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根据你所说的,你很重视你儿子人脉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这是朝向成功人士那条路走的。那条路光有洒脱是不行的,还需要运气、机遇、能力、贵人和金钱。
搜狐手机用户:
我觉得,在孩子的起步阶段,父母还是应该支持一下,毕竟在某些基本物质资料上耗费时间过长会磨损孩子的积极性。
既然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展翅飞翔,为什么非要从葡萄树下一步步地往上爬呢?扶老携幼是人类的责任,在我们幼年时,父母对我们的支持、对祖辈的奉养就是一种榜样,等到我们该承担这个责任的时候,也要站好岗,让下一代的起点更高、让上一代得到的保障更好。
这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如果撇开自我的付出和享受来看这个问题,就会简单得多。而孩子精神上的自立、眼界的开阔跟基本物质资料的获得渠道有关,但这并不是不共生的。
网友快乐是根草:
我觉得资本的原始积累很重要,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收获很多。我非常赞赏美丽mm父母的做法!但我也很欣赏我公婆的做法,他们主张不给孩子金钱支持,但他们永远是孩子精神支持的源泉。如果不是自己一草一木的建设,不经过量入为出的持家过程,而只是自己需要多少父母就支持多少,我和老公绝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李嘉诚的儿子在加拿大读本科时,生活费也是靠自己挣的,难道李嘉诚付不起他儿子的生活费吗?不是的。其实,自己去赚钱,用起来才会知道赚钱的辛苦,才会更加珍惜。看老摩根给他儿子写的信,我才知道,他儿子大学毕业后是靠自己的工资生活的,结了婚很多东西买不起,他就向老爸求助,结果老摩根把钱给他的同时,还让他写了张借条,并且让他支付很高的利息。
网友杏花楼海景:
我期望退休之后的生活是坐拥一座海边的大宅,下午在花园晒太阳,晚上在壁炉边读书,因为比较喜欢北欧那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由于我没有退休金,坐吃山空,估计需要N千万的积蓄才能维持几十年后的退休生活。
受老妈的影响,我以工作为重,平常也不注意自己的穿戴打扮。我那小县城出身的老公看不惯我的花钱方式,好在自己挣钱自己花,不需要看老公的眼色。
或许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我总觉得中国的父母为子女操心太多。国外小孩18岁以后基本上都是靠自己勤学俭工赚取读大学的费用或者自己贷款读书(我之前的一位同事,都五十多岁了,还在还读大学的贷款)。成年之后,他们很少在经济上依靠父母。
我和老公当年自费去英国读研究生,先是借父母和亲戚的钱,工作之后就全部还清了。和在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工作的几位朋友聊天,他们的共同烦恼是孩子在读高中,可是由于家庭环境太优越,孩子都不好好读书。他们都是成功人士,对孩子有一定的期望,他们无法接受孩子考不上大学的事实。
家里的财务状况,我从来没有告诉过儿子,展示给孩子的都是父母勤奋努力的一面。估计等儿子上大学之后,我才能实现海边大宅的梦想。
主妇潇潇:
大家讨论得真热闹,也确实很引人深思。潇潇很赞成给孩子帮助,但也不是说让孩子“啃老”。
积累很重要,人脉、资金、经验、视野等都是很重要的积累。在创业过程中,上一辈的积累往往能够很好地帮到下一代人,即使李嘉诚的儿子上大学时勤工俭学不要父亲的钱,但他后来创业遇到困难时,还真是少不了他父亲的帮忙。
当然,我们很难做到像李嘉诚那样完全为孩子保驾护航,但会在关键时刻帮助孩子一把,如在孩子小时候,培养他的学业和兴趣,在孩子大了之后对他的人脉、资金、经验、视野方面给予帮助等。好友注册了一家以自己孩子命名的会计师咨询公司,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份产业,她也跟我讲了积累的重要性。她还说不怕失败,慢慢做,都是积累。
在这里,潇潇还要说一个问题,就是父母对于男孩与女孩的积累也许有些不同。在香港的时候,有一次和朋友讨论这个问题,大家都认为还要培养女孩子辨识有素质男士的眼光,而不仅仅光有感情。我们小时候,这方面的教育太少,家人多要求我们把文凭当成文化。潇潇并非有让孩子嫌贫爱富的意思,但是一个有文化、有素养、尊重女性的男子确实可以让女孩子的生活方便很多。
香港这个城市井井有条,人员素质也比较高。在大家看来,培养一个孩子,不是只要有钱,他们更重视文化素养的培养,而这真的需要一两代人的积累才能完成。潇潇真希望有男孩的妈妈们,像美丽快乐的mm,好好培养自己的孩子,让我家女儿长大之后能有好选择。
··阳台讨论二··
早婚早育好,还是晚婚晚育好?
