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说“这商品我们店没有”,应该说:“你需要的商品,我们将替你想办法。”主顾一旦走进了店堂,就不能轻易让他空手出去。
宁可自己麻烦千遍,不让用户一时不便。
得人心者得天下,得顾客者得财源。
请记住一句格言:人类有着相信“自己人”的本性。只要我们把顾客当作衣食父母接近他们,生意就会兴旺发达。
“客人为什么买东西?”
到现在为止,还是个谜。如果说是因需要某种商品而购买的话,任何人都很难接受。我们常因自己也不太清楚的理由,不知不觉地买了许多不必要的东西。有时在粤店决定不买的商品,到了B店却很轻易地买下,这就是我们因其服务好而做出的决定。
顾客对商店的期望
商店的繁荣与否都在于顾客,而顾客主要来源就是消费大众,每一位消费者当然是依照自己的需求购物,因此掌握消费者购物心理的销售方式,已渐受重视,现依日本零售业者针对“消费者对一家商店究竟有何期望”所作的调查,大致可以归纳成下列诸项重点:
(1)顾客将渐渐移向人际关系较密切的商店。
(2)由于营业人员的笑容而改变购物的心情。
(3)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渐渐选择环境洁净的商店。
(4)对于能站在购买者立场,从旁出主意的商店会产生信赖感。
(5)经由第三者所推荐的商品,会尤具魅力。
(6)信赖该商店的专门性权威。
(7)拒绝去说话态度恶劣的商店。
(8)只要商店中有一位服务态度恶劣的人员,便不再光顾。
(9)极端厌恶该商店的恶臭与不洁。
(10)对于从来不曾去过的商店,不易想到要踏进去。
(11)尊敬勤勉的商人。
(12)期望在商店里有人对自己说“谢谢您”。
(13)认为这家商店处理事物大致尚称慎重。
(14)希望在所有的商品上都附有更明确的说明。
(15)对现场示范充满兴趣。
(16)如果真的信赖这家商店,将会向其他的许多人介绍该商店。
(17)许多人有只剩一点干脆全部买下的想法。
(18)对于曾经发生不祥事件的商店,暂时不愿前往。
(19)善于比较A店与B店的优缺点。
(20)为宣传所吸引,但如果该店令其失望,将不再前往。
(21)对于门可罗雀的商店,提不起光顾的兴趣。
(22)认为顺道一次购买是最方便的。
(23)如果该商店以不找零钱贪小便宜,顾客将敬而远之。
(24)对商店是否有诚意极为敏感。
(25)商店即使照原价销售,顾客仍然认为商店还是赚。
(26)即使稍嫌不便,仍然愿意到服务周到的商店。
在上述归纳的意见当中,以“消费者对于能够站在购买者立场,从旁出主意的商店会产生信赖感”为数最多。这是站在销售第一线的营业员必须了解顾客心理的基点,因为一个销售人员往往以营业额为首要目标,但是必须谨记顾客所希望的是营业员站在他们的立场来建议,因此商店的销售人员能确实做到站在顾客的立场来出主意,那么对于商店的繁荣,将有直接的关系。
有关顾客对商店的期待有所了解之后,接着谈到顾客对销售人员的印象,同样依调查结果亦归纳出下列几项参考重点:
(1)啰嗦地紧迫盯人(尾随叫卖)。
(2)待客不亲切。
(3)如果不买,态度马上改变。
(4)强迫推销。
(5)换货困难且脸色很不和善。
(6)对顾客虚伪地巴结,且故作了解状。
(7)缺乏商品知识。
(8)对工作没有热情。
(9)令人觉得不干净。
(10)无视于顾客的反应,我行我素。
(11)对于顾客提出的要求,无动于衷。
(12)销售人员们聊着天。
(13)对顾客很客气,对同事则动作粗鲁。
(14)谈论已经离开的顾客。
(15)在顾客面前窃窃私语。
(16)倘若正在与某位顾客交易,对其他顾客的询问相应不理。
(17)待客态度因人而异。
(18)无视于同来的顾客。
(19)不坦率地聆听顾客的抱怨。
(20)贬损顾客在其他商店购买的商品,说其他商店的坏话。
(21)顾客如果是孩童,则在品质、分量上有欺骗的行为。
这是通过商店长期经营中,对顾客做“您所喜好、厌恶的销售人员”调查中,有关“厌恶的销售员”的集中意见,透过此一资料,可以观察出消费者的意向,同时可提供销售人员如何去接待顾客的参考。
