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18500000050

第50章 吴博士的情结(1)

在北京朝阳区唐皇的富盛大厦21层,我找到了门上挂着“吴学先”名牌的办公室,想象中的吴女士应该有教授的眼镜,或者慈祥的笑容,没想到,接待我的却是一位白领丽人,气质优雅,形象可人。接过名片,我才确认她就是吴学先博士,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出版中心的副主任,我国大学使用的文科教材基本上都是在这里选题编写而后进入课堂的。

我笑着说:“我采访过百余名知青,你可是北大荒最小的北京知青了!”她看着我,有些疑惑,我忙说:“1958年,你在母亲的肚子里从北京的长辛店开赴北大荒,没有比这再小的了。”吴学先听后哈哈大笑,然后认真地说:“不对,那时我还没上学,没知识,怎么能叫知青呢!”

吴学先的故事如此传奇,让我如获至宝。

那是北大荒历史上最壮丽的一幕,1958年10万转业官兵举着红旗挺进浩瀚的大荒原,吴学先的父亲吴维山也是其中的一位。吴维山和他的战友是王震将军亲自请来的技术兵。那时,北大荒从苏联和匈牙利进口了960余台拖拉机,可找不到那么多拖拉机手,王震回北京求援,他看中了中央直属部队的坦克团,于是中央一声令下,老吴和战友们就开到了北大荒。当时,吴维山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是我军培养的第一批坦克军官。此后,吴维山就成了八五五农场三分场的机务副场长(当时北兴一带是八五五农场一分场,后来一分场三分场合并为北兴农场。)吴学先回忆到:“坦克团女兵很少,随军家属也只有十几个。爸爸的战友中,那年共有12个小孩出世,很悲惨的是,12个孩子只有我一个活了下来,另外11个婴儿,他们还没来得及看一看北大荒的沃土和月亮,没来得及听一听父母的英雄故事,甚至还没来得及穿上衣服,就在母亲的怀抱中停止了呼吸。可以想象,当时的条件是多么艰苦。”她的妈妈赵淑英在部队汇演中演过《花木兰》,从北京带来的布拉吉连衣裙和高跟鞋在北大荒再也没穿过。

父亲告诉学先,1958年4月,王震将军在密山火车站对集合在站前广场上的转业官兵们讲道:“同志们,你们有的带来了爱人、孩子,还有人在火车上生了孩子,这些孩子长大以后,他们会向别人讲述父辈的故事,说我的爸爸当过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志愿军,又是开垦北大荒的先锋队。”

是的,吴学先提起父辈十分自豪,她经常讲述父亲及其战友的故事,他对我说,他的父亲在解放战争中转战南北,打过好多硬仗;后来成为志愿军,在朝鲜是一个杨伟才式的侦察连长,他所在的部队曾被围困在山洞里长达一星期,送信的侦察员一个个牺牲了,最后是他完成了送信任务。他一次次躲过死亡,现在身上还有战伤。和他一起参军的哥哥吴守山就牺牲在朝鲜战场。有一次,吴维山的左臂被子弹打穿,养伤期间,有一天晚上他觉得胳膊很痒,睁眼一看,从绷带里爬出来许多蛆。那时的战地医疗条件实在太简陋了。

吴维山是北大荒的早期开发者。这个在天安门广场接受过毛主席检阅的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批坦克兵,不知培养了多少拖拉机手,又开垦了多少土地!有一次,数台拖拉机夜间开荒,吴场长挑着一蓝馒头和一桶菜送饭。走在青草齐腰的荒原上,他发现一只狼跟在身后。他知道,狼是合群的,假如这只狼一吼叫,一定会召来一群,所以,不能打,也不能跑。急中生智,他把馒头一个一个地向后扔去,那只狼一边吃一边追,竟忘记了吼叫,一直跟了几里路。老吴看到拖拉机才松了一口气。

学先的母亲是一位教师,北兴农场三连的学校是她创建的,晚年退休在一中。六十年代初期,开荒点之间交通不便,遇到下雨下雪,学生们就住在她家里,有个朝鲜族学生,几乎在她家长大。学先说:他现在当连长呢,干的很好。小时候我俩吵过架,他大,让着我,是我欺负他。说完,学先幸福地笑着,解释说,那时候老觉得妈妈偏向他。

学先说,王震将军说对了,我们这些十万转业官兵的后代的确为有这样的父辈而自豪,他们是国家的脊梁,是战场上的英雄,又是开发建设的先锋。现在大概有70%的人已经去世,埋在了北大荒的土地里。一想到他们,我就没有理由不好好工作,没有理由不思念北大荒。

吴学先女士是一位文艺学博士,自己也是个作家,她一直关注着知青文学,她看到一些作品丑化北大荒的转业干部,把他们写成色狼,心里很难过。她对我说,“我很尊重知青作家,但我还是想对所有从北大荒成长起来的知青作家们说:就算你们不想去正面记录老军垦的沦桑人生,至少不要歪曲他们的形象。知青跟他们一起奋斗过10年,难道不曾被他们的战斗故事感动过?不曾被他们耕作的汗水感动过?”

