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丧人到邻村外家报丧,外家得讯要剪取一块不规则土布(漂卡)交给报丧人,布块可为黑、白、蓝三色,忌方方正正,以示生死有别。漂卡被带回置于死者胸前,代表外家前往守灵,以期获得亡灵护佑。待所有漂卡都齐了,丧家就按顺序依次将其覆盖于死者胸前。据说,此为死者到阴间与诸位外家先祖相认的信物。当地有俗语:人丁兴旺认亲布多,认亲布多死者福多。看似平凡的土布,既是连接丧家与外家生者的纽带,又是死者与外家祖灵联系的信物,还是生者与死者沟通的媒介。
绿春大兴镇一带临终的哈尼族老妇,要由儿子以衣袖接气,表示老人虽走了但其福分已留给后人。老人断气后,尸身从卧室床铺移至堂屋。家人取来井水,将银子、鸡蛋和奥贝树枝放入水中加热,洗净全身。水中之物表示希望亡灵到了阴间后富贵如银子、白净如鸡蛋、茂盛如奥贝树枝。
净身后,从头到脚进行换装。先戴缀有若干银圆片的内帽,然后将两块包头反包于头上。先包当初出嫁之日顶于头上的三色包头,再包另一崭新黑色包头。包头反包以示生死有别,两块包头以备换洗,戴银质耳环一对。上身先穿袖长及手背的白色长衫,再穿出嫁之日的彩袖长衣,最后穿绣花褂子。长衣外以二指宽彩色布带束腰。右手腕儿戴一道银镯,中指戴一枚普通银戒。下身穿两条长裤,脚边和膝下镶有花边,腰间一前一后各系一块平日的遮臀围裙,素净无饰。小腿戴一对绣花脚套,最后,穿鞋袜,鞋为绣花鞋。
换装之后,以黑白布覆盖全身,白布在下黑布在上。以布覆面表示阴阳有界。用石头顶足,用棉线分别捆住双脚脚掌、双手拇指,以防后代子孙出现手足残疾。死者外嫁女儿得到丧讯当天要带鸡、米、酒以及一块白色土布前往奔丧。这块布将覆于死者胸前,作为其到达阴间后取水之具。出殡日,孝子孝媳缠白色土布为孝,儿子以白布一端缠头一圈,另一端垂及地面并系一枚银泡于上,儿媳仅以适量白布缠头一圈。
元阳胜村一带哈尼族人的送葬歌里,详细地哭唱了丧服的制作以及葬礼中的服饰——从选地种棉花开始“扛起哈尼尖角的锄头,在矮山选到一块栽棉花的好地”,接下来是种棉、摘棉、晒棉、轧棉、弹棉。“栽种棉花莫怕误工时,栽种棉花别怕耗心血……去矮山摘棉花不嫌累,棉花摘到太阳落……阿妈教养的姑娘和媳妇,在热和的阳光下晒棉花……为制作阿妈寿衣美名扬,轧花不怕手臂疼……右手握住弹花锤,左手托着弹花弓,弹得棉花像下雪”;然后是纺线、织布、染布。“棉条纺出棉线来,阿妈去世有了织布的线;纺纱绕线要浆洗,自家灶房煮米浆,棉纱煮了一锅又一锅……一日两日织不成一匹布,三天五天织出一匹布,阿妈去世得布了,儿女有戴孝的白包头了……阿妈在世时就染布,天天背布去清洗。”最后是葬礼上种种特殊服饰。“阿妈没有去世就缝寿衣,哈尼先祖查那阿妈的权帽送一顶,装殓的长裳短衣样样齐全,衣裤都给你绣上狗牙花和水车花,女儿送给阿妈的长外衣有了,女儿给阿妈的花脚套有了……驱鬼祭神的哈尼祭司,为阿妈戴上了白包头,敲铓打鼓的汉子包上了白包头,吹奏哀乐的唢呐师傅也包上了白包头,阿妈去世盖棺材的布也有了……送给阿舅的黑包头也包上了,拉牛上祭的阿舅也送来长袍了,拉猪上祭的女儿也给花腿套了……阿妈去世还要寿衣和布料,装殓要用一件短内衣,头上红缨帽子要一顶;阿妈还要长外衣,刺绣梨花脚套一对。”
送葬歌还哭唱了种种仪式的缘由:“没有十全十美的衣物,去到鬼方不安宁,去到祖灵歇处无法显荣耀……阿妈去世不让他们绑扎脚手拇指,不仅到鬼方不会成鬼神,也不能在先祖的供台下排列……阿妈教养的大儿媳妇,快去拿出七块布拼成的长裤,七块布缝的长裤不盖住脚板,阿妈在鬼方路上不能显示富有……妯娌做的好衣裳还要给七件,装殓后的阿妈才像黑蛇一样美了,装殓用的都是厚实的土布了,阿妈死后在鬼方就能炫耀富有了……年老的阿妈死时要绕九道红藤圈,不做九道红藤圈,死后到鬼方不能爬过九道坡。”归根结底,种种服饰陪伴与世长辞的阿妈体体面面、坦坦荡荡地回归祖地,成为祖先村的一员,同时也成为护佑子孙安康幸福的又一位祖灵。
第四节居住习俗
