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怎么也不会想到,他这个狼狈至极、落魄不堪的人,会被信都太守任光尊为贵人、人上人。
任光高高兴兴地为刘秀等人打开了城门,还安排军民夹道迎接刘秀,诚诚恳恳地尊奉刘秀为主子。
任光,南阳宛城人,和刘秀是如假包换的老乡。他从小就忠厚老实、仁义大方,常做出雪中送炭之举,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一方面,他收获了声誉,受到十里八乡乡亲们的一致称赞。另一方面,他收获了利禄。任光先是遇到贵人,被推荐在乡里做了小小芝麻官;接着,又遇到了官人,被推荐在郡里做了高人一等的官;再后来,遇到了恩人,被推荐到宛城衙门做了出人头地的官。
就在任光的仕途芝麻开花节节高时,厄运不期降临了。当时革命的春风一夜之间便刮过来,刘秀的大哥刘演带兵围攻宛城。城破后,任光对人生也不抱希望了。时穷节乃见,为了能干干净净地来,干干净净地走,他选择了沐浴更衣,决定驾鹤归西。
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汉军士兵冲了进来,他们见任光的衣服华丽而漂亮,便想占为己有。刘演手下的光禄勋刘赐这时来了个“刀下夺人”,救了任光的命。他出于感激,便投靠了刘赐。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这话一点都不假,任光后来担任过安集掾、偏将军。刘玄迁都洛阳后,他被封为信都太守。结果在他仕途又顺风顺水之际,坎坷再度袭来。王郎突然冒出,因为他包装到位、策划有力、措施得当,闻者归降,河北绝大多数郡国很快都选择了顺从。
此时,任光却选择了“志不同、道不合,不相为谋”,拒绝归顺王郎。为了显示决心,他还当众斩杀了王郎派来的使者。随后,他带着手下四千精兵与心腹校将上演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的信都保卫战。
信都虽然暂时没有丢,但任光心里却不踏实,因为他知道心狠手辣的王郎是不会善罢甘休的,等待他的是更大的暴风骤雨。就在任光感到忧虑、徘徊、孤掌难鸣时,刘秀出现了。
刘秀睿智、仁厚、德高众望,极具人格魅力。在任光心中,他是星,救星,大救星,日月之星!
也正是因为这样,任光敲锣打鼓、风风光光地把刘秀迎进城后,马上对他进行了“包装”。沐浴更衣、梳洗打扮后,蓬头垢面、风尘仆仆的刘秀焕然一新,马上由“虫”变成了“龙”。随后,任光提出要把信都老大的位置让刘秀来坐。
初来乍到,夺人之位,这是谦卑的刘秀无法做到的事。于是,一个诚心诚意主动让贤,一个真心实意婉言谢绝。
就在两人演起对手戏时,一个“和事佬”出现了。
邳彤,字伟君,信都安国人。他敏而好学,精通药术,常常救死扶伤,后来成了王莽手下的一个小小芝麻官。再后来,他归顺更始政权,成了和戎郡(今河北省晋州市)的太守。
事实证明,邳彤和任光是属于同一类有骨气的人——誓死不肯投降王郎政权。此时,听说刘秀到信都后,他带了两千精兵前来投奔。
邳彤也支持推刘秀为“带头大哥”。这样一来,二比一,少数服从多数,刘秀只能选择“屈服”。
就这样,忠厚仁义的刘秀在河北获得了逃亡以来的两桶金。
第一桶金是拥有了数千精兵。这对只带了数员心腹将校,没有一兵一卒的刘秀来说挺不容易。特别是在经历了千里大逃亡,经历了风霜雨雪的大长征后,能一下拥有这么多人马,能稳住阵脚,站稳脚跟,这桶金的含金量自然很高了。
第二桶金是新增了数员大将。任光、邳彤、李忠、万修等人在日后刘秀安邦定国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功不可没。他们后来也成了刘秀“封神榜”——云台二十八将——中的牛人。能一下子拥有这么多文武才俊,这桶金的含金量当然也颇高了。
手握“两金”,刘秀的精神爽了,信心足了,接下来便是小试牛刀,一展宏图的时候了。为此,他马上组织召开了一次紧急务虚会,研究决定革命的军事路线和行动方针。
因为这关系到革命前途和个人的生死荣辱,会议开始后,众人便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建言献策。归纳起来,大家话里的意思只有一个,两个字:西归。理由是有现在信都数千精兵护送,回到长安没有什么问题。
对此,刘秀沉默了。他经过了九死一生,对前途也有点迷惘起来,尽管自己有雄心壮志,远大理想,但此时毕竟才几千人马,相对王郎的十几万大军,简直不值一提。因此,面对众人“西归”提议,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裁决了。
这时候,邳彤挺身而出,大义凛然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随后,他给了刘秀“想留”的三大理由。
第一,得民心者得天下。现在天下动乱已久,老百姓心里都有思汉情结,所以更始政权建立后,天下有识之士积极响应。更始大军所到之处,臣民无不夹道欢迎,将士无不远遁或是归顺,这才是更始政权能号令天下、雄霸天下的原因啊!
