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18500000048

第48章 小提琴之恋(1)

刘三锁躺在浩良河边的帐篷里辗转反侧半睡半醒。

昨晚一宿的夜班并不累,现在最烦心的是白天的时光怎么打发。

他是兵团化肥厂热电车间蒸汽锅炉的一号炉司炉。操作仪表盘,调整喷火量,虽然责任重大,但这活儿对他来说简直太轻松了。因为他是吃过大苦受过大累的人。

1969年8月15日,15岁的刘三锁从北京的南菜园中学来到小兴安岭的大山里当了烧砖工。那是兵团一师二团工程二连西岗子的一个砖厂,这帮北京来的孩子干的活就是挖土、活泥、托砖坯。沉重的砖坯码放到窑里,再在窑外顶着寒风加柴添煤。出窑了,脱去身上厚厚的棉衣钻进滚热的窑里,把还烫手的成砖一摞一摞地搬出来。不一会儿一个个就变成灰汗裹着的泥人,每天如此。

对城市孩子来说,这是极苦极累的活。不是有这么句话吗:活大泥、托大坯,四大累就占了两样。可是三锁和一起来的同学们都咬牙挺着,下了工还有说有笑的。苦和累倒也无所谓,最难受的是吃不饱饭,那年因为地方征收了过头粮,以屯垦为主业的兵团一师的指战员们都吃不饱饭了。(当时,我也下乡在那一带,挨饿的滋味也尝过。)三锁和战友吃的是喂马的饲料蒸的窝头,喝着没几个米粒儿的粥。更让他们难受的是和他们相邻的解放军连队却整天吃大馒头,还经常杀猪改善生活。一天三次三锁他们去连队食堂打饭都要在人家食堂门前路过,里面传出来的香味和笑声,每天都让他们的胃肠和心理受到强烈的刺激。春节到了,“友军”看着他们实在太困难,给他们送来两袋面和两板豆付,每人两个馒头一碗豆付汤,他们就这样过了来到兵团的第一个年。

那年间,不堪饥饿的三锁和同学们偷了附近老乡家的大鹅,稀里糊涂用水桶烧开的水把毛退掉,洒了一把盐就在水桶里把鹅炖了,当他们狼吞虎咽吃得正香的时候,发现怎么越吃越臭啊,原来连鹅的内脏也没掏就一起炖了。现在想还有点愧对乡亲们,也愧对自己。

第二年5月,一师二团有了大变动。三锁所在连队突然换访了,他们打起背包,做好了上前线的准备。西岗子离黑龙江边只有二十多公里,那时珍宝岛已经打响,这里也是剑拔弩张。“最好上前线,肯定能吃饱饭”。可是汽车把他们送到嫩江火车站,然后乘上了南去的火车,再向东拐过了南岔站,最后停在了一个叫浩良河的小站。领导指着那河边的一片杂草丛生的山洼地说:“我们就要在这里建一座化肥厂!”当天他们就在河边搭起了帐蓬,在帐蓬食堂里吃了第一顿饭,白白的大馒头四两一个的,三锁连吃了四个。第二天激动的三锁和战友们把馒头皮装进了信封寄给家里,告诉家人:“我们天天能到吃大白馒头了!”当年能天天吃大馒头,肯定是富贵的生活。

作为创业者,三锁和战友们在荒滩上挖沟渠,盖厂房,又翻山越岭架高压电线,什么累活苦活都干过。干这活三锁觉得比在山沟里种地痛快多。每天哼着小曲,总是乐合合的。后来他又被派到佳木斯电厂学司炉,穿上工装那天,他乐得合不拢嘴。三年后,一座现代化的化肥厂耸立在浩良河畔小兴安岭脚下。试车投产时,做为热电车间一号炉的司炉,刘三锁用沾着机油的木棒点燃了炉膛里吹出的煤粉,锅炉燃烧了,气轮机发电了,整个工厂试车起动了。这是三锁一辈子说起来就骄傲的事。当时我作为兵团报社的记者报道了浩良河化肥厂的开工典礼,可惜采访时并不认识他。之后,三班倒的工作单调的生活,三锁上班干活下班睡觉,一觉醒来无所事事。身在寂寞大山中,吃饱饭的日子有时也很难熬……

