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高血压患者尤其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心平气和地看待事物,不能稍有不顺就牢骚满腹、动辄发火,这样会使血压升高,易发中风等疾病。应积极参加一些老年人的活动,如太极拳等。娱乐也以不影响休息为前提,且不要进行太刺激的娱乐项目,如打麻将、买彩票等。特别是夏天,气温高、气压低,容易烦躁、情绪低落、肝火旺盛,更要注意。
5.体检用药
夏天来临时,高血压患者要去医院对身体进行一次评估,即做一次体检,按医嘱合理用药。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就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切不可盲目相信街头巷尾免费量血压后,推销的治疗高血压的产品;对广告也只能仅做参考。发现问题要及时到医院看专科并严格按医嘱吃药。高血压按照目前标准应该控制为:一般没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的达标血压为130/85mmHg,如合并有糖尿病、慢性肾病的高血压患者的达标血压为125/75mmHg。
血压高低与季节有关
人体血压与季节关系密切,一般5月之前、10月之后,血压偏高;6~9月血压偏低。这与血管热胀冷缩有关。因为,血管中的血容量是不变的,天冷时血管收缩,血压就会升高,所以高血压病人在冬季时,降压药的用量要适当增加。而夏季,血管扩张,出汗又多,血压自然就偏低,降压药的剂量就可以相应减少。医生认为,高血压患者无论加药、减药、停药,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要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情况,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并发症。
清晨高血压不可不防
现在,虽然对高血压的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面临一些难题,如脑溢血的预防比例为40%,心肌梗塞和心绞痛等冠状动脉硬化疾病的预防比例只能达到14%。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可以控制病情,但回家后稍不注意,血压又会上升;二是高血压不只是血压上升引起人体不适的疾病,其病理错综复杂,有可能直接引发冠状动脉硬化。
如今,医疗器械已经十分先进,可以24小时测量血压。通常情况下,人的血压是夜间下降,早上醒来时开始上升。所以便有“清晨高血压症”,血压不仅在夜间上升,在清晨上升也特别快。
“清晨高血压症”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有什么影响呢?美国最近发表的一项调查显示,脑溢血和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早上6~8点最高,即大多发生在人早上醒来刚开始活动的时候。
“清晨高血压症”和心脑血管疾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打个比方说,人在入睡时副交感神经起主要作用,但清晨交感神经变得十分活跃,亢进而过敏。同时,引发动脉硬化和心脏肥大的肾素—血管紧张素发挥作用,造成血液形成血栓,诱发动脉硬化。人在这个时间段处于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状态,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期”。因此,我们不仅要控制血压上升,而且抑制肾素一血管紧张素发挥作用也很重要。
作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首先是在家里使用“24小时血压计”,随时了解血压变化情况。在此,建议大家在清晨和就寝前,利用普通自动血压计每天测2次血压。有些人的体质就是“清晨高血压”,血压在清晨上升过高。另外,服用的降压药药力不能持续到第二天早上。因此,“清晨高血压症”患者应该服用药力持续时间更长的降压药。
高血压影响男性性功能
很多人忽略了高血压可能会引起男性性功能障碍。
高血压对男女性健康都有影响,医生提醒男士们:高血压可导致勃起功能障碍,影响性生活。
高血压本身即是引起勃起功能障碍的因素,而高血压病人所服的药物亦有可能引起勃起障碍。因此,治疗时,除了针对控制血压在良好水平外,若是药物导致的阳痿,医疗人员便须为病人转换治疗的药物。
妇女预防高血压的要点
妇女与男性相比,有不同的生理特征,所以,也常发生一些特有病症,如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简称妊高症),病多发生于妊娠24周与产后两周,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严重时会出现抽风、昏迷而威胁母子生命,所以要注意预防。
如何预防妊高症的发生,关键在于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即了解血压水平(妊娠前和早孕时血压水平)。每次产前检查除测量血压外,还应测量体重,检查尿内是否有蛋白,对有妊高症家族史,既往有慢性持续性高血压、肾脏病、糖尿病以及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的孕妇更应注意。有人研究发现,在妊娠中期和末期每天口服阿斯匹林50~150mg,可使妊高征的危险性减少65%。
另外,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在我国的比例较大,如为高血压易感人群,则应重视血压监测,及时发现血压升高,及时终止服药,改用其他避孕措施,防止高血压的发生。
中老年患者要预防高血压
高血压是目前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不少冠心病人、脑血栓病人以及脑出血病人都合并有高血压。当人进入中老年后,有时莫名地感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或睡眠不踏实,就要谨防有高血压发生,此时应尽早明确诊断,以便实施治疗和适当保养。
