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金融的生存字典里面,竞争同样激烈,同样要遵循互联网一般企业的生存逻辑:行业第一把交椅往往占据了近半数以上的市场,第二名则是20%左右,到了第三名往往就只有10%,后面的参与者则只能争抢那极少数的市场份额。从这个角度上看,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不会比银行舒服多少,经过了前期的跑马圈地,后期肯定会经历一波大整合,倒闭的倒闭,收购的收购,最终形成主要的几个寡头。
所以,互联网金融企业也没必要太高兴。第一,传统金融业依旧是老大;第二,自身平台风险需要严格控制,勒一勒裤腰带;第三,时刻准备应对其他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竞争。
美国版余额宝是如何垮掉的?
文/蔡凯龙
互联网金融千人会华尔街分会秘书长,特许金融分析师(CFA),金融风险管理师(FRM),现供职于德意志银行美国战略科技部。
中美两国在金融体制、互联网技术上有诸多差别,但互联网本身是无国界的,而金融的本质与服务人的金融需求也是一致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通过分析介绍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几个具体形式,期望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大名鼎鼎的第三方支付先驱PayPal在1999年创立第一只MMF(Money Market Fund,货币市场基金),到2007年规模达到10亿美元。不仅仅PayPal,美国市场上MMF规模蓬勃发展,在8年内从政策开放时的一片空白达到2008年375万亿美元规模。
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撑起MMF快速成长的两大基石——现金级别流动性和保本纷纷垮掉。由于MMF为了提供给客户比市场无风险基准利率更高的回报,不可避免地投资在短期的政府债券、企业短期商业票据等高质量短期资产。
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以往被认为安全的资产全部陷入困境,大量MMF 破天荒第一次Break the buck(1元MMF不值票面价),不再保本了。投资者习惯假定MMF是保本的,哪怕损失一点都会产生极大恐慌。
在当时金融危机环境下,Only Cash is the King(只有手里持有现金才是王道)。不开玩笑地说,那时候投资人晚上搂着老公(老婆)还不够,还得搂着现金才睡得着觉。大量投资者的蜂拥赎回让另一块基石——流动性也垮了。
最后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不得不联手对其中一小部分MMF提供暂时担保,保住72个MMF的命运。当时MMF市场也被毁得差不多了。后来再加上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把短期利率压到接近0%,PayPal和其他在金融风暴后幸存的MMF都大幅亏本,先后无奈地退出这个市场。
最近国内MMF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7%甚至10%的MMF铺天盖地而来。但是投资者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谨记金融界最重要的一条金科玉律:No Risk No Return(任何高回报都伴随着高风险的)。
由于新事物没有严格的监管,国内的业者为了抢夺MMF这块大蛋糕,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创造”出较高的回报率:协议存款,用回购方式加大杠杆,买卖上的时间差,收益和成本的不同计价方法,甚至自己倒贴钱的方式,等等,这些都是以投资者承担较大隐形风险换来的,这种方式在美国的监管体系里不可能被允许。
业者为了让投资者放心,有的MMF还提供企业担保。但是在真正危机和风险来临的时候,企业还能独善其身吗?要的担保有多少可信度呢?雷曼兄弟在倒掉以前够大牌,它担保的企业债券最后还不是惨不忍睹!只有央行和美联储动用国家信用的担保才是唯一靠得住的。
不过,国内MMF倒是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国内利率水平整体偏高(一年SHIBOR,即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都可以在5%),这给老百姓摆脱低存款利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虽然目前短期看不到市场下跌的趋势,但是利率本身也会上下波动也是一种风险。美国的经历对国内MMF从业者的启示在于:注意市场和信用风险的防范,加大教育大众其产品风险并彻底公开其操作方式,同时注意监管的变化。
