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嚣知道更大的风浪还在后面,他没有选择坐以待毙,而是选择了先发制人,很快做出了这样的战略部署:联合公孙述,共同对付刘秀,并且派人先去投石问路。
接下来,一个超级牛人出现了。他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隗嚣、公孙述、刘秀三人的命运。
这个人的名字叫马援。马援,字文渊,扶风郡茂陵人。他有三大特点。
特点一,名门之后。
在数百年前的战国时期,马援的祖先不姓马姓赵,属邯郸赵氏,这其中最有名气的就是赵奢以及赵奢的儿子赵括。
老马家的祖先之所以放着好好的赵姓不用而改马姓,要拜败家子赵括所赐。赵括的名气一点都不输于赵奢,因为他做了一件名震天下,同时也是遗臭万年的事——纸上谈兵,导致长平之战赵军的大溃败,数十万赵军士兵被灭。
长平之战后,赵氏家族虽然没有被诛灭九族,但赵家人为了自保,做出了一件“改头换面”的事。
因为赵奢曾被赐封为马服君,为了弘扬正面、回避反面的需要,赵家集体改姓马。汉武帝执政时期,他们又集体从邯郸搬迁至扶风郡茂陵县,邯郸赵氏彻底演变成了茂陵马氏。
变身成功的茂陵马氏族人积极工作,努力奋斗,终于出了一位叫马通的人物。马通便是马援的曾祖父,因功被汉武帝封为重合侯。但是,因为马通的哥哥马何罗参与谋划了历史上骇人听闻的巫蛊事件,在江充事发被诛后,马何罗做出了狗急跳墙之举——谋杀汉武帝。
事情败露后,马何罗死不足惜,马通亦牵连被处死,马家再度一落千丈。好在汉武帝并没有罪及马家其他无辜成员。在汉武帝至新莽年间的近百年里,马家出的最大一位领导就是马仲,任玄武司马(官六百石,相当于今天的处级干部)。马仲便是马援的父亲。
特点二,有大志。
《东观汉记》说,马援身高七尺五寸(按出土的东汉铜尺计算,合1.77米),“容貌如画”,是一位身材高大、面目俊美的大帅哥。马援足智多谋,且口才特好。皇帝召见他,他对答如流。他给皇太子、诸王讲故事,皇太子、诸王都听得入了神。
然而,长得帅不能当饭吃,该经历的苦难还得经历,该承受的艰险还得承受。十二岁的马援便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叫“离歌”——他的父亲撒手西去。
长兄为父,从此,他靠三个哥哥的抚养长大成人。大哥马况任河南太守,二哥马余任中垒校尉、三哥马员任上郡太守。为了马援的前途,哥哥们合计之下,送马援到颍川郡拜名师,学习《齐诗》,但胸怀大志的马援却让哥哥们失望了,因为其心不在学章句上,学的结果是“意不能守章句”。为此,马援向哥哥提出,要到社会上闯荡一番。这自然让三位哥哥感到很惊奇。
好在大哥马况很开明,鼓励他说:“你会是大才,但要晚成。”
于是,马援就这样告别了老师,挥别了哥哥,到边郡去种田放牧。《东观汉记》在记述此事时,说马援是位懂事的孩子,他之所以要到边郡放羊,是因为家里穷,他想通过放羊来贴补家用。其实,当时马援的三个哥哥都在朝中为官了,因此,这种说法不靠谱。显然,马援做出这样的举动,是性格使然,他不想依赖哥哥,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自食其力。由此可见马援的坚强。
值得一提的是,没等马援起身,马况去世,马援留在家中,为哥哥守孝一年。一年中,他没有离开过马况的墓地,对守寡的嫂嫂非常敬重,不整肃衣冠,从来不踏进家门。
小牧童也有春天。后来马援发达了,他种田放牧,能够因地制宜,多有良法,因而收获颇丰。当时,他共有马、牛、羊几千头,谷物数万斛。
面对这田牧所得,马援慨然长叹,表达了自己的财富观:“人发了财,贵在能救助他人,使更多的人受益。否则,只是一个守财奴而已。”
于是,他把所有的财产都分给兄弟朋友,自己则只穿着羊裘皮裤,过着清简的生活。如果马援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前途也是光明的,至少能成为富甲一方的豪绅。然而,这绝非马援所愿,他有更大的人生规划。
特点三,大器晚成。
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夜之间主动变成穷光蛋的马援身着羊裘皮衣,离开北地郡去寻找自己的梦想。这一年,他三十七岁。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后来马援因为才华出众,在王莽政府当了一个小官。王莽很快就倒台了,于是马援跟随哥哥跑到凉州避难。在这里,马援要做出一个重要的选择——择良主而侍。
大厦已倾,首先应该扶社稷,安天下。在马援看来,当时天下逐鹿,究竟鹿死谁手,各路豪杰都跃跃欲试。显然,此时的马援也并不想缺席,他同样有着像后人辛弃疾那样的“看试手,补天裂”的情怀和志向。在乱世里混,无兵无权,就必须找一个主人。不过,与其他乱世英雄所不同的是,马援绝不盲目轻易投靠某个集团,而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认真观察,用大脑去认真思考,再做出判断。
分析比较之后,他把目标锁定在了割据陇右一带的隗嚣身上。马援认为隗嚣拥有知书达理、礼贤下士、诚信宽厚三个独特的优势。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前去投奔,以期共图大业,实现抱负。
隗嚣还是很识货的,他封马援为绥德将军,并且非常敬重马援,每逢大事,必请马援来商议。
接下来,我们可以用三个成语形容马援和隗嚣的关系变化:相敬如宾、同床异梦、分道扬镳。受宠若惊的马援自然想努力回报隗嚣的厚爱了。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零距离接触,马援得出这样的结论:隗嚣并不是一个可以跟随的人,因为他虽然胸怀大志、礼贤下士,但却鼠目寸光、愚昧无知。
特别是隗嚣不顾众人反对执意要做刘秀的“傀儡”后,马援就更加哀莫大于心死了。能放弃腰缠万贯的人,自然也能放弃平庸之主。就在马援产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后,机遇不期降临了。公元28年,隗嚣派他去蜀地说服公孙述。
隗嚣之所以派马援出马,原因有二:一是马援是隗嚣最信任的人;二是马援是公孙述最亲近的人,因为马援和公孙述同为扶风郡茂陵县人,是不折不扣的老乡,而且两人从小就认识。
只是,隗嚣没有料到马援的私心,他期待马援给自己拉一个生死与共的盟友来,马援却期待能和公孙述牵手。什么叫同床异梦,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事实证明,这只是马援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很快他的梦想就被公孙述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