撞,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她从买剧本到集合演员,每一个细节,都要亲力亲为,她一度焦头烂额过,彷徨过,挣扎过,怀疑过。但是不管如何,她都没有退缩过,这是她的人生,她就要活得有声有色。在她的人生里程中,尝遍了人世间的五味杂陈。
曾有人问过罗燕,她为什么不嫁个富人算了,省得吃这样的苦。
她的答复是,既然这样想,我还出国干吗,再说人穷到那个分上,哪有美丽可言,灰姑娘的事情是只在童话里发生的。
再度回首走过的路,她说如果能重来,我依旧还选择这样的人生。
罗燕,1982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主演《红衣少女》、《女大学生宿舍》等。1986年赴美,1992年创办蒙斯通公司。1999年在拍摄的《庭院里的女人》里任总制片、女主角、编剧,第一个在好莱坞八大公司担任主制片及编剧的华人。
人生寄语:
持之以恒的耐力是成功路上的助力器,不轻言放弃,永远存有希望,坚持着、奋斗着,不管遇到了怎样的困境,都能顺应并积极地规划人生的走向。尽其所能地为自己制造机会,同时,也能巧妙地抓住机会。
和速度赛跑的人
每一种生活的背后,都有历尽辛酸的坚持与痛苦。接受现实,不盲从、不堕落、不为了利欲而熏心。这世上,没有气馁的懈怠,只有坚固的人生。
他出生在美国孟菲斯市郊马克斯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当地的着名人物,靠着勤奋工作创办了不少产业,而他是父亲最宠爱的小儿子。在他5岁的时候,父亲撒手人寰,年仅53岁。那时的父亲已是个大富翁,留下的财产足以让后人衣食无忧,但为了不让自己的小儿子将来成为依靠祖业、游手好闲的人物,他在遗产中特意将自己的财产成立一个专门的基金会,只有弗雷德长到了21周岁,才能动用其中属于自己的股份。
在没有父亲的呵护下,他慢慢长大。虽然他家境富裕,但他天生身体就有缺陷,因为髋骨变形,小时候必须戴着背甲,拄着拐杖。他很感激母亲,因为从小到大,她一直在旁边不停地鼓励,她让当时还是孩子的他,相信自己和正常人一样,建立起自尊和自信。母亲帮他接受最好的治疗,还让他尽力参加各种各样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母亲的苦心没有白费,等他上中学时,不仅战胜了这种先天性的疾病和身体的虚弱,还参加了学校的篮球队和足球队。
他在学校的成绩一直很好。他特别喜欢飞机,为此作出了努力,在他15岁时就拿到了私人飞机的驾照。几年后,他进入了着名的耶鲁大学,攻读经济学和政治学。在那里,他对飞机的爱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他报名参加了海军陆战队后备役军官训练班。随着飞行兴趣的加深,他参加了耶鲁飞行俱乐部,并就飞行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他还当过一阵子农用飞机驾驶员,整日盘旋于农田上空。
从那时起,飞机和运输就成为弗雷德毕生思考的问题。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他写了一篇学期论文,对当时包裹不能直接运送到目的地,而必须经由多家航空公司转运的问题提出了质疑。他发现了这个可能存在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但他的教授并不这样认为。令这位教授没有想到的是,后来的这个设想确实成功了。
他从耶鲁大学毕业,因为大学里接受过预备军官训练,接着他就应征入伍,成为海军陆战队的一员,参加了越南战争。战争让他走向了成熟,也锻炼了他的意志力。当他从越南战场回到美国时,因为对飞机的热爱,便购买了一家航空公司的飞机维修公司,主营收购和销售旧飞机的业务,两年赢利25万美元。但飞机零件递送的糟糕经历让他十分不满,因为它们总不能按时到达。
这时,他想起了大学时的设想,凭着特有的直觉,他预见到一种隔夜传递服务将是十分重要的。敢想敢做的他,不久就成立了快递公司。