一位网友在潇潇的论坛里发帖,寻求大家关于早婚早育和晚婚晚育的意见。刚一发出,网友们就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网友美丽心飞翔:
我不赞成早婚早育,主要因为太年轻,我们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伴侣,通过我自己20~30岁之间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来。年轻的时候,我们看中外表,根本不考虑性格的包容性和责任感,而后者与婚姻能否成功紧密相关,且它的重要性要甚于前者,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初恋绝大多数不能成功的理由之一吧。
当然,如果两个人初恋能够成功,然后携手成长,那自然是非常幸运的。但是,反观自己和周围的人,初恋成功的案例实在太少。为了避免儿子重蹈覆辙,我会建议他晚点结婚,至少等他明白婚姻的意义、明白具备哪些条件才是适合自己的妻子了再结婚。
早育的一大优点是便于妈妈恢复身体,但是,看看周围的年轻妈妈,她们对孩子绝大多数并不像我们老妈那样细心,她们玩心太大,甚至直接把孩子丢给老人。这也可以理解,毕竟自己还是孩子,还没有成熟,也就不能担负作为妈妈的重任。
有一次,我跟公司的CTO(白种人)聊天。我自己觉得白种人一般比较开放,而且CTO的性格跟我非常相投,我们一见如故。他跟我聊起他离婚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他的第一次婚姻很早,差不多大学一毕业就结婚,当时,他太太很吸引他的一点就是小鸟依人、非常单纯美丽。但是十多年过去了,他一直在进步,而且在行业里早有盛名,40岁时已经是大公司的副总裁。但他太太因为不出去工作,也基本没有变化,还是那个“小女孩”,他们之间除了孩子没有共同语言,即使没有第三者,即使他不得不终生都要把自己的一半收入分给前妻,但是他还是毅然决定离婚。他反复跟我说,当时太年轻了,根本不懂得谁才是适合自己的伴侣,他一定要把他的教训告诉他儿子。
那天回家,我反思了很久。我自己也是初恋没有成功,当年,初恋男友最吸引我的就是他的外表以及他满身名牌和一掷千金的豪爽。但是,现在回首,我非常庆幸自己初恋没有成功,虽然初恋男友这些年外表变化不大,也对我很好,但这是建立在他基本月光和至今没有自己房子的基础上。
等到我30岁挑选男友时,我才明白外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爱你、对你有责任心也肯努力,而这些在我20岁时根本就没有考虑过。
网友云朵mm:
等孩子大了、事业有成的时候,就真能找到称心如意的伴侣了吗?
是不是也有很多大龄青年错过了婚嫁的最佳时期呢?