就在三锁半睡半醒的时刻,一阵阵悠扬的琴声传来,《红色娘子军》的旋律。没想到这琴声从此改变了一个北京知青的生活,也改变了他的人生。那是他太熟悉的音乐了。既有战斗的激情,又有柔美的旋律,是那个时代最流行又最动听的音乐了。开始他以为是收音机的声音,可那音乐时起时落反复响起,肯定是有人在演奏。他跑出去顺着琴声来到了相邻的帐蓬,撩开帘子一看,只见一个戴着副厚厚的眼镜的小伙子正弓着身子,面前一本厚厚的五线谱,在昏暗的光线下在如痴如醉地拉着小提琴。他就是上海知青秦春华。

眼前的这一切让从小喜欢拉二胡的三锁崇拜的五体投地。从这一天开始,三锁成了小秦的徒弟。一下了班就泡在他的宿舍,学得很投入。五线谱没用几天就学会了,连老师都感到惊讶。二胡和小提琴一样都是弦乐器,有触类旁通的灵感,他进步飞快。厚厚的一至五册《霍曼》小提琴练习曲用了不到一年拉的滚瓜乱熟,又千方百计的找到了一本难度很高的《开塞》三十六课练习曲。随着学习的深度的增加,三锁的的演奏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时常自信在众人面前演奏一两只小曲子。特别难的“梁祝”他都拉得有模有样了。

光用别人的琴也不是个事儿,三锁多想有一把自己的琴啊。他几次跑到佳木斯乐器店去看,最便宜的小提琴也要60元。这是他两个月的工资啊,他不能不吃饭。突然他灵机一动下定决心,要自己做一把小提琴。建厂初期的浩良河化肥厂坐落在伊春林区,厂区里各种各样的木材到处都是。很多知青们都学会了作木匠活,三锁也自备了一套工具,平时也能打个小板凳小书箱。他想反正都是木头的,啥不能作。

这几天他吃不香睡不好整天抱着小秦的琴琢磨。请教了木材厂的师傅才知道这琴是什么木料作的。师傅说:“琴的面板是白松,背板和琴头是色木的,这两样木材都产在咱们这儿”。听了这些三锁信心十足又高兴的合不拢嘴了。师傅见他真要动手做提琴,就热心的帮他挑选了合适的木材。材料找到了可没有图纸啊,他用最原始的方法,端着琴在阳光下放大样,沿着琴身留下的暗影画出了小提琴的外形图,再量着原琴的尺寸一步一步细画。接着自己又改革了工具,把刨子的刨底改成船型,刨刃也磨成圆的。这样就能刨出孤形的面板和背板了。那漂亮的琴头是他用刀一点点刻出来的。

十几块各样的木构件终于制作完成了。最后又自制卡具,费了很大的工夫才用猪皮胶把它们粘在了一起,刷上亮漆,嘿!真成了一把琴。虽然很粗糙,可安上弦后一拉,声音还真是小提琴的味儿。这真让他激动不已,爱不释手。然而小提琴是一件精美的乐器,不仅声音美妙,它完美的曲线和精良的制作工艺,是几百年来制琴大师们的艺术结晶。一年后,这把琴就开裂了,他不知道做琴的木料要干透了才行。一把真正的好琴用料是非常关键的。往往要水泡十年,再风干二十年。上一辈人备料,下一代人造琴。三锁可等不起,他又回到了木材厂专门找那些风干了多年的枯树干,接着又制作了两把,一把比一把成功,一把比一把好。无意间聪明的三锁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造琴师。

就是用自己造的小提琴,三锁练成了兵团化肥厂出名的小提琴手。1975年“五一”的全厂的联欢全上第一次公开亮相,他为同车间的一个男歌手伴奏一曲“小小竹排江中流”。歌声与琴声完美的结合打动了在场的听众,全场掌声雷动,返场的声音不断。想不到那哥们竟然只会这首歌,他们只好又重来了一遍。随着音乐的旋律,三锁优雅地舞动琴弓,帅气的小伙在台上更显得风度翩翩了。谁也不相信台上的这位绅士,就是那个在领导眼中不求上进,沉迷外国情调调皮捣蛋的三锁。

拉琴出了名的三锁后来经常出现在厂里的舞台上。没多久就被调到兵团直属文工团,当了乐队第二小提琴的首席。他们排演的《长征组歌》在佳木斯的兵团俱乐部演出时,我就在台下,说实在的他们的演出不比专业的差,只是还不知道,台上那位富有表现力的小提琴手的琴是自己造的。

在演出间隙的时间,三锁还回热电厂当司炉。不过那时,他也有了自己的“追星族”。小武子是同车间搞水分析的上海姑娘,长的文文静静,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笑容,高高的个子永远穿这一身洗的很干净工装。车间里的人都很喜欢她。三锁也早就喜欢上了这个恬静而漂亮女孩子,可他只是在心里从来不敢说出口。因为他在领导眼里是一个不务正业的“落后分子”。人家小武子是车间里的骨干又是个团干部,不是一股道上跑的车。

这次从兵团演出回来,情况好象发生了转机。小武子主动和他讲了工作以外的话题。

“刘三锁,小提琴好学吗?你拉的提琴真好听!”

