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说上面那么多话的意思也就是说眼泪不能流得太随便,“男儿有泪不轻弹”,关键是掌握一个度。白居易勇敢进言得罪了权贵而被贬为江州司马,他没哭。次年秋夜浔阳送客,遇到身世飘零的琵琶女,竟然难以自抑,硬整出一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来,搞得那么多文人骚客跟着如泣如诉地朗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可见白居易确实是哭坛高手,属于不哭则已,一哭惊人的类型。从白居易的身上,我们发现,中国文化里的哭还是很丰富的,不是压抑男人哭,而是鼓励男人要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哭。柳永选择了“执手相看泪眼”的时候哭,惹得多少女人为之倾情。可见哭不是错,哭对于男人来说和硬气坚强一类的词功效是相同的,大侠如萧峰者不见得就快活,软弱如段正淳者却春风得意。我没有问过,但我怀疑女人们大抵是喜欢柳永比喜欢项羽多些。如果能够成就项羽那样的霸业尚且值得,但我们大多数人不过是俗世中的贩夫走卒,却也被剥夺着哭的权利,跟着那些伟人去装坚强,实在是可怜。
2000年的奥运会上,占旭刚一声男人的怒吼,硬是把奥运冠军给拿回来了。当时占旭刚没哭,倒是那个记者哭了,拿着话筒站在镜头前泣不成声,哽咽难言,把中国人那点民族精神都给渲染出来了。我后来没打听中央台是否升了这个哥们的职,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这哥们哭了,所以中国人都把他记住了。就像我们现在大都记得倪萍渲染亲情时的泪光闪闪一样。
23.洋节 圣诞是块试爱石
洋节
现在的年轻人都对洋节特感兴趣。这与洋节多为关照个人情绪有关。但洋节本质上还是年轻人找的一个借口,那天他们有了充足的理由开心地玩。人们都愿意在节日那天陪在自己爱的人身边,所以看某个人节日那天是否陪着你,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否爱你了。这个测试的方法特别灵验。这大概算是洋节给我们生活做的特别大的一个贡献。另一个很显然的现象是老一些的人大多对洋节熟视无睹,他们只对中国农历的春节感兴趣。
圣诞是块试爱石
中国人是很聪明的,外国人的好的优秀的东西,中国人都很方便地借用,并总结出很多经验,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拿来主义,还比如师夷长技以制夷。当然,现在我们不怎么太多地想制夷了,我们现在更多地想着活得更好,所以,在我们感到有必要聚一聚的时候,我们就挖空心思地找借口。节日是一个最好的借口,但中国的节日是有限的,于是我们又想到洋节。于是我们就可以开心地玩了。这简直是国际友人对我们的支援。
如果单纯从玩的角度看,圣诞节不是最好的时间,因为再过六天,就是元旦了。但我们很快就想到了办法来充分地利用。元旦是要和家人一起庆祝的,这一点不好动摇,而圣诞节的出现就给希望开辟第二战场的人们提供了机会。很多婚外情都是节日的时候被发现的,一些人吃着碗里盯着锅里的想法的破灭,也大都在节日。节日的特点是大家都想过,这时候在配偶和情人之间,就必须做出孰轻孰重的取舍了。但那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啊!就像《一声叹息》里张国立说的,徐帆和刘蓓,都是生命里的最爱。如果你面对的是两块肉,男人的真正想法其实是两块肉都吃掉。所以,在判断另一半是否外面有了别的人时,最好的标准就是看节日的时候他是否愿意和你在一起。
我现在是单身贵族,但这并不能说明我就轻松,就可以随便安排圣诞节那天的时间了。此前我的想法按照一哥们的总结是放长线吊大鱼,放了很多线,每天可以陪在不同的女孩子身边,只要精力和钱支撑得住,就完全可以游刃有余。但圣诞节那天,就只能放一条线了,因为,那么重要的平安夜的晚上,你没有陪着人家,还能说明是爱着吗?别再幻想什么中间路线了,最好的选择,就是把花心收起来,然后闭上眼睛,赌一把,横竖就是这一个了。这时候任何别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因为,女孩子们的眼睛可是雪亮的。从这个角度说,对于那些已经在爱着的男女们来说,圣诞节怎么过是简单的,反正就是过呗。而那些还不能确定的,就得绷紧那根弦了,如果那天一个男的把球朋酒友都舍弃了义无返顾地来陪你,那他就是爱你的了。肯定是。
这样想想,圣诞节是多么美好的一个节日啊,那天我们不仅可以去教堂听赞美诗,和朋友们一起吃饭,大半夜的时候仍在街上逛,还知道了谁是真正爱自己的人。一顿饭容易得,试爱石却难得啊!希望平安夜陪在你身边的那个人,能陪你一辈子。
