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是我们非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成语,它常用来比喻一个人对爱情不专一或对事情见异思迁。
“朝三暮四”语出《庄子》。当养猴人早上给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橡子的时候,猴子们都很怨愤;可他改口说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的时候,猴子就都很高兴了。养猴人并没有增加粮食,即改变实质——每天七个橡子,只是改变了一下形式——分发的方式,就获得了猴子们的满意。但这种形式的变动——早晚分配不同,就是一种创新。
例如,同样的原料,你可以做成漂亮的芭比娃娃,当你把这些同样的原料做成很另类的椰菜娃娃时,看似一种转换,其实这就是一种创新。其实质并没变,仅仅是形式的改变就创造了一个商机。同理,我们在处理其他问题的时候,有的时候,不需要增加什么成本,只是改变一下思维,矛盾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创新这个概念是20世纪著名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来的,原意是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引入一种新产品,开辟一个新市场,开发一种原料的新来源,采用一种新技术,或者采用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熊彼特强调,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但是许多人却都习惯于把创新理解为重大的技术突破,例如,历史上产业革命中的技术创新或现代的电脑技术革命。这些影响历史发展的技术突破当然是创新,但创新决不仅仅限于此。仅仅是改变产品的形式或其他细枝末节,例如,把做芭比娃娃的材料做成椰菜娃娃,同样也是一种创新。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养猴人这种朝三暮四解决矛盾的思维就是一种创新。
养猴人只是改变了一下分发的方式,并没有付出什么代价,但却赢得了猴子们的高兴。同样的道理,我们常见的各种产品在差别上进行创新,也无需大笔资金投入或者冒什么大风险,只要善于观察消费者的消费时尚及变动,对原有产品略加变动就行了。每年推出的新时装其实就是这种创新的体现,正是这种创新源源不断地创造了市场。
朝三暮四是一种思维的创新,有了这种创新的思维方式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能让我们的工作更有活力,做为一个领导如果具有这样的一个思维品质,他就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打破一些固有的做法,能激发人的工作激情。而做为员工如果具备这样的思维,就能在工作中不断地打破僵局,开拓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