哈尼族都选择较凉爽的半山腰地带盖房建寨。哈尼族人选择寨址有一套严格的仪式。有的哈尼族地区首先请“摩批”(即祭师)占卜鸡骨卦,以选择建寨的吉日良辰和具体地点。其次,打死一条大黄狗,拖着血淋淋的狗绕那块地方转三圈。意即在狗血染过的圈子里,以后建了寨子,豹子、豺狼以及那些邪恶的东西就不敢靠近村寨伤害人畜。再次,选几位品德高尚、行得端的老人,到那块地方杀鸡吃肉后,把一层泡土扒开,抓着谷粒,分成三组插在泡土里,用三只土碗扣起来。一组表示人,另一组表示牲畜,第三组表示庄稼。又在泡土下面埋下鸡卦。过几天,几位老人再来看谷子。如果发现谷子不发霉,且发了芽,说明这块地方宜住人。若发现鸡卦被扒鼠拖走,或看到发红或发乌,说明人不宜在此安寨,就得重新选寨址直到择好为止。
在这个择寨习俗里,除去宗教的成分,可以看到,哈尼族把寨址选在:一是人居住凉爽舒适,二是牲畜能兴旺,三是庄稼能丰硕的地方。哈尼族多在山腰地带的平地处或斜坡上建寨。居住的地方一定要有水源,有树林,有可供开垦的土地,村寨附近还要有可供种植竹子、棕树和蓝靛的山地。每个寨子中,寨头都有护寨树,寨子边有磨秋及秋千场,寨底有寨门,寨子四周有树木、竹丛和棕树。
哈尼族的房屋形式一般是土木结构的两层楼房。以石块垫基,用方木(或圆木)为支柱,土坯砌墙;房屋的外形多为长方形,屋顶多为平顶或双斜面。完整的住房应包括大房、小房、耳房及牲畜厩、肥塘、“同勾”(屋前小平台,纳凉及祭祀之用)等。大房、耳房顶上多盖茅草,小房顶多为平台。西双版纳的哈尼族房舍多是竹楼。竹楼分为两类:一类叫“拥熬”,是一种地棚式的建筑;另一类叫“拥戈”,是一种干栏式的楼房,与当地傣族的竹楼相似。
大房,也叫堂屋或正房。分3层,一层有3间,东间是男性家长的居室,西间是女主人的卧室,中间是平常男子用餐的地方,里墙靠东间的一角常年放有祭献祖先的“阿培侯沟”(祭祖桌)。二层东头堆放稻谷,中西头堆放玉米、荞子等其他粮食。三层堆放稻草、豆秆及需晒干的玉米、黄豆等,若子女众多,则未婚的儿女临时居住,直到娶妻、婚嫁为止。
小房在大房的前面,紧挨着大房。小房一般只有一层,一大间,东头有火塘,支有三脚架。这个火塘一般不用于做饭做菜,而是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取暖,也用于晚上煮开水。小房的西边会放床,用于十二三岁以下的小孩睡觉。小房上方是平台,用于晒谷物和晾衣服等。
哈尼族的厨房,一般建在小房和大房的右侧,分两部分,靠里边有土坯砌的灶台,可以煮肉、煮菜、蒸饭等,也可以煮猪食。靠外有三脚架支起来的火塘,用于炒菜、烧水等。火塘上搭有竹片编织的平台,用于烤谷粒、玉米等粮食作物。
哈尼族传统的耳房,一般是在小房的右侧建的。占地8~14平方米。分一层式和两层式两种。有两层的,一层作猪圈或牛马厩,二层就由未婚的青年儿女居住,是男女青年婚前重要的社交场所。若未婚姑娘居住,天黑9~10时以后,三五成群的青年男子可以前来玩、聊天说笑、谈情说爱,若姑娘有意并同意,其中的一个男子可以留下来过夜,天亮前悄悄离开,父母一般不干涉。女青年一般不能到男青年的住处去,而是男青年前去女青年的住处。
哈尼族民居主要有四种建筑形式:土掌房、蘑菇房、杆栏式房和封合式瓦房。在哈尼族各支系中,大量居住土掌房的尚有豪尼、白宏等支系。土掌房深得古羌系族群的碉房建筑法的精髓,“屋顶皆设有晒房,以为曝晒粮食之用”。
土掌房一般由正房、廊厦、厢房和牲厩组成。正房面阔10~20米,径深8~15米,高5~6米,横向三开间,上下两层,建筑用料以土木结构为主,大都采用土基(以前用冲墙)、石头、木头、竹片、松毛等。其中株栗树、松木是主要用材。土掌房强调均衡、对称和规整。有中轴线或几何构图中心。
走进土掌房内部,是呈“品”字形的一层结构体,正房、廊厦、厢房(耳房)之间巧妙互通,来去自如。廊厦与厢房上是泥土平台,供作阳台晒场又作纳凉休息。正房中央内里为客厅,设有供桌和饭桌,有的人家也在此进行纺织、酿酒等生产活动,摆有织机、染缸、酒坛等。东北方向一间由长辈或男主人居住,设有祭祖处,西面一间晚辈居住。每户都有专门的一个火塘,全家在此取暖、议事、聊天、接待来客。火塘带来了温暖,又熏得土墙和木柱等油黑发亮,坚固如新。据说哈尼族的火塘又可辟邪祛灾,火塘之上设有神圣的炕笆,有绳索、竹筒之类直通天窗,外人不得触动。火塘是房内最有生气、最活跃的地方,是全家人精神生活的中心。
