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19000000070

第70章 后记

我们的故事

我是记者出身的作家,记实文学是我的长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报告文学最活跃的时期,我也曾是文坛上一员尧勇之士,在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报告文学评奖中,连续三届榜上有名。到了九十年代后,我渐出文坛,虽然也还间或写点散文,但立足中国文坛的主业――报告文学有所放松。一方面因为公务缠身,无暇顾及;另一方面新人辈出,身手不凡,我等已有落伍之感,心怯手软,不敢轻意动笔了。

转瞬间,我也到了淡出官场的时候,我又重操旧业,拿起了发锈的笔,来耕耘自家荒芜的园田。写点什么呢?我又想起,1995年,我在省作协工作的最后一年,曾想采访100名留在北大荒的老知青,写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永远的北大荒人》,而且已经跑了黑龙江垦区的许多农场,写出了十多篇,但因到省文化厅任职,不得不放下这个活儿,尽心去当务员了。十几年后,我又把这个事儿检起来,去写老知青――因为那是我最熟悉的群体,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中国的知青运动,最早可追溯到抗日战争中,许多青年知识分子到农村发动群众,并与农民结合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后来,在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党号召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分子,到农村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知青运动的高潮是1968年12月,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之后,2000多万初高中的城市学生奔赴农村边疆。从1968年算起,“知青运动”也快40年了,“前知青时代”(知青在农村艰难奋斗到大返城)大约十年,“后知青时代”(知青返城后的“二次创业”)已近三十年。这期间,尽管这2000万人中每个人的经历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和共和国一起经历了苦难,一起迎来了新时代。马克思曾说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体人的存在”,“人们的历史始终只是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我以为,知青就是那个时代的“标本”,每个人的历史汇成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于是,我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在北大荒当过知青的百万人中,选取100个人,然后把他们在“前知青时代”或后“知青时代”中最有代表性的又最具个性代的故事写下来,以此汇成了一部时代的画卷,留给历史的见证者本人,也更留给历史,留给后人。

这种写作方式的始作甬者是美国作家斯特兹·特克拉,代表作是《美国寻梦》。特克拉在美国以口述实录方式,采访了300人,精选取了其中的百篇结集为这本书。这100人中有好莱坞巨星、企业大亨、政界首脑、美国小姐等上层人物,也有三K党魁、雇佣枪手、教徒、罪犯、移民及其后代等美国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等,这本书记述了他们在美国本土寻找“美国梦”的人生经历中的所想所急和所得所失。这本书几乎成了美国社会全景式的缩影,它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当成世界各国人认识美国的一个窗口。特克拉的《美国寻梦》获得了全国非虚构类文学的最高奖“普得策文学奖”。特克拉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在电台、电视台当过主持人,也是搞媒体的。中国也有一本类似的书,那就是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是写文革的,转载率相当高,其影响并不比他的小说差。

我也步他们的后尘,想写一本关于知青的不仅在文学上有意义而且在社会学上更有意义的书。这无意是个非凡的工程,但操作起来十分困难。当年知青像北大荒满山遍野的山花,随处可采。可现在他们大多数回到了家乡,在喧嚣的大都市,他们廖若星辰了。既使还留在北大荒的那些人,也埋没在大山和莽原的深处了。于是我像考古者一样,在密如森林的楼宇中和在边远的山村里寻找,寻找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渐去渐远的身影……接待我的有彬彬有礼的部长,也有那坐在火炕上端着一碗热辣辣的老酒的老战友,他的面容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一样的动人心魄。

我特别得益于这些年出版的关于北大荒知青的书,如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北大荒风云录》、黑龙江出版社的《知识青年在黑龙江》、哈尔滨出版社的《昨日风雨路》、上海远东出版社的《那山那水那嘎瘩》、黑河政协编辑的《苦辣酸甜的回忆》、呼玛县党史委编辑的《呼玛知青风云录》等等,都为我提供了许多知青的下落和故事的模本。还应感谢的还有我采访所到之处的宣传部门、媒体同仁和知青组织,他们热情周到的帮助,让我采访顺利,写作方便。

我的这些故事最先登在我从业的黑龙江日报集团所属的《生活报》的“我们的故事”专栏上,“我们的工作室”就设在哈尔滨知青联谊会,不断有读者打来电话发表感想,并经常提供自己的故事,于是我像代写书信的先生一样成了他们的代言人。后来这些故事又上了“黑龙江新闻网”、“东北网”、“新浪网”、“北大荒知青网”、“上海知青网”、“黑龙黑龙江兵团网”,这下子麻烦了,我被认识的不认识的战友鼓励得热血沸腾又忙得废寝忘食!于是我每天都生活在感动中温暖中,有时采访时我和他们一起热泪长流,写作时竟痛哭失声!但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快乐和幸福,我找到了一个说真话的作家的感觉。同时我也生活在责任的巨大压力下,我不写就对不起埋在黑土地里的战友,不写就对不起那就要淡忘的历史!