创业之初,他四下寻求合作伙伴,并在谈判期间,信心十足地购买了两架飞机,投资巨大。他在银行做了担保抵押。可是,几周以后,得到的却是谈判失败的消息。计划失败了,特地购买的两架飞机被闲置在机库里动弹不得,刚刚建立起来的快递公司和年轻的他面临着首战失利的沉重打击。与此同时还有舆论的压力。
他没有妥协。
随着新兴技术的兴起,使传统的工业重镇日趋没落,而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正在迅速崛起,旧有的货运系统正在改变,现在流行的是包裹托运。
他的计划比以前的更详细了,但也需要更多的资金。为了调动资金,他几乎动用了一切手段,包括自己的遗产、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亲戚的积蓄,终于筹得了9600万美元。同时,他把公司的地址搬到了家乡孟菲斯,因为那里的天气更适合飞机降落,然后定购了33架飞机,几经周折,联邦快递终于正式营业了。
开业之初,联邦快递向25个城市提供服务,但不出所料,公司开始亏损。第一天夜里运送的包裹只有186件。在前26个月里,联邦快递公司亏损2930万美元,欠债主4900万美元,随时可能倒掉。公司的投资者开始怀疑,他们想撤走自己的资本,免得最后血本无归。他一边照看公司的业务,一边极力争取更多的资金,并设法安慰那些越来越心存疑虑的投资者,忙得焦头烂额。
可是,公司还是在负债累累。为了抵偿公司的债务,他卖掉了自己的私人飞机,甚至居然伪造律师签字,从家庭信托基金中提取本属于他两个姐姐的钱;为了改善经营情况,他尽全力争取客户,开拓市场;为了得到美国行政总局的合约,联邦快递公司在西部开辟了6条航线,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他把价格杀得很低,以致使人怀疑是否还有利润。但他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更长久的利益,他认为尽管这笔业务并没有很高的利润,却可以用来充当公司的门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和安抚人心。
他的不屈不挠、他的对前途的无限信心和十足的勇气,吸引了联邦公司的雇员,他们心甘情愿、同舟共济来渡过难关,他们为了公司的利益做出了许多令人感动和别具一格的事迹。送货人可以抵押自己的手表来购买汽油;当执法官来查扣鹰式飞机时,职工把飞机藏起来;面对公司一度达到的每天80万件额外包装件,数千名雇员们自愿在午夜之前来到货仓,连夜清理堆积如山的货物。深受感动的他曾经在报纸上用整整10个版面表达对工人们的感谢,并用军人的敬礼来结束这份感谢词。这无疑是对员工的最高嘉奖。
后来,他对工人更是给予了更大的物质报答,不仅这样,他还承诺不裁员、最高工资、利润共享、管理人员的股份权等政策,使得自己成为最好的公司之一。皇天不负苦心人,形势的发展终于开始朝着有利于联邦快递的方向去。
在不懈的努力下,公司的经营状况开始好转。这时候的公司,已经拥有上万个固定客户,并取得了丰硕的利润。
他的公司,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家创办不足10年,不靠收购或合并而超过10亿美元营业额的公司。直到如今,联邦快递仍一路顺利地发展着。
他一个人,创造了一群人的神话。
人生寄语:
自信和责任可以支撑着一个人走下去,没什么大不了的。一切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只要不轻易停下追逐的脚步,生命的惊喜在于一切皆有可能。
低下头,草长莺飞
天空是那样遥远,但我们只能仰头触及,浮云虽美,却从来不属于我们。真正的拥有是脚踏实地,泥土是芬芳的、小草是生长的,就连那黄色的小雏菊,都是清新的。在低下头的世界,才有触手可及的景致。