第二,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现在雄霸天下的两大风云人物,更始皇帝刘玄无德无才,不能很好地统领天下,手下多是贪图小利之辈;王郎阴险狡诈,是一个冒牌货,手下是一群乌合之众。因此,他们都不足虑。而您不仅拥有刘氏宗族子弟的身份,而且拥有仁德、睿智的不世之才,因此,这个乱世对您而言是一个好机会。现在您只要以两郡的兵马为根本,再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把威名打出来,把仁德传播开去,这样一来,去攻城,自然是无坚不摧了,去拔寨,自然是无人不服了。
第三,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如果放弃两郡而选择西归,不但白白丢失了河北这块人人垂涎的肥沃之地,失去了绝好的获得根据地的机会,而且这样灰溜溜地回去,势必让人认为是胆小鬼,是平庸无能之辈。这样一来威名尽失、颜面尽毁,得不偿失啊!
再退一万步来说,如果选择了西归,那么两郡军民肯定不愿因为护送您西归而抛妻弃子、背井离乡,必然会选择离散而去。这样一来,您马上又会被打回原形,成为“光杆司令”。没有将士的护送,您只怕很难突破王郎的重重阻拦,全身而退啊!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刘秀赞叹道。占据河北,韬光养晦,伺机西归,雄霸天下,这是刘秀既定的目标和战略方针。邳彤的话让刘秀心里的激情又重新燃烧起来,信心又重新恢复起来。他当机立断,做出如下决定:第一,从今以后谁都不要再妄言西归;第二,从现在开始商量应对之策。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大家商议的结果是两个字:联兵。理由有两点。
一是可以自保、自救。信都、和戒两郡兵马合在一起,满打满算也就几千人,势单力孤,不但成不了气候,连自保都成了问题。
二是可以自强、自大。如果能找到同盟军,能拉股东入伙,那么,兵员势必大增。这样一来,就可以和王郎相抗衡了。
只是联兵的人选在哪里呢?刘秀想起了在信都附近一带活动的城头子路和力子都两支农民起义军,他们拥有两个共同点。
首先,他们都是革命的先行者。城头子路本名爰曾,字子路,山东东平人。新莽暮年,爰曾与肥城人刘诩起兵于卢县城头,所以叫城头子路。他们活动于黄河、济水之间,到处打游击,很快拥有部众二十余万。力子都则是东海郡人,也是老资格起义军,活动在徐州、兖州一带,拥有部众六七万人。
其次,他们都是更始政权的傀儡王。更始政权建立之后,对城头子路和力子都另眼相看,马上投去了橄榄枝——派人招降。爰曾和力子都是识时务之人,都选择了名义上归顺更始皇帝。于是,爰曾官拜东莱太守,力子都则官拜徐州牧,二人“皆行大将军事”。
刘秀选择拉他们入伙的理由同样有两点。
一是二人出淤泥而不染。王郎在河北雄起后,更始封的地方都顺应形势投降了王郎,爰曾和力子都这回却选择了“不识时务”——拒绝投降,选择了自力更生——继续打游击。这种骨气刘秀非常敬佩。
二是二人本是同根生。爰曾和力子都虽然不是真心归顺更始政权,但至少还拥有“名义上”归顺的事实,而刘秀也是名义上的更始高级官员——特派使者。和他们联合,既可以聚集自家人的优势,又能很好地驾驭这支革命联军来和王郎对抗,可谓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然而,满怀希望的刘秀很快被一盆冷水泼醒。泼冷水的不是别人,正是给了刘秀希望和光明的任光。他提出了两点反对理由。
一是城头子路和力子都人品不端,他们不是善类,都是地痞流氓,毫无人情道义可讲。
二是城头子路和力子都劣迹斑斑,干的都是打家劫舍的勾当,罪大恶极。
任光总结陈词道:“病急不能乱投医,和这样的人合伙干事业会有好下场吗?”
“可是,可是……”刘秀耸耸肩,无奈地说,“我们的兵马太少,不这样做又能怎么做呢?”
任光闻言微微一笑,道:“兵不在多,而在招。”
刘秀摇了摇头,叹道:“招兵难,难于上青天。”
接下来轮到任光表演了,他说了良谋,四个字——糖衣炮弹,具体政策如下。
一是利诱。有钱能使鬼推磨,如果我们放宽当兵的条件,提高新兵的待遇,让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一人当兵,全家不饿的优惠,兵源就不是问题。
二是重赏。招到兵后,为了能让士兵们一直忠心耿耿,长久效命,可以许诺他们只要攻下城,便可抢劫财物。要知道鸟为食亡,人为财死乃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样一来,还怕将士们不为您效力卖命吗?
