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感觉是臆想的一种形式,无论是自我感觉不错也好,自我感觉很差也罢,实际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他人的看法。但是,我们必须想到,别人都有别人的事情要忙,有时他们都无暇自顾,又何谈去刻意地注意别人?知道了这一点,你在别人面前便会自在得多了。
圣经箴言
要尽你的力量,向需要帮助的人行善。你今天有力量帮助邻人,就不要等到明天。约伯和保罗的磨难:要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
人类最可宝贵的财富就是希望,希望减轻了我们的苦恼,为我们在享受当前的乐趣中描绘出来日乐趣的远景。
在《圣经》中,约伯正是历经了各种磨难和危险,才培养出超乎常人的忍耐力;保罗正是因为有了坐牢的经历,才使得心中的希望之火燃烧得更加炽热,使他的人生经历更加丰富。人生的磨难和痛苦是精神的最高境界,经历了这些过程的人,他们不会再感到悲观失望,他们心中的希望之光永远不会褪色。
生活中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你给欢乐下了请帖,虔诚地请它与你做伴,可是,痛苦却蛮横地挤进来,在你身旁纠缠不休。这种情境恐怕是每个人都领受过的。但在这种境地下,你仍然没有理由放弃你的生活愿望,看看下面的故事。
在一次航行中,由于海风袭来卷起很大的浪潮把船打沉了,船上人员死伤无数。有一个人却侥幸得到了一个救生艇而幸免,他的救生艇在风浪上颠簸起伏,他迷失了方向,救援人员也没有找到他。
天渐渐黑下来,饥饿、寒冷和恐惧一起袭上心头。灾难使他除了这个救生艇之外,一无所有,甚至自己的眼镜也丢了,他的心灰暗到了极点,无助地望着天边。
忽然,他看到一片片阑珊的灯光,他高兴得几乎叫了出来。他奋力地划着救生艇,向那片灯光前进,然而,那片灯光似乎很远,天亮了,他也没有到达那里。
但是他没有死心,仍然继续艰难地划着小船,他想既然那里能看到灯光,就一定是一座城市或者港口,生还的希望在他心中燃烧着。
白天时,灯光看不清了,只有在夜晚,那片灯光才在远处闪现,像是在对他招手。
就这样,三天过去了,饥饿、干渴、疲惫更加严重地折磨他。有几次他都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但一想到远处的那片灯光,他又陡然增添了许多力量。
第四天,他依然向着那片让他有生还希望的灯光划着。最后,他实在是支撑不住了,昏倒在了艇上,即便如此,他脑海中始终闪现着那片灯光,依然认为自己能够活着到达那片有灯光的港湾或码头。
到了晚上,终于有一艘经过的船把他救了上来。当他醒来时,大家才知道,他已经不吃不喝在海上漂泊了四天四夜。
当有人问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时,他指着远方的那片灯光说:“是那片灯光给我带来了希望。”
大家顺着他指的地方望去,那里不是灯光,只不过是天边闪烁的星星!
生命的路上,谁都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只要我们不放弃自己的希望,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不像常规的舆论低头,就会渡过难关。
关于希望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水流湍急,他被水冲得不知所措,只好顺流而下。他拼命地在水中乱抓,希望能抓住什么东西来救自己一命,但是手里抓到的除了水之外,连根水草都捞不着。
他心想:“这下完了,没救了!”就这样想着,他身上也就没有了力气,他停止了挣扎,向下沉去。
忽然,他想起在不远处的河岸边有一棵树,有些树枝一直伸到河水里面,他可以抱住那棵树,希望之火又在他心中重新燃起。于是他使出浑身力气挣扎到那棵树的旁边。可是伸到河里的那一截树枝早已枯死了,他刚拽住树枝,就听到“咔嚓”一声,树枝断了。
就在这时,有位樵夫及时赶到,将他从河中救了上来。事后他说:“要不是心中想着那截枯树枝,我根本等不到有人来救我!”
由此可见,人在绝处,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保留希望,往往会创造奇迹。年轻人刚刚踏人生活,正像刚刚跨上马鞍的骑手,许许多多美丽的图画展现在眼前。这些图画,就是编织美好愿望的蓝本,能强烈地吸引和推动我们去争取未来。伏尔泰说:“人类最可宝贵的财富是希望,希望减轻了我们的苦恼,为我们在享受当前的乐趣中描绘来日乐趣的图景。如果人类不幸到目光只限于考虑当前,那么人就会不再去播种,不再去建筑,不再去种植,人对什么也不准备了;从而在这尘世的享受中,人就会缺少一切。”
在我们所走的人生旅途上,不适意总是多于适意,所以一定要记住: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幸运就会在不远处等你!
圣经箴言
干吗要对自己刻薄,对别人大方呢?难道你不愿意享用自己的财富?没有比刻薄自己更为十童女:成功绝不是幸运儿头上的偶然事件
成千上万的小事落在我们手里,各式各样的小机会每天都发生,它都留给我们自由运用和滥用,而它依旧默默走它的路,一无改变。
《圣经》上有一个“十童女的比喻”讲道:
那时,天国好比十个童女,拿着自己的灯,出去迎接新郎。
她们中五个是糊涂的,五个是明智的。糊涂的拿了灯,却没有随身带油;而明智的拿了灯,并且在壶里带了油。
因为新郎延迟,她们都打盹睡着了。半夜有人喊道:“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吧!”
