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王莽交给自己的千斤重担,王邑化压力为动力,化责任为行动,很快来了个三步走。
第一步走:定策略。他分析了局势后,立马制定出作战方案:稳住赤眉,各个击破,先歼汉军,再图赤眉。要稳住赤眉军,就要先稳住赤眉军的心,要稳住赤眉军的心,就要先给他们糖衣炮弹,以安其心。对此,王邑派人给赤眉军又是送礼又是给地,以此来孤立汉军。
第二步走:扼咽喉。为了保证新朝的老巢安全,王邑起兵离开长安之前,特召见了两个人。一个是杀人如麻的原涉;另一个是当年的旧部朱萌。王邑命他两人一个守武关,一个守函谷关。只要守住入长安的必经关口,京城无忧,他这个身在外的将帅也就无所顾虑,无所羁绊了。
第三步走:扩队伍。王邑带领四十二万大军,再加上后勤部队数十万,其中还有特种部队、智囊团,信心爆棚,豪气大增。他一方面编制训练四十多万既定大军,另一方面不断收编招募官军。比如对败军之将严尤,他便宽大处理,好生安慰,让他戴罪立功。
果然,严尤、陈茂等将领的加入,使王邑的军力更盛,大有掷一鞭而截江断流,跺一脚而地动山摇之气势。
王邑坚定不移、扎实有力的三步走之后,超规模的军事行动步步为营、步步惊心,已成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那么,此时的汉军又是怎样应对的呢?
汉军没有想到王莽的援军组织得这么迅速,出击得如此迅捷,个个被吓得面如土色。要知道,汉军男女老幼凑在一起算也只有十万兵马,而且还不是集中在一块儿的,而是分散在南阳、颍川各地,各自为战,敌强我弱,能不害怕吗?
兵马本来就少,又是分散的,如何能应对王邑的百万大军?关键时刻,汉军心理素质不过硬的弱点暴露无遗,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对策——逃。
面对众人的“欲散归诸城”,一向低调的刘秀却选择了高调地站出来,他对众人的逃亡行为进行了劝阻。
“开弓没有回头箭!”刘秀开始了演讲,“我们闹革命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有一口饭吃,是为了生存。如果现在大家都散了,能回到哪里去?难道还想回到王莽身边当奴隶,还想自投罗网吗?天大地大,已经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处了,只有将革命进行到底才是唯一的出路啊!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诚然,现在我们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挑战与机遇同在,困难与希望并存,只要我们凝心聚力、精诚团结、不畏艰难、锐意进取,就会有胜利的机会,就能创造奇迹。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在这种形势,奋勇向前,冲开篱笆便是艳阳天,而一旦我们退却了,消极了,临阵脱逃了,后果不堪设想。要知道宛城没有攻下来,昆阳又告破,我们根本没有立足之地了,最终的下场便会是全军覆没啊!
“所以,拼一拼海阔天空。钱财乃身外之物,功名方能传千古。如果大家仅为了身外之财、一己之私便弃革命的千秋大业于不顾,那真是让天下人笑掉大牙啊!”
然而,刘秀苦口婆心的劝说,用心良苦的开导,都被众将当成了耳边风,当成了驴肝肺。不仅如此,觉得颜面尽失的他们还蛮横地怒吼道:“刘将军何敢如是!”
的确,以前刘演和刘秀是革命军中的天,是天下百姓心目中的神,也是王莽心中永远的痛。但是,自从分封大会张卬和朱鲔等人扶正了刘玄后,刘演成了有名无实的“挂名司徒”,而刘秀更是沦为偏将军。因此,此时的刘秀在汉军中可以说是“人微位卑”,没人把他的话当回事。
面对众人的蔑视、敌视,刘秀选择的是无视。他不再多说一句话,不再多浪费口舌,淡然一笑,悲然一叹,大手一挥,飘然而去。
众人见状,哄然大笑,对刘秀的“书生意气”颇不以为然。唯独王常目光凛然,望着刘秀伟岸的身影,头摇得像拨浪鼓,惨然一笑,喟然长叹:“自古英雄出少年。可惜仅凭我一人之力也无济于事啊!”
就在汉军思想还没有统一、消极厌战的情绪日益高涨时,王邑、王寻和他们的大军却没有闲着。他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已经成功抵达昆阳城北,摆出的阵势是“军阵数百里,不见其后”。
面对此情此景,汉军的表情已由惊愕万分转变为惊恐万状,惊恐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不知所措。
何去何从,生死攸关;何计何策,命悬一线。
关键时刻,众人搜肠刮肚也想不出什么妙计来,却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便是曾被他们轻视、讥讽的刘秀。
于是,原本被“雪藏”的刘秀又被他们以厚礼请上了贵宾席,众人异口同声道:“请刘将军计之。”
刘秀没有计较众人之前的轻待,而是顾大局、识大体、讲责任、乐奉献,再次挺身而出,从容不迫地说出了自己早已成竹在胸的妙计——出奇制胜。
“出奇”的前提是死守昆阳,刘秀提出由王凤、王常率众坚守昆阳,并且必须做到城在人在,城破人亡,坚守到底。与此同时,刘秀亲率一支敢死队突围出城,以最快的速度向其他汉军求援。
做好了“出奇”,只要汉军团结一心、生死与共,做到里应外合、内外夹击,打敌人一个意料之外、措手不及,便可“制胜”,打出一番艳阳天来。
听完刘秀的计谋,众人一致表示“如此甚好”。的确,此时大兵压境,火烧眉毛,城外被围,想逃无路,命在旦夕。时间不等人,容不得他们犹豫不决,容不得他们举棋不定,更容不得他们朝三暮四。更何况,除了刘秀的计谋,他们已没有其他选择了。
计谋定下后,王凤、王常负责死守昆阳城,而刘秀负责的突围求援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王常精挑细选地给刘秀选了一支三百人的敢死队,但刘秀却对王常摆摆手,说道:“谢谢你,你的心意我领了。兵不在多而在精。”
然后,在王常惊讶的眼神中,刘秀从三百敢死队员中选了十三人。这十三人中包括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等心腹骁将。
“王大哥不用担心,人多虽然力量大,但目标也大。我只选十三人,这样不易暴露行踪。我会选择黑夜出逃,敌人弄不清我军的虚实,定不敢贸然动手。”
“年纪轻轻,才智过人,将来你这条蛟龙定然会有腾飞的一天啊!”王常称赞道。
“昆阳城就有劳你了。”刘秀语重心长地道。
“誓与昆阳城共存亡,静候援军到来的佳音!”
有一种信心叫自信,有一种自信叫从容,有一种从容叫淡定,有一种淡定叫有实力,有一种有实力叫奋斗,有一种奋斗叫坚持,有一种坚持叫成功,有一种成功叫奇迹。集自信、从容、淡定、实力、奋斗、坚持于一身的刘秀能否获得成功、创造奇迹呢?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