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族称族源
一、族称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她还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
哈尼族称谓比较复杂,有自称、他称20余种。如自称“哈尼”“豪尼”“卡多”“雅尼”“尼”“碧约”“布都”“白宏”“哦怒”“阿木”“多尼”“卡别”“海尼”等。其中以“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碧约”“白宏”(或“和泥”)等6种自称人数较多。他称有“糯美”“糯比”“各和”“者围”“者交”“尼”“布都”等。
按朝代来说,隋唐时期,哈尼族先民与彝族先民同被称为“乌蛮”。唐代,“昆明”部族中出现了“和蛮”及“和泥”的分支,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哈尼族称谓。因频繁的战乱,哈尼族先民被迫离开滇中腹地,南迁至红河南岸的哀牢山。宋时,在红河南岸设“罗孔道”。元朝时,在哈尼族地区设“和泥路”(“和泥”一词是哈尼族从唐代到清代年间最普遍的历史名称,也是自称之一),元代改设“落恐军民万户府”,其中的思陀、溪处、左能、落恐等地,均为今之元阳、红河、绿春、金平等县的哈尼族聚居地区。明初改为和泥府,后来又分别设纳楼、溪处、思陀、左能、落恐等长官司,隶属临安府。哈尼族首领被任命为大、小土司。清代一部分土司被改土归流,一部分地区仍保留土司制度。
见于汉文史籍中的有“和夷”“和蛮”“和泥”“禾泥”“窝泥”“倭泥”“俄泥”“哈尼”“斡泥”“阿泥”“阿木”“罗缅”“糯比”“路弼”“卡惰”“毕约”“惰塔”等称谓。其中大部分与目前的自称和互称相同或相近。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称为哈尼族。
哈尼族各支系及其分布情况大致如下:
哈尼(Haqniq,包括糯美、糯比、各和、哈乌、腊米、期第哈尼),分布于红河、元阳、金平、绿春、元江等地。
卡多(Kaqdo,包括阿里卡多、阿古卡多、多卡),分布于墨江、镇沅、江城、普洱、景东、景谷、思茅等地。
雅尼(Ssaqniq,包括者围、者交、尼、阿卡等),分布于西双版纳、澜沧、缅甸东部、泰国北部、老挝中北部等地。
豪尼(Haoqniq,包括豪尼、多塔、阿梭、布都),分布于墨江、元江、普洱、镇沅、思茅、红河、景谷、绿春等地。
碧约(Biqyaoq),分布于墨江、普洱、镇沅、江城、思茅、红河、绿春等地。
白宏、和尼(Beqhmq、Hoqniq,包括白宏、布孔、补角),分布于墨江、元江、红河、绿春、勐腊等地。
哦怒(Hhoqnml,包括阿西鲁马、西摩洛),分布于墨江、普洱、绿春等地。
阿木(Aqmu),分布于墨江、普洱、绿春等地。
多尼(Doniq),分布于元阳、金平等地。
卡别(Kaqbieiq),分布于墨江、绿春等地。
海尼(Haiqniq),分布于景谷。
和尼(Hoqniq),分布于禄劝、武定等地。
二、族源
关于哈尼族的族源问题,目前学术界看法不尽相同,尚未有定论。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一)北来说
这一观点认为哈尼族先民发轫于青藏高原之巴颜喀拉山两麓,经川南高原南迁至雅砻江、安宁河流域,又复迁至洱海、昆明等地区,最后南渡红河,深入哀牢山。这种观点认为哈尼族与彝族、纳西族、拉祜族等民族可能同源于古代氐羌族群之逐渐南迁者。羌人原来游牧于青藏高原,后逐渐向南迁移。公元前3世纪,其先民已经居住在今四川大渡河南岸及雅砻江以东的沼泽地带。到了7世纪已居住于今哀牢山、无量山区一带。南诏时,傣族先民“白夷”占据今景东、景谷一带,哈尼族的先民逐渐向东南集中,其分布区域与今哈尼族在红河外侧聚居区大体相同。
(二)东来说
此类看法只限于在少数哈尼族成员中流传。他们认为哈尼族源于隋唐或元明时期的华东或东北、华南地区的汉族。今天,滇南哀牢山区少部分哈尼族成员在使用父子连名谱系追根溯源时,与云南境内部分汉族的祖宗谱一样,还会追溯到南京应天府柳树湾,或山西、河南、江西、贵州等地。这种观点认为:10世纪中叶,哀牢山哈尼族社会确立封建领主制度时,便有一些中原的汉族开始迁入哈尼族地区了。至明代时,举家迁入哈尼族地区的外省汉族逐渐增多。受哈尼族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或因通婚联姻关系,其中的一部分外来汉族人逐渐融合于哈尼族之中,他们的后辈便成为哈尼族成员。当这些后辈追根溯源时,自然会涉及南京或山西、河南、江西、贵州等地。
