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97400000011

第11章 英国的首次空降作战

1.训练空降作战人员

德军自1940年5月10日开始对西欧欧国实施闪击战后,至5月底,卢森堡、荷兰、比利时先后投降。盟军40个师被德军包围于比、法边境的敦刻尔克地区,开始执行“发电机作战计划”——即从海上撤退。至6月4日,从敦刻尔克撤退到英国海岸的人数为33.8万人,其中英军22万多人、法军8万多人,其余为少数比军。盟军撤退时武器装备丢失殆尽。英军共丢弃2400门火炮、700辆坦克、8000挺机枪,接运盟军撤退的舰船损失226艘,还有302架飞机被击毁。敦刻尔克大撤退后,英国的军事力量一蹶不振,而德军似乎是所向无敌。6月5日德军开始进攻法国内地,14日进占巴黎,22日法国政府投降。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为了重建英国军队的声誉和英国人的信心,指示英军组建了一支专业袭击分队——第2突击队,该分队曾以“布尔人”之名而驰名于世。丘吉尔急欲使这支富有神秘色彩的部队在对德作战中创建功勋。当时英国的其他军队正在进行整编,准备迎接可能来临的德军入侵本土的战争,而对其他作战行动则尽量回避。因而“布尔人”突击队实际上只是一支人员、装备和武器都不充足的部队,它受命执行的也都是得不到任何支援的战斗任务。“布尔人”突击队的司令部称作联德国航空兵的袭击重点是英国的空军机场,也不放过交通枢纽。合作战指挥部,它从陆、海、空三军各部队抽调人员集中训练和使用。在突击队的初期成员中,主要是原来组织起来准备在挪威抗击德军用的10个独立连。1940年6月初开始,突击队一直在分小组悄悄地从英国出发,对德国控制的欧洲海岸军事设施进行袭击。丘吉尔对这些偷袭行动大加称赞,他认为“布尔人”突击队的作战行动尽管规模小、机会少,但这总是在英军遭受一系列失败后,在战略防御阶段中取得的某些战术进攻的胜利。

德国在挪威和丹麦、荷兰、比利时空降突击的胜利,给丘吉尔以巨大震动,他在下令所有沿南海岸德军可能着陆的地方都设置障碍物的同时,指示国防部尽快组建一支“至少有5000名伞兵的部队”。国防部立即给各军区下令,要每个军区选送1000名志愿者,与此同时迅速组建了训练机构。在各军区的志愿者到达之前,根据丘吉尔的旨意,“布尔人”突击队成了伞兵部队的首批受训人员。这些人都希望能及早参加空降战斗,而且很喜欢突击队的特殊生活方式。因为突击队不在营区驻扎,每人每天发给6先令8便士英币,让其自找住处。训练地点附近的居民很快便发现,到他们家里寄宿的不是一般的老百姓。

显然,为了向急于求成的首相表示工作有所进展,国防部必须解决空降部队的训练场地和膳宿问题。为了不让其他的部门插手,他们首先选择了北部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林格威民用机场作为空降训练试验中心,该机场位于索尔兹伯里平原陆军训练场的最北面。此地气象条件不利于飞行,因为曼彻斯特是英国著名的多雨区,即使不下雨时,当地的工业烟云也会笼罩整个天空。1940年6月19日,空降训练试验中心改称中央空降学校。当时学校没有伞降训练经验,管理人员是从陆军和空军部队抽调来的,彼此之间非常陌生,甚至对自己到该校的任务也稀里糊涂。首任校长是空军少校路易斯·斯特兰格,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名的飞行员。斯特兰格少校只有皇家空军在战前训练单个人员跳伞的经验,即跳伞员爬上“弗吉尼亚”式双机翼轰炸机的机翼,用手扶住两翼间的支柱,接到飞行员发出的信号后,打开降落伞,让张开的降落伞把他们拉入空中。这种方式使跳伞人员感到痛苦和恐惧,而且有不少人在开伞时会把机翼支柱拉弯。该校管理人员中的陆军最高官员是少校约翰·洛克,他来自皇家工兵部队,是一个自觉性很强、富有献身精神的人,尽管毫无空降方面的经验,但他立即开始了训练和组织空降部队的研究工作。

