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约持有期间,不区分金融期货交易的目的,对未平仓的金融期货,每日根据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评估、计量,并在表内确认损益,表外记录不进行调整。若为估价收益,则借记“未实现收益(资产科目)”,贷记“期货损益”;若为估价亏损,则借记“期货损益”,贷记“未实现亏损(负债科目)”。次日估价时,先全额反向冲销上述分录,再进行本次估价的账务处理(或者按照次日估价与本次估价的差额进行调整)。
合约平仓时,反向冲回交易日的表外会计分录,反向冲回上日估价损益并根据当日价格变化确认本期平仓损益(或者按照平仓日估价与上次估价的差额进行调整)。反向冲回上日估价损益,会计分录与合约持有期间确认损益的会计分录相反。确认平仓损益时,若为收益,则借记“期货保证金”或“存放清算所款项”等,贷记“期货损益”;若为亏损,则做反向会计分录。同时,销记交易日所作的表外会计分录。
采取表内、表外核算及附注的方式披露金融期货交易信息。资产负债表中增加“未实现收益”、“未实现亏损”项目,损益表中增加“期货损益”项目。
(2)评价
该模式对金融期货合约在表内进行确认并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化及时反映在表内,使期货业务风险能够充分披露。但是该模式下金融期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全部纳入到当期核算,没有区分交易的目的,没有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套期会计,因此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同时该模式对传统会计理论产生了一定冲击,需要理论界重新修订关于资产与负债的确认标准及核算的一些基本原则,以使实践操作与理论基础协调一致。该模式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开办金融期货业务的银行———中国银行所采用。
4.模式四
(1)核算特点
交易日,将金融期货合约确认为表内资产或负债,但因交易日合约历史成本(公允价值)为零,故仅在表外按照期货合约的面值进行核算。会计分录同模式一。
合约持有期间,对未平仓的金融期货,每日根据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评估、计量,对因按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产生的利得或损失,按照金融期货交易目的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账务处理。对于投机交易,其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损益计入当期损益,会计分录同模式三。对于公允价值套期,其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计入当期净损益,被套期项目由于其被套期风险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调整被套期项目的账面金额,并确认为当期损益,套期工具的会计分录同投机交易,被套期项目视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对于现金流量套期,经确定有效套期保值的那部分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益,通过权益变动表直接在权益中确认,会计分录为:若为估价收益,借记“未实现收益(资产科目)”,贷记“递延期货损益(权益科目)”;若为估价亏损,借记“递延期货损益(权益科目)”,贷记“未实现亏损(负债科目)”。无效套期保值部分公允价值变动的利得或损失立即计入净损益,会计分录为:若为估价收益,借记“未实现收益(资产科目)”,贷记“期货损益”;若为估价亏损,借记“期货损益”,贷记“未实现亏损(负债科目)”。当预期的交易实际发生并确认为资产或负债时,先全额反向冲销上述分录,再进行本次估价的账务处理(或者按照次日估价与本次估价的差额进行调整)。合约平仓时,反向冲回上日估价损益(或者按照平仓日估价与上次估价的差额进行调整)及交易日的表外会计分录,并根据当日价格变化确认本期损益(或权益)。采取表内、表外核算及附注的方式披露金融期货交易信息。资产负债表中增加“未实现收益”、“未实现亏损”、“递延期货损益”项目,损益表中增加“期货损益”项目 。
(2)评价
该模式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各项要求,对金融期货业务的核算与披露较为充分。但是须关注以下问题:第一,报表中其他资产与负债(包括非衍生金融工具和公允价值无法取得的衍生金融工具)未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可能影响报表整体的相关性;第二,公允价值套期要求对被套期项目按照公允价值调整账面金额,实践中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的取得可能会存在一定难度;第三,套期会计的准则规定和实务操作都相当复杂,实践中对公允价值的确定、套期关系的认定和套期有效性的判定等都可能存在较大的操纵空间,执行成本较高;第四,对未实现损益进行确认将引起损益数据的频繁波动,可能带来税收调整与协调问题;第五,对传统会计理论产生冲击,需要重新界定会计确认与计量的标准与要求,完善会计信息披露与系列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综上所述,这些模式的区别可以归结。