这本书也许是别具一格的,在每篇故事后,我还选择了部分博客留言,表达他们读了我的故事的感受和意见。点击数有数十万次,留言大概有数千条之多,有的博客写了许多很长的意见,如大学教授崔积宝、老干部刘德基的留言,有时一条就是一篇评论文章,我只能选取很少的几篇,但他们和所有博客朋友对我的鼓励的指导却让我终生难忘。特别感谢我的儿子和儿媳在自己的博客上对我的推介。他们说我是“一个酷爱写字的老一辈文学青年”,“对于互联网和博客还热情地像一个刚刚推开某个编辑大门的文学青年。还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紧张。对于进阶者,是需要鼓励和声援的。”于是他们的许多年轻的网友,也推开了我的门。

其实写几个、十几个人的故事不难,难得是要写100个,写100个经历大体相同,故事又不同的人物。写作不难选择难。但我在读者的鞭策和推动下到外寻找,还是坚持写了下来,只写六十多个,就被迫出书了。是读者逼的,是知青战友逼的,我被他们厚厚的的剪报薄感动了,我被他们因报纸占版迟发一期而愤怒的电话感动了!最后是一个叫刘振(Izsh@163.com)的知青战友让我下决心尽快出书了。他在留言中说:

“作为一名曾经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大学毕业后现在仍工作在黑河的上海知青,我非常愿意欣赏和拜读您的《我们的故事》系列作品,文章文笔清新、感情真挚,三十多年的知青岁月,仿佛就在眼前,每每掩卷,唏嘘、叹息、感慨、回忆、遐想、思考、反省……不禁令人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谢谢老贾大哥!您的笔忠实并艺术地记录和保存了知青历史,可使我们的长辈、同辈和晚辈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审视和评价这段难忘的历史,可谓功德无量!真心希望辑录成书,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

出书后,我还会把专栏写下去,如果朋友们喜欢,我也许还会出这本书的下集。这本书更多地写了哈尔滨、上海、北京的知青,我应该在更大的范围选择,后来的故事一定会更精彩!

我代表百万北大荒知青感谢全力支持本书出版的作家出版社候秀芬总编和贺平编辑(她也许也是北大荒的小知青)。也要感谢为这本书收集老照片的老战友吴乃华和为其装帧设计的青年美术家王惠,他们的艺术才华为此书大为增色。

同类推荐
  • 许我一个奇迹

    许我一个奇迹

    本书为作者十多年来以港大为创作重心的诗歌精选集。这部诗集着眼于游历东西地域空间的感验,寻求传统和现代转化、东方和西方汇通的可能。以杭州、香港、纽约、北京、台北、泉州、新加坡等名城为主线,记录了作者对于历史时空和人情世事的文化思考。
  • 诗话人生:黑塞诗选(黑塞文集)

    诗话人生:黑塞诗选(黑塞文集)

    “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新版10卷本文集,名家名译,收入长篇小说、中短篇作品、诗歌、散文、童话与画作,全面展示黑塞创作生涯。黑塞的文学生涯以诗歌创作为始,又以诗歌终结;他第一本诗集《浪漫之歌》,收集了他从15岁开始的诗歌创作,而最后一首诗《残枝嘎响》,完成于他去世的前一天。在黑塞诗作生涯的近70年间,他共作诗约1400首,其中800多首由他亲自编辑成15本诗歌选集。黑塞的诗深受德国人民的喜爱,他的诗纯真缠绵,篇篇都是真情流露,不仅语言细腻委婉、简洁朴实,风格也尤为清新、自然流畅。《诗话人生——黑塞诗选》从黑塞15部诗集中甄选了275首精品,分“少年篇”、“青年篇”、“中年篇”、“老年篇”和“晚年篇”五个部分集一册出版,完整呈现了黑塞诗歌创作的精华。
  • 松石斋诗文选

    松石斋诗文选

    许多年前有艺界师友曾鼓励结集。然余自觉拙作虽具诗词之形体,却远未得诗词之神髓,倘作为屐记或心感之回味犹可,而作为诗品实难示人。讵料癸巳之初,故乡旅厦乡亲联谊会诸友厚爱,将余之诗文编汇成集,欲以付梓。余深感盛情难却,思之再三,确定以《松石斋诗文选》为名面世。
  • 八闽闲话