训练中首先遇到的是飞机、降落伞的保障和教员的来源问题。在洛克的奔走下,空军部很快给该校调拨了6架“惠特利”轰炸机作为伞兵运载机,并配发了1000具训练用伞。开始使用的伞还不是采用绳拉开伞,首批受训的学员必须采用类似手扶机翼支柱的方法,从“惠特利”飞机尾部临时装上的平台上跳下。好在这种伞没用几天,带有绳拉开伞装置的背式降落伞就运到了,同时在“惠特利”飞机的肚子下面开了一个便于伞兵跳出的舱门。但不幸的是,刚使用这种降落伞就出现了亡人事故,一名士兵的伞未开就坠地了。这是一次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不应有的事故。几年之前,英国降落伞公司便向国防部建议使用他们公司设计的安全可靠的绳拉开伞式降落伞,但被婉言谢绝了。该公司的降落伞与皇家空军的训练伞的不同之处是:跳伞员跳离飞机时,利用人本身的重量就可使伞绳拉出,伞随之张开,这样就减少了拉绳缠绕的危险。这种新型降落伞,以其较好的可靠性很快被部队认可,深受伞兵们欢迎。以后的十几年里,英国空降部队一直在使用这种伞,而且不需要备份伞。

1940年7月9日,洛克起草了一份改革空降部队现行训练制度的报告。他指出,空降部队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英国到底需要拥有多少空降部队为宜。此外,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有:空降部队的任何事情都必须经国防部和空军部两个部门批准和作出决定,而他们互不信任:林格威是一个不适合空降部队训练的地方;突击队员自找住处的做法仍没改变,这样容易与当地政府发生冲突;至今没有适合于空降部队训练的运输机。洛克提出,应有一个能满足飞行训练、气象条件好的机场和大的着陆场;要修建营区,强化部队的纪律;要采用专门的徽章,而现在许多人还佩带着他们原部队的徽章。

从8月起,各军区选送的突击队员陆续到达,开始进行伞降训练,这是组建空降部队的第一步。这时有人提出滑翔机比降落伞更易于空降,使用滑翔机,士兵可以集体着陆,并能携带装备和重型武器。8月10日,以滑翔机部队弥补伞兵部队不足的建议呈交给了丘吉尔。鉴于德军用滑翔机夺取埃本·埃马耳要塞战斗的例证,丘吉尔表示完全同意,并指令空军部负责领导和组织生产滑翔机。

9月5日,英空军召开会议,研究未来空降兵的体制编制问题。与会的陆军和空军的将领们坐在一起,通过解释和谅解,从思想上消除了怀疑和隔阂,形成了工作上的伙伴关系。会议所做出的重要决定是:空降兵部队的兵员来自陆军,滑翔机飞行员由陆军负责抽调,空军负责培训;计划到1941年春培训出一支3000人的伞兵部队,和一次能空运、空降1个旅(3700人)的滑翔机部队,并建议制造能够运载坦克或与其相同重量物品的大型滑翔机。会议还讨论了空降作战的各种形式,例如袭击敌人占领的土地,然后从海上或空中撤出;以空降部队作为进攻的先头部队;甚至讨论了以空降袭击德国内地的重要目标,以引起其惊恐沮丧局面的出现等大胆的设想。会议之后,空降部队的一切工作都按决定迅速展开。中央空降学校改名为中央空降部队,指挥官是空军上校哈维,在其编成内有发展科和伞降训练学校、滑翔机训练中心等。

到1940年9月底,“布尔人”突击队共接受了21名军官和321名士兵,11月完成了第一期跳伞训练后,改编为第1伞兵营,成为英军第一支空降部队。

2.实施“巨人行动”

1941年初,中央空降部队就将当时还未完全组建齐全的空降部队的使用原则制定了出来。除了以前就明确的用于袭击敌人和夺取敌机场外,其主要任务还有:配合正面进攻的地面部队,从后方攻击敌防御阵地;空降在敌后,孤立敌方阵地,阻止敌预备队开进;夺取并扼守重要渡口和隘路,防敌破坏,防退却之敌利用;实施侧翼攻击;破坏敌交通运输;实施样攻,牵制敌预备队等。