(三)土着说
土着说认为哈尼族是世居于云南红河流域的土着居民。土着说者主要依凭的是目前出土的腊玛古猿、元谋猿人、丽江猿人和西畴猿人化石以及有关稻作文化和干栏型建筑的文物及新、旧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这种观点认为在开天辟地、繁衍人类的时代,哈尼先民就已生活在红河流域及哀牢山上,没有经历过“长征”或迁徙。土着说传说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点明地域属于红河两岸的,一类是未点明地域但明显属于红河两岸的。
(四)二元融合说
二元融合说认为“哈尼族先民系自青藏高原南部向云南高原逐次迁移的民族。但与云南土着重新融化组合”。具体说来,哈尼族是“由青藏高原南下的北方游牧部落与云南高原北上的南方耕作民族——夷越融合而成的新型稻作农耕民族”。就族源论,“当是双向的、复合的,即南方土着民族与北方迁徙民族(由北向南与由南向北)的交汇与融合”;就文化论,则是一种“南方夷越海滨文化与北方游牧部落的高原文化的化合体”。
第二节人口状况
目前国内哈尼族人口总数约为163万(2010年),位居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的第15位,在云南省26个民族人口数中位列第3位,在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数中仅次于彝族,位列第2位,是云南省独有的15个少数民族之一。从行政区划上看,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思茅地区、玉溪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州、市。其中,墨江县、红河县、元阳县、绿春县、元江县、普洱县、江城县和镇沅县是哈尼族最大的聚居区域,占当地人口的一半以上,占哈尼族总人口的76%。另外,勐海、景洪、勐腊、禄劝、新平等地也有哈尼族分布。从自然地理角度看,当代哈尼族繁衍生息于哀牢山区和无量山区以及元江、藤条江、李仙江和澜沧江流域,北纬17.5°~24.5°,东经99°~103.5°之间的广阔地域。从分布地的民族成分看,国内哈尼族分布较广,处于汉、彝、白、傣、拉祜等民族分布的中间地带,并有苗、瑶、回、壮、布朗等民族分布其间。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大体是傣、壮等族分布在河谷平坝,汉、白、回等族分布在城镇和交通沿线,哈尼、彝、拉祜等族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苗、瑶等族分布在高寒山区。在同一地区内各民族多以村寨为单位交错聚居,也有部分杂居共处,这使哈尼族与周围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
国外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东南亚诸国的北部地区,一般称为“阿卡”。据1996年在泰国清迈召开的第二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研讨会的统计,国外阿卡人数约为50万人,其中泰国6万余人,越南10万余人,老挝10万余人,缅甸22万多人。泰国、缅甸的哈尼族有阿卡、雅尼、高、依高、卡戈、依戈、戈等自称和他称,主要分布在与中国相邻和泰缅相交的东北部地区,即缅甸的景栋一带和泰国的清莱、清迈一带。越南的哈尼族有固卓、罗米、登冷、乌尼、萨乌尼、舍乌尼、哈尼家、哈尼者等自称和他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莱州省孟蝶县和黄连山省巴刹县。老挝的哈尼族有腊米、卡别、高、雅尼、卡戈、依戈、戈、格真、阿卡等自称和他称,主要聚居在丰沙里省。这些国家的哈尼族是自中世纪后逐步由西双版纳游耕南下的。其中居住在老挝的部分是从缅甸东北部渡过湄公河游耕进入老挝境内的,部分继续南下进入中僚地区,部分东进,进入我国的勐腊县境内和老挝上僚东部地区(丰沙里地区),形成目前的散居状态。
第三节历史沿革