于是,那些童女都起来,装备她们的灯。
糊涂的对明智的说:“把你们的油分些给我们吧!因为我们的灯快要灭了!”
明智的回答说:“我们的也恐怕不够,你们最好到卖油的那里去,为自己买一些吧!”
糊涂的童女去买油的时候,新郎到了。那明智的童女就同新郎进去,共赴婚宴,并把门关上了。
不久,去买油的童女回来了,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吧!”
新郎却回答说:“我实话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明白:成功并不是降临在幸运儿头上的偶然事件,而是由人们自己把握的。有时候失败者谈起别人获得的成功,总会愤愤不平地说:“别人凭运气”、“赶上了好机会、好时候。”他们不采取行动,总是等待着有一天他们会走运。他们认为成功者的命运是一帆风顺,而自己的命运则全是倒霉。
成功者耽误不起这些时间。他们忙于解决问题,忙于勤奋工作,忙于把事情做好,忙于如何生气勃勃和乐观地对待一切。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幸运和机会的垂青。
爱因斯坦曾说过:“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是主观条件。这里的“准备”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的积累。没有广博的知识,要发现和捕捉机遇是不可能的。二是思维方法的准备,只具备知识,而没有现代思维方式,就看不到机遇,只好任凭它默默地从你身边溜走。
人们常常引用苹果落在牛顿脚前,导致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这一例子来说明所谓偶然事件在发现中的巨大作用。但人们却忽略了,多年来,牛顿一直在为重力问题苦苦思索、研究。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牛顿思考了该领域内的许多问题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可以说,关于重力问题的一些极为复杂深刻的问题他都反复思考推敲过。苹果落地这一日常生活现象之所以为常人所不在意,而能激起牛顿对重力问题的理解,能激起他灵感的火花并进一步做出异常深刻的解释,很显然,这是因为牛顿对重力问题已有了深刻的理解的结果。因此,成千上万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却很少有人能像牛顿那样引发出深刻的定律来。有许多发现和发明看起来纯属偶然,其实,仔细探究就会发现,这些发现和发明绝不是什么偶然得来的,也不是什么天才灵机一动或凭运气得来的。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形下,这些在常人看来纯属偶然的事件,不过是从事该项研究的人长期苦思冥想的结果。也就是说,纯粹的偶然性虽然以偶然事件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它其实也是在不断实验和思考之后所必然出现的一种形式。
虽然时机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有一定的神秘性,但是并不是无法捉摸和预料的。聪明的人总是一方面从事手头的工作;一方面注意捕捉取得突破或成功的时机,当时机没有成熟的时候,他们便积蓄力量或者寻找出路,一旦时机成熟就顺应形势或潮流,完成自己的事业。
其实,机遇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存在厚此薄彼的问题,关键是一个人面对机遇究竟能不能真正把握住。在能够把握机遇并且充分地利用机遇的人那里,机会时刻都存在着;而在对机遇毫无知觉也不会很好地利用的人那里,即使机遇来到眼前,他也不能及时地抓住,而是常常让机会白白地失去。我相信,每个人都渴望成为像莱维·施特劳斯这样的成功者。
曾经有位叫莱维·施特劳斯的德国犹太人到美国旧金山去经商。除了别的商品他还带了些帆布以供淘金者做帐篷之用。但他还没有来得及下船,除了帆布,货物都一售而空。一针一线都需从外面进口的旧金山人需求之旺给莱维留下深刻印象。下船后,莱维带着帆布开始了他的“淘金”历程。他立刻就和一位挖金的矿工迎面而遇,此人抱怨道,他们需要的并不是帐篷而是挖金时经磨耐穿的裤子。头脑灵活的莱维一点也不含糊,随即和那位矿工一起到裁缝店,用随身带着的帆布给他做了一条裤子,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条工装裤,亦即今日十分时髦的牛仔裤的鼻祖。那位矿工回去之后,消息不胫而走,大量订货迅即而来。
矿工需要的是耐磨的裤子,而莱维手头只有做帐篷的帆布。如果莱维的头脑不灵活,他就只会后悔自己带错了商品,而失去这次绝好的赚钱机会。这正表明了犹太人经商方面的精明。
如何抓住机遇,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准则可循,但过人的洞察力和预见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平时要留心周围的小事,有敏锐的洞察力。牛顿不放过苹果落地、伽利略不忽视吊灯摆动、瓦特研究水烧开后的壶盖跳动这些似乎司空见惯的现象,他们因此而有所发明或发现,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事例。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有些事使人感到惊奇,引起多数人的注意;有些事则平淡无奇,许多人漠然视之,但这并不排除它可能包含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有敏锐观察力的人,就要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不奇之奇。现代社会是竞争的时代,可以说是机遇与危机并存,只要我们思路开阔,头脑灵活,就能够在生活中把握机遇,铸造辉煌的人生。
圣经箴言
凡事自己做主,不要让任何事情玷污了自己的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