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18500000054

第54章 像白雪一样圣洁(2)

1990年,王惠生又担任了地区党校的校长兼书记,在任期间,他领导着教职员工白手起家,建起新的教学楼、办公楼和职工宿舍。同时他潜心研究教学,自己也成了学校西藏历史和民族理论的最好教员和当地最有权威的专家。1998年王惠生又当选为地区的政协副主席,他积极团结阿里的各届朋友,为地区的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出谋划策,为招商引资作贡献。在他负责修志工作时,他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曾翻过两座6000多米高的大山,来到札达县僻远的萨让、底雅、楚鲁松杰等乡考察,恶劣的气候让他双眼红肿、嘴唇开裂,一直坚持到完成任务。

他曾和当时的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一起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受到国务院的奖励。王惠生永远不能忘记,在学校工作时,他曾请孔繁森为培训的干部讲课,他特意为他买了四盒红塔山烟。孔书记说:“咱们这儿的条件,你又不是不知道,买烟干啥?还留给客人抽吧!”过了一段时间,孔书记又来讲课,惠生又拿出这四盒烟,孔书记还是没抽。没想到这烟成了纪念孔繁森同志的文物。

凡是在王惠生身边工作的人都说,他就是孔繁森式的好干部,也是从内地到拉萨,又从拉萨到阿里,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从无怨言,只讲奉献,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别人。他的足迹印在阿里的雪山牧场、藏民帐蓬和崎岖的山路上。下乡时,他经常坐客货两用的吉普车,总想着来回为藏民们捎点东西。有时到拉萨开会,也会坐捎脚车或大客车。那是一个星期的艰难旅程,坐小车还好一些,坐别的车是很遭罪的。有一次他从内地开会回来,单位派车到拉萨接他,他发现一个边防战士的妻子找不到回阿里的车,就让她坐自己的车,而他去挤客车。到外地开会或办事,他总是住最便宜的旅店,有时主办单位为他安排好了房间,他把司机找来一起住,他说可以省一间房子的费用。后来在北京治病时,他从未住过干部病房,都和普通患者挤在一起。

有人说他的办公室可能是全国最简陋的领导办公室,最值钱的是取暖的炉子。他在学校时盖了三栋宿舍房,第一栋条件比较好,是讲师和校领导住的;第二栋条件稍好是教师住的,第三栋是校工住的,比较普通。王惠生自己给自己在第三栋安排了一个比较差的房子,大家都不同意,他硬是住了进去。后来他当了政协副主席,要给他安排副地级房子,他不要,还是住在原来的房子里。他说,要享受舒适的生活,他就不来阿里了。

同事们都说王惠生这位“老爷子”对自己“太抠门”了,可对别人特别大方。学校食堂有个陈民生师傅,两个孩子上学,很困难,王惠生听说后,马上给他送去4000元钱,一再说什么时候有钱什么时候还,没有就算了。党校一对青年教师结婚,惠生知道他们经济拮据,他一下子随了1000元的礼。一次惠生到地区医院看病,收款处一个藏族女患者正为缺少100元着急,他把自己兜里所有的300元都掏给了她,然后什么也不问就走了。那个女人也找不着了。阿里的首府的狮泉河镇有一个五保户,叫屯珠,就住在柳花公园附近,五惠生经常到她家去送物送钱送药,过年过节时更忘不了给她送好吃的,和她一起欢渡。

就是他在北京养病期间,他还惦念着别人。2003年过藏历新年时,他把在北京读中学的几十个阿里的孩子请到一起,用自己积攒的8000元请他们吃饭,饭后还领他们参观了孔繁森展览馆。还有一次回北京探家时,他听说小尾寒羊很有经济价值,要买几次带回阿里繁育。那个卖羊的单位被他感动,就送他四只。他把这四只宝贵的羊,用火车托运的新疆,再通过汽车转运到阿里,一路上靠自己拣菜叶解决它们的喂养,仅运费王惠生就花了2000多元。到了阿里,他先在自己家里喂好了,再把那四只羊送给种畜站繁育。有人算过,这24年,王惠生帮助过的有近千人,他捐献的钱物也有十万多元。藏民说,他有菩萨一样的心,是上天派来的神。

在王惠生尽心竭力地帮助别人,使他们早是摆脱贫困的时候,他的家庭也处在严峻的困难中。在牡丹江市第四橡胶厂下岗的妻子李静,正为生计奔忙,在北京亲戚家寄养的儿子王江,也常为见不到父母而流泪。回家探家的惠生一狠心,也把正念小学的儿子带到了阿里。孩子李静不放心也追到了这藏北高原。对于他们一家的团聚,地区领导也很高兴。他们来看望李静并忙着为她安排工作,可被王惠生拒绝了。他说,狮泉镇只两万人中,可安排就业的岗位很少,还有别人的家属也在待业。他鼓励妻子自己创业,于是在小小的狮河镇有了一个卖豆芽的北方大嫂。她每天晚上发豆芽,早早地推着车子走很远的路到镇上叫卖,十分辛苦,可这位可敬的老知青为自谋生路、自食其力而高兴。

