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删繁就简”,红楼给绝大多数人的感觉就是人物太多,谱系太复杂,一时半会理不清,又因为对日常生活的如实细腻描写,显得如树著花,旁见侧出,如盐入水,变形灭迹,反倒叫人觉得“头绪繁多”,“枝蔓不清”,一时不易于把握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试举一个明显的例子。“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五十八回),“柳叶渚边嗔莺咤燕,绛云轩里如将飞符”(五十九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玫瑰露引来茯苓霜”
(六十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六十一回),这连续四章,雪芹将自己的叙事能力发挥得穷形尽相,令人叹服!但要理个“谁把谁怎么了”,是要颇费点神的。然而,就这皇皇四章内容,在一册并不厚的连环画《宝玉瞒脏》(八)里,就被讲述得头头是道,而且几乎连一个主要情节都没拉下。
连环画对这四回内容是这样描述的:
怡红院的丫环芳官和潇湘馆的丫环藕官,平日同她们的干娘何妈,夏妈不睦(注:前者是“洗头事件”,后者是“烧纸事件”),夏妈怀恨在心,借机挑拨赵姨娘,闹出一场风波。(注:茉莉粉替蔷薇硝事件)一波方平,一波又起。芳官送了些玫瑰露给柳五儿,五儿还送了一包茯苓霜(注:此话不确切,应是柳家的嫂子送了柳家的一包茯苓霜,五儿又转送半包给芳官,但这只是内容提要中表达的不确切,图画里情节是清晰准确的。)不料被女管家林之孝家的查获。恰巧王夫人房中少了玫瑰露等物,那些和柳家不睦的人,就诬赖是她们偷的。后来查明王夫人房中的玫瑰露是丫环彩云偷了送给贾环的。宝玉怕此事宣扬出去,有碍彩云、贾环的体面,(注:此处亦不对,应是宝玉怕碍于三姑娘探春的体面)就由自己承认下来,说是拿了跟丫头闹着玩的,了结了一场风波。(《宝玉瞒赃·内容提要》)
上述“内容提要”有些表达不确切,甚至是错误的,但无关大要,连环画里具体的内容是准确明了的,经过这样的梳理,使得观者清晰如水。
再看“精裁妙剪”,这在《金桂之死》(十二)一册中体现得最是酣畅淋漓,就这么一册小画本将分散在二十五回之内、长达九回之多的金桂和薛蟠的故事,如彩线穿珠般地串联起来,几乎囊括了高续本很大部分的内容。它们分别是:
薛文龙悔娶河东狮(七十九回)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八十回)
闹闺阃薛宝钗吞声(八十三回)
薛文起复惹放流刑(八十五回)
受私贿老官翻案牍(八十六回)
送果品小郎惊叵测(九十回)
纵淫心宝蟾工设计(九十一回)
破好事香菱结深恨(一百回)
施毒计金桂自焚身(百三回)
从中不难看出连环画相对于古典名著的通俗性和大众性,它受大众欢迎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通过以上简述,大致可以明白,在上海近百年的历史中,作为大众精神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图像曾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虽然这个角色可能为人所忽视。同时也可以知道,每一种图像形式在每一个时代的兴起,都不是偶然的、随机的、无意的,而是与这一时代的制约和选择有关,当然,它们之中又蕴含着关于当时社会的丰富信息。
三、图像上海:以免费广告册为例
在上海的图像世界中,再没有哪种样式的图像比广告更引人注目了,各式各样的商业广告几乎出现在每一处公众领域,比如地铁站,比如公交车,比如大卖场,比如商业街,等等。它们无一不是想通过图像直观、明确、快速、显眼地传达出广告信息。
然而,上海名目繁多、印制精美的免费广告册就是例外,像《生活在上High》、《下一站》(地铁生活广告)、《引领大众》(出租车广告)、《Metrozine》、《Quo》、《That‘sShanghai》等,它们以别具匠心的设计和精美的印制,用感性、时尚、轻松的笔调对商品做出故事性的演绎,在保持图像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注重文字的阐释功能,由这两者的互相配合共同倡导一种现代都市的生活理念,而这种生活理念正是击中了一个个都市年轻个体的“软肋”,使得他们能够暂时问心无愧、光明正大地冲破传统价值理念对自己的或隐或显的制约,关爱自身的精神生活和人生欲求,使得生命呈现出一种飞扬状态。
(一)发送对象:“广告一族”
在《生活在上High》(2002年第1期)的封面上,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广告册“印数增加到了每期105000本”,也就是说,上海正存在着这么一个数量级的人们(理论上说还应该更大,因为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广告册)需要这么一种“大众文化”。