严格来说,任光的计策虽然有点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不太光彩,但在当时那样恶劣的条件下,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最终,刘秀只能无奈地选择听从。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利诱之下必有从夫。果然,因为有“糖衣炮弹”攻势,刘秀很快便招到了四千人马。
有了兵马,刘秀决定马上北伐王郎。为此,他做出了如下任命:一、封任光为左大将军;二、封邳彤为后大将军;三、封李忠为右大将军;四、封万修为偏将军;五、封宗广领信都太守事,留守后方。
分工完毕,废话少说,直接出发。刘秀率众浩浩荡荡地向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进军。都说细节决定成败,为此,极为谨慎、老练的刘秀做出了双管齐下之举。
第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点不用多说,行军打仗中粮草是关键,如果这个都没有保障,进军也就是一句空话了。
第二,兵马未动,舆论先行。刘秀在行军的同时,派人多作檄文:“大司马刘公将城头子路、力子都兵百万众从东方来,击诸反虏!”这段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大司马刘秀带着城头子路和力子都的百万大军合力讨伐反贼王郎,凡抗拒者杀无赦,凡归降者赏无限。
檄文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吏民得知后,纷纷奔走相告,很快传散开来,结果兵威甚壮。
磨刀不误砍柴工。双管齐下后,刘秀率军来到了堂阳县(今河北省新河县)。刘秀意想不到的是,在这里他们不费一刀一枪,不伤一兵一卒就进了城,原因是堂阳县根本没有给他们动手的机会,直接开门迎接了。
比收获一座城更让刘秀高兴的是收获了一个人——邓晨。邓晨现在的官职是常山郡太守。他听到刘秀东山再起的消息后,马上赶过来相见。
见面后,邓晨马上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愿跟从刘秀一起打江山,乐朝夕与之共。刘秀尽管很希望邓晨能留在自己身边,但他一咬牙,回了这样一句话:“你现在以一个血肉之身跟随我,不如拿一座郡县献给我。”于是,邓晨又回到常山郡,经营自己的地盘去了,磨刀霍霍,随时准备大干一场。
再接着,刘秀一鼓作气,拿下了贳县(今河北省辛集市)。比收获一座城更让刘秀高兴的是他收获了一个人——刘植。
刘植,字伯先,昌城(今河北省衡水市)人,刘氏宗族成员。王郎起兵时,刘植坚守昌城不动摇,成为独霸一方的人物。此时刘秀到来,刘植却二话不说,打开城门把他迎了进去。刘秀后来封刘植为骁骑将军。
再接着,刘秀拿下了宋子县。
比收获一座城更让刘秀高兴的是他收获了一个人——耿纯。耿纯是最早跟随刘秀从洛阳来河北的亲信。刘秀招降邯郸后,到别的地方去广泛游说时,留下耿纯驻守邯郸城。不料天上掉下王郎,似一个恶魔刚出道,孤掌难鸣的耿纯眼看事风不对,选择了溜之大吉。心怀愧疚的他没敢去找刘秀,而是逃到了老乡所在地宋子县,过起了小隐隐于野的生活。
此时,听说刘秀的大军近在咫尺时,耿纯马上率领耿氏家族的父老乡亲共两千多人来投奔刘秀。刘秀感动之余,马上将奖赏进行到底,封耿纯为前将军、耿乡侯,封耿纯的弟弟耿欣、耿宿、耿植为偏将军。
知恩图报的耿纯为了破釜沉舟,表达追随刘秀的决心,派人回到宋子县老家,一把火把耿家所有住宅烧了个精光。
刘秀听说后很惊愕,问耿纯这是为什么,耿纯回答说:“您孤身来到河北,无钱无财,无依无靠,一穷二白,却凭借自己良好的品德和远见卓识引来有识之士的归顺。现在王郎在邯郸自立为王,实力和势力那不是一般大,而是相当大,我虽然对您忠心耿耿,誓死效劳,但我的亲戚朋友却难免有同床异梦之人,难免在革命的过程中怀有二心,难免会做出风吹两边倒的事来。现在我把家族的房子全部烧掉了,就是未雨绸缪,绝了大家的退路,断了大家的后路,使大家一心一意跟您走,全心全意打江山。”
对此事,刘秀很是感叹——感天下竟有如此忠诚之人,叹世间竟有如此感人之事;对耿纯,刘秀很是赞赏——赞耿纯的一身骨气,赏耿纯的忠孝之心;对耿氏家庭,刘秀很是保护——等形势好转后,刘秀为了保耿氏家族一脉相传,派人专门护送耿氏军属迁离部队,搬到河北平山县。
耿纯还主动请缨,担任开路先锋。有勇有谋的他很快以雷霆之势接连拿下了曲阳、卢奴、易县、高阳、武垣、乐成等地,对邯郸形成了合围之势,当真可谓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