§§§第四节金融期货会计核算举例
从上面金融期货会计核算的四种模式可以看出,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操作的模式四核算最为复杂,且基本包含了其他三种模式的所有账务处理。为便于理解,现就模式四涉及的情况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一、运用金融期货进行公允价值套期
例1:美国某商业银行2000年12月5日从世界银行筹措到一笔资金,金额为SWF1000000,期限60天,当日瑞士法郎对美元的即期汇率为1∶0.75,为避免瑞士法郎升值的风险,该美国银行在外汇期货市场上买入一份SWF1000000的2001年3月份到期的合约,成交汇率为1∶0.735。12月31日,即期汇率为1∶0.76,期货市场远期汇率为1∶0.745;2001年2月5日,即期汇率为1∶0.77,期货市场远期汇率为1∶0.755,当日该美国银行偿还借款,同时平仓。为简化例题,暂不考虑交易手续费、保证金及借款利息的核算,并只考虑上述时点金融期货公允价值的变化。
该美国银行买入期货合约的目的是对已确认金融负债———短期借款汇率波动风险进行套期,假如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该交易符合公允价值套期的各项要求,适用套期会计,则账务处理如下:
(1)交易日(2000年12月5日)
对借款进行确认,SWF1000000×0.75=750000美元
借:存放国外同业款项等750000美元
贷:短期借款(SWF1000000)750000美元
在表外按照金融期货合约的面值进行登记
借:买入期货SWF1000000
贷:应付期货SWF1000000或者,
借:应收期货735000美元
贷:卖出期货735000美元
(2)报告日(2000年12月31日)
调整短期借款金额,SWF1000000×(0.76-0.75)=10000美元
借:汇兑损益10000美元
贷:短期借款10000美元
确认期货持仓损益,SWF1000000×(0.745-0.735)=10000美元
借:未实现收益10000美元
贷:期货损益10000美元
(3)平仓日(2001年2月5日)
调整短期借款金额,SWF1000000×(0.77-0.76)=10000美元
借:汇兑损益10000美元
贷:短期借款10000美元
归还借款
借:短期借款(SWF1000000)770000美元
贷:存放国外同业款项等770000美元
反向冲回报告日的会计分录
借:期货损益10000美元
贷:未实现收益10000美元
确认平仓损益,SWF1000000×(0.755-0.735)=20000美元
借:期货保证金或存放清算所款项等20000美元
贷:期货损益20000美元
反向冲回交易日的表外会计分录
借:应付期货SWF1000000
贷:买入期货SWF1000000或者,
借:卖出期货735000美元
贷:应收期货735000美元
可见,由于瑞士法郎升值,美国银行短期借款损失20000美元(10000美元+10000美元)。但是通过期货保值,在期货交易中盈利20000美元(10000美元-10000美元+20000美元)。该银行成功地避免了因汇率变化带来的风险。
例2:某香港银行在5月2日持有价值为HKD500000的几种股票,为了规避股价因股市系统风险下跌,在金融期货市场上卖出恒生指数期货合约10份,当天的恒生指数为2800点。5月底,股市上涨,恒生指数为2850点,股票HKD530000,6月底,股市下跌,恒生指数为2600点,股票价值HKD380000。该银行立即买进合约平仓。(香港恒生指数期货每一点代表50港元)为简化例题,暂不考虑交易手续费、保证金的核算,并只考虑上述时点金融期货公允价值的变化。
该香港银行购买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目的是为了规避持有股票因股票市场系统风险导致价格下跌,按国际会计准则规定,该交易符合公允价值套期的各项要求,适用于套期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1)交易日(5月2日)
在表外按照金融期货合约的面值进行登记,HKD50×2800×10=HKD1400000
借:应收期货HKD1400000
贷:卖出期货HKD1400000
(2)会计期末(5月31日)
调整股票投资账面价值,HKD530000-HKD500000=HKD30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HKD30000
贷:股票市价变动损益HKD30000
确认期货持仓损益,HKD50×(2850-2800)×10=HKD25000
借:期货损益HKD25000
贷:未实现亏损HKD25000
(3)平仓日(6月30日)
调整股票投资账面价值,HKD380000-HKD530000=HKD-150000
借:股票市场变动损益HKD15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HKD150000
反向冲回上次估价损益
借:未实现亏损HKD25000
贷:期货损益HKD25000
确认期货平仓损益,HKD50×(2800-2600)×10=HKD100000
借:期货保证金或存放清算款项等HKD100000
贷:期货损益HKD100000
反向冲回交易表外会计分录
借:卖出期货HKD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