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总是把“心机”想成一种诡计,一种世故,其实不然。这里的心机不是害人之心,也不是处心积虑算计别人之心,更不是玩阴谋手段的欺诈之心,而是做人的一种智慧和谋略,是助我们人财两旺的向导。没有心机的人就像扛着榆木脑袋的木偶一样,被人玩弄于股掌,任凭别人的安排和摆布,又何谈成功呢?所以,无论你多么有才华,多么有背景,如果不懂做人的心机,也是难以成功的。
做人不要太单纯
做人单纯本身没有错,可关键是社会太复杂,你要想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上立足,就要懂得伪装自己,以防被人欺诈,被人骗。单纯可以,但不要太单纯,内心还是要有一点“心机”的。
文学大师李敖先生在文章《好人坏在哪里》中写到这样的文字: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做好人、训练做好人,长大以后,有的自信是好人、有的自许是好人、有的自命是好人,他们从小到老、从老到咽气,一直如此自信、自许或自命,从来不疑有他。但是,好人、好人,他们真是好人吗?深究起来,可不见得。”
大师讲道,因为好人太单纯,他们只想独善其身,不敢也不愿与坏人较量,结果总是受坏人欺负。
其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太单纯,往往是被人欺负。当然,做人单纯本身没有错,可关键是社会太复杂,你要想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上立足,就要懂得伪装自己,以防被人欺诈,被人骗。单纯可以,但不要太单纯,内心还是要有一点“心机”的。
中国古代大哲学家荀子在论人性时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的品性如果看起来是善的,那一定是努力扮成这样的,因为人性本来是恶的。这就是荀子的人性本恶论。同时告诉人们,做人不可太单纯,要有点心计,才能保全自己。
当然,也有人坚持认为“性本善”的观点。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绝非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但是,做人不要太单纯,多一点心眼儿,谨慎小心,总是好的。如果一味地单纯,很轻易地相信别人,就很容易吃亏上当。
从前,有一个地方住着一只蝎子和一只青蛙。蝎子想过池塘,但不会游泳。于是,它爬到青蛙面前央求道:“劳驾,青蛙先生,你能驮着我过池塘吗?”
“我当然能。”青蛙回答,“但在目前情况下,我必须拒绝,因为你可能在我游泳时蜇我。”
“可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蝎子反问,“蜇你对我毫无好处,因为你死了我就会沉没。”
青蛙虽然知道蝎子是多么狠毒,但又觉得它说得也有道理。青蛙想,也许蝎子这一次会收起毒刺,于是就同意了。蝎子爬到青蛙背上,它俩开始横渡池塘。就在它们游到池塘中央时,蝎子突然弯起尾巴蜇了青蛙一口。伤势严重的青蛙大喊道:“你为什么要蜇我呢?蜇我对你毫无好处,因为我死了你就会沉没。”
“我知道。”蝎子一面下沉一面说,“但我是蝎子,我必须蜇你。这是我的天性。”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小人当然也是这样,所以,做人不能太单纯,处处都要小心提防着小人。
人生从某种角度也是一场战争,俗话说,兵不厌诈,既然是战争,这种欺诈就无处不在。社会上鱼龙混杂,陷阱、圈套密布,你必须小心提防,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你做人没有一点心机,被别人欺骗,吃大亏,你不必埋怨别人太卑鄙,只能说自己做人太单纯、太大意。
你知道行动缓慢的乌龟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吗?当遇到危险时,乌龟便将头和爪子全缩进了壳内,这样装死足足几分钟后才慢慢将头伸出来窥探,等敌人走了,它才会爬出来。刺猬遇到危险时,也知道将自己身体柔软的部位统统藏起来,而将尖利的刺向外抵御外敌的入侵,让入侵者无可奈何,只好悻悻而去。兔子也懂得自我保护,虽然兔子看起来蹦蹦跳跳的很快乐,很单纯,可是,当它看到空中盘旋的鹰时,兔子知道自己光靠跑得快是逃不掉的,只能反击。它就顺势打个滚,仰面躺在地上,装作死去,等鹰俯冲下来时,一跃而起双爪猛抓鹰的胸肚部位,受伤的鹰悲鸣几声,仓皇飞上了天空。
连自然中的动物都知道面对对手时使用心机让自己脱离危险,我们又怎能做人太单纯呢?与人打交道时要谨慎小心,为人处世时不妨考虑一些防范对策,以防万一,等到事情发展到糟糕的程度就为时晚矣。
在《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曹操吩咐手下为他修建一座花园,落成后曹操亲自去察看,手下问他是否满意,他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们都不理解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惟杨修聪明过人,领会到了曹操的意图:“门”内添一“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他的属下动手把园门缩小了。曹操再次来看非常高兴,便问是谁知道他的意图,左右回答说是杨修。疑心病很重的曹操,对准确领会自己意图的杨修表示赞赏,可内心生忌,所以,杨修并未得到曹操的重用提拔。
还有另外一次,有人款待曹操一盒酥,曹操吃了一点,便在上面写一“合”字让大家看,人们都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杨修看到便吃了一口,说:“主公让我们每人吃一口,这没有什么可怀疑的。”虽然曹操当时没怎么样,但他对杨修的戒心日益加重,而且还产生了除掉杨修的想法。