24.衣间岁月 穿一身白领的衣服去上班
衣间岁月
一个人穿什么样的衣服最能暴露这个人的本质,因为这个暴露是悄悄的,是自然而然的,是这个人主动的。七十年代出生的这拨人对于服饰的选择大抵经过了这样一条路:牛仔装,运动服,偶尔破费一下买佐丹奴一类的品牌;然后工作了有了点钱,便买很贵的套装,因为这样最能体现成熟,看起来不再被误认为还没出校门;后来改穿舒服的休闲装,偶尔碰上重要的商业谈判等场合才穿正式一点的衣服,因为他们开始知道其实无论穿什么样的衣服,别人怎么看都不重要,只要自己觉着舒适。
穿一身白领的衣服去上班
肖梅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英国人开的公司里做翻译。老板是一个标准的英国中产阶级男士,斯文里边打着厚厚的刻板烙印,整天穿着西服,打着领带,不苟言笑地站在大大的办公间里边。受到老板的绅士派头的引导,小姐们像是给夏奈尔做广告似的,全一色的套装系列,其间的差别,只是颜色上的选择的不同罢了。刚走出校门的肖梅,明显的囊中羞涩,对美丽的套装望而却步。好长的一段时间里,每天上班还是牛仔裤、运动装,十足的学生样儿。老板对她也没有特别的要求,那段日子,肖梅特别“个色”地在大办公间里,走来走去的,格外得引人注目。肖梅终于买了白西服套裙,配白色高跟鞋,不仅是因为感觉到了太过“另类”,还因为一次大客户来访,是法国人,全公司里,只有肖梅的法语最流利,所以肖梅就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接待工作。老板提前一天就通知了肖梅,还刻意地嘱咐,“别再穿得像学生似的,一定要成熟,要有职业女性的样子。”肖梅的学生时代这才算彻底结束了。但她自己选择的这身白色套装,只是第一次还算满意,因为,当她第二天依旧一身白的走进公司时,她发现很多同事都以异样的眼光看她。肖梅事后才知道白领们的办公室穿衣原则——每天要换一套不同的衣服来上班。先生们只要换一件衬衫或者领带也就可以了,小姐们却最好天天焕然一新,老板对她讲这条的时候,可把肖梅吓坏了,天天换,那得多少衣服呀?那时候,除了这身白色套装,肖梅没有几身象样的衣服。当然,后来肖梅明白了其中的秘诀,并不是每个同事都有非常多的衣服的,因为,你可以周一、三、五一套,二、四、六另外一套。而且,即使只有两套衣服,却可以重新排列组合,并按颜色和款式搭配上不同的丝巾、项链等饰物,就可以有万种变化了。每天晚上睡觉前,肖梅都要打开衣柜门,想一想明天穿什么样的衣服。她可不敢大意,因为在白领圈子里,如果你第二天没有换一身新衣服,人家会认为你昨天没有回家,是坏女孩。
或许是因为穿衣服方面的讲究太多的缘故,肖梅后来换了公司。这次是一家广告公司,老板是美国人。“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这是定论。肖梅到那家公司不久,就剃了个当时时兴的板寸,这要是在原来的公司,还敢进写字楼么?但在广告界,这却很正常,是流行的模式。你越是穿出你自己的特点来,越表明你的活跃,客户会认为你可以做出很好的创意和策划来。而天天不变的套装,简直是大忌,因为客户到你的公司来是找好的点子的,而不是一个守纪律的职员。曾经有一次,肖梅和美国老板一起接待一个客户,老板穿着棉布衬衫和纯棉长裤,翻绒面的皮鞋,肖梅则是一条绿色格子的七分裤,真丝小背心外面搭着一条蝴蝶似的披肩。两个人就这样坐在客户对面,客户忍俊不禁,但客户却就因为这一点选择了肖梅的公司。越是随性的人,越可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在特别讲究独辟蹊径的广告界是一个至理名言。
肖梅的着装后来又返朴归真了,在英国老板领导下,她养成了天天焕然一新的习惯,在美国老板的影响下,她越发地强调个性和随性,但她没想到有一天会走回老路上去,衣服不穿脏了不换,甚至以脏为荣,那可是大学时代的事了呀!因为到一家报社编时尚版,肖梅开始经常一身牛仔装出没,因为时常有加班,晚上可能工作到很晚,脑袋都昏昏的了,更别说注意穿衣上的细节。而在出门采访的时候,一身中性的服装,又特别地容易给人好感,容易接受,也难怪肖梅乐此不疲了。
总结工作以来的日子,肖梅认为作为职业女性,从事什么职业,就要穿什么样的衣服。但对于自己,肖梅还是喜欢现在的状态,肖梅说终于找到老家了。
25.隐忍 曾经的花样年华
隐忍
人如果可以张扬,那他一定理解不了隐忍,张扬的人比隐忍的人快乐一百倍。隐忍是一种最深刻的痛苦,因为隐忍的人把所有的痛苦都扛在了自己的肩上。有一句话,说了,就可以平静下来,但却偏偏说不出口,所以才牵肠挂肚。隐忍的人总是拒绝别人,其实,他们是怕被别人拒绝。然后叹息一声,终是年华已去,这指间的岁月却斑驳在目。王家卫是属于七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花样年华》受欢迎,那是因为片子里刻画的隐忍与观众的思想不谋而合。