“谢谢你的夸奖,你喜欢吗?你听见过我拉琴?”

“喜欢!五一节不是全厂人都听见啦!”

“拉的不好,很紧张。”

“有机会听听你拉琴好吗?”

“好”三锁一边答应着一边匆匆地走了。

很生疏的一段对话,在那个年代似乎又是很近的。从那天起他们有了新的话题,空闲的时间常常在一起聊聊天,从个人爱好到学习知识,从小提琴乐曲到《红色娘子军》芭蕾舞。慢慢的两个人无话不谈,彼此都对对方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水分析化验室里的人都休息了,鼓足勇气的三锁用一件旧衣服包着那把自制的小提琴来到了小武子的身边。在这里他为小武子一个人进行了演出。那时候‘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三锁长拉不厌的曲目。三锁溶入真情的演奏,曲调时而柔媚动听时而催人泪下,时而悲愤焦虑时而铿锵奋进。静静的她已经完全溶进在音乐之中,眼睛里闪动着忧伤而又惊奇的泪花。

三锁拉得十分投入,他好像在叙说,叙说着深埋心底而不敢流露的真情。曲子在渐弱的音符中结束了,仿佛两只斑斓的蝴蝶渐渐的飞向了远方。化验室沉寂了,两个人似乎还沉浸在音乐之中。三锁慢慢的用衣服将琴包好,他原本想说点什么,可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在他们目光相对的那一瞬间,似乎又都读懂了对方的心。他的心跳得厉害,慌忙地夹着琴跑了,生怕被别人看到。

不久,细心的小武子从上海探家回来,电话里告诉三锁来化验室,小别的两个人又重逢了。小武子从柜子里拿出来一个琴盒对着只知道傻笑的三锁说:“艺术家总不能天天用衣服裹着琴去给人家演出吧,把它送给你。希望你的艺术成能有更大的提高!”

同类推荐
  • 花城湖诗文集

    花城湖诗文集

    漠原胜境花湖城,花湖城我来看你,四季花城湖,另一个湖泊,西北行之花城湖(一),花湖城游记,只为今生一回眸等。
  • 河南先锋诗歌论

    河南先锋诗歌论

    《河南先锋诗歌论》通过梳理活跃在诗坛上的蓝蓝、森子、罗羽等18位河南先锋诗人的创作轨迹,作者引用了后抒情、叙事的熄灭、知性写作等概念,有效地打开了先锋诗人创作的秘密通道。作为诗人批评家,作者透过词与物之间的裂隙,探讨了主体与语言、诗歌民主性等前沿问题,深入剖析先锋诗歌的内涵与外延,显示了作者对先锋诗歌深沉的思考与关怀。
  • 只记花开不记年:杨朔经典散文

    只记花开不记年:杨朔经典散文

    本书是散文名家杨朔作品,收选作者不同创作时期的代表性散文50余篇,按不同类别分为五辑,包括《荔枝蜜》《雪浪花》《香山红叶》等名篇。作者创造性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优长,于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结构精巧,语言清新凝练,时代气息浓郁。杨朔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寻找诗的意境”。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提炼出动人的诗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在诗的意境中闪现出时代的风貌。杨朔散文的结构精巧,初看常有云遮雾罩的迷惑,但峰回路转之后,曲径通幽,豁然展现一片崭新天地,而且结尾多寓意,耐人寻味。这本作品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杨朔散文的精髓,感受中国传统散文的魅力。
  • 春天巴士

    春天巴士

    本书内容是作者十年之间的诗歌选,以抒情为主,涵盖了亲情,爱情,友情中的各种细腻感受,主题多以生死,轮回,自由,传说为主,穿插现代人的情感状态和矛盾纠葛,最终指向人与人之间的珍重和内心的宁静。
  • 北宋词史