至此,英军第一批空降兵部队建成并作好了战斗准备。联合作战指挥部对伞兵的发展非常关切,为了检验第一批伞兵的训练成果,开始寻找战机并计划空降兵初显身手的行动。这时,意大利和德国已结成军事同盟,并对希腊发起了进攻。虽然英国陆军部队在意大利北部和东非取得了一些战果,皇家空军战斗机在英国上空也取得了巨大胜利,但在国内影响还不够大。为了打击意大利,警告墨索里尼在阿尔巴尼亚和利比亚的战争升级行动,抵销德军几次空降成功的影响,英国决定使用刚组建起来的空降兵,深入意大利国土,以较小的代价进行一次在民众中能产生良好心理作用的军事行动,以显示自己的力量,鼓舞全国的士气。联合作战指挥部的参谋们在伦敦一家自来水公司的帮助下,寻找到一个作战目标——意大利南部沃尔土诺山上的供水管道。

该供水管道修建于1930年,长期以来为意大利南部的塔兰托、布林迪西、巴里和福贾等重要港口、城镇提供淡水。而现在,这些港口都是向意大利作战部队输送补给物资必经的港口,而且被驻巴尔干的其他轴心国部队所利用。如果这条供水管道被破坏,至少1个月内这些港口将得不到淡水供应,影响面很大。同时,该目标处于农业区,人烟稀少,不会有多大反抗力量,完成任务后便于向海边转移,从海上返回。

联合作战司令部指挥官、海军上将凯斯,挑选了“皇家威尔士明火枪团”的普里查德少校任这支伞降突击队队长,任命克里斯托弗利上尉为副队长,并任命皇家工兵部队的戴利上尉为爆破组的指挥官。突击队共38人,其中有6名军官、32名士兵。随同突击队行动的还有一名意大利语翻译。使用的空运工具是“惠特利”轰炸机。普里查德少校在判读诺尔土诺山区的航空照片时发现,山腰上有两条平行的导水管,他沿着像是主要导水管的这条线选择了一点,并将其指示给戴利上尉进行爆破。计划于2月10日夜间伞降,任务完成后,伞兵徒步隐蔽地从陆路撤退到塞列河口潜伏,2月18日夜间一艘英国“胜利”号潜艇将在河口露出水面,将他们接走。如果这一次未接到,潜水艇将于25日夜间返回该地再接应一次。

由于是首次空降作战,在联合作战司令部的领导下,进行了周密的组织准备。为了训练战斗人员,在林格威附近的塔顿公园里秘密地修建了模拟目标区域的全部设施,并于2月1日夜间,在有大风的情况下进行了演习。飞行员为了能够在夜间准确航行,使伞兵能在150米的高度准确地降落在目标区,也进行了专门的训练。

与德军在挪威、荷兰和比利时的空降突击相比,英军对一条供水管道实施一次不足40人参加的突击,看来不会对战争进程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伞兵们以开玩笑的口吻称这次作战行动为“巨人”,于是联合作战司令部就将这次行动命名为“巨人行动”。

2月7日,伞兵突击队乘8架“惠特利”轰炸机从英国的北安格列亚转场到马耳他,在马耳他领取了爆破器材和其他作战物资。2月10日18时20分,8架轰炸机由马耳他起飞,飞往目标,其中6架飞机载运伞兵,其他2架则装着炸弹,这2架飞机要去轰炸福贾港,目的是转移敌人的注意力。

当飞机进入意大利上空时,月光明亮,天气寒冷。伞兵们打开飞机底舱板上的门,阵阵寒风灌进机舱。他们面对面地蹲在敞开的舱口两侧,做好了跳伞准备。从狭窄的轰炸机机舱地板孔里跳离飞机,的确是一种需要技巧的事情。如果离机用力过大,机外气流会抓住你的身体似的,使你的头部猛撞到与风向相反的一侧舱门上,如果跳离舱门用劲大小,背后的笨重伞包就会挂在舱门的边缘上,使你向前磕碰头部。总之,离机动作稍有不对,极易使头撞舱门口。伞兵们诙谐地把这种情况称为“撞钟”。越过大雪覆盖的皑皑山脉后,飞机上的红灯开始闪烁,这表明5秒钟后就要到达伞降地域。伞兵们紧张起来,第一名伞兵向前滑动。接着绿灯亮了,伞兵们一个接着一个跳出机舱。在大雪覆盖的地面辉映下,伞兵在空中摇摆降落时就可以看到供水管道的影象。

