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知道:如果不改变你的顾虑,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一切恐惧压抑在心里。此刻,如果你用心观察,你会觉得在表面一切都平和、冷静的情况下,内心深处的你在颤抖,不停地颤抖。内心的这一切恐惧其实都是由顾虑产生的。
什么是顾虑?就是想着其他人会怎么看你。但你为什么如此担心其他人呢?如此担心以至你无法正常面对人生。每个人都在想别人如何看他们,而别人其实也一样担心。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你害怕别人,别人害怕你,你的整个生活乱成一团。如果你肯放下这种胡思乱想的念头,放下这种恶性循环,不再在意别人,你的生活就足够了。事实就是这样,如果你无牵无挂地生活,别人也会分享你的快乐。你乐意分享,你也乐意给予,但首先你必须停止顾虑其他人,以及他们对于你的想法。当然,这种“对于”是很危险的,谁都不自在,谁都不放松。
在生活中,也许人人都曾有过恐惧的体验。恐惧并不代表失败,它只是害怕的征兆而已;它不是一种行为,只是情绪的反映,所以不要逃避它;相反地,要接受它的挑战,像诺曼·考辛斯一样去战斗。
诺曼·考辛斯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神经病学与生物行为学系的副教授。多年来,他一直是《星期六评论》的编辑,还写过《人类的抉择》等15本书。
早在前几年,医学专家就告诉他活不了多久了,但他以毫不畏惧的顽强和坚定不移的决心,否定了医生的预言。这些年来,他坚持治疗的自我处方就是:克服恐惧、积极的想法、快乐、信心、幽默和希望,再加上定量的维生素C。
在考辛斯39岁时,为了进行人寿保险而去检查身体时,心电图表明他有冠状动脉堵塞的迹象。保险公司拒绝为他保险。医生告诉他只能活一年半,而且还得放弃工作和体育运动,整天呆坐着不动才行。
考辛斯不愿意改变他那种积极活跃的生活方式。他并没有感到丝毫的恐惧,他宁愿以锻炼来保持心脏的健康,决心为了生存下去另辟新路。
7年后,他还活着。但又得了一种致命病——僵直性脊椎炎。面对这次挑战,他仍旧保持平和的心态,将恐惧拒之千里。他又开始搞了一个大胆的自我治疗程序:大量服用维生素c和自我实行“幽默疗法”。他每天看滑稽电影和幽默读物。他后来说:“我高兴地发现,10分钟真正的捧腹大笑能起到一种麻醉作用,至少能让我有两个小时摆脱疼痛睡上一觉。”
考辛斯认为,消极的力量,如紧张、压力、恐惧等都会使身体衰弱,而积极的力量,如快乐、爱情、信念、欢笑、希望等都能起到相反的作用。没有人能断言我们战胜自身消极情绪的能力不会引起我们身体内部生物化学的积极变化。我们能够安排自己的生活,去求得生存。
此后,考辛斯第三次和死神较量。当时,他心脏病发作了,他深知在紧急情况下惊慌是足以致命的,所以他告诉自己:首要的就是情绪别激动,要平静,不给恐惧和害怕留一点余地,并且相信自己能坚持下去,一切都会好的。
我们看完这个故事之后可能会惊讶:难道考辛斯就一点都不害怕吗?面对这样的境地他竟然没有一丝一毫的恐惧?答案是,他并不是完全没有恐惧,而是依靠坚强的心理素质将恐惧降到了最低程度。
倘若人一点恐惧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有时候,些微的恐惧是有助于你迈向成功之途的。如果你害怕,可能真的有让你害怕的理由。所以不妨问问自己:“最糟的结果会是什么?”“假使最糟的事情真的发生了,我该怎么办?”与其从你现在的立场来看任何可能发生的不幸,不如当做它已经发生了。从最糟的地方往回看,会让你对这些不幸的结果早有了心理准备,且能预做防范。换句话说,你的解决之道将成为你迈向成功之途的重要基础;而且,随着问题的克服,你的恐惧会越来越少。