我们先看这些免费广告的发放形式和发送对象。这里所说的免费广告册,虽是免费,但也不是任何什么地方都可以拿得到。在2002年第1期的《生活在上High》上,广告册的编者就读者的“年龄”、“性别”、“月收入”、“职业”、“哪里人”、“业余时间和周末出去玩得多吗”、“你在哪里读的high”、“你最喜欢什么话题”等问题做了一个调查。笔者向该杂志新任主编崔女士了解到他们的调查结果时,得知他们的读者对象定位在25-35左右年龄的高薪人士,包括他们的客户、会员。杂志的发放地点一般是在一些娱乐场所、餐厅、咖啡馆、外企等等。别对这种发送形式不以为然,其实,在这些场所出入往来的人们正是他们广告的对象,也正是广告内容的真正消费者。
我们以免费广告册里的一个“派对”为例,看看这其中的身份:“沿着长长的吧台穿过形形色色的人群,白领,商人,美眉,斜倚着的,懒坐着的,三五围聚的,笑谈的声浪有时比乐队还响还吵,空气里弥漫着兴奋的味道。”在这个“派对”的回顾词里我们看到的是“白领”,“商人”,“美眉”的身影在这里晃动。在另一个“吧”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饮品的价格,大杯啤酒人民币36元到38元,小杯为26元,一壶是88元,一瓶英国Guinness或者德国Weizen要55元,而雪碧则是40元到45元。而这其中的客人则为“beaumonde”(“上流社会的纨绔者”),而且它本来就是纯粹的英文介绍,这就自然地面向着外国人和在国外受过高等教育的“海归”派,看来月份牌中的“曾通小市民”与它是无缘的了。
然而,不管是“白领,商人”,还是“beaumonde”,要具体指称这些人实在是找不出合适的名词,主要的原因是现在新的名词实在是太多了,比如,新贵、成功人士、中产阶级、小资、白领、布波(Bobo)、国际自由人(InternationalFreeman),等等,加之这些名词的意义本身就内涵含混未定,外延交错重叠,我们所要概括的身份又异常庞杂,那么,要给他们一个恰当的名称就显得十分困难。
但是,我们不难从中找出他们的一些共通特征,那就是:他们的年龄大约在三十岁上下,几乎都受过很好的教育,有些还有海外求学的经历,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做着一份体面而高薪的工作,虽不能跻身新贵的地位,但生活远比其他阶层的人要来得宽裕。为了行文方便,这里暂将他们称之为“广告一族”。
在上海,诸如此类“广告一族”数量着实不小。更深入地分析,我们就会看到这一社会阶层的产生是与这个社会大的转型有关。历史有时是无情的,自上世纪开放政策的实施始,经九十年代中国的经济转型,一个曾经旨在消除人与人等级差别的社会又重新开始了分化组合,这必然使得我们以前的理论难以概括和解释这个时代的变化。社会分层化是市场经济社会的必然结果,这个分化的结果体现在前一两年中国社科院的权威调查报告之中,该报告将中国从事各行各业的人们划分为十大阶层。“广告一族”的浮出水面,则是这个社会在转型期里分化组合的必然产物。
然而,具体的情况可能更为复杂。那就是,接受免费广告册的读者往往并不一定是“小资”,同时,身为“小资”人们也不一定接受免费广告册。这样看来,以上的概括要么是有所偏颇,要么是广告册的编者多少有些一厢情愿。以下是笔者的两个简短采访:
现场一
采访对象:李女士,28岁左右,苏州大学青年教师,曾生活在上海,喜好卡拉OK和跳舞,比较活跃于上海的舞厅酒吧之中,是各类免费广告册的忠实读者。
问:你在上海时看免费广告册吗?
答:看的。不过,那是在上海上学时的事了。第一次接触到它的时候是别人请看电影时,在电影院看到这些免费的册子,就顺手拿了本看,发现里面资讯性的内容,娱乐性的信息比较多,比如它每期都会将一个月来的画展、话剧、派对、晚会、魔术等节目给你排在日历上,这样就能很方便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了。
问:说句题外话,你似乎注意的是这其中的信息,你认为这种册子上的图像重要吗?
答:当然重要的,现在没人能静下心来细看什么读物,比如,茂名路某号有一个party,它可能介绍得很好,很详细,可是,你会有空细看这些文字吗?我想是不会的。那么,这个party是个什么类型的party,它的场面、气氛、风格又是怎样,与其他party有何区别,你只要看一下他们的照片就知道了,你就知道这适合不适合你。所以,对我来说,我当然是不看文字的,如果有图片吸引我,我才会看关于它的介绍的。
问:我想,当时你还够不上“小资”,但能不能说你是在努力追求一种“小资”情调呢?
答:老实说,也许有这方面的因素,那时虽不是“小资”,但去这种场合还是比较多的,但结婚后,觉得自己大约在其他方面够得上“小资”了,但我又从不愿给别人说我曾去party的,要说时也只说偶尔去一、两次。所以,我也许看这些东西,但我从来不认为我是“小资”,而且,我总觉得“小资”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词。
现场二
采访对象:熊小姐,24岁左右,驻沪某公司“白领”,月薪据说是五千左右。
问:你平时到咖啡馆之类的地方去吗,在那儿你能接触到一些免费广告册之类的东西吗?