高血压往往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如果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各组织、脏器功能将受到严重损害,尤以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受害最重。有调查资料显示,高血压病人心脑血管发病率是血压正常者的4~8倍。主要因长期的高血压极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由此可引起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引起脑血栓和脑溢血(中风),轻则偏瘫,重则危及生命,还有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另一方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后又可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实际上,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就像亲兄弟一样,关系密切,因此在治疗上要标本兼治。
目前对高血压的治疗主要采用化学合成降压药,但化学合成药物降低血压副作用多,而且一旦停药后,会出现血压的“反跳”,即血压比用药前更高,对于患者来说极易发生意外。近年来发现,γ—亚麻酸对降低血压有效,它的优点在于不但能降低血压并持续保持血压的平稳,避免血压的“反跳”,而且对人体和其他组织器官无毒副作用,同时它还具有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功能,这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更是一举多得的功效。
老年人如何预防高血压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大喜大悲
人在情绪波动,出现大喜或大悲时,交感神经就会兴奋,使心跳加速,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舒张压明显上升,如此反复多次血压升高,便会引起高血压病。这就要求老年人遇事要冷静,遇到不顺心的事,要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释放心中不快的方法,如多与家人、老朋友交谈,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每欲发火,便离开现场,去做别的事情或改换话题,分散注意力,从而使怒气怨言得到化解。
2.生活要有规律
对老年人来说,有规律的生活对预防高血压病非常重要。老年人要做到有劳有逸,劳逸适度。每天要保持7~9小时的睡眠时间和1~2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做到饮淡茶、不吸烟、少饮酒(可饮少量白葡萄酒)。因烟中的主要成分尼古丁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周围血管收缩而致血压升高。酒中的主要成分酒精能使心血管舒缩功能受损,血管壁粥样硬化,易于发生高血压。
3.合理饮食,避免肥胖
老年人的饮食应以补充足够的营养,又不致肥胖为原则,因为肥胖会引起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患的发病率。平日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以清淡为主,尽量少吃或不吃肥甘厚味之品。烹饪时要控制食盐的用量,每天用量以4~6g为宜。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虾皮、萝卜、蜂蜜等,因钙具有降低血压之功效。对肥胖老年人来说,要坚持节制饮食及参加体育锻炼,且不可盲目服用减肥药,以免引起副作用。
4.参加体育运动
实践证实,适当的参加体育运动,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对预防高血压病有一定的作用。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及周围环境的状况,选择快步走、慢跑、打太极拳、练剑、游泳、打乒乓球等。做每一项运动,都要注意运动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方能见效。
5.常听音乐
优美的音乐,能使人心情舒畅、大脑放松,从而避免因过度紧张而使血压升高,预防发生高血压病。
防治老年人高血压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老年人的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为好。不管收缩压或者舒张压,只要有一项超过这个标准即为血压偏高,应服用降压药或采用其他降压方法使血压下降,以达到标准。
另外,世界高血压联盟提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健康为人类心脏健康的“四大基石”,并强调防治高血压,要加强自我保健。
儿童及青年高血压患者有何特点
高血压常被认为是成年人的病症,实际上儿童和青年高血压并不少见。据报道,美国和日本儿童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14.1%和13.3%。我国北京儿童医院对5000名6~18岁儿童和青少年进行血压普查时,发现血压偏高者占9.36%。1979年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对3826名4~16岁农村儿童进行普查,按我国沿用的标准,高血压的患病率为0.86%,这个数字表明,在我国有数以万计的儿童高血压患者。
儿童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理比较复杂,血压升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儿童及青年高血压不完全同于成年高血压患者,有以下特点:
1.症状多不典型
儿童及青年高血压症状多不典型,常常在体格检查时发现,其临床表现也和成年人高血压不一样,有的可能无症状,有的也表现有头痛,但特异性不强,甚至可能误认为其他系统疾病。儿童青少年高血压中的有些症状表现应引起临床医生和家长的注意,如生长发育迟缓、恶心、呕吐、易激动生气、不活泼,视力障碍,甚至出现面神经麻痹、脑卒中、心功能不全等,应该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诊治。
2.常有高血压家族史
据报道,儿童及青少年原发性高血压有家族史者占50%以上。只要父母一方患原发性高血压,其子女就有较大几率发生高血压。另外,50%的儿童及青年高血压伴有肥胖,这些发病因素在预防儿童及青年高血压工作中应引起重视。