23时,伞兵们准确地降落在距目标不超过1200米的地方。然而,普利查德少校在集合部队时发现丢失了1架非常重要的飞机,戴利上尉和几名主要工兵爆破手,连同装在那架飞机上的许多炸药都无影无踪!原来,戴利的爆破组乘坐的飞机因机械故障延迟了起飞时间,在赶队途中又迷了航,将爆破组及大量炸药错投在距目标数公里远的一个山谷里,致使他们无法参加爆破。

除爆破组外,其他人员集合后,迅速运动到供水管道的爆破地点。普利查德少校命令皇家工兵少尉帕特森接替了爆破组长的职务。帕特森发现供水管道的支座不是原先预料的砖石砌筑,而是由钢筋混凝土筑成。由于缺乏炸药,爆破不能按原计划进行,因而他决定利用所带的全部炸药,集中爆破一段供水管和附近的一座小桥。因为这座小桥在修建供水管道时曾被用来输送建筑材料,破坏后意大利人抢修水管时,势必要使用这座小桥。11日零时30分,帕特森指挥工兵小组堆放好炸药后,同时爆破了供水管和小桥。然后,突击队分成两个组迅速进入山区,向塞列河口方向撤退。

巨大的爆炸声招来了当地的警察和农民,他们开始进行搜捕,那些经过紧张的跳伞和爆破行动的伞兵已十分疲乏,此时在陡峭的山路和寒冷的天气中进行越野行军已相当地吃力。尽管他们深入了山区,但为避开居民点,不得不从远路迂回。而白天要不被发现是很难的。

第二天黎明时,因目标暴露,为当地农民和警察俘获。口才流利、精通意大利语的皮基当场被击毙。错降在山谷里的爆破组,未找到目标而单独进行活动,几天以后也被俘虏。

英军这一次空降没有完成预定的任务,破坏点不是要害部位,很快被修复,未起到切断意大利几个港口和城镇供水的目的。然而,这是英军的首次空降突击,也是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降作战的开始,它在空降作战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次空降行动隐蔽、突然,未被意大利人发现,只是因运载炸药和爆破手的飞机错投了地点,致使任务未能完成。这次空降突击是在英国为抵销德国一连串的空降成功,正全力寻求哪怕是小的战术胜利的时候进行的,它向意大利政府显示了英国空降兵的潜在力量,并给意大利政府带来了一次心理上的冲击。

同类推荐
  • 悍匪也有情之穿越篇

    悍匪也有情之穿越篇

    一段情,一个梦,一次穿越,让情延续,让梦在圆。
  • 巡逻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巡逻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AK-47枪王之王

    AK-47枪王之王

    《AK-47枪王之王》讲述了枪王之王——AK-47突击步枪的传奇故事。AK-47是前苏联草根天才卡拉什尼科夫在26岁时设计的突击步枪,到2012年,AK-47产量超过1.5亿支,地球上平均每五个人就有一把AK-47。本书从AK-47诞生的战争背景入手,介绍了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数十场重大战争,进而引出AK-47枪系的发展、演变,并进一步挖掘AK-47战争内涵:它是民族之枪,是正义之枪,是自由之枪……
  • 空海小兵传

    空海小兵传

    本书是介绍部队现代的一些故事或一些的生活上的小故事,体现出当代军人的本色。侧重的介绍当代军人特别是作为一名士兵的成长过程。把部队的作风,工作、训练,贯穿式的反映出来。突出核心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当兵人的情节和情感。本书半虚半实,也用到一些夸张的手法,这也是为整本书的故事更好看所需要的。本书会出现很多的人物名,但是本书的主角只有一个:段木华。围绕端木华的故事就是在阅兵时候开始……
  • 符征异世

    符征异世

    末世战争之后的千年,世界重新恢复了生机。幸存的人类、末世的科技、诡异的生物、恐怖的尸人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中为了信仰、理想、野心及本能争斗着。邵谦带着神奇的符术来到了这个世界。看他如何拼搏奋斗、征战探险、建城立国,上演一场辅助带节奏的好戏。
热门推荐
  • 对不起我还是来晚了