总之,顾客的消费意识随着生活水准及生活形态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如何有效地掌握住顾客的消费心理是顾客战略上不容忽视的要点。语云:“满意而归的顾客是最佳的推销员”,这句话确是有它的道理,但是往往100个人有100种心情,1000个人就有1000种心情,要让这各式各样的顾客都满意地回去,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生意学中有一项是“消费者若真正信任这一家商店时将会介绍许多人来这家商店”。为了让来店的顾客满足而认为是可信赖的商店,则必须多为顾客着想,因为销售并不单是货物与金钱的交换,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涉,心与心之间的接触,只有将真诚的亲切感加诸商品,才是销售的核心。
接近顾客的技巧
接近是介于顾客心理的兴趣与联想之间,因此适时地接近顾客,可谓销售成功了一半,下述的几项原则可作为参考:
原则1.在仔细看商品时
顾客若在卖场上对某一样商品看很长的时间,则表示对其商品产生了兴趣,而此时就是接近的时机。
原则2.用手去触摸商品时
当顾客若伸手去触摸商品时,亦表示其对商品已感兴趣,这也是销售人员接近的时机。
原则3.将脸从商品处抬起时
此时有两种可能,一种为顾客将等销售人员招呼,以便更详细地观看商品,一种为准备离开,不打算购买。此时在接近顾客时,若为前者则依顾客的需求准备提示商品,若是后者希望能询及原因,以便争取销售机会。
原则4.脚步停止时
顾客突然将脚步停止时,可能是被展示陈列或卖场商品所吸引,此时就是接近的时机,同时要注意顾客的目光所接触的商品,以准备展开此商品的话题。
原则5.像在寻找什么之时
若发现顾客像在寻找什么之时,应予立刻接近,以了解顾客的用意,而且可以省掉顾客寻找的时间,同时增加交易的机会。
原则6.与顾客目光相遇时
此时销售人员应面带笑容,同顾客打招呼,诸如欢迎光临、早安、晚安等问候语,以增进彼此接近的机会。
由于商品种类的不同,顾客在购买商品的心理变化过程亦会有出入,价格高或选择性强的商品,心理变化过程可能较慢,相反的,价格低或购买频度高的商品,顾客在购买时心理变化过程则较短促,从事销售的人员则应针对商品的特征,灵活运用上述六项原则,选择最适当的接近时机,给予顾客适时、到位的服务。
商品提示的技巧
销售人员在接近顾客之后,接着就是准备商品的提示了,由于这个动作是介于购买心理过程的联想与欲望之间,因此,在商品提示时并不是仅仅将商品拿给顾客看,而是要能够促进顾客的联想力,进而刺激其购买欲望,下列几项原则可作为参考:
原则1.将使用时的状态让顾客看
必须将商品使用时的状态提示给顾客看,诸如毛衣或衬衫要展开在顾客胸前,领带要打个结提示给顾客看,以便让顾客能联想到使用时的状态。
原则2.使顾客接触商品
由于人们具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五种感觉,所以在提示商品时要让顾客实际去接触商品,例如食品方面与嗅觉、味觉有关,所以试吃与试饮的效果很重要,借此可以增强顾客对商品的真实感。
原则3.让顾客看出商品的价值
在提示商品之际,要能够让顾客看出商品的价值,比如一颗几十万的钻石,若随便放在展开架上则显不出其价值,而以绒布衬起来,并配合灯光的照明效果,则整个商品价值便显现出来了,所以在提示商品时,一定要注意附加价值效果的表现。
原则4.若一样商品不适合,再提示第二样、第三样
由于每一位顾客对商品的喜好程度不同,往往会因色彩、尺寸、花样、价格因素而觉得不适合,此时销售人员仍是需要提示第二样、第三样商品,以供顾客选择。
原则5.由低价格到高价格的顺序提示给顾客
通过与顾客的接洽,洞悉其所需的设计、规格、材料等因素,以推测顾客预算的金额,由低价格至高价格的顺序逐次提示给顾客,避免一下子就提示价格太高的商品而让顾客不易接受,同时在价格提示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顾客的反应,以掌握顾客所愿意接受的价格。
制造热烈的现场气氛影响顾客
影响顾客主要在于制造一种热烈的现场气氛,使顾客在愉快的心情下买下商品,因而销售现场的气氛是影响顾客购买行为很重要的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顾客,首先应该针对于具有购物权的人。当好几位顾客同时上门时,店员可能一时难以判断出谁具有购买的决定权,但在购买过程中犹豫不决时,根据其相互间的对话,则很容易判断出来。这时,店员应该突破重点,针对具有购物权的人进行说服。有时候,往往由于这方面做得不够好,几个伙伴只好空手而归。因此,店员的说服,不仅能够影响顾客促成交易,而且往往具有购买权的人感到满意而影响了其他顾客的心理,从而得到他们的赞赏。这一点对于那些购买商品犹豫不决的顾客极为重要。他们往往带着同伴来为他确定购买与否,因而对其进行有效的说服是极为有效的。