为什么不看好互联网金融
文/江南愤青
无业金融人士。
互联网金融日益演变为影子金融机构
中国的金融在很多领域是走在“前端”的,例如支票这种传统的方式在国外还比较普遍,这个跟诚信体系都有一定的关系,但可以说,国内比国外有更好更便捷的支付通道。从贷款角度来看,中国贷款早就具备了高度流通性,中国贷款都是给一年期的流贷,甚至连项目贷款都很少,所谓的供应链融资占比就更少了。但是,在国外的金融体系里,流贷很少见,大多是供应链贷款或是项目型的贷款,融资期限跟业务的匹配度都较为契合,这个其实反过来可以理解中国的金融进入的是过于发达(畸形)的阶段,属于金融流动性泛滥的典型特征。
一直以来,中国大量的资金都是沉淀在国内的,所有的钱都在中国资本市场寻找投资机会。这就导致大量的投资,你明知是有风险的,也会去投,不然就没得玩。这点与美国、德国这样的市场非常不同。国外的资金流动性更为开阔,一旦投资人觉得美国的市场不适合、有风险,就不在美国玩了,大量的资金就会往外走,到新兴市场找投资机会。
现在的互联网金融有三种典型模式:支付、P2P、众筹,分别对应的是支付结算、放贷和股权。这三者中,除了支付外,核心的本质都是点对点的模式,实现的都是意图撇开金融机构,进行金融脱媒的创新尝试,最终实现的都是资金从有钱的人到没钱的项目中去,互联网在这中间只是充当了一个中介和平台的功能。
从这些角度本身来看,理论上互联网是有优势的,更多群体的参与,更开放的信息共享,以及更为多种多样的风险控制措施,都可以让互联网更好地融合金融。只是,在实践中我们却发现,互联网的这些优势,并没有得到很好体现,互联网金融的参与者们一个个开始抛弃本来该作为平台和中介的独立身份,日渐演变成为影子金融机构。
互联网的优势如果没有体现,也就无所谓互联网金融了,至少短期来看,我个人感觉不到互联网体现出了这样的特征,所以,我说真正的金融创新几乎没有。
互联网在坏账率的控制层面不具备优势
坏账率的控制主要有两个维度,第一个是技术手段调整,第二个是流动性支撑。即使是全球最牛的金融机构,它的坏账率控制也是有难度的,如果有人说它把坏账率真正控制在3%以下,我基本是不相信的,一定规模内极个别的人可以做到,但是从中长期以及更大规模来看,几乎是概率为零的事情。事实上金融机构都会有一个基础性坏账率,就是无论你做什么样的一个金融机构,这个坏账率水平是必然有的,这个坏账率只能通过技术手段和足够的流动性来化解,靠能力是无法做到的。
现在说银行的坏账率控制在1%不到,其实是有大量的技术手段在起作用,一方面把分母做大,把风险往后延;另一方面不断地进行五级分类的风险调整,尽量往关注类挤,最终,银行控制坏账依赖的还是特许经营权制度性优势,并非是能力控制。事实上,银行的坏账率处理手段是有很多方式的。
首先,银行把贷款规模做大,然后把五级分类往上调,或者是银行利用企业并购重组的方式来解决坏账率。也就是说,企业出了坏账,银行再找个企业把你的坏账拿走,然后你就不体现坏账,那个企业帮你还钱了。当然,这些技术手段的前提是,必须有充分的流动性在后面,有钱能够把贷款做大。假如说你有一个亿,做完就做完了,没有办法延展你的流动性,你的坏账率会非常高。银行如果不能靠流动性做延展的话,肯定趴下了。
不但是银行,任何一个金融机构都是扛不住的。但是银行流动性来自于哪里呢?其实来自于它吸储的能力,只要一个银行能不断地吸收储蓄,那么它的流动性就不会丧失,哪怕坏账规模超过它的核心资本,一样不会趴下。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内的商业银行基本是无敌的恐怖存在,是其他任何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都无法企及的。互联网企业如果介入信贷领域操作的话,首先要过坏账率这个关口,这个其实也是为什么我不看好P2P的核心点。
收益低于3%的商业模式不存在生存空间
我们从金融角度理解,任何一家金融公司,其实特别高或者特别低的坏账率基本都不存在,我们能够通过技术手段调整的也就是3%~15%之间的一个坏账率。如果能通过技术手段控制,你的收益也必须在这个区间,否则意义不大。
我们来看宜信或者人人贷,类似这样的P2P机构,从它的基础坏账率来看,它们还是有存在的空间的。首先它的收益率很高,从投资人那边拿过来的点是8%~12%,放出去可能是20%左右,债权空间有十来个点。通过较好的技术手段,理论上应该也是有可以实现盈利的基础的。
其次,实践过程中,它们在不断学习传统金融机构的先进经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积累自身能力,从而可以不断地压缩和降低坏账水平。它们的生存核心,其实跟传统金融机构是一致的,就是利差行为。这种利差行为走到最后就是坏账率和盈利能力之间的比拼。
