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优势将主导互联网理财战局
文/万建华
国泰君安证券董事长。
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的浪潮之下,其业务的细分模式正在发生微妙分化。
起步较早的网上支付业务继续高歌猛进。2013年三季度,第三方支付机构实现交易金额1.4万亿元,同比增速高达50%。受“余额宝”高速成长的刺激,大批金融机构纷纷启动与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合作探索,这种联姻为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带来了新的变革力量。
P2P 网贷却遭遇成长阵痛。近两个月来,数十家P2P网络借贷平台发生资金链困境甚至倒闭,成批倒下的寒意让P2P网络借贷模式不得不面临经营模式和商业诚信的多重拷问。
而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线上理财销售却在此时异军突起。截至2013年11月14日,“余额宝”的规模突破1000亿元,用户数近3000万,与之对应的“天弘增利宝”仅用半年时间就一举成为国内基金史上首只千亿规模的基金,其发展速度大大超越业界预期。支付和网络嫁接的魅力在支付宝和天弘的联姻中可见一斑。
最新看到的一则消息称,腾讯也打算在年底推出微信版的“余额宝”,其合作方为国内基金业的大腕: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和汇添富基金等。如果算上百度之前推出的“百发”,国内互联网三大巨头阿里、百度、腾讯已全部加入互联网金融战局,一场争夺活期暂歇资金的草根理财大战正式在网上上演。
“余额宝”的率先成功激发了许多关注热情和复制意愿。不少分析把它的成功归结为产品模式设计上的独到智慧。我以之为然,高收益率、高流动性、丰富的应用场景、堪称极佳的用户体验以及强大的品牌背书缔造了“余额宝”的吸金奇迹。“余额宝”借助综合账户的优势,把普罗大众对投资收益、流动性、资金用途的诉求衔接在了一起,也把支付宝的账户魔术演绎到了极致。
但是,“余额宝”的优势并非不可撼动。伴随微信的加入,互联网巨头间的金融角力可能失衡。
我的理由是,移动互联网上的入口优势将主导互联网理财战局的走势。
本质上说,移动互联网的故事离不开三大要素:产品、账户、入口。其中,产品为先,账户为根,入口为源。在目前的互联网发展阶段,复制产品和账户模式相对容易,而形成入口优势,或者说建立主导性的渠道优势,却需要经年的沉淀,这其中最难颠覆的是社区关系圈的重建成本。因此,一些互联网金融产品虽然已经在产品模式研发和账户建设上抢到了先机和根本,但在今天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优势,却牢牢把控在社交属性最强的腾讯手上。
眼下,微信坐拥近3亿的月活跃账户,又陆续开通了支付、公众服务功能,大有替代通信运营商、电子商城、信息门户的势头,“微信=移动互联网”的等式,似乎已经日渐清晰。
移动互联时代,用户不太需要第二个入口。如果说硬件设备的入口是一台智能手机,那么软件应用的入口可能就是微信。作为电商龙头,阿里的入口目前阶段还主要停留在电脑屏幕上,而腾讯的入口却已经早早迁移到了手机屏幕上。试想,人们每天在地铁上、在红绿灯前、在咖啡馆里,每每掏出手机用微信和亲友交流的时候,也能在微信的理财货架上进行投资产品的甄选、比较,并快速完成支付,甚至主动接受朋友圈的口碑营销。这种源头上的入口优势,短时间内委实难以转移。利用社交黏性和移动方式来销售理财产品,微信在把入口优势、信息流优势转化成现金流优势方面,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阿里集团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这可能是它们近来着急发力阿里版微信——“来往”的一个主要原因。
那么,给传统金融机构的启发在哪里呢?
