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成功处置了一起超级谋反案,逃过一劫的王莽并没有舒一口气,而是紧绷着一张脸,阴沉而忧郁。革命军的闹腾,将天下搞得四五分裂,国已不国;王邑的折腾,让新朝摇摇欲坠;王涉的捣乱,让王莽心如死灰,信心全无。
哀莫大于心死。连最信任的兄弟都背叛了自己,王莽能不心痛、不心碎、不心死吗?被逼无奈的他进行了最后的挣扎。
首先,苦读兵书。
“军师内败,大臣内叛,左右无所信。”看到没有谁能救得了自己,王莽决定自救,他开始迷恋上了兵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史书记载,此时的王莽“忧懑不能食,但饮酒,啖鳆鱼,读军书倦,因凭几寐,不复就枕矣”。
从上述记载我们可以看到,王莽为了国事发愁得整天茶不思饭不想,只能靠饮酒来消愁,靠读兵书来打发时光。
今朝有酒今朝醉,他日愁来他日愁,此时唯有酒能麻醉王莽的神经,消除埋藏在他心中的愁。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此时,王莽只有没日没夜地钻研兵书,不断给自己“充电”,才能消除心虚。他梦想着通过自己的不懈钻研,寻找奇迹,力挽狂澜。
然而,王莽此时对知识的刻意追求,却阻挡不了每天从各地如雪片般飞来的告急文书。他的苦读,无异于掩耳盗铃。
其次,泪洗长安。
王莽从兵书中没有悟出救国之道,没有寻找到救世之策。各地告急,多地沦陷,严峻的局势让他简直无法呼吸。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人挺身而出,昂首阔步,大无畏地走到王莽身边,对他说了一番话。王莽一听,喜出望外,大呼道:“何以解忧,唯有崔发。你就是我的救世主啊!”
大司空崔发说的救世方案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众人听起来都觉得荒谬得不能再荒谬,但是,在王莽看来,它却无比神奇。这个方案的中心思想就是一个字——哭!
为了化解众人的质疑,为了坚定王莽的信心,崔发对自己的方案做了详尽的解释说明:“《易经》有云,先号啕而后哭。《周礼》有云,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这说明雨是老天落的泪,是老天和我们沟通的方式,是老天对天下苍生的怜悯。同样的道理,我们如果有什么冤屈和苦难也可以通过流泪的方式来告诉老天。古时候,国家每每遇到灾难,大家都会选择号啕大哭,向老天宣泄哀怨,告诉老天自己的过失。老天以慈悲为怀,看到众人真诚的眼泪,自会让我们逢凶化吉。现在天下这么乱,可能是因为老天爷在打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果咱们能及时放声痛哭,仰天长哭,号啕大哭,定能惊醒老天爷,定能赢得老天的同情和帮助!”
崔发的这番说辞相当荒谬,但王莽不是一般人,他居然信了,他不但信了,而且做了。
王莽之所以一意孤行地听从大司空崔发的荒谬意见,是因为在他心中,崔发是个大忠臣,总是在关键时刻为自己排忧解难。虽然他献出的“哭计”荒谬至极,但对已病入膏肓的王莽来说,却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于是,王莽亲自带领文武百官,到长安城边进行了一场大哭表演。王莽双手持香,边哭边磕头,边哭边祷告,边哭边捶胸,当真哭得死去活来,泪如雨下;当真磕得头破血流,伤痕累累;当真捶得用力过猛,手脚无力。
为了让哭声来得更猛烈些,为了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目的,王莽特意举办了一场“大哭比赛”。大赛的奖品相当丰富,概括起来就是“四包”:包吃、包住、包升官、包发财。
包吃包住很容易理解,就是凡来参加大哭比赛者,一日三餐和住宿等开销均由朝廷承担。凡是哭得最响亮、最卖力、最持久,哭出了风格,哭出了水平,哭出了新朝的气魄和威力,哭得脱颖而出的优胜者,不但有奖金、有工资、有补贴,还包分工、包升官、包重用。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哭得真,可以解决温饱问题;哭得久,可以得到滚滚钱财;哭得好,可以在官场中平步青云。这样的好事到哪里去找?这样技术含量低、回报率高的事到哪里去寻?这样大白天掉的馅饼到哪去捡?
于是,长安十万百姓头一回感受到了王莽的大气和善良,他们或成双成对,或三五成群,或拖家带口来到王莽指定的比赛地点——长安城外的南郊。他们中的多数人以天为帐篷,以地为床铺,以甘露为灵丹,以烈日为妙药,以哭泣为事业,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坚守阵地,哭得死去活来,哭得生离死别,哭得轰轰烈烈,哭得缠缠绵绵,哭得山也崩、地也摇,哭得情也真、义也切。
据说,长安城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座“哭城”;据说,长安城的百姓见面的问候语由“你吃了没”,变成了“你哭了没”;据说,长安城一夜之间泪水泛滥……
王莽也很快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从参加“大哭比赛”的十万百姓中选了五千人予以重用。
对此,《资治通鉴》里有这样的记载:“诸生、小民旦夕会哭,为设餐粥;甚悲哀者,除以为郎,郎至五千余人。”
对此,当地有这样的童谣戏之:“要做官,泪汪汪。”
王莽以为哭一声可以海阔天空,终究是自欺欺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