后来,在一次战斗中,曹操被蜀军围困于斜谷,进退两难,便“有感于怀”。以“鸡肋”为口令。杨修知道了曹的心思,就吩咐随行军士收拾行李准备打道回府。将军夏侯敦见状大吃一惊,问杨修为什么要擅自做主行动?杨修说:“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不料曹操以扰乱军心为借口,把杨修杀了。杨修这次聪明“绝顶”,却没带来好结果。
毋庸置疑,杨修是聪明绝顶的,但是,杨修却太单纯了,缺乏做人的心机。面对内心狡诈的一代枭雄,他不懂得藏拙,不懂得掩饰自己,又怎能不被阴险的曹操打压呢?西方有句谚语说:尽管星星都有光明,却不敢比太阳更亮。《阴符经》说:“性有巧拙,可以伏藏。”这也就是让我们懂得,做人要有心机,不能太单纯。
做人太单纯,只能是明里吃亏,暗里受气,千疮百孔,一辈子翻不了身。因此,做人不能太单纯,应懂得适度伪装自己。不懂做人“心机”的人不但没有内涵,而且还没有成功的欲望。要想成功,你就要懂得做人的“心机”。
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说不该说的话
一个人能够约束自己的嘴,不论在何种场合下用语都很恰当,那么他就是有智慧的。这就是说,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就不说。不该说的也说了,就属于多言。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这都是古训,应该牢记。
说到管好自己的嘴巴,也许有的人会联想到利用公款大吃大喝。但是,这里说的是嘴巴的另一个功能——说话。不妨先读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只乌龟,因为天旱,找不到水喝而口渴得不能忍受。这时正好来了一只仙鹤,乌龟就哀求仙鹤带它到远处的池塘去。仙鹤便用嘴衔着乌龟飞行。飞到一个城市的上空时,乌龟忍不住对仙鹤说:“这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不停下来看看呢?”仙鹤想回答乌龟的话,可刚一张嘴乌龟便从空中掉了下去,结果被人拣去宰了。
寓言的寓意很简单:世上那些愚笨的人就像这只乌龟一样,都是因为口舌不谨慎,给自己招来了灾祸。
人的嘴巴有两种功能,一是吃饭,二是说话。
人的话有两种,一类是该说的,一类是不该说的。
会做人,就要管好自己的嘴巴,说该说的话,不该说的就闭口不谈。如果管不好自己的嘴巴,大言不惭,只会给自己带来危害。孔子说:“一个人大言不惭,那他做起事来一定很困难。”宋朝朱熹也说:“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践其言,其不难哉!”说者容易,做者难。所以,一个人说话一定要注意,大言不惭、夸夸其谈、自鸣得意、讥讽他人,最后往往会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古往今来,因为说错话而招致灾祸的例子数不胜数。尤其是古代政治斗争中,党派林立,说话稍不注意就会大祸临头。前面我们讲过的故事中,聪明绝顶的杨修为什么死了呢?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他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在曹操面前卖弄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懂得适可而止,结果,曹操找一个机会就将杨修给杀了。当今因为说错话,说不当的话,说不负责任的话而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和结果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文文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在一家公司做总经理助理,一次,文文陪同总经理与重要的客户见面,总经理叮嘱文文,这次会议对公司的发展很重要,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力争给客户留下好的印象,促成合作。
文文点了点头,尾随着总经理向会议室走去。
一进会场,和等在那里的李总寒暄后,进入正题。当谈到之前的一个项目,在这个项目上与两位客户在谈判,但是公司只会选择一家公司合作,所以,在这两位客户之间,总经理比较小心地谈着,并且很避讳在一位客户面前谈到另一位客户。
两位老总在交流时,文文在一旁听着。同时还不时地在两人说话间插上几句。其实老总是不满意文文插话的,不过当着客人的面,老总不好发作。所以,不时地要求文文去拿点东西或做点其他事,企图将她支开。但文文却不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她不明白老总的意思是在无声地告诉她不要喧宾夺主,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行了。毫无心机的文文不停地插话,搞得两个老总都不耐烦了。
当客户说起对项目合作的一些建议时,文文抢着说:“前几天那个王总(竞争者之一)也说过这事。”文文口不择言地说话,将气氛弄得很尴尬,气氛达到了冰点,总经理脸上很难看,气愤地对文文说:“我想起来了,公司里还有一些事情需要你回去协助一下,你现在就马上回去吧。”
文文这才离开了会议室,回公司去了。但是,第二天,总经理就将文文辞退了。
慎言能体现一个人的涵养和修行。管好自己的嘴巴,会给人留下稳重谨慎的印象。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嘴而给别人和自己带来伤害。
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说不该说的话,听起来容易,能做到还需要有一定的智慧。如果有人能够约束自己的嘴巴,不论在何种场合下用语都很恰当,那么他就是有智慧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就不说。不该说的也说了,就属于多言。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这都是古训,应该牢记。