由上述的情况可以得知,制造良好的气氛是影响顾客购买商品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作为店老板,在这方面应该尤为注意,可以约定一些应酬的专用语,转授给店员一些应酬的技巧,当顾客走了之后,还可以现场就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价,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方面。
另外,制造气氛来影响顾客,店老板应该教导店员做到手不离商品。
在一般情况下,要店员整天都精神饱满是很难做到的,因此装出逼真的忙碌,是影响气氛的很好途径。
不难想像,当没有顾客上门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些方法来调节气氛,商场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况。这时,店员或是呆呆地站在柜台旁,或是偷偷地躲在台柜后面,张大着眼睛看着店内,同时,由于体力的消耗,有些人会打哈欠来,这一气氛传染出来,其他的店员也会睡意萌生,整个店内便呈现出死气沉沉的气氛,当顾客上门时,其情形也就不言而喻了。
有些店员不能很好地认识到气氛的销售的重要性,他们往往会说:“我的工作是销售给顾客商品,既然顾客不上门,那么等待顾客也是我的一部分工作,至于其他,我还能做些什么呢?”他们往往能很认真地站着,但顾客不上门,又有什么办法呢?其实,这种做法,会使销售现场的气氛更加沉重,试想想,众多的店员一声不吭地站立着,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因此,当出现这样的情况,店老板就应该成为气氛的调节者。即使没有顾客上门,店老板也应当想一些新鲜的点子、巧妙的构思来影响店员,这不仅可以活跃气氛,同时对店员的身体健康也有好处。
店老板作为气氛的调节者,首先应当教导店员有一种匆忙的感觉,即使是假装的,也比呆呆站立要好得多。比如,手上拿着商品,或是跟其他朋友聊天都行,只要声音不太大,不至于传到外面就行了。
日本桥康商场一名店老板曾说过:“做店员,在没有顾客的情形下,如果手离开了商品,就会无所适从地四处游荡,这对销售气氛来说是一大天敌。”他的意思是说,当没有顾客上门的情况下,店员也不应该手离商品,你可以将商品从柜台上拿下来,用手摸摸,仔细瞧瞧,看看其内侧,看看其使用说明;或是将商品的位置重新排列,将一些好销售的商品摆到最显眼的地方,做此动作,当顾客看到时就好像是将商品追加到柜台上,因而易于销售。
另外,有些商品,店员可以将其外包装拆除,重新改变其包装再加以修饰,然后将其再次陈列出去,往往这些商品还能很快地一扫而光。同时由于别致的包装令人感到耳目一新,气氛也就大为改观了。
有些店员认为这样太做作了,甚至有时还在忙碌时看到顾客来了而马上将手中的事停下来,这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当顾客看到你忙碌的身影时,对他也是一种气氛影响,因而在购买商品时也易于当机立断,这对销售来说是极有好处的。
有一次我到一个小镇,看到一家商场内的店员忙忙碌碌,仔细一看才知道他们是在摆设商品,不过他们是将左边的搬到右边,然后又将右边的某个商品移到左边,看上去是一些毫无意义的忙碌,但是却令人感到生气勃勃。后来我在自己的一家五金店试用了这一点,发现情况确实不大一样,第一个月的利润比以往任何一个月都高。因此,制造了一种良好的气氛,打破店内死气沉沉的局面是很重要的。
作为店老板,教导店员如何制造气氛影响顾客消费,是一种重要而有效地提升利润水平的方法。
开展个性服务、专场服务和灵活服务
台北市,有家元隆顾绣绸缎商行。这家商行并非坐落在繁华街道,但却对顾客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每年接待海内外顾客十万人次,甚至连许多个国家的官员及其家眷也成了这里的常客。
那么,元隆顾绣绸缎商行何以能够这样吸引人?该商行王总经理说,他们商行靠的是开展个性服务、专场服务、灵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