从北京到东京,那么长的距离,可在邦妮的心里,如果可能,还想飞得更远。她是个叛逆的孩子,叛逆到现在。她无法理解,母亲为何要处处刁难她。她没有得到过太多的母爱,母亲总是在忙碌中挑剔她这个,挑剔她那个。母亲更不会叫她小乖乖、小宝贝儿之类的甜蜜昵称,对待邦妮的态度,历来像成年人对待成年人的那种冷漠。
邦妮渴望一种爱,她不止一次地想,要脱离那个令人倒胃口的家庭。她大学时,报考的是上海,大学毕业,她又读了研究生,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她就到了日本。母亲对她说,无论你作任何决定,我都不约束你,但是你一旦工作,必须每个月要交给家里一些钱。那些钱可以理解成为债,是她欠了父母的学费和生活费以及养育费。
邦妮是有骨气的,她答应了母亲。
初来乍到的邦妮,她的语言水平实在糟糕,于是她不得不参加了日语学习班。很多在日本的留学生都是一边打工一边完成学业,邦妮也不例外。她不愿意去做一些打杂的事情,从骨子里就看不起洗碗洗盘子的工作。当然她更不会为了钱去做AV女郎,她是那样的高傲和自尊。很快她就有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母亲更是不顾及她的死活,经常趁着她在线,就向她催要生活费。
邦妮一度想,不如找个日本人做他的二奶算了。可是她实在不忍心放弃自己修炼多年的骄傲,她有着不可思议的桀骜不驯,这种桀骜不驯近乎到了冥顽不灵的地步。她觉得她的身体里,流淌着的是高贵的血液,她不屑与这个世界较量短长。至于给母亲的生活费,她每个月都按期邮寄,有的时候实在缺钱了,就会找同学应急一下。这也是她狠下心来,低下高贵的头才借到的,邦妮发誓一定要结束这种日子。
邦妮的房子是托大阪的中国人帮忙找的,当时和她一起留学的有四个,他们住在一起。那房子是日本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木质老屋,房租便宜,空间也相对要大一些。他们5个人便集体租下了。其中有两个女生,一个做了日本人的情妇,一个当了“女体盛”艺妓,不久就搬了出去。两个男生靠打零工度日,邦妮则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和他们在一起自然显得捉襟见肘。
和邦妮关系最好的,也是肯借钱给邦妮的“女体盛”艺妓,曾邀请邦妮和她一起居住。邦妮最初谢绝了她的好意,时间一久,同住的男生有一位忍受不了贫苦,提早回了国。这下,邦妮承受不了负重和担惊受怕,便到同学那里寄住。
邦妮终于知道了“女体盛”意味着什么,她把生活想象得太简单,女同学也一直没告诉她,她以为只是跳跳舞、上上菜。没有想到,那是脱光衣服,把自己洗得像高档盘子一样干净,为了那些有钱有势寻欢的人用身体上菜。
女同学的钱赚得辛苦又没尊严。她对邦妮说,她的老家在农村,父亲为了她出国,欠了很多债,欠了很多人情。她知道这种钱龌龊,但是她必须要生存,要让父母过上像样的日子。有时候,生存和生活之间隔着一座山,生存比生活更残酷和无奈。人要学会在现实的面前低头,低头不代表没骨气,不是失去气节,而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抬起头做人。
邦妮似乎明白了一些。回想她的成长历程,她发现她竟然没有遭遇过这种生存危机。母亲虽然强势,但是对她的生活还是照顾得十分妥帖。学费和生活费,她不像其他的同学过得那样艰难。或许她该重新认识母亲,认识生活。
邦妮第一次弯下脊梁,去了一家中餐馆,当了名女招待。因为她长相甜美又落落大方,得到了食客的一致好评。她用打工的钱垫付了学费,还了债,也能定期给母亲交生活费。
她开始注意周围的人,她的房东,她的同学,还有那些顾客。他们每一个人都为生活所累,却洋溢着或温暖或坚强的气息。她不再鄙视生活在底层的人和那些让她之前无法理解的事情,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传说。每一种传说必然有理有据。她理解了为什么有人心甘情愿去做“女体盛”,有的人去做了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