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提及“无中生有”一词,人们往往把它与“无事生非”混为一谈。而我们今天所说的“无中生有”与上述内容不是一个概念,故不能同日而语。我们这里讲的“无中生有”,是一个哲学命题,它揭示了人类社会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规律——创新思维。
有位哲学家说过:“创造是人的本质”;也有人说:“人类生活的本质在于创造”。从生物进化的观点看,人之所以能脱离动物界而成为人,就在于人具有创造的本性,能够利用自然界已有的东西,创造出自然界所不曾有过的丰富多彩的事物。
而人类要创造,就必须“无中生有”;没有“无中生有”,就不能创造,这是一对孪生的辩证关系。
地球自造就人类以来,从古到今,人们就是在“无中生有”中发展起来的。“无中生有”是社会和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它是一切创新思维的哲学基础。企业拥有这种创新思维就能发展,没有这种创新思维就不能发展,所以“创新”是企业生命的源泉。纵观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工业文明时代的种种新事物的出现,都是“无中生有”的产物。
从这个意义上说,“无中生有”是一种敢为人先、敢想敢干和敢冒风险的思想行为。企业的决策者和科技人员有无这种品质,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为企业的一切发明创造,世上的大多数事物都是从无到有和“无中生有”的。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还是这样,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这个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实践表明,“无中生有”理论拥有巨大的潜能,这种潜能,就像宇宙一样无边无际,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它的作用及对人类的贡献必然会越来越大。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企业的发展,自然也不会有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综上所述,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创造,也离不开“无中生有”。所以,我们认为“无中生有”理论是一种创造性的理论,它是人类最引以自豪的无价之宝。为此,有人把人类社会和企业的发展用两个字加以概括:即“有”和“无”。“有”指的是人们或一个企业所拥有的一切物质形态的东西和从事活动的范围,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而“无”则是“有”之外天赐人造的无边无际的万物世界、层出不穷的大小机遇、巨大的市场,以及取之不竭的大脑资源,这是“无”的客观状态,而“无”的主观状态,则是人的知觉、思维、感情和决策能力方面达到并能保持的自由境界。“无”还包括无为的行为状态,做到有理想但不随心所欲,不随意妄为;做到不浪费精力、智慧和时间等资源。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的发展从体制改革到管理创新、从产品设计和生产到占领市场、从技术含量到产品质量等,几乎无处不渗透着“无中生有”。譬如工业设计、企业形象的咨询、策划与广告的策划设计,也无不包容着“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是人类社会和企业极富经济价值的规律,它是关于如何突破“有”的禁锢与束缚,自由进入“无”的主、客观境界,从中获得更多新“有”物。然而,要做到“无中生有”并非易事,它是知识、智慧与胆略的结晶,任何一种“无中生有”,都是一种知识板块的重新组合。只有不断学习,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和有所前进。
世界上的一切伟大事业、成就与成功的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都是“无中生有”的结果,离开“无中生有”将一事无成。同样,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创新;若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注定是没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