我个人以为,发力追赶互联网机构的入口优势,对于在移动互联网上根基不深的传统金融机构来说并不明智。与其大兴土木开发移动终端的个人金融应用,不妨就“顺流而下”,沿着普罗大众最习惯的入口展开布局。据我观察,微信的公众服务号已经陆续具备信息推送、货架陈列和在线支付功能,这为金融机构开展简单产品的在线销售业务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金融机构应该更多地致力于产品设计。在草根资产可以快速流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收益率、流动性和应用场景的兼顾决定了产品的吸引力,而这正是传统金融机构的优势所在。
互联网金融模式仍将持续分化。就在线理财销售而言,入口优势和产品智慧的融合将成为常态、共赢的合作方式。如果说“余额宝”点燃了“蚂蚁搬家”的热情,那么微信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开启一场全民理财的盛宴。
互联网金融企业大多沦为影子机构
文/万建华
国泰君安证券董事长。
近来不少金融机构领导聚在一起时,交流的一个主要话题就是如何应对风起云涌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之势。
2013年被外界称作互联网金融元年,这一年也切切实实让传统金融机构领受到了兵临城下的危机感。2012年年中,金融界才刚刚把“互联网金融模式”作为一个前沿命题来探究,可在短短的一年间里,以阿里的“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就已经席卷了整个金融市场。
10月28日,百度联手基金巨头华夏基金,携旗下年化收益率高达8%的理财产品“百发”高调亮相,为互联网金融市场再添一笔亮色。另一个互联网巨头腾讯则剑走偏锋,在炙手可热的移动通信工具微信的50版本上布局微信支付和微理财服务。纵然模式未明,乱象纷呈,但谁都不想缺席这场互联网盛宴。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生长,金融市场逐步裂变出一些新的地貌:离柜式的非现场金融服务蓬勃发展;以低门槛为标志的大众理财热情被彻底激发;传统“存贷汇”业务不再只隶属于金融机构的地盘……持续发酵的互联网金融确实在一榔头一榔头地挖着传统金融的墙脚,高处不胜寒的金融家们对着来自陌生领域的局外之手感到草木皆兵。
作为几十年的金融行业工作者,我想在这个当口对同仁们打打气——正如我在《金融E时代》一书中所提的:“互联网并不能将金融业完全改造为IT业,金融一定还是金融。”
底气何在?首先,金融“存贷汇”的本质属性仍然不会发生变化。技术快速升级,本质上是以更高的效率、更快的速度来匹配资金需求,并通过全新的支付和结算模式完成交易。在这个过程中,业务场景、交易渠道、商业模式虽然都发生了变化,但就资金供需而言,金融的生长土壤并没有丢失。
未来信息技术的作用有可能让金融机构信息中介的角色弱化,一个完整的交易依然离不开一个规避风险的信用中介。这意味着金融机构不会被时代摒弃。此其一。
其次,在互联网背景下,金融的专业性壁垒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是增强了。近来有提法称,金融业务疆界的模糊缘于社会分工的重新梳理,而我要说的是,正是因为社会分工的进一步专业化细分,金融的樊篱将更加难以僭越。
传统金融机构已经在这片沃土上生长多年,根系早已壮大,在产品开发、客户管理、运营管理等方面,有着蔚然成形的内涵积淀和经验法则。此其二。
第三,风险控制是金融业务的核心。在探索商业模式和控制风险方面,互联网机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能够识别出的三种主流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为支付、P2P和众筹,其对应的是支付结算、信用投放和股权投资,其核心都是脱媒,借助网络实现资金供给向资金需求的直接转移。
互联网在这个过程中本该是有融合优势的,但是在实践中,我们看到践行者们无一例外地转向影子金融机构,摒弃本来属于它们的平台功能和中介角色,这说明现在的互联网上还没有完全实现独立的、持久的、经济上成功的商业模式。
资本金和流动性是抵御坏账的重要手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互联网机构的资本充足性和流动性规模是无法和传统金融机构抗衡的,这也意味着它们无法通过商业银行的管理手段来抵御坏账风险。如果仅仅是通过提高了对风险的容忍度来换取生存空间,互联网机构的金融之路可能会布满暗礁。
面对来势汹汹的搅局力量,我想传统金融机构完全有底气来应战,但必须做出积极有效的应对和调整。互联网金融有今天这样的发展态势,除了技术因素之外,还受益于互联网商业在成本方面的优势和最终用户向网络迁移的趋势。
当互联网和空气、水一样,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生活模式时,人们自然倾向通过互联网完成开支和消费,对于金融服务提供方式的诉求也是互联网化的。