曾经的花样年华
《花样年华》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说不好,因为看不懂。不好懂倒是真的,王家卫的爱情太隐忍,里面包含了太多的无奈。那是一段30年前的爱情,虽然其间满是积尘,但却离我们那样地近,近到触手可及。就像王家卫用镜头对我们说的,不是不爱,不是不想爱,而是不知道是否应该爱。他们无数次在昏暗的甬道里相遇,在台阶上擦肩而过。当他们明白面临着相同的尴尬处境时,两个细腻内敛的人有了接近的理由,说了,都可以平静下来,但却偏偏说不出口,所以才牵肠挂肚。
梁朝伟和张曼玉在片中同是天涯沦落人,因为他们的配偶走到了一起。关于背叛,两人都避免直面,其实他们是害怕接近真相。于是他们的关系开始于假设,因为他们想知道“他们是怎样开始的”。而在操练的过程中,他们却真的入戏了,爱上了对方,但依然不知所措。但事情毕竟还是发生了,埋藏于心底的欲望和感情,随着梁朝伟手中袅袅上升的轻烟淡淡地飘浮在空气中,挥之不去,绵绵不绝,而又了无声息,如一条细细长长的小溪悄然地流淌着。王家卫在这部戏中对演员表演的要求几乎达到了抑制化的极限,完全的内敛,以最少的外部动作和面部表情来表现人物内心的冲突。这是最古典的中国人的爱情,因为脆弱,所以没有勇气去接受。终于,张曼玉转身走了,他们选择了拒绝,其实真实的想法是害怕被拒绝。
这是一段小心翼翼的爱情,总是欲说还休,所以片中时刻都是那样的压抑。虽然处处可见传统中国式微妙隐秘的感情的体现,但对于欲望,王家卫并没有节省镜头。片中到处都是雨,昏黄路灯下的雨丝,雨滴砸在地面上的特写,都是感情暗涌的潜流。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水代表了情欲。但爱情都被张曼玉的旗袍遮住了,每一个部分都不会轻易地对外开放。虽然张曼玉不断风情万种地从镜头前走过,摇曳生姿,美得让人屏息凝视,但那是曾经的花样年华呀,那是曾经的欲望和感情呀,当旗袍从鲜艳夺目到古朴清新,我们看见了一个女人最美丽的年华和一段伸手可及却又终归消逝于无痕的爱。杜可风的手提摄影、广角镜头、近距离跟拍、抽格处理等等基本上都不见了,代之以侯孝贤式的长镜头、全景深和舒缓的平移,而在这缓慢的节奏中,一段爱情结束了,虽然我们意犹未尽。
在旗袍颜色的不断变换中,在墙上广告的不断更迭中,时光在流逝。人们看张曼玉,多半是注意了她更换过38次的旗袍,玲珑的曲线,以为她依旧是LUX里青春可人的女子,不想王家卫在3秒钟里给了她的手一个定格,却有了些皱起,叹息一声终是年华已去,这指间的岁月斑驳在目。过去了,一切都过去了。开始于假设,也结束于假设,梁朝伟说:“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走?”张曼玉却说:“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走?”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会轮回,尤其爱情。如果你经历一次这样的爱情,在平静的外表下把欲望隐忍,你才会理解《花样年华》,才会理解王家卫。
26.欲说还羞 欲说还羞
欲说还羞
中国人从来都是这么矛盾,既想尝试新鲜的东西,但又心存忧虑,所以总是欲说还羞。没有人统计过中国的女人是怎样从足不出户笑不露齿,进步到今天这个说是半边天实则多半天的。七十年代出生的这拨人活得相对洒脱一些,但遇到紧要的关口,却仍然把自己包藏起来,严严实实的,就像当年中国女人裹起来的脚。中国人一直就习惯隐忍,最好的例子是勾践。而放在女子身上,欲说还羞还可以说成是含羞脉脉,所以也不见得是坏事。但显然今天的中国人在改变这一点,上海商场里的女性内衣柜台出现男售货员便是一例。
欲说还羞
据说真正能考验一个女人的品位的标尺有两把:一把是香水,一把是内衣。两个的意味深长之处,在于都不是外人可以触目所及的,所以才给人遐思。而中国偏偏盛产的是淑女,淑女的特色在于女子的任何美好与新鲜都想要,但却又一副默默含羞状。闺阁把女人紧紧地包藏起来,严严实实的,就像当年被同样珍藏的脚。
上海的女人们大概是现今最淑女的一群了,她们一方面要最时髦最现代,另一方面又欲说还羞。最近她们就狠狠地羞了一回,恰当的说法是恼羞成怒,因为,有一天她们发现内衣柜台里竟站着一个男服务生。淑女们的恼怒当然是有理由的,因为她们认为这样不舒服,一个男的在那里看着,总好像看到了内衣,就可以想见内衣穿在女人身上的模样。这可以看作是视觉上的侵略,是不尊重,中国的男人们还没有如此大庭广众之下用眼睛非礼过女同胞呢。淑女们的观点大抵一致,那就是把那个想入非非的臭男人赶出去,因为那是女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