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3月,日寇侵占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宣告满洲国成立。这是日寇霸占中国东三省后,在东三省建立的傀儡政权。
杨靖宇虎口脱险后,1932年4月被党组织派到满洲,代理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11月他来到磐石地区视察抗日活动的发展状况。磐石地区早在两年前就有了党领导的农民协会、妇女会等组织。“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广大农民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三省而参加“反日会”,日寇为对付这些组织起来的农民,在许多村里建立了“保民会”,这里的农民在共产党员李红光的组织下进一步组织了专门与“保民会”作对的“打狗队”。“打狗队”当时只有七件土武器,力量较弱,以后有些发展。特别是1932年春,磐石县哈马河子一带的农民举行了一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动。之后,这支农民队伍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党领导下组织了磐石、桦甸、伊通、双阳地区的工农义勇军,即人们常说的磐石游击队。1933年这一队伍发展到了一千多人,不久与海龙游击队汇合。杨靖宇根据党的指示对游击队进行整编和改编,起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南满游击队下编三个大队、一个教导队。为加强对南满地区游击战争领导,党组织任命杨靖宇为南满游击队政委。
他一方面注意部队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调动部队的抗日积极性;一方面率领部队积极主动地寻找机会打击敌人。仅从1月到5月的几个月中就率领部队与敌作战三十多次,多次打退敌人的围攻,歼敌近千人,粉碎了敌人的“讨伐”,赢来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壮大了游击队,建立了以红石砬子和玻璃河套为中心的抗日游击区,并扩大到了相临的几个县内。这支游击队成为南满抗日的一支生力军和主要力量,这里的热血青年,包括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们纷纷参加游击队,再加上伪军第十四团迫击炮连在共产党员曹国安的争取、说服、教育和帮助下同情抗战,携带人员、武器宣布起义,参加了南满游击队,被编为迫击队大队,南满游击队力量日益壮大,屡战屡胜。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在向满洲省委报告工作时说,“杨靖宇担任政委后,南满游击队“战果显著”,“大大扩大了政治影响,队伍日益发展”。人们称这支队伍是“杨司令的队伍”。
1933年1月1日,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我国的华北,3日占领了河北秦皇岛市的山海关。在这一严重的形势下,党中央于26日发出了《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对东北抗战形势做了正确的分析,指出为了最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收复日本帝国主义盘踞的东三省,必须将满洲各方面的抗日力量组织和统一起来,建立反日的统一战线。还指出满洲的党组织要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性,保证党领导的游击队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中央“一·二六”指示信传到杨靖宇所在的南满游击队,使他们的工作有了方向,他们按照指示信的精神进行了动员,并分析了形势,派人到当地其他抗日队伍中进行争取、教育工作,宣传党的主张。5月中共满洲省委在哈尔滨召开了省委会,再次讨论了如何按照中央“一·二六”指示信的精神,进一步团结抗日力量的问题。提出以党领导的游击队为基础,联合各抗日力量建立统一的东北人民革命军。会上杨靖宇被选为中共满洲省委委员,他很快带着省委会议精神回到南满,开始了更为艰苦细致的工作。他奔走于磐石、伊通、海龙之间,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同时,还在争取联合各种民间自发组织的抗日队伍。
在磐石一带有两支自发的抗日队伍,部队的称号都是以领导者的姓氏来定的。其中有一支是赵旅,另一支是马旅,共有二百余人。他们既打日本军,也打革命的队伍,曾与杨靖宇的队伍有过些磨擦。杨靖宇分析了这两支队伍的情况与汉奸的队伍不同,他们不是死心踏地地卖国投降,可以争取他们联合抗日。
有一天,这两支队伍突然遭到伪靖安军的重兵包围,从清早到中午他们突围几次都没有成功,而且损失较大,有被伪军吃掉的危险。杨靖宇得知这个消息后,说服自己的部下不要记前仇,以抗日大局为重,并趋势教育赵、马二旅。当时杨靖宇身边只有二十多人,他立刻把赤卫队、儿童团组织起来,共约五十人。并派人通过敌人封锁线,给赵、马送信,要他们仍坚持到底,等待游击队支援时寻机突围。然后杨靖宇带队伍在敌人背后的林子里东一枪西一枪,还让儿童团的队员点着炮竹。刚才还得意忘形的敌人一下子变得惊慌失措,不知背后来了多少人,便转过枪口向后射击。赵、马二人听到敌人背后的枪声,知道是杨靖宇的队伍来救援了,乘敌人慌乱之际突出重围。敌人腹背受敌,吓得丢下几十具尸体狼狈逃窜。赵、马二旅转危为安后找到了杨靖宇,赵旅长紧紧拉着杨靖宇的手,惭愧地对他说:“幸亏你们及时赶到,否则我们,我很惭愧,过去对不起弟兄们,这回我算知道了谁是我的朋友。以后我姓赵的如果再有三心二意,对不起磐石父老,天理良心不容。”杨靖宇诚恳地说:“过去的事,就别提了,大敌当前,今后要认准方向,枪口对准日本帝国主义!”从此,他们相互配合,共同抗日。
7月下旬,经过杨靖宇细心反复的工作,南满游击队与赵旅、马旅、天虎山林队等联合起来,成立了抗日联合军总司令部,杨靖宇被公推为政治委员。在这期间,南满游击队与敌作战数十次,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扩大了抗日游击区,他们用积极抗日的行动狠狠地打击了敌人、教育了群众,声威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