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两朝衔接之际,都必有战乱的过程,明末清初之时的两族之战更是异常激烈,使中国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满汉族人民的生活都十分困苦。康熙在位期间,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抗击沙俄、征讨噶尔丹及安定西藏,虽说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为康熙的政绩增添大量的亮点,但是这一系列的战争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给康熙增添了不少的烦恼。特别是康熙初年,旧的战争创伤还没有愈合,新的打击又接踵而至,河水泛滥犹如雪上加霜,清政府中掌权的贵族们都忙着争权夺利、明哲保身,对于民间的疾苦早已麻木不仁,万顷良田长满荒草、亿万子民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的严重程度超过了当时社会的承受能力。
不但如此,在康熙执政前期,每年入不敷出,国库空虚。在这种形势下,纵然康熙有“惟愿天下安宁,百姓安居乐业,共享太平之福”的美好愿望,但短期内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康熙面临着如此巨大而又艰难的课题,划分出轻、重、缓、急。在解决了鳌拜之后,他立即开始着手于解决民众的吃饭问题。虽然康熙年纪尚轻,但在读古博今中懂的却确实不少,在总结了历代王朝治乱兴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重农思想。政局慢慢稳定了之后,更是专心治理农业问题。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康熙首先把清廷官员在百姓手中抢来的土地如数归还回去,给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老百姓也在这个年轻的皇上身上找到了安居乐业的希望。
康熙是一代明君,也是一个敢于改革推行的革命家,他接下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推行垦荒屯田、兴修水利的改革政策。
其实早在顺治继位时,就实行了垦荒政策,但土地大多被王公大臣瓜分干净,百姓根本无荒可垦。多尔衮死后,顺治试图改变这种情况,但是在努力了20多年之久却依然无效。康熙初年的时候由于有鳌拜作乱,农业生产萧条凋敝的现象依然存在。所以鼓励开垦,扩大农业经济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把土地还给农民之后,康熙皇帝大力用免除赋税的条件鼓励开垦,农民们对于政府的优惠政策感到惊喜异常。事实上,政府放宽税收政策能提高垦荒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以后向这些新垦土地征收赋税。
最重要的也是最得人心的措施是,对开垦后的地田,康熙允许归开垦者所有,并在法律上加以保护,保障垦荒者的经济利益。这对于没有土地的人民或者只有小量土地的人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只要开垦,就是自家的。而且,自愿进行垦荒的农民还对得到朝廷政策的扶持:不但可以免除税收,还会将耕牛、种子借与农民使用或种植。毫无疑问,这项措施对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当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在促进垦荒方面,从顺治以后的历朝都有着大同小异的详细规定:有的给予实物,有的折变现金,按亩计算、论人支给等方式不一而足。可以说,无论规定是怎样的,只要能够确实可靠地得到执行,对进行垦荒的农民来说,总是有利无害。此外,清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把整饬吏治与奖励垦荒结合起来,使上层建筑能为发展经济服务。而开垦不但成为农民的事,王公大臣、地方官吏也被带动到其中。
一系列的措施终于增加了耕地面积,使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恢复发展。到康熙末年,全国耕田面积比顺治十八年增加了174万余顷,超过了明代万历年间的耕田面积。
封建社会时期的农业发展,有地耕、有人种是一回事,但天时必须配合。一场洪涝灾害或者久旱不雨都会让农民的辛苦劳作功亏一篑。所以,预防、整治自然灾害就成了康熙的又一课题。他多次申述“民生以食为天,必盖藏素裕而后水旱无虞”,所以,康熙一直对兴修水利十分关注。他晚年时曾说:“朕于河务留心最切,经历最深,往年屡次阅河时,精力尚强,亲乘小舟,不避水险,各处周览。”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被亲切地称为“母亲河”,但是这位“母亲”也有暴戾的一面。雨水多发季节常有洪涝,滔滔的黄河水所到之处都会卷走大量泥沙,然后冲入下游平原,下游的人民苦不堪言,只能靠人工筑堤来阻止、延缓洪水的冲刷。不但黄河两岸的人民深受其害,无情的洪水也阻断了南北漕粮的交通要道,这可是关系到京师百万官兵及家口性命的要道。因此,怎样治理黄河、确保运输,便成为了历代王朝治河的重要课题。康熙在位期间,也花了很大的力气来治理黄河,兴修水利,由此可以看出,治理河道在康熙的执政生涯中有着重要地位。
康熙不但是改革家还是一名“科研工作者”。治理水患方面完全从理论的角度来寻求解决方案。他还特意学习了关于水利、气象等科学自然知识,力图使其治河方案建立于科学的基础上。
康熙亲自设计并指挥了对河工的兴修工程,并且在一次次的实践中积累了广泛的经验,还上升到了一定的理论层次,认识到上游治理彻底,下流自然通畅。想要黄河下游安宁无事,还需在上游下足工夫。带着这一治河思想,康熙对治河做了具体部署措施,多次亲临施工现场,对负责治理河道的官员细心地进行讲解。终于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得到了出乎意料的成果,既治理了河运,又保护了百姓利益。
康熙自己也曾总结过治河成功的经验,一是,皇帝要重视,首先将治河当作国家头等大事来抓,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手下办事的臣子们又怎能费心尽力。康熙曾经就亲自巡视检阅,做详细的调查研究;对治河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并能分得清轻重缓急,还要相应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二是要善于用人,选拔称职的河道总督。只依靠皇帝自己的力量是无济于事的。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事必躬亲并不是一个皇帝应该采取的明智之举。
康熙治理黄河,变水害为水利,不但保障了国计民生,而且对各地经济的发展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封建社会中,具有如此求实精神、科学态度的帝王是实属罕见的。康熙时,对于为患最大的黄河开始了大规模整治工程,甚至在军情紧急之时也不曾终止。
康熙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政策,不但通过禁止圈地等来改革生产关系,而且通过垦荒屯田、发展水利等措施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