答:可以说是常去的,主要是为了缓解一下生存的压力。那里大约是有你说的那种广告册的,但我从来不看的。
问:为什么不看?那应当是“小资”、“白领”们的读物啊。答:应当说没时间吧。平时工作很忙,公司离住的地方很远,每天早晨不到六点就得起床,略加梳洗,就要到固定的地点等公司的班车,加上我还想到瑞士读书,就报了一个法语班,每周二、四、六都要上课,此外,时不时还有些额外的part-time要做,成天都这样,晚上也不知忙什么,但都得到凌晨二点左右才能睡。平时跟打仗一样,甚至和男朋友在一起的时间也没有,我自己也觉得很内疚,但没办法,实在没时间,好在朋友还比较理解。你说我还有时间看这些广告册吗?
问:那你平时穿着、打扮很随便吗?或者说,你不接受“免费广告册”的“指引”吗?
答:我从来不注意那些刊物的,自己也很少化妆,着衣也是基于自己的判断的,当然我的穿着也不会造成笑话的,都能被别人所认可。我认为诸如你说的广告册中的潮流导向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的,有时你按它的来,往往会弄巧成拙的。
(二)广告图像中的当下上海
1.广告作用:既是“镜子”,又是“罗盘”
阅读广告图像,从图像中解读出它所蕴含的关于我们这个社会的整个信息,比如生活实情、历史背景、社会心理、风尚习惯等等,是读图的一大内容。广告被鲍德里亚视为其社会-意识形态性的客体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在他看来,“广告的作用本来是提供信息以促进销售,但它已逐渐演变为对消费者的’说服‘(或隐藏的说服)和对消费的管理。人们或许能抵抗命令式广告,但却越来越容易接受陈述式广告。换言之,人们正日益把广告作为次级消费品、作为某种文化表现来接受。广告成了社会的奢侈品和社会的自画像。”看得出,对当下的反映为广告的主要内容,是为广告的“镜子”作用。
同时,广告所蕴含的信息又引导和建构了我们的生活实情,历史背景,社会心理,风尚习惯等等,“它更为微妙的任务在于改变人的习俗……最初的变革主要在举止、衣着、趣尚和饮食方面,但或早或晚,它将在更为根本的方面产生影响:如家庭权威的结构,儿童和青年怎样成为社会上独立消费者,道德观的形式,以及成就在社会上的种种含义”。这时,广告已不仅仅是一个商品的宣传单了,它的文化内涵对接受者有着深刻的影响。是为广告的“罗盘”作用。
可以看出,在商业社会中,广告在一定程度上既是一面“镜子”,又是一个“罗盘”,既是反映,又是导向,在这两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决定着广告图像的形式和内容。那么,对于一个有着异常丰厚的“商业”传统的上海来说,还有什么能比广告这一图像样式更能将“镜子”和“罗盘”的两种身份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
在这里,我将以当下的各种免费发送、印制精美的广告册为分析对象,通过这些广告图像(特别是“派对”广告图像),借助文字的一臂之力,试图挖掘它们背后所蕴藏着的当代都市上海的社会状况、社会心理,看它们表现出怎样的一种日常生活,反映出都市年轻个体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
2.关键词一:High
A.画上的High感
在各式各样的免费广告册中,有一类图像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各种酒吧、派对的广告图像。在That’sShanghai(2003年4月份)密密麻麻的酒吧指南中有这么一张显眼的图像。画面中心是一个金发(染的)女子,身着粉色上衣,赤臂,面带微笑,容貌姣好,身材窈窕,一手叉腰,一手招扬,画面上的酒瓶和酒杯又向我们暗示着日常生活中理性的暂时让位和身心的尽情放遣。“ifyou‘vegotit...”是此图像的说明词。这里给我们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生理状态呢?我想用他们常用的一个词来试图描述,那就是:High,先让我们感性地体验一下High吧。
在另一个“派对”的回顾词中这样写着:“兴奋的情绪与食物的味道交错着弥散开来,盛装的女子手持酒杯,在人群中穿梭,冰块晃动着红色的光芒……音乐与舞蹈的作用就是可以让人忘乎所以,可以让人无所顾忌,所以,人们跃上吧台扭动臀部,疯狂的气息回旋而出在上海的夜空下无比高涨。”这里的“高涨”,就是我们努力要冲破一个个有形的和无形的樊篱的“High”的意思。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图像,在夸张的大红大紫的灯光下,一群群男男女女看上去如同一片小树林一样,在音乐的响而快的节奏中忘形地互相感染成一片。那种迷狂而放松的场景几乎在每一种免费广告册都能遇到,当然,少不了那些煽情而无所顾忌的广告词语的渲染。其实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图像这种“无词的言语”强大的信息传达功能,那种“百闻不如一见”的视觉效果带给人们一种“胜似千言万语”的心理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