    北宋词史

    本套丛书贯通陶尔夫和诸葛忆兵两代学者的大家精髓。词的抒情功能在他们笔下有了极致的表达和多样的呈现,既从历时性方向揭示出了宋词阶段性的发展过程,也从共时性角度展示出了每一阶段词坛丰富多元的审美形态,从深度上推进了宋词史的研究层次,也从广度上拓展了宋词史的研究领域。全书以天然的多元互补和繁复开放的优势,令读者感受到南北宋词学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对研究古代文学的专业人士及爱好者来说,是一部值得珍藏的文化积淀著作。
热门推荐
  • 圣能智脑

    圣能智脑

    张才无意中得到了九级文明制造的圣能智脑,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3级以下的文明主要发展的是科技文明,4-6级主要是提高文明个体的本体能力,7-9级是科技和本体能力相结合的发展。
  • 王一博聆听爱意

    王一博聆听爱意

    不信命运的人一直都在努力·遇见你齐仝多了一就是齐全·短篇禁转载抄袭祝星途璀璨
  • 神剑无敌系统

    神剑无敌系统

    大学生杨凡带着神剑系统穿越,一柄神剑撼动天下剑宗。什么,你天赋妖孽万年一遇?一枚大还丹增加十万经验,胜过你十年苦修!什么,你有旷世绝学?系统把我的技能面板给他看一下!什么,你要抢我的剑?杨凡上去就给了他一剑……全新系统定位,打造三界最强之剑!
  • 我又可以了总裁

    我又可以了总裁

    从小她便是几大家族的宠儿逆天的身份就够别人望尘莫及了可上天还给了她一张娱乐圈女明星都羡慕的脸经历了一段感情的她变得更加成熟而在未来更有许多人和许多家族的秘密等着她一一揭开而她的男人也在未来注视着她……
  • 万界争神录

    万界争神录

    千年一乾纪,万年一衍纪。时空动荡,气运流转,一个被封印了九个衍纪的位面,终于迎来了一个盛大的时代,后人称之:“大衍纪”。且看身份成谜的少年陆启明如何披荆斩棘,笑傲诸天。
  • 只做属于你的星

    只做属于你的星

    她,是性格多变的绝美少女;他,是万人瞩目的帝少;她,本应与同龄人一样,幸福地与家人生活,可仇恨洗礼了她的一切......她坚强的过了四年没有亲人的生活,本以为自己已经冷血了,坚强了,对一切都不在乎,无所谓了……可是,当她再一次面对时,才发觉自己的软弱…………
  • DNF之战神不灭

    DNF之战神不灭

    孤僻巨剑狂战士高手陆战重生阿拉德大陆,随身带着天价的龙鸣重甲套装与索喃秘影长剑。本想着凭着犀利的武器与防具大展身手,但是却发现自己的等阶突然从35骤降为1!“我要练级,我要强力!”空有宝山而无法获取的陆战看着装备栏,暗自垂泪说着。
  • 我的时光皆辰曦

    我的时光皆辰曦

    一见钟情,他还很懵懂初次见面,他还很开心三年过后,他还很爱着那个她穆辰用了七年的时间把楚曦这块冰给融化了穆辰:“我今天十拿九稳,就差你一吻。”楚曦:“你每天不都是十拿九稳吗?”
  • 盛世王朝

    盛世王朝

    苏向晚,代号毒蝎,黑影组织首领唯一宠爱的特工。一次奉命拿回被盗的古埃及法老王权杖,穿越到了女尊男卑的圣子国。稀里糊涂被长公主一见如故,拉到宫里当起了二公主。第一次上街就差点砸了丞相之女宁君郡主开的伶人馆……
  • 恋人是女仆

    恋人是女仆

    是谁说巫师家城堡里宝藏多的?值钱的东西没找着,反倒把自己给搭了进去。“——你现在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打开你面前的百叶窗,然后跳下去;二,拿起扫把,穿上围裙,做我城堡内的专属女仆。”面对邪恶的强权威胁,弱势代表小平民安莫自认没有系统学习过断肢再生功能,不得不忍辱负重,含泪卖身。外有变态佣兵团长诸多骚扰,内有闷骚男巫大人问题连连。再加一只性喜无事生非,最爱下绊子告状的粉红狗,于是说,衣冠禽兽,尽在此间矣。常言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卧薪尝胆……恩,姑且,先忍一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