    对不起我还是来晚了

    这世间,我等的只有一句“对不起,我来晚了”
  • 问天真解

    问天真解

    一个在地球上为了真道,苦苦追寻的绝世剑客,终是因为末法时代的无奈突破失败,身死,醒来已不是那个世界。重获新生的他,是泯然众矣?还是依然失败?又或者是......“即便踏遍这千山,荡遍这万水,也不会放弃,追寻了两世的道!”“天,我来了”
  • 败神记

    败神记

    独孤求败亲传弟子康庄而立之年领悟独孤求败无剑境界,但是内力浅薄,凭借早年独孤求败败尽天下高手所得秘籍和自己的聪明才智独创一门内功《求败决》,并收录天下至强武功于《求败诀》中。但是准备出山游历的康庄不幸遇上了兽潮,虽然武艺高强但是最后还是被群兽撕碎,灵魂穿越到了一个魔法与斗气的世界。
  • 陆少,夫人她又作死了

    陆少,夫人她又作死了

    为了她妹妹,他的情人,他亲手挖了她的子宫……他说,你水性杨花就算你死了,我也不会流一滴眼泪……痛到极致,她决定放手,给他自由。然而……男人咬牙切齿,“裴柠,我不让你死,你敢?”她笑容苍白,“陆骞北,这一次,抱歉我不能听你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从六场出发(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从六场出发(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小说讲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东北林场“六场”里三个结拜少年从小到大各自不同的命运,进而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六场的时代变迁。小说分为十个章节,前半部分写六场:纯美、烂漫、如梦如幻。当现代文明入侵这块淳朴大地时,在大时代背景下,故事的主人公们走上了一条“走出林场”的现实之路。后半部分侧重现实的残酷、都市的荼蘼、压抑与迷失,进而前后形成对比,最终诠释出“抵达”还是“出发”?精神层面的前行与出发、抵达与归宿成了作品最终试图寻找的所在。
  • 快穿之反派又换人了

    快穿之反派又换人了

    她洛九,一朝“祸”从天降,莫名的绑定了攻略系统,从此踏上了带着自家蠢萌系统穿越时空的不归路——在各个世界来回蹦跶可是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劲?直到看见了冷酷邪魅狂拽的神秘男子……
  • 无良邪少

    无良邪少

    他是一代佳公子,翩翩少年郎,高贵的出生、罕见的修真天分、如花似锦的前程、众多深爱着他的女人,让他被天下所有的男人所嫉妒!但是命运的摆布,却让他背负起复仇的使命!师门被屠、兄弟惨死,要让他注定在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商战、黑道之争中,一新一旧的两大帝国究竟孰强孰弱?修真之路上注定不会一路平坦,前途强者无数、困难重重,他们千年的宿怨又能否在今时今日得以解决?这里还有大大的后宫,强烈的暧昧YY等着你……面对着一群优秀的女人他又该如何抉择?
  • 物归源主

    物归源主

    你丢过东西吗?很珍贵的那种。想把“它们”找回来吗?有一家店,名叫物归源主,只要是失去的东西都能找回来。只要,付出一点点代价……人心,光明又黑暗,深过最深的海,神魔不可测。交易一旦成立,不能反悔哦。 书友群:1610700 欢迎进群一起玩耍
  • 快穿宿主之他又跑啦

    快穿宿主之他又跑啦

    “宿主!你不能再崩人设啦!”某快穿系统瞪着面前的人。“安啦!没关系的啦~”梓柒甜甜的笑着对系统说。某系统:天哪!这是什么神仙宿主!太可爱了叭!!必须宠着!于是,系统对着梓柒说:“好叭,下不为例哦!”“嗯嗯!统统最好啦!”梓柒笑的更开心了,心想:现在,游戏开始了哦!双标戏精女主梓柒×????男主??“喂喂!你别碰我!”某女主伸手拍掉了某男主的手。“怎么?你不喜欢?嗯?”某男主笑~大家好,梨鸭开新坑啦!!!有甜有虐哦,拒绝键盘侠!!接受提议,请大家多多关照哦!
  • 唐朝好岳父

    唐朝好岳父

    开皇元年,隋朝初立,舒安带着一个坑爹系统穿越而来。有一位好友叫做长孙晟,有一个义女取名叫做长孙无垢,贞观元年,这一年的舒安已经六十岁!备注:轻松流向,看一个六十岁的老妖如何在初唐年间越活越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