学先的意见让我很振动,我也算个知青作家,虽然没有丑化过老军垦,但也没有充分地歌颂老军垦的业绩。应该说,他们是我们在北大荒的先贤又是恩师,我们喋喋不休地叙说自己的苦难,生怕别人忘记我们的贡献;而我们经历的苦难和他们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要说贡献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因为我们多数人在北大荒生活了不到十年,而他们在北大荒战斗了一辈子,他们献完青春献终身,有的人还献完终身献子孙,如今,他们的后代还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着,他们中的许多人生活得还很艰辛,这里就有吴学先的同学。

吴学先是个知道感恩的人,她说,我曾是知青的学生,我能走到今天,一方面是父辈的教诲,另一方面就是知青的影响。六十年代末,老军垦的孩子先后进入学龄阶段,恰巧这时知青来了,其中的优秀者成了我们的老师,他们在大城市接受过正规教育,给北大荒带来全新的教育理念。我上学的32团(北兴农场)三中和一中,因为来了知青当教师,物理、化学课有了实验室,体育课不再只搞军训,音乐课学乐理也唱抒情歌曲。体育老师袁大任曾是北京少年乒乓球队的种子选手,在一中办起了乒乓球队,认真培养军垦子弟,为八一队、省队和国家队输送了许多队员。团里还盖了乒乓球馆,在这里举行过全省的少年乒乓球赛。现在袁大任在国家体育总局当司长。还有一个教音乐的上海女知青徐晓懿,一边教学生唱歌,一边自己练习声乐,培养了一批热爱艺术的学生,自己也考上了大学,现在是上海师范大学的音乐教授。知青中的好老师数不胜数。

学先也是知青的战友。1974年高中毕业后,先在马场当老师,后调到团部广播站当编辑兼记者。那时每个团都有自己的广播站,每天播音四次,早晨一小时,中午、晚上各一个半小时,晚上8时准时转播中央台的新闻联播。每天至少有半小时的本团新闻。学先回忆,当时32团广播站的女播音员是北京女知青冯秀清,播音水平不亚于中央台,哈尔滨知青胡宗琪是男主播,还兼着站长。学先说,那些日子,我们天天加班,白天采访,晚上写稿,我写完之后,小冯和宗琪马上录音。第二天清晨,伴随着《东方红》的乐曲,宗琪说:“315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浑厚的男中音通过电波唤醒沉睡的田野。早饭后,我又背着书包扛着录音机下连队采访了,一天又一天,很充实,也很快乐。

同类推荐
  • 触摸阳光的温度

    触摸阳光的温度

    本书作者从离开故土走向城市为主线索,用细致而又客观的方式讲述了一系列生活中的大小事情。小乡村的风土人情与大城市的奔波忙碌,在这些温情的故事中一一体现。无论是寻常小事,还是人情义理,又或者日常生活感触,在本书中均有一番趣味与洞见,书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饱含着作者最真实的情感,篇篇读来,既幽默风趣,又引人入胜。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简练,读来引人入胜,感人至深。可以说这是一部既传递社会正能量,又有市场卖点的散文集。特别适合社会大众,尤其是文学爱好者进行阅读。
  • 梦书

    梦书

    《梦书》是一名女子用两年时间凝视自己的梦境。以梦,中景象审问自身生活及心灵遭遇,省视女性世界在真实与内在之问最游离的光束。每天的记录各自独立成篇,并以主要人物的性格、情爱见解和想象为轴心,呈现了位现代女性最机灵最敏感的种种面向,还原本真状态的心灵、性、成长。
  • 和孔乙己在一起

    和孔乙己在一起

    在春暖花开这个播种希望的季节里,作者第一本散文集《与孔乙己在一起》出版。一篇美文犹如一杯清茶沁入心脾、亦如一面旗帜指引方向、如一缕阳光照进人生。本书选载作者15年以来创作的73篇散文18万字,全书编为四辑:怀旧怀人、随想追忆、山水之间、检察官经历,这些散文抒写人生见闻、怀旧励志,希望将读者带入一段心灵阅读的旅程。
  • 帆挂长河

    帆挂长河

    本书为作者诗文选,曾被人评曰:“集半生之年,凝心血之花。”之作。细腻笔锋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平凡而不华丽的辞藻却写出了生活的真谛。
  • 布罗茨基诗歌全集(第一卷·上)

    布罗茨基诗歌全集(第一卷·上)