所以说,成功并不表示你对任何事都不会害怕,不会紧张。即使成功之后,有时也难免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但成功的人却有勇气接受真实的自我,并努力提高自我。只要你朝成功路上多前进一步,恐惧便会减少一分。
圣经箴言
只要一息尚存,就不要让任何人牵着你的鼻子走。
亚伯拉罕的祈祷:要执著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信心可以使一个人得以征服他相信可以征服的东西。
在《圣经》中,讲述了一个亚伯拉罕祈祷的故事:
亚伯拉罕祈祷的信心是越来越强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祷告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始的时候他对上帝说:如果城里有50个义人,你要毁灭那城吗?上帝答应他,有50个义人便不剿灭。后来他把50个的数目减到45个、40个、35个、30个、20个,后来减到10个。数目越减越少,表明他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上帝和亚伯拉罕说话的时候,那两个执行毁灭所多玛城的天使已经正在去往所多玛城的路上了。而亚伯拉罕还要祈求,而且尽力地祈求,每一次祈求的都是把条件提高。所以说,他的信心是越来越强的。
虽然这样,亚伯拉罕的祷告还有一些缺憾,就是他的祷告只求到“10个义人”便停止。倘若他继续祈求以至只有一个义人,上帝是否为这一个义人的缘故不剿灭那城?现今我们无法推断上帝会不会为一个义人而不剿灭那城,因为没有这样的事发生。但是信心的祖宗亚伯拉罕已经不敢继续求下去了。但有一件事是我们必须注意的,就是亚伯拉罕这样多次的祷告虽然信心越来越强,却没有得到所求的,那么我们便难免要问:“到底亚伯拉罕的祷告得到上帝的应允了吗?”答案是“得到了”,他每一次的祷告上帝都应允了。
多少时候,我们祷告信心很强,因为觉得所祷告的是很对的,像亚伯拉罕为所多玛城祷告有什么不对?他是信心之父,他的信心并不弱,既忠心又谦卑,又很负责地为所多玛祷告。上帝不听他的祷告吗?上帝听了他的祷告,却没有为他成就所应允的。今天我们可能也有这样的经历却不明白为什么。其实我们的祷告也许在上帝看来已经被应允,但事实上在我们这方面没有得着上帝所应允的,到底错在哪里?可能就是我们的祷告没有达到上帝可以为我们成就的地步。上帝没有办法为我们成就,因为没有合乎上帝为我们成就的条件,正如所多玛根本就没有10个义人,上帝无法照亚伯拉罕所求的不剿灭那城。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的信心。
亚伯拉罕是信心的祖宗,他生平最著名的事迹,就是将他的独生子以撒献给上帝。
亚伯拉罕将以撒奉献给上帝,是因为他十分清楚上帝的旨意。将以撒献给上帝,实在不是件小事。以撒不但是他的独生子,而且是他年老时才生的,又是按上帝的应许而得着的。但是这并不是亚伯拉罕自己一时的冲动而决定做的事,乃是按上帝的要求做的。当你将这全章《圣经》都看完之后,便知道上帝并没有真正要亚伯拉罕将以撒杀死献给他。上帝只不过是要试验亚伯拉罕,才这样吩咐他。后来上帝借摩西在律法中宣告,禁止将自己的儿女献给摩洛。摩洛乃是一种假神,凡献祭给摩洛的人,要将自己的儿女放在摩洛神像的怀中活活烧死。上帝自己禁止以色列人这样献祭给假神,又怎会叫亚伯拉罕这样献祭给他呢?上帝当然不会做这般不合理的事,但在这里我们应注意的是亚伯拉罕将以撒献上,是先有上帝清楚的话语吩咐他才做的。对于这么重大的一件事,亚伯拉罕绝不是完全不用理智、单凭感觉和冲动行事的。上帝要亚伯拉罕将以撒献上,是要让他受考验。这是他在修行中所受的最高的考验。