据有关汉文史籍记载,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时,作为“和夷”组成部分的哈尼族先民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将今四川省西南部的大渡河沿岸作为自己的活动中心,揭开了原始农耕生活的序幕,其社会经济呈半农半牧状态。《尚书·禹贡》载:“和夷所居大渡河畔,其土青黎,其田上下,其赋下中三错。”《山海经·海内经》说:“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植)。”黑水系指大渡河西南的雅砻江和金沙江而言,而发源于大渡河南岸的连三海及以哈尼族先民“和泥”为名的安宁河(阿泥河)与雅砻江一同注入金沙江。西南黑水之间的“都广之野”,当指大渡河于金沙江之间的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西昌、越西等广大地区。早在西汉初期,这里的“西南夷”中,有的就已“耕田有邑聚”了。秦汉之际,这里的哈尼族先民“和泥”人逐渐南迁,进入今云南省境内,活动于滇东北、滇西北直至洱海、滇池岸边广大地区,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不断得到改进,母系氏族社会逐渐走向衰亡,开始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这种过渡大约历经了几个世纪的时间。至汉晋之际,父权制正式确立,父子连名谱系也随之形成。至此,哈尼族母系氏族社会结束。
2世纪至5世纪期间,哈尼族开始由父系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定居滇中腹地数百年后,由于遭受外族的频频侵扰,为了寻求适宜于自身生存、发展的“理想王国”,哈尼族又开始了艰辛的南迁活动。迁入六诏山和哀牢山区之后,在其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10世纪中叶,哀牢山区因远、思陀、溪处、落恐、维摩、强现、王弄七部哈尼族因助段思平建立大理国有功,得到大理国段氏的分封,开始建立领主制度,各部领主自领其地。14世纪中叶以后,明朝大量迁移中原汉族充实云南各地,有不少汉人进入六诏山区,随后苗、瑶等民族也相继迁入。16世纪中叶,明朝又从广西迁调了一批侬人、沙人进入戍守。哈尼族在当地居民中的比例越来越小。17世纪中叶后,在吴三桂的镇压和屠杀下,哈尼族人数更是所剩不多。为了生存,哈尼族人多被迫隐瞒自己的民族成分。至18世纪中叶,哈尼族已经不再作为一个聚居民族而存在于六诏山区了。19世纪,一支自称阿卡人的南迁的哈尼族刚迁至今云南省南部边境定居下来,便因夹处于英、法两大殖民强国的争夺范围之内和其他较强大族群的支配之下,被从肥沃的平坝赶进了山里。他们总是遭受山上山下强族的不断侵扰,从未住到过最安全的坡地上,而是住在森林茂密的山岭中部,而且灾难来临时也总是搬迁退让了事,一直在缓慢地逐步南迁。19世纪末云南大动乱时期,又有一部分阿卡人继续南迁,有的进入缅甸,有的进入越南和老挝。后来,有一部分阿卡人又从缅甸涌入泰国北部山区。泰国北部森林茂密的山区似乎成了阿卡人最后的避难所之一。
近代,哈尼族进入封建社会,但各地发展不平衡。元江、墨江、镇沅等地早已进入地主经济阶段,红河南岸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和江城县处于封建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过渡阶段;西双版纳的哈尼族处于傣族封建领主统治之下,部分山区尚保留有原始社会残余。新中国成立以前,哈尼族的社会发展层次尚处于封建地主制和封建领主制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哈尼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在哈尼族聚居区域建立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还建立了12个哈尼族乡,为哈尼族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奠定了政治基础。从1952年起进行了民主改革,并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在红河哈尼族地区通过和平协商进行土地改革,在西双版纳哈尼族地区则采取发展生产的方针。在民主改革完成后,哈尼族人民步入了互助合作化的道路,经济、文化事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