妻子安心在阿里过日子了,可儿子的问题也很大,他已经小学四年级了,可这里同年级的孩子刚开始学习汉语“你好”“再见”。这样的学习很轻松,可比内地就大大的落后了。就这样,他读完了小学,中学也毕业了,想考上大学是很难的。

这正这时,中组部和中央电视台拍摄孔繁森事迹的摄制组进入阿里,正好王惠生负责接待。摄制组中的黄效东也在北大荒工作过,他乡遇故知,两人一直谈到深夜。老战友被王惠生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但他说:“你为北大荒已献出了青春,为西藏,你献完青春献终身,我们十分钦佩,你可不能再献子孙了,耽误了孩子的发展,你是有责任的!”说着,两个汉子都流下了眼泪。这之后在老战友们的帮助下,他把儿子王江送到山东河泽地区的一所新闻学校去学习了。期望他毕业后,能在内地有所发展。

我是两年前在中国社科院的北京知青杲文川编的《七星情思》中看到了王惠生事迹的。这两年我每次到京都打听这位“老知青中的孔繁森”的下落,我觉得我的“一百个老知青的故事”如果没有王惠生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正好《我的的故事》在作家出版社出版后被也是北大荒知青的社办主任魏斌看到,他立刻向这本书的责任编辑贺平推荐,说西藏阿里有一个哥们,当年也是北大荒的,事迹特感人。正好我来北京开会,我们在晋阳饭庄约见,我一看他正是我要找的“孔繁森”!在魏和贺二位的“威逼”下,才挤出了如上材料。

他说得最多就是一句话:“这都很正常”。在他看来,他的所作所为,再普通不过了。当然也有新的发现,如一次路过阿里某地,惠生发现了几个猎杀藏羚羊者,他领着公安干警迎着他们的枪口向上冲,抓住了盗猎者,还缴获东风车两辆、步抢两支,被盗猎的藏羚羊100只。还有一年春节前,惠生领着几个记者采访,在回来的风雪路上汽车抛锚,从除夕夜到初五他们就是路边的雪坑里渡过,初六才被发现,险些真成了“孔繁森”!

在京养病的王惠生看上去很憔悴,他是被雪域神医、西藏军区医院院长李素芝赶回家看病的,他的病相当重,肺已经纤维化,心脏病也很重,血压血脂都相当高。在阿里他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去年他认为病已好转,连卧铺都没买,坐着硬板从新建的青藏铁路回拉萨,走了四天四夜,结果到了拉萨就不行了,赶快送到成都抢救,病好转后,他又回到北京养病。那次他没能看到在阿里妻子和儿子。王江从山东的那个新闻学校毕业后,又回到了阿里。因为妈妈在那里,也因为他对那片神奇的高原也有了依恋!这样我们的老战友只能遥望阿里,夜不能寐了。

早春的北京之夜,冷风习习。我送别穿着单薄的王惠生,我说你的纯净比阿里的雪还白,比西藏高原的蓝天还要透明,你是那座高原上最能吃苦又最卖力的牦牛,你也许是那片高原中最后一个圣徒。无怪乎,当地人都说你比孔繁森还孔繁森,地委号召全区党员干部都向你学习!

他说,我也是人,我也希望全家人团聚,希望儿子能在北京找到工作,我也忧虑我死了以后,我的妻子怎么生活。

听了他的话,心里很难过。我很想这篇文章能给他什么帮助。

同类推荐
  • 一口气读懂1000个文学常识

    一口气读懂1000个文学常识

    本书是一本从文学角度系统汇集中外文学常识的基础知识读物,阐述了各种文学类型的基本特点与历史演变,介绍了古今中外著名文学家与文学经典。
  • 此刻

    此刻

    《此刻》一书,收录的80篇作品,主要是作者阅读中国现当代名家名作所记录的读书随笔及少部分与书相关的生活类散文。每篇作品都对现当代重要文学作品有独特的解析、客观评价及思考感悟。本文对读者正确理解名家名作有很好的引导、启发作用,一定程度增加了读者去阅读原文的兴趣。作品短小精悍,文字优美,有一定哲理性,适合大众阅读。
  • 你的地老是我一个人的天荒

    你的地老是我一个人的天荒

    纯爱里的花朵肆意开放,馨香了整个懵懂季节。人生在迷藏里的暖爱,就是向上的力量吧。多少在外人看来的若无其事,心底里早已暗涌澎湃。清亮的人组合的清亮故事,像现实里折射的光,丰满了文字的世界,小心翼翼守护着的人,在远方的问候里,会有迟到的答案。谁的青春里没有雷阵雨呢?青春期里一度的不完美,在成长的岔路口,总是有不满意横亘脚前,凌乱的自卑与忧伤是青春的主旋律吧,只是遇到了这个人,就想要把自己变得更好。所有的故事,都是一句话的温暖,开头和结尾都是自己的坚持,就这样一句话一个标点,把所有的经过再细数一遍。
  • 有幸集邮