亚伯拉罕将以撒献给上帝也是出于最大的信心。《圣经》上记载:“亚伯拉罕对他的仆人说:‘你们和驴在此等候;我与童子往那里去拜一拜,就回到你们这里来。”’亚伯拉罕为什么这样对仆人说?他岂不知道儿子带到那边,是要把他献给上帝,没法再回来的吗?为什么他说与童子往那里去拜一拜就回到你们这里来?他是否在说谎?不是。他实在有信心。他已下定决心,要为上帝付出一切代价,甚至把自己的独生子也献上。但在他的信心里,他相信上帝一定有办法将他的独生子还给他。亚伯拉罕原来有这样的信心,所以他能下这么大的决心。
当以撒举头问他父亲说:“火与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里呢?”许多人推想这时候的亚伯拉罕一定很难过,因为他不久就要亲手杀自己的儿子来献给上帝。但事实并非如此,《圣经》从来没有表示亚伯拉罕为这事难过。他回答儿子说:“上帝必自己预备作燔祭的羊羔。”这是亚伯拉罕的信心,事实证明的确上帝自己预备了燔祭的羊羔。他的信心隐藏了他愿付最大代价的决心,而在他最大的决心里又隐藏着他深信上帝美意的信心,即使上帝没有预备献为燔祭的羊羔,他也愿将以撒献给上帝,就算儿子被杀了,他也相信上帝会叫他复活。因为他对此充满了决心和信心。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有强烈信心的人才敢于下定决心做一番事业,而敢于提出自己的要求并且执著地追求下去,这恰恰就是一个人强烈自信的体现。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就有幸成为了掌握这个秘诀的人。
里根曾是一名演员,但是他却下定决心要当上总统。
里根的整个青年时光都是在文艺圈度过的,对于政治完全是陌生的,这几乎成为他涉足政治的最大障碍。当共和党内保守派极力怂恿他竞选州长时,他毅然答应了,决心开创新的领域。
当然信心不仅仅是一种自我激励的力量,一旦离开了自身的条件,它便失去了依靠,难以使希望变成现实。凡是有作为的人,都要脚踏实地,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里根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并非突发奇想,而是与他的知识、能力、胆识分不开的。
有两件事坚定了里根进入政界的信心。
一件事是他受聘于通用电子公司时,为了办好节目而广泛接触各界人士,了解了政坛和社会经济情况。他办的节目得到了一致的好评,这大大加强了他的决心。
另一件事是他加入共和党后,发表了“可供选择的时代”的演讲,其出色的演讲才能使其大获全胜。这时,里根的一位好友乔治·墨菲(一个地道的演员)凭借自身魅力战胜了老牌政治家塞林格而当上了加州议员。这更增加了里根涉足政坛的决心。
里根发现演员经历为他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经验,首先是形象塑造,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优势——五官端正、轮廓分明的“好莱坞美男子”的风度和魅力。里根解决困难的方法就是他超越了障碍本身,敢于提出自己的要求,并为之矢志不渝。
里根的经历让我们感到:信心的力量在战斗者的足迹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事业有成之人必须拥有一颗无坚不摧的信心。
所以,有时候,生活之中的磨难也只是给我们的考验,只要我们信心十足,执著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就能够战胜这种考验,达到自己的目标。