    八闽闲话

    本书是一本文化随笔集,讲述的是那些在岁月的沉淀里要被丢弃的东西。像吃猪炒,像赛龙舟,又像农村最常见的扁担与水碓……有的沉浸在岁月的时光里,淡漠了身影;有的推陈出新,重新焕发生机,赋予新的内涵。若是给这本书打一个标签,出现最多的就是节日与喜庆,如清明、端午、中元节、重阳、春节……那些作者脑海中的民俗,像飘浮在眼前的幻影,似是触手可及,却又遥不可及。
  • 柳宗元集4

    柳宗元集4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部分吸纳尚永亮《柳宗元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中的篇目,共精选柳宗元文学性较强的诗文110馀篇,按照题材和体裁分类,诗分为感怀抒愤、山水纪行、酬答赠别、咏物怀古、思乡怀归及其他内容六个部类,文则选取骚文小赋、寓言小品、论说杂文、人物传记、题序哀祭、山水游记、与答书信七个部类,每类大致以时间先后的顺序编排,予以注评。
热门推荐
  • 最强位面帝国

    最强位面帝国

    为了活跃各位面的交易气氛,位面管理委员会决定向易兴先生授予一台位面终端。该终端可连通各大位面,可进行位面交易,最最重要的是可对各位面传播地球小(小)知(电)识(影)。给兽人玩儿游戏,让虫族吃泡面,组织第一届全位面《英雄联盟》大赛,成立最大的位面商人联盟....那地球上干些什么?彪悍的人生,不解释!PS:求收藏,求推荐票,求包养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 游泳的狮子,扑火的鱼

    游泳的狮子,扑火的鱼

    本书是小说。25岁的狮子座女主角,是一个在事业上卓有成绩的公司中层。这位骄傲的天之娇女爱上了单位新入职的双鱼座下属,火相的狮子女和水相的双鱼男互相吸引,但是却又水火不容,他们的结局,其实早就已经注定。
  • 圣迪斯皇家学院

    圣迪斯皇家学院

    圣迪斯皇家学院内,风平浪静的生活被三位少女打破,三位少女与三位校草的大比拼,两败俱伤与两两相爱,结局会如何呢!
  • 校园之主

    校园之主

    弱者的逆袭班花喜欢他班霸绕他走校霸见他尿裤子棒子跆拳道?一拳轰到渣!忍者真功夫?两掌拍成沙!西方大主教?一脚送他回老家
  • 家有小女

    家有小女

    本书着重探讨当今有关女孩儿家庭教育的观念,介绍了从家庭教育环境到优秀素质体系整体培养的基本方法;内容涉及女孩儿的智能、品德、性格、习惯、情感以及身体、性等方面。
  • 特种兵之我能复制万物基因

    特种兵之我能复制万物基因

    一名普通的陆军士兵穿越到特种兵世界并且能够获得万界各种生物的基因力量,前世因为实力不足只能匆匆退役,这一世洛北辰必将用绝对的力量告诉世界什么叫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本文以特一为主线介意勿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空间之恋爱值

    快穿空间之恋爱值

    男友是顶级学霸是什么体验?她,连琦,银河系著名学渣!得不到三好又怎样——她得到了拥有三好的男人。男友是末日哑巴少年是什么体验?自带零食异能,她负责打打杀杀,他负责供她吃吃喝喝,苹果薯片百事可乐来一个!简直不要太爽~男友是奶狗影帝是什么体验?身为霸道女总裁,连琦潇洒一挥手,伺候我开心,什么资源都给你!为了成神,她吭哧吭哧地在每一个位面艰难做任务,好不容易凑齐了恋爱值。然鹅,从三千世界回来之后,得知真相的连琦,可真是太气了,她红着眼,一字一句说,“他们不是你,没有一个是你。”他说,“是吗?可偏偏每一个都是我。”
  • 穿蓝格子衣的少年

    穿蓝格子衣的少年

    当时的我们还什么都不知道,关于未来,关于死亡。幸福的青鸟一旦挣脱手中的牢笼,就只剩悲惨的人生和不可扭转的命运。平日里喊着“去死吧,一成不变的无聊日子”,之后却开始怀念起来书上被汗水晕开的字迹。——《池糖日记》
  • 心跳有多久爱你就有多久

    心跳有多久爱你就有多久

    她一出生就是只丑小鸭,没有人疼,没有人爱。被家人遗弃,被别人排斥,但她却有一双巧手,做出美味的饭菜,弹奏出动听的音乐,打出一场精彩的独人篮球赛。待她长大后,她不再是丑小鸭,而是一位靓丽的女生。但是她已经习惯了自己一个人,被排斥的生活,她继续隐藏着自己的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