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我就主张我儿子在大学谈恋爱,如果合适,毕业就结婚。
网友xinyue:
我是在十几岁的时候认识现在老公的。二十多年一路走来,觉得二人很合适,连喜欢的口味都一样,他和我还都非常疼爱女儿。
我觉得,婚姻早好还是晚好都不是绝对的,这要看各人的缘分。我和云朵mm想的一样,希望女儿在大学时就能找到如意的人。美丽心飞翔的考虑也很有道理,孩子心智成熟了才会知道需要什么样的伴侣。
网友一尘一帆:
到了奔四的年龄,回头看周围,“剩”女还有很多。大学同学A,36岁,长相酷似孟庭苇且多才多艺,毕业后学了德语去德国留学,至今单身;同事B,38岁,公司中层,身材相貌和能力也绝对属中上等,至今单身。身边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无一例外,她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女子。
女孩子到了知道什么样的男人适合自己的时候,往往可选择的范围就很狭窄了,容易“高不成低不就”。“剩男”基本没有,有了也多半是离了婚的。
我的观点是女孩还是早婚好,男孩早婚晚婚都好。
婚姻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真到了想清楚、看清楚的那一天,不要婚姻也罢!
主妇潇潇:
一尘一帆的回答真妙:“女孩还是早婚好,男孩早婚晚婚都好。”还有一句也妙:“婚姻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真到了想清楚、看清楚的那一天,不要婚姻也罢!”
美丽心飞翔不要太较真,这早晚的界限也是相对的,没有那么特别划定。我的感觉就是自己太晚了,想想我的条件也还算不错的,回想年轻的时候,好机会真不知道有多少,同学间的、姐妹介绍认识的,到现在还有朋友跟我开玩笑问:为什么你没有和谁谁,他现在很成功。
女孩子30岁之后,确实比较被动,倒不是因为青春不再,很多人保养得当,风韵、修养也更胜青春时。但是,这时候很多好男孩子已经尘埃落定了,可选的机会大大减少。我后来的想法正如一尘一帆所说:不要婚姻也罢!结果还是让我遇到了现在这位。感谢上帝!培养一个有眼光的女儿,在她够年轻的时候,就抓住一个有内涵、有潜力的男孩子,这是潇潇的任务之一。
美丽心飞翔说的关于晚育的事情也很对,很多年轻妈妈确实带孩子不耐心。二十多岁,自己还没玩够呢,就要养育孩子,哪比得上我们三四十岁的妈妈可以很享受跟孩子相处的时间。我自己的亲身体会也是这样,晚育真有它的好处,这样就与早婚有矛盾,我家那位尽职尽责的爸爸早已经想好了应对的方法:我们帮她带。我说:“去、去,我们到时还有我们的事呢。”
··阳台讨论三··
让孩子从小就读国际学校,好不好?
网友提问:
从姐姐的旧帖一直跟着潜水,今天第一次发言。
我儿子今年十一岁了,明年就该上初中了。我个人认为,孩子将来的规划和选中学有很大关系。在北京,初中择校风很重,我认为不能只看高考成绩的排名,毕竟很多时候,高考成绩非常好的孩子和他们的过度付出紧密相关。
我也很赞成男孩子能走多远就走多远的观点,希望可以和姐姐聊聊孩子去国际学校读书大概什么时候规划比较合适?一直很欣赏姐姐的智慧和对生活的态度,所以很冒昧地第一次发言就提了个大问题。
主妇潇潇:
第一、为什么要走另一条路——读国际学校?
现在很多学校从孩子进入中学开始一直到高考结束,确实存在孩子过度付出的现象,尤其是在名校读中学。
我家姐姐的孩子,初中读的就是名校,一个班70人,都挤在一间教室里,坐在后面的学生上课甚至都听不清楚老师讲课,孩子的生活除了上课就是补课。当然,也有即使这样,读书仍然很轻松的人,那是少数的几个考试天才。我们读书的时候也有,他们是上清华北大的料。
但大多数人即使很努力和拼命付出,他们也是中上等水平。这里所说的中上等水平指的是考试成绩的中上等水平,而不是对孩子能力的衡量。回头看,当年考试拔尖能够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也未必见得个个出息。而在一般大学读书的,也有不少后劲十足,在不同的岗位有好发展,这只是个人能力不同的体现。
所以,如果孩子在考试上没有极大天分,真没必要一定要让孩子走高考这条路。初中读完,该受的义务教育完成了,父母完全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