圣经箴言
有些人保持沉默是因为无法可说,有些人保持沉默是因为懂得说话要适时。
日月停止:一定要把信念提升到强烈的地步
依靠强烈的信仰和信念,能够产生任何奇迹。
《圣经》上说:耶路撒冷王早就听说了以色列人血洗耶利哥城和艾城的事情,现在又见基遍人与以色列人结盟,担心以色列人今后势力强大,危及自己的统治,便决定先教训一下这些屈膝投降、苟且偷生者。
然而,基遍是一座大城,如同都城一般。它的城内有许多勇士,要攻打基遍,并非易事。于是耶路撒冷王便向希伯仑王、耶末王、拉吉王、伊矶仑王求助。
四王一听基遍人与以色列人立了和约,都义愤填膺,立即率兵前来援助。于是五个亚摩利王联合在一起,领军包围了基遍。
基遍人一见城地被困,顿时慌了手脚。便赶快打发人到吉甲营地向约书亚求援。他们对约书亚说:“现在住在山地的亚摩利人的诸王联合攻击我们,我们是你的仆人,求你拯救我们,不要袖手旁观。”
约书亚连夜率兵从吉甲赶往基遍,像天兵天降一样突然出现在五王面前。五王联军在以色列人的进攻下溃不成军,狼狈逃窜。以色列人紧追不舍,奋力击杀。当联军逃到伯和仑正在下坡的时候,正遇上天降冰雹。当时被冰雹砸死的人,比用刀杀死的人还多。
这时天空渐渐暗了下来,可是五王仍没有捉住。若是让他们逃脱,今后又将是一场恶战。于是约书亚祈祷上帝说:
“日头啊,你要停在基遍;
月亮啊,你要止在亚雅仑谷。”
话音刚落,太阳果然定在了空中,月亮也止住了脚步。看着这前所未有的奇观,以色列人齐声欢呼,越战越勇。因为他们明白:上帝与他们同在。当天太阳停在空中约有一日之久。
这时有人报告约书亚说:“五王已经找到了,都藏在玛基大洞里。”
“你们几个用大石头把洞口堵住,严加看守;其余的人继续追杀敌人,不可让他们逃回自己的城邑里去。”约书亚说完,便带领大家在日光的照耀下一路追逐下去,直到把逃跑的敌人都赶尽杀绝。
得胜回营后,约书亚命人打开玛基大洞口,把五王一一带出。约书亚把以色列人召集到一起,对跟他一起作战的五个军长说:“你们近前来,把脚踩在这些主的脖领上。”
他们就走过来,把脚踏在五王的脖子上。约书亚又对他们说:“你们不要惧怕,不要惊慌,应该心硬似铁,刚强胆壮。因为上帝让我们这样对待我们所要攻打的一切仇敌。”
随后约书亚将五王杀死,挂在五棵树上。太阳落山的时候,吩咐人把尸体从树上取下来,丢进他们藏过的洞里,又用几块大石头堵住了洞口。
打败五王联军之后,约书亚率军一鼓作气又先后攻克了玛基大、立拿、拉吉、伊矶仑、希伯仑、底壁诸城。夏琐王耶宾见势不妙,就与玛顿王、伸仑王、押煞王,及北方山地、东方、西方的诸王结成新的联盟,一起对付以色列人。
联军的人数多如海边的沙粒,他们还有许多马匹、车辆。他们在米伦水边安营,要与以色列人一决雌雄。
约书亚面对强敌,镇定自若。他遵照上帝的吩咐,在米伦水边向敌人发起突然攻击。命令士兵砍断敌人马匹的蹄筋,用火焚烧敌人的车辆。决战结果,敌人惨遭失败。
后来,约书亚与敌人的争战又持续了许多年。除基遍城外,许多城地都被以色列人攻克。约书亚终于按照上帝吩咐摩西的一切话,占领了迦南全地。并按以色列支派的宗族,将地分给大家为业,使漂泊多年的以色列人得以定居下来。
为使将来国泰民安,约书亚又在示剑这个地方向以色列全会众阐述了上帝对其民族的恩惠,劝民坚信上帝,不要信异神。然后与民立约,为他们立定律例典章。
不久,约书亚寿终正寝,享年110岁。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知道:你若是想在人生中有一些成就,最有效的办法便是把信念提升到强烈的地步,因为只有达到这种程度,才会促使你付出行动。
我们的信念按其相信的程度可分为三个等级,清楚知道它们的等级十分重要。路易士·宾斯托克在《信仰的力量》一书中把它们分成:
一、游移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