3.血压较高者多为继发性高血压
儿童及青年高血压如果血压较高时,80%为继发性高血压,因此,积极寻找高血压的病因对儿童及青年尤重要。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如下。
(1)心血管方面:先天性主动脉狭窄、腹主动脉发育不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等。
(2)肾脏方面: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3)肾血管方面:大动脉炎累及肾血管、肾动脉纤维肌性结构不良、外伤等。
(4)内分泌方面: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一般来讲,根据典型的症状及有关特殊检查,继发性高血压不难诊断,一旦确诊则应采取积极治疗手段去除病因,有些继发性高血压去除病因后是可以治愈的。
4.儿童及青年高血压并发症较少
由于儿童及青年对高血压的耐受性较强,一般不会发生脑卒中、心肌梗塞及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如果发生尿中毒可能主要是由于肾脏疾病本身所致。在治疗方面,除非有明显的症状性高血压,一般不宜迅速降压治疗。通常应经数周到数月方可降至安全水平。治疗的目标是既允许儿童及青年继续参加各种活动、又能预防高血压导致的靶器官损害。除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更重要,应劝告其加强体力活动,维持理想体重,限制食盐摄入量和禁止吸烟等。
高血压合并心率过快的诱因
高血压病人在初发高血压时,神经调节失去平衡,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这种异常在高血压病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当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时表现为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使心脏排血量增加,血压上升。
国外一项研究中发现,随着心率增快,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均直线上升,心率越慢寿命相对越长。心率是反映交感神经兴奋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与多种因素有关,除了有遗传因素之外还与多种环境因素有关。
(1)由于职业造成的应激状态,工作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大造成的,多见于中年“白领”阶层。这种人常在日间工作时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中午及晚上休息时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老年人由于对外界适应能力减弱,若处于同样强度的工作负荷,其应激反应可能比青年人更明显。
(2)吸烟及大量饮酒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压上升、心率加快。
(3)食盐摄入过多过少都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
(4)缺乏体力活动的人易引起交感兴奋。
(5)肥胖的人常伴代谢紊乱,如血胰岛素升高、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常伴心率加快。这种交感神经兴奋与代谢紊乱双重因素会更加加速心血管病变,引起全身动脉硬化。
总之,心率加快可使血管内血流加速、压力增高,引起血管内膜受损,从而在损伤处脂质沉着,引起动脉硬化,脂质斑块形成。因为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易引起心脏左室肥厚,而研究发现,左室肥厚的高血压病人猝死率明显增加,因此高血压病人的心率可以作为一个心血管意外发生及死亡率的预测。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原则
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如果能注意配合以饮食治疗,往往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下面对于高血压的饮食原则进行简单的介绍。
1.三餐
饮食安排应少量多餐,避免过饱;高血压患者常较肥胖,必须吃低热能食物,总热量宜控制在每天8.36MJ左右,每天主食150~250g,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占50%。
不伴有肾病或痛风病的高血压病人,可多吃大豆、花生、黑木耳或白木耳及水果。
晚餐应少而清淡,过量油腻食物会诱发中风。食用油要用含维生素E和亚油酸的素油;不吃甜食,多吃高纤维素食物,如笋、青菜、大白菜、冬瓜、番茄、茄子、豆芽、海蜇、海带、洋葱等,以及少量鱼、虾、禽肉、脱脂奶粉、蛋清等。
2.低盐
每人每天吃盐量应严格控制在2~5g,约一小匙。食盐量还应减去烹调用酱油中所含的钠,3ml酱油相当于1g盐。咸(酱)菜、腐乳、咸肉(蛋)、腌制品、蛤贝类、虾米、皮蛋、以及茼蒿菜、草头、空心菜等蔬菜含钠均较高,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3.高钾
富含钾的食物进入人体可以对抗钠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这类食物包括豆类、冬菇、黑枣、杏仁、核桃、花生、土豆、竹笋、瘦肉、鱼、禽肉类,根茎类蔬菜如苋菜、油菜及大葱等,水果如香蕉、枣、桃、橘子等。
4.鱼
不论对哪种高血压患者,鱼是首选的,因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每周吃一次鱼的人比不吃鱼者,心脏病的死亡率明显低。
5.果蔬
每天人体可需要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可以通过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来满足。有人提倡,每天吃1~2只苹果,有益于健康,水果还可补充钙、钾、铁、镁等。
6.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