    有幸集邮

    《王宏伟有幸集邮》是“王宏伟系列集邮图文集”的第一部,为《中国集邮报》资深记者王宏伟2005年创作的集邮图文作品汇集,由《记者调查》、《特别报道》、《人物春秋》、《邮界新闻》、《邮海指航》、《封片简戳》、《邮展殿堂》、《学术探究》、《甘苦心知》等9个部分组成。
  •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间文学卷)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间文学卷)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在世界也是少有的,这些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
热门推荐
  • 我就是能进球

    我就是能进球

    把妹全凭嘴,进球全靠蒙!我是那个站在巅峰的男人!对我来说,决定一场胜负很简单,甚至决定冠军归属也很简单。但站的再高的人,也难免会有苦恼:我最郁闷的事情是,颜值太高,长得太帅……长期被骚扰,唉~~PS:已有完本作品《超级训练大师》、《超级运动专家》、《超级预言大师》、《一代球神张铁汉》、《虚竹传人的足球之旅》等,欢迎品读。
  • 桐飞青春

    桐飞青春

    她对他的爱充满了专横与狠毒,有人会说青梅不一定就要竹马,多角恋本应在电视剧里上演,却落到了他们身上,你是会选择向往的两小无猜,还是要选择一场轰轰烈烈的单恋,别人只羡慕你背后耀眼的光芒,又有谁曾数落过你心底的哀伤。。。
  • 定西番

    定西番

    她是草原上的明珠,他是那冷面王爷,一朝和亲,他们走在了一起。她只是一个不懂中原的异域公主,他只是在等着当初那个姑娘,他折磨她,直到最后,他才发现,自己爱上了她……
  • 乡村风流一刀

    乡村风流一刀

    社会琉璃破碎,乡村正义之风凌然,一个人,一把刀,从乡村到江湖,率一众女弟子,扫荡天下。
  • 我的末世不简单

    我的末世不简单

    自从有了系统,叶凡以前的世界观,人生观全都崩塌了,从最开始与丧尸斗,到最后僵尸,妖怪纷纷登场,叶凡表示,自己的这个末世不简单啊!
  • 尊王宠妻无度

    尊王宠妻无度

    流云国丞相府不受宠的懦弱嫡女,原爱慕三皇子慕容祈,却被慕容祈在宴会上设计与男主发生联系,因不堪受辱跳了荷花池,灵魂转换,变成二十一世纪二流杀手,功夫二流,赌术毒术一流,且贪财好色,腹黑狡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帝太一

    天帝太一

    洪荒大地,神魔共舞,生灵不知何为道,何为术,何为天地?只知凭着本能修行,吞吐天地灵气,以强大自身。太一自太阳星诞生,怀抱混沌钟,生而为天地骄子,奈何前途坎坷,命运已定,太一不愿,一心逆天乱命,重写这辉煌史诗。太一沉睡万年,再度归来时,天地已然大变,物是人非,一切都要重头再来,前世的辉煌已是昨日种种,今生太一只要活个潇潇洒洒。崛起于北部,大兴于东土,灭强敌,定东土,立妖族,收鲲鹏,斩巫族,战万族,开辟无上妖庭,建立妖界盛世,以一己之力镇压一世荣耀。这一世,太一为尊。
  • 绝域孤雄之大汉耿恭传

    绝域孤雄之大汉耿恭传

    东汉耿恭十三勇士归玉门的故事,是中国版的“拯救大兵”,惊天地,泣鬼神,铁骨峥峥,豪气干云。历史上,耿恭以弱敌强,二千兵力,面对十万匈奴,矢志不渝,运筹帷幄,坚守疏勒达数百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英雄的传奇,其事迹读来令人热血沸腾,荡气回肠。北宋名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激昂万分地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个典故就是出自东汉名将耿恭坚守疏勒。这部小说与众不同,它既不是描写一个完整的历史朝代,也不是以某个英雄人物的一生跨度去刻画,而仅仅从某个历史事迹的角度,去展现一个民族英雄的气概,展现一个朝代的血性与辉煌。
  • 末日里的死亡通知

    末日里的死亡通知

    世界末日来临,所有精英人类已搬去GJ536b星球居住,利用磁场控制拉近了GJ536b与主恒星GJ536的距离,改变轨道,使得GJ536b星球的自转周期更接近于地球。地球上的高科技也因此跟着全部搬去了GJ536b星球,如今的地球苟延残喘,丧尸病毒也在精英们搬走的同时爆发。世界末日已然降临,而那些搬去GJ536b星球的精英们,却在那颗崭新的星球上或者优渥惬意的日子,他们是传说中的神仙在世,招手一桌美食,出门腾云驾雾,他们俯瞰地球指指点点,地球不再是他们的家园,眷恋的故土,而是沦为了可以娱乐的游戏空间,提供发泄斗兽场。
  • 盖世灵尊

    盖世灵尊

    这世界上本没有神,信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神。炼辰,本是天赋异禀的少年,却因过于天真而被毁灵根,在被这冰冷的世界嘲讽和敲打之后,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修罗之道。吞噬别人的灵根,踏碎这所谓的天道,任尔等在神明的庇佑下嘤嘤狂叫,我自创神迹与天地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