说话要把握分寸,不该说的话不要说,就算是开玩笑也要有个度。古人曾说:“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并集……君子所以宁默毋语。”为人处世,不可不重视慎言。慎言不仅能让人体会到“沉默是金”的道理,还能让人认识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奥妙。
有些伤害人的话不说,别人不会认为你是哑巴,相反会觉得你有内涵、有修养。伤害人的话语确实令人讨厌、令人憎恶,甚至还能引起双方发生冲突。因为人都会有维护自尊和人格的本能。注意自己所说的话,不要让无意中所说的话伤害到他人。
我们经常说:“言多必失。”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话,说得多了,话里自然就会暴露出许多问题。特别是在人多的场合,你一旦失言了,一句话就有可能会伤害到一个人,这就会让你招惹祸端。
有心机的人不管在什么场合,都很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而无心机的人说话不顾忌场合,面对别人总是乱讲话,甚至说话连大脑都不过。你要知道,说出去的话,就如同泼出去的水一样,是收不回来的。所以,说话时一定要谨慎。
有个关于苏格拉底的故事,有一次他的一位门生匆匆忙忙地跑来找苏格拉底,边喘气边兴奋地说:“告诉您一件事,您绝对想不到的……”“等一下!”苏格拉底毫不留情地制止他,“你告诉我的话,事先经过三次筛选了吗?”他的学生察觉事情不妙,不解地摇摇头。苏格拉底继续说:“不论何时,你要告诉别人的事情都要经过三个‘筛子’的筛选。第一个筛子叫真实,你要告诉别人的事是真实的吗?”“我是从街上听来的,大家都这么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那你就应该用第二个筛子去检查,如果不是真的,至少应该是善意的,你要告诉我的事是善意的吗?”“不,正好相反。”他的学生羞愧地低下头来。苏格拉底继续说:“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检查看看,你这么着急要告诉我的事,是很重要吗?”“并不很重要……”苏格拉底打断他的话:“既然这个消息不重要,又不是出于善意,你更不知道它是真是假,你又何必要说呢,说出来只会增加我们两人的困扰罢了。”
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急事,慢慢地说;大事,清楚地说;没把握的事,谨慎地说;没有发生的事,不要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地说;开心的事,看场合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别人的事,小心地说;自己的事,先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以后再说。
这些话说得多好,在为人处世时,你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个人的成就荣辱,因此,生活时一定要慎重,要恰当。
别把心事都写在脸上
与人交往时,如果你心里藏不住事,经常把内心的一举一动都写在脸上,这就很容易让人一眼看透你的内心,读懂你的心情。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这其实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在与人交往中很容易吃亏。
喜欢三国的朋友都知道“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曹操问刘备天下谁能称为英雄,刘备虽心中自诩为英雄,可是在曹操面前不能说啊!说了实话是要掉脑袋的,心里想着可以,但不能说,也不能表现在脸上。这多亏了刘备的脸皮厚了,装模作样地拿出袁术、袁绍、刘表等人来充数。曹操当然不信了,语重心长地对刘备说了一番话:“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并告诉刘备:“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哪受得了这样的刺激?难道自己多日来的韬光养晦也被曹操看穿了?内心如波涛汹涌澎湃,可表面不能动声色啊。忍不住手中匙子落地,但此时大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装着被雷吓着了,淡定从容地拾起落在地上的东西,将内心的汹涌澎湃掩饰过去了。
难怪史学家一致认为,刘备能三分天下,称霸一方,最重要的就是脸皮厚。脸皮厚说到底就是做人有心机,喜怒不形于色,不把心事都写在脸上。
“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这说明了做人胸有城府,不把心情都写在脸上,才能有所作为。试想一下,如果你哪天不开心,脸上便冷若冰霜,看谁都好像别人欠你钱似的,这样的人,谁会愿意和你交往?内心想什么就说什么,即使不说也都写在脸上,别人想不知道都难。或许你觉得自己是直爽,可有时候别人却会因为你的直而受到伤害。
整天将心情写在脸上的人都是不成熟的人,他们在为人处世中,很容易得罪人,而自己还不自知。只有学会掩饰自己的心情,控制自己的情绪,才是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具备的状态。
公元前605年,也就是在周定王二年,楚庄王经过艰苦作战,平定了叛乱之后,大摆酒宴,招待群臣,来欢庆胜利,还命名为“太平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