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生存劣势在于,为了有效地确保自身的流动性不出问题,都会构建自身的资金池,资金池的构建一般都是自有资金出资、利润结转或者就是直接吸引资金来构建,但是它们构建资金池的成本太高,容易出现流动性问题。一个没有流动性支撑的利差行为理论上是不存在的。
而这些机构的生存空间在于,虽然它们的核心本质都是金融机构,但是由于它没有牌照,所以规避了监管成本,可以突破监管做很多目前的商业银行所操作不了的事情。
确切地说,这些互联网金融公司存在的基础,是通过提高对风险的容忍度来换得了生存的空间,并不是说这些机构具备了较好的风险控制能力使得其生存下来,那么悖论就是一方面提高了风险可能;另外一方面却又不具备化解风险技术能力和制度优势。所以,这种交叉之下,生存的困境也就出现了。
金融核心是风险控制,而非给钱的方式和方法
如何用互联网的方式让违约率下降?如果这点达不到,我认为任何一种互联网金融的模式都没有存在的意义。
互联网的优势是信息的相对完整,在屏蔽诈骗方面是有优势的。如果不是诈骗,那么就是投资行为,就是不保本保收益的,也就意味着互联网在其中起的作用又回到运营层面的风险控制了,而互联网目前并不能更加有效地对项目进行控制,那么,互联网至少在企业运营层面也就没有更多的意义了。
至于金融类产品的在线销售,同样如此。带有很大风险性质的在线零售,就必须把风险审核这个命题说清楚,不然非常难挖。私募不允许卖,只能卖银行的公开发售产品,到最后,互联网也就还是传统的零售渠道,优势可能是可以不断地扩大外延,降低区域风险。
但是这里面,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至少阿里上面卖的很多产品,其实都是私募产品,如果按照严格的金融产品销售的监管办法,都是无法上架的,因为私募产品的销售需要非常严格的审核和认购程序,从这个角度来看,阿里如果过去卖假货可以不出问题,但是卖私募产品,那么风险性就会很高。至于卖公募产品,阿里倒是具备渠道优势,覆盖人群可能更广,但是这些产品的销售,意义非常有限。
回到最后,渠道其实是会因为产品不断差异化而失去竞争优势的,好的产品不愁卖,差的产品你不敢卖,卖了就是信用附加。如果要进行单个辨别,成本又高,互联网就失去优势了。
互联网借鉴传统金融的风控体系没有意义
既然说传统金融是有风控优势的,那么传统金融是如何构建风控体系的?互联网该如何借鉴?如果互联网要去借鉴传统,那么就没有任何优势,传统实地调查、面谈等,很麻烦,所以导致传统银行是不愿意做小微类贷款的。互联网也是要核实的,前前后后半个月时间,这对互联网没有任何意义。
互联网要用什么方式去构建风控体系,需要互联网企业自己去想。就是因为看不到这一点,导致我对互联网金融的态度并不乐观。任何不以风控为基础的金融创新模式到最后就不是个完整的金融模式。因为它不以风控为核心去进行创新,只会在放贷速度、放贷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如果风控有问题,这是铁定会出现问题的。放得越快,损失越大,死得越快。
阿里巴巴值得赞赏的两点,第一是它能做大规模,但是却严控规模,对市场保持敬畏之心;第二是它还是以风控创新为主要目的,不像别的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打着金融的牌子,却缺少风控思维,只想着如何快速做规模。
银行的大数据价值更大
大数据的进入门槛也很高,哪有那么容易。例如谷歌模式,美国互联网程度比较深,通过谷歌搜索的技术手段,可以把一个人在互联网上的所有痕迹全部抓出来,台前台后的数据,基本可以还原一个人的轨迹,这也是大数据概念。
相对而言,银行的数据比电商更有优势,银行可以知道一个用户账上有多少钱,可以排出来某个时点上,存款超过100万的用户进行重点销售,银行是目前最大的数据渠道。即使在电商网站上年消费20万以上的用户群,在金融产品面前,都不会是太大的客户。
现在很多人在谈阿里的交易数据,认为有了这个交易数据,使得阿里金融就是无往而不胜,我们先不论在体系内这个交易数据到底能覆盖多少人群,单就这个交易数据在还原和构建一个人的信贷违约层面所起到的作用而言,事实上都远远不够。衡量一个商铺,回到最后,仅仅依靠历史交易数据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引入外部数据,进行交叉验证,或许才能构建有效模型。
开放的互联网思维和严谨的金融思维如何融合
互联网是讲究开放的一个业态,金融是偏保守的,不会留一个开放性的命题让你来填补,也就是说,开放的互联网思维和严谨的金融思维,哪个才是金融的本质?现在是要把两个放在一起来干,靠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