蘑菇房,顾名思义,就是住房状如蘑菇。
传说远古时,哈尼族人住的是山洞。后来他们迁到一个名叫“惹罗”的地方时,看到满山遍野生长着大朵大朵的蘑菇,它们不怕风吹雨打,还能让蚂蚁和小虫在下面做窝栖息,他们就比着样子盖起了蘑菇房。蘑菇房的墙基用石料或砖块砌成,地上地下各有半米,在其上用夹板将土压实一段段上移垒成墙,最后屋顶用多重茅草遮盖成四斜面。内部结构,通常由正房、前廊(相当于正房前厅)和耳房组成。分二、三层的蘑菇房在建筑设计上别有风韵:前廊与正房前墙相接,耳房与正房一(两)侧相连;前廊与耳房顶部均为坚实的泥土平台,它既可休憩纳凉又可晾晒收割的农作物;正房二层全部用泥土封实,然后在三四米高处再铺盖茅草顶。二、三层至屋顶的空间称“封火楼”。封火楼通常以木板间隔,用以贮藏粮食、瓜豆,供适龄儿女谈情说爱和住宿。最底层用来关牲畜,堆放农具。中层用木板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一常年生火的方形火塘。客人来了,主人就围坐在火塘边,让你吸上一阵长长的水烟筒,饮上一杯热腾腾的糯米香茶,喝上一碗香喷喷的焖锅酒。趁着酒兴,主人敞开嗓子,向你展示哈尼族人质朴、嘹亮的歌声,祝愿宾客吉祥如意。
蘑菇房经久耐用,冬暖夏凉,在我国民居文化中独树一帜。它与巍峨的山峰,迷人的云海,多姿的梯田,构成了一幅奇妙的哈尼族山乡壮景。
哈尼族在新房建好后,要举行“拥达达”仪式,即“贺新房”的礼俗。首先由寨子里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用饭盒端着一个鸡蛋和少许糯米饭率先登楼,长者之后是一群端着铁三脚架和锅盆碗筷的年轻人,人们进入楼室之后,由长者将铁三脚架支在火塘上,架柴烧火,把温暖和光明之神引进新房,从此火塘里的火就永远燃烧下去,这是这家人生命、幸运和富足的象征。点火之后,便剥开鸡蛋拌在糯米饭中,分给前来贺新房的人们品尝。仪式完毕后,房主要准备酒宴酬谢参加建盖新房的亲朋好友和全寨父老乡亲。还要请“雅习”(歌手)吟唱赞歌。多少年来,哈尼族人把贺新房看成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据说,主人家今后生活的好与坏,与贺新房的热闹与否大为相关,因此,新房主人千方百计,尽量把贺新房的酒席办得丰盛些,把庆祝活动安排得较为热闹和欢乐,使自己住上新房后的日子如同贺新房的日子一样欢乐,年年岁岁富足丰登。
第五节交通习俗
哈尼族地区山高路崎,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极为缓慢,人们相互间的往来及物品交换,只能是徒步行走,富裕者则以畜力助行;运输全靠人背马驮,极为艰辛。哈尼族居住的山区满布着纵横交错的崎岖山路和林中的原始小径。原始小径虽然不宽阔,但它比大的道路更近,更具有标示方向的性质。在这里,山路是本民族内部、民族之间、城乡之间以及边疆与内地之间交往的重要通道。由于山路指示出可靠的方向,邻人可以相互拜访,新的荒地能去开拓,新的文化传播也由于山路变得更易进行了。哈尼族山区山高谷深,溪流河道纵横奔流,给山地农耕生产带来了灌溉之便,但又常常给行人带来不便。为了克服这些障碍,使山路越过横阻的河流,勤劳聪慧的哈尼族人民利用多变的地形,就地取材,架设拱桥、多木桥、独木桥等各种桥梁。其中以架设独木桥最为普遍。最常见的架桥办法是直接砍来一棵坚硬的大树,横跨于溪道河流之上,稍加固定即成独木桥。架设较宽一点河流的桥梁,要在两岸分别支砌稳固的石墩,然后砍来两棵或三棵坚实的大树,稍经削平,就横架于两岸的石墩上,加以固定即可。通过河流上的桥梁,哈尼族人民便可自由地将自己所携带的物品顺利送到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