这是互联网金融大行其道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识别到这一点,传统金融机构的策略也将变得清晰,那就是用互联网的精神来应对互联网金融——积极“触网”,顺应开放、融合、经济的互联网精神进行营销和客户管理,并通过互联网化压缩成本,发挥专业优势。
这里头可能包括对高成本的网点和庞大的员工队伍进行调整、采用网络社交化手段进行营销、搭建网络数字化销售平台等。放眼金融圈,我们已能看到这股警醒下的自我调整、自我变革、自我进化正在全面燎原,由人员到架构、由资源到指标的战略升格正在持续铺进。
电商与传统银行博弈游刃有余
文/陈凯
咨询公司互联网金融分析师。
银行和电商平台是两个数据积累比较翔实、具备大数据运用潜能的数据池。在表现上,银行数据积累时间长,结构化特征不明显,且大多数缺乏敏锐的数据意识。电商平台作为数据领域的后起之秀,本身就是天天和流量、数据打交道,靠网上的信息流获得商品销售和黏性聚集,因此层次化、结构化更加完整,对数据流的反应也比较敏捷。
银行和电商其实代表了两种流量:一个是资金流,一个是商品交易的信息流,当然,还有一个完善的物流作为支撑(顺丰、四通一达之类)。在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生活趋势中,直接拥有商品交易平台的电商开始后发制人,因为消费者直接通过电商这个前端来实现货物的购销和消费能力的表达,而不需要手握大量现金去菜市场做直接交易。
因此,银行在骤然兴起的互联网金融面前,不说噤若寒蝉,也足够辗转反侧。如果银行还是仗着传统资金渠道,走大额对公业务,忽视小额资金流和第三方支付的“一刀切”,那么银行对终端消费发展趋势的感知会越来越差。
银行和电商现在已经开始有了交集。银行需要学习电商的敏锐嗅觉,需要掌握零售客户的最新需求,也需要在市场转型中寻找到自身差异化优势。未来的银行不会满足于后台化,而要走向前端,民生银行的社区网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电商平台,除运营第三方支付外,更重要的是解决支付牌照下的资金来源问题。在备付金、资金流、风险控制和流程优化方面,电商缺乏银行的合理、合法性。因此,在小贷业务上,大多数电商也不得不求助于银行解决资金流:京东和银行合作的供应链金融,还有B2B的敦煌网、慧聪网等;阿里小贷虽然没有直接求助银行,但转手通过证券化和信托扩大资金来源。
合作能成功固然好,但在面对竞争时,在分秒必争的金融创新面前,任何合作都避免不了自我膨胀的诱惑。阿里巴巴和建行、工行的合作就是因为标准不和、原则冲突而分道扬镳:电商生态的信用和银行生态的信用对接需要一个转换机制,而这个机制需要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才能顺利产生。
于是,银行一方面想独自尝尝电子商务的味道,另一方面和电商合作却避免不了冲突的本质:谁都想独自建立资金流、商务信息流、物流的统一体。
银行尝试着开始搞电商:交行的交博汇,建行的善融商务(两者是信用卡商城发展的高级阶段),以及最近造热的民生电商等。银行如果真能建立一个流量、用户、平台都上规模的电商平台,那么对传统银行打造互联网创新以及电子化转型都是十分有利的。最重要的是能够避免被电商金融和第三方支付“后台化”,导致失去前端话语权。
而中国200多张第三方支付牌照中,一些拥有电商平台作为支撑的互联网公司一直在尝试类金融功能。以往,支付平台只能规规矩矩和银行之间进行结算和资金存管,同时对账户中的存量资金的类金融操作也是有心无力,充其量也只是做一些水电煤气以及转账的辅助业务。随着新任领导班子的开明监管和互联网趋势的发展,互联网的金融属性越来越明显。P2P、小贷、众筹、第三方支付、数据征信等形式开始冲击传统金融。
允许成立风险自担的民营银行也给出无限的遐想空间。电商不满足于和银行合作开展小贷业务了,如能自食其力发起成立一家民营银行,不就可以直接向商户进行信用贷款了吗?于是乎,今天苏宁云商申请成立苏宁银行的消息不胫而走,苏宁股价大涨7%。
在银行和电商的博弈中,电商稍占优势。由于更贴近终端消费群体,而银行数目众多,即便暂时开办不了银行,电商依然可以把用户作为谈判筹码在众多银行间游刃有余。而银行当前可谓四面楚歌: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金融互联网化、民营资本虎视眈眈,现在就看政策监管能够改革到什么程度,有多大的操作空间。
阿里巴巴正是看到了电商和银行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早早开始尝试小贷业务,并用证券化手段绕开银行。阿里的下一步棋是物流大概念——“菜鸟网络”,其中流转的物流信息则是资金流、信息流之后的另一个炙手可热的数据宝库。
阿里控股天弘基金志在自主金融
文/陈凯
咨询公司互联网金融分析师。
一则互联网金融重磅消息再次触动了市场的神经,阿里巴巴拟出资11.8亿元认购天弘基金26230万元的注册资本,完成后占其股本的51%,持有天弘基金51%股权,成为天弘基金的新主人。
作为互联网金融最成熟的倡导者,阿里金融控股天弘基金的行为再次被市场解读为互联网金融的跨界冲击,从被动销售基金产品转型到可以自主操作基金产品,具备了销售产品和资管业务的双重资质。虽然上述认购行为最终仍有待于证监会的批准,但市场舆论再次被点燃,对阿里控股基金公司的讨论也开始激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