    本套书收录了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布罗茨基用英语写作以及由他本人或在他本人的帮助下由俄语译为英语的全部诗篇,囊括了诗人一生中最重要、最著名的诗歌作品。本次出版这套书的第一卷的上册,主要内容为《佩尔修斯之盾——约瑟夫·布罗茨基的文学传记》及诗集《在旷野扎营》中的大部分诗歌。布罗茨基的文学传记,是洛谢夫结合自己与布罗茨基的交往和对他的研究所做,对布罗茨基的人物生平、文学创作、思想变化都介绍得非常详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在旷野扎营》是布罗茨基出版的第一部诗集,内容均为他的早期作品,本卷中收录了七十首短诗和叙事诗《伊撒和亚伯拉罕》。对于布罗茨基来说,这些作品在其诗歌的道路上则标志着其风格的形成和确立:结构手法、词语的形象体系(象征性词汇)、独创性的诗律。
热门推荐
  • 末世魇歌

    末世魇歌

    诸恶已至,末日将临。尸山血海,穷途末路!星空深处,宇宙边缘,一双双空洞的眼睛注视着一个名为地球的地方,露出一丝狞笑。却不知,那即将到来的,是人类的末日,亦是星空的末日!血肉与钢铁的碰撞,超能与星空法则的对决,演绎出一曲曲惊心动魄的宇宙重生之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太湖西岸

    太湖西岸

    ?故事讲述了一个神秘行业里青年男女的爱恨情仇以及江南小城镇的风土人情。身处奋斗中的底层年轻人,男人在没钱没人脉的情况下,怎样逆袭成为上层富人的成长经历。女生在经济,学历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怎样牢牢抓住心爱的男人。女生择偶攻略,男生择偶标准。
  • 庄主别急嘛

    庄主别急嘛

    一朝醒来,唐门庶女?走几步就喘,这什么破身子,没关系,身怀药修至宝,还能好不了!代妹出嫁,夫君是毒啊,连娶十二任新娘,都死于非命!可是夫君啊,你为何生得这般绝色?看得娘子我,恨不得一口吃掉!毒!怕什么?正好当做下酒菜,夫君,不如从了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那个女孩还在哦

    那个女孩还在哦

    我曾经以为我失去了一切,然而我还有我自己,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 超级生物改造系统

    超级生物改造系统

    张寒芸是个混吃等死的傻白甜宅女,有一天她就是扶了一下过马路老奶奶,结果就被某傲娇系统给缠上了。从此以后某肥宅懒女人就走上了水生火热的生物改造不归路。蓝星沙漠太多,需要绿化一下,某懒女人不得不兢兢业业的种草种树。蓝星的环境污染严重,某肥宅不得不研究研究如何处理“三废”污染······某肥宅被累的瘫在沙发“系统我不想这么辛苦。”某系统不屑冷哼“可以,你是想自杀,他杀还是被我人道毁灭?”肥宅张寒芸泪两行!心里默默抗议,能不能不要这么不人道?某系统:哼。
  • 天地脉络

    天地脉络

    四大部洲,仙界神域,三千大世界,八百诸侯国。一个懵懂少年,苦修不辍,踏上了漫漫修行路,无奈资质鲁钝,修行多年,才勉强迈入修武门槛。面对无穷无尽的讥讽嘲笑,他多少次握紧了双拳——我有仙苗初萌芽,扎根丹田无人知,心魔阴魂为雨露,天劫雷霆做肥料,以真元灌溉,用烈焰煅烧,待到开花结果日,诸天神佛寂灭时!一个吊儿郎当少年郎,一袭青里泛白旧布袍,一把锈迹斑斑断刃剑,一声豪气干云仰天笑!踏破滔天浊浪,荡尽举世大敌,独立神域绝巅,回首往事今朝。原来漫不经意间,已抓住天地的脉络……
  • 凤杳

    凤杳

    那年魔族作乱,太子玄烨领命下凡,她悄悄跟了去,无端惹出一桩情债来,余后千年,因着这情债,她成了六界笑柄。临终前她说:“二哥,我这一生为一个人卑微活了千年,如今好不容易能为六界做点事,却要这样死去了。四海八荒之内,怕是没有比我更我窝囊的公主了。”她痴恋他千余年,又与他做了百年的夫妻,朝夕相处,奈何始终换不来半点柔情。“好在神仙是没有来世的,我再也不会爱上你了。”
  • 三十年来家园

    三十年来家园

    农村小子,读书入城,观念生活皆有大变,与父母亲戚之间也不同幼时,但时代的发展,城乡的二元化,理想与现实的鸿沟,努力拼搏而又无望的挣扎,回首望来,自己早就脱胎换骨,而灵魂还是那淳朴踏实的农村少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 爱是粒种子

    爱是粒种子

    《爱是粒种子:情感早教手册》的主题立足于“爱”。自人出生后就深深扎根于人的心灵,在成长过程中收到完美的爱,心就可以吸收这些爱的养分而茁壮成长。《爱是粒种子:情感早教手册》从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生长环境入手,讲述了孩子早教如何全方位进行情感教育,如何健全孩子的心理,最终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