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六日,杨天翔带着一行人连夜飞到了伦敦。
到了伦敦,杨天翔才顿感,事态远比想象的严重。一下飞机,有人告诉他,新加坡一家知名银行撤单了。这是个极不情愿但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如果机构认购不足,天石地产最终上不了市;机构的订单少了,天石地产的IPO价会大受影响,企业融资会大打折扣。
下午的恳谈会颇有些惨烈。杨天翔向傲慢的投行经理们耐心地介绍公司的方方面面,这些经理们的注意力似乎并不在天石地产身上。
他们用西方的思维方式提出了N个令杨天翔无法解答的问题。
“为什么既做地产?又做环保,还做节能?”有投行经理问道。
“在我们西方,企业的经营范围通常都做了明确的划分,像天石地产这种,既做地产,又做环保和节能的企业,我们认为并不是一家好企业”。还有的投行经理更是直截了当。
英国路演没有接到一张订单,整个团队的心情一下子跌到冰点。
晚上,大家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杨天翔的房间,可是,谁也不说话,气氛非常沉闷。
“嘿、嘿嘿,都别这样哭丧着个脸,我请大家去看音乐剧吧。” 杨天翔打破了沉闷。
“好啊!咱们看看地道的英国音乐剧,机会难得。”郝宁宁响应着。
演出结束后,他们走出了剧院,他们看的是《狮子王》,大家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和美国电影《狮子王》的区别。
旁边正好一个小型娱乐场,杨天翔决定放松下心情,试下手气。他招呼着大家走了进去。
他的手气似乎还不错。不到一个小时,赢了一万英镑。可是,别人却是输多赢少。
“谁输了,输了多少?报上来,我补给你们。” 杨天翔将他赢来的钱分给了输了的人。
“只要是好公司,就没什么可怕的,在香港的表现不是不错吗?”他给大家打着气。
五月九日,杨天翔带着他的路演团队来到了美国纽约,计划中的最后一站。
在美国,杨天翔见到了白石、狮虎、恩贝等全球最知名的机构。机构们很友好,但似乎都不打算在关键环节表态。
“杨先生,很抱歉,你们选择的时机很不巧,现在希腊危机越演越烈,我们谁都不想冒这个险。祝你好运!”他们几乎都是一个态度。
那几天,他看到的听到的几乎通篇一律的都是利空消息,颇有些四面楚歌的感觉:全球股市在两周之内没有任何新股发行,太古地产、佳通轮胎等纷纷取消了上市计划。
“杨生,根据先前的招股情况,天石地产招股的定价区间出来了,两元一到两元九之间。”傅家翔从香港打来了电话通知杨天翔。
而在之前,团队成员曾私下讨论过,大家一致认为所能接受的心理底价应该在三元以上。
坚持?还是撤退?杨天翔无形中又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他和投行之间,也有了自启动上市以来第一次的分歧。
投行股东认为,眼下股市低迷,天石地产IPO价已经大受影响,中断上市是国际大势,何况天石地产不上市也不损失什么。
他选择了坚持。
在美国,他连夜召开电话会议,征求董事会成员的意见,杨天翔向股东们表明了他的想法:“天石上市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如果又不上市,行业和公众会怎么看待?他们一定认为是天石内部出了问题。反过来,对那些关心天石,倾其所有支持天石并抱有极大期望的人怎么交代?”
杨天翔的坚持得到了大多数股东的认可,他们纷纷表态,挺他。
杨天翔觉得还是有很多理解他的人。在美国期间,他们参观了永盛集团的总部。
永盛集团全球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劳尔德?贝兰克接见了他们,这位极具个性的CEO在金融危机中只用了七个月时间就还清了美国政府的一百亿美元救援资金,并让这家百年企业又重新恢复盈利,实实在在把最愤世嫉俗的观察家的嘴都堵上了。
贝兰克见到杨天翔的第一句话是:“你们正在创造资本市场的奇迹,天石地产真了不起,你们要走下去。”有句话很形象,“知我者谓我何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五月十九日,上市前一天,天石地产IPO价格出台——两元三,这是一个在杨天翔看来被低估了、但又不得不接受的价格。
五月二十日,在联交所“一片喜气洋洋的开锣声”中,天石地产成功上市。当日收盘,天石地产破发,下跌百分之五,收于两元一九。
上市后一周,天石股票依旧低迷,下跌近百分之二十,最低时仅为一元八四。
一切造化弄人。
杨天翔觉得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他。上市之后,按照既定的计划,天石地产组织了一批媒体前往公司参观。
有记者见到杨天翔的第一句便是:“天石股价低迷,此刻又组织一批记者来采访,是不是想通过宣传造势,拉升下天石的股价?”
“你这是什么话?天石这样规模的企业,还在乎那点股价吗?”还没等杨天翔答话,翟洋抢白道。
杨天翔感激地冲她点点头。
五月底,天石地产特地在举行一场盛大的上市答谢晚宴。
会场气氛有些微妙,专场的答谢宴,每个人似乎都在刻意避谈天石的话题。杨天翔有些按捺不住,他径直地走到话筒前,率先打破了有些尴尬的气氛,
他对大家说:“非常遗憾,天石上市了,可没有让在座的大家赚到钱,在这里,我向大家说一声抱歉!”
那天,很多人来敬他的酒,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大家相信我,天石是一家好公司,股价一定会起来的!”
杨天翔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庆功会后的第三天,天石地产的股票开始拉升,并一举彻底走出低谷。
三个月后,天石地产股价从一元八涨到了四元七,相距低谷时大涨百分之一百以上。傅先生联手国际资本投入的五亿五千万美元,收获了六亿八千万美元的利润,而凭借百分之七十五的持股比例,杨天翔以五百亿港元一举成为当时的当地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