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25400000054

第54章

还有一点,恐怕也是最重要的:妈妈做的菜,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妈妈做的菜,不是永远都能吃到的。终有一天,它会成为一个美好而怅然的回忆,你拿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它是无价的--任何餐馆的菜单上,都找不到妈妈亲手做的菜。

哪怕只是一碗汤,也是恩惠呀。在断乳期之后,妈妈继续为我们提供着营养,提供着经常为我们所忽略的爱。

整整二十年,我出门在外,很难吃到妈妈做的菜了。尤其最近几年,回家探亲,妈妈已老了,无力下厨房了。在她身边,或在离她很远的地方,我会逐一回想妈妈做过的菜。尤其是那道海带炖排骨。我在外面的餐馆里也点过,总觉得没有做出那种滋味。不知为什么?

食物不是无情物,总有一个情字使之发挥出别样的味道,不管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人情,哪怕是孤独时的心情,也弥补珍贵。对于我是最好吃的东西,却离我越来越远了。

酒肉朋友

酒肉朋友有什么不好的?

无酒无肉,怎么交朋友?一壶清茶,人手一把羽毛扇,坐而谈玄论道,是否太务虚了?况且聊到高兴处,是要碰杯的;以茶代酒,只能使人逾发理智与清醒,挺煞风景的。虽然中国自古即提倡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我更信奉这样一句现代格言: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伪君子总想显得像个素食主义者,其实肚子里同样惦记着人生的那点荤腥。只不过喜欢在阴暗角落偷尝,生怕影响自己道貌岸然的形象。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约见贾谊促膝谈心、彻夜不倦,要么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要么则彻底是吃饱了撑的,拿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话题剔牙呢。还真以为自个儿就要羽化登仙了!想不到皇帝也像村妇一样酷爱嚼舌头(虽然议论的是天堂的是非),偏偏要装得跟个和尚似的。难道他真的靠吸风饮露执掌朝政?这样的皇帝,只适合做乌托邦的国王。

到了唐代,连少林寺的武僧都流露出真性情:“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无酒无肉,如何强身健体练武术,如何哥们义气闯四方?

一部《水浒传》,概括了酒肉朋友的最高境界。好汉们相识,立马就下馆子,喝血酒结盟,点菜一点就是一大桌,抛出白花花的银子,弄得店小二在旁边也乐得合不拢嘴。一百零八将之所以能聚到一块儿,还是因为彼此大方。

你说其中有几个小气鬼?唉,还真没听说他们搞过什么AA制的。还真没听说谁托辞胃不好,不能多喝的。梁山英雄拜把子,最初基于共同的理想:哥几个天天相伴,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赛过神仙的生活。这其实很朴素的。后来才叫嚷着“冲到东京去,杀了鸟皇帝”,那是醉话。醉话不能当真的。如果他们满足于朋友的交情到酒肉为止,宋江也就成不了政治家了,无法说服大伙儿去给皇帝当雇佣军。筵席,恐怕不会那么快就散了。

真希望《水浒传》是一桌不散的筵席啊。

酒肉朋友,好像很形而下,又有什么不好的?一搞形而上就搞砸了。

《水浒传》里的场景描写,餐馆多于战场,酒肉多于刀枪。宋朝的小饭馆(民间的为主),在我这个读者眼中很熟悉的。每翻一页书,我都预感到会遇见一座茅草屋顶、四壁透风的大排档,门前高高地挂有褪色的酒旗。这一班武林高手,是在酒旗的号召下冲锋陷阵的。即使他们中的谁和谁不打不相识,比试一番枪棍,也仿佛趁着酒兴在玩“老虎棒子鸡”,输了就罚一杯酒呗。好汉们的日常食谱,则很简单,很少点什么鱼香肉丝、宫爆鸡丁,一般都大大咧咧地切两斤酱牛肉,或上一屉热气腾腾的肉馒头(在后世改良成包子了)。这是一群硬骨铮铮的食肉动物,下馆子很少点蔬菜的。只有酒是不能缺的。

连皇帝招安,都知道用御酒做诱饵。

诗人西川说《水浒传》的意义之一,是塑造了林冲,这个中国文学中最早的“孤独的人”的形象。对此我持不同的意见。林冲的孤独感并非先天性的,而是命运造就的。林冲并不孤独,还是有很多朋友的,包括花和尚鲁智深。当朋友们不在身边的时候,他才枪挑酒葫芦,怀揣酱牛肉独酌的,冒着漫天风雪。他跟所有人一样怕孤独,之所以夜奔梁山,一方面为了逃难,另一方面也为了找朋友。

整部《水浒传》,其实就是一连串找朋友、会朋友、交朋友的故事。可拿那首当代儿歌作插曲:“找呀找呀找,找到一个朋友,敬个礼,笑嘻嘻……”嘿,朋友来了有好酒。

《水浒传》不仅告诉你该怎样找朋友、交朋友,其实在教你做人的道理。做人,尤其做男人,需要慷慨,需要仗义,对于那些社会底层的男人,没有点江湖义气,则寸步难行。团结才是力量嘛。

美酒佳肴及一切好东西,必须与亲人或朋友分享才有味道。独占是没有意思的。自私的人没有朋友。即使坐拥酒池肉林,也味同嚼蜡。

酒肉离不开朋友。朋友离不开酒肉。让那班禁欲主义者玩高雅去吧。玩孤独去吧。

《水浒传》,好像是一伙酒肉朋友的交往史。但他们的友谊,又超越了酒肉。那已经融进血液里了。

再说一下鲁智深。外号花和尚,够另类!其实他后来基本上已不近女色,惟独酒肉戒不掉。这位酒肉和尚醉打山门,因为山门之内他找不到真朋友。他也投奔梁山了。那样活得更过瘾。梁山泊,酒肉朋友们的理想国。变成泡影已有多久了?

你也许认为《水浒传》里都是些武夫,半数以上属于文盲,只能以酒肉交友,彼此灌晕了算。那我倒要说说李白了。李白,够有文化了吧?李白不仅好酒肉,而且重友情,仗义疏财:“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另外他的剑术也不错,是一位有侠气的酒仙。他若活在宋朝,绝对能跟梁山好汉们谈得拢,喝到一块去。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水浒英雄,在我眼中是李白的武侠版。看来李白的精神在各行各业里都是有传人的。

李白一生结交了太多的酒肉朋友(其中不乏优秀的诗友)。不善饮,没点儿狂劲,如何跟李白做朋友呢。物以类聚嘛。《金陵酒肆留别》里写道:“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这些干杯很猛的金陵子弟,也许只算一些酒肉朋友,但李白还是很舍不得他们。

至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分手肯定在一场酒后,岸上的汪伦恐怕是趁着酒兴踏歌相送,乘舟将欲行的李白也一定醉眼迷离。如果没有酒,离别会显得太斯文。据说泾县(今属安徽)的汪伦善酿美酒,但不见得会写诗。可他还是成了诗仙的好朋友。

酒肉朋友又有什么不好呢?何必非要吟诗作画、谈玄论道,附庸风雅假崇高呢?友谊本身,就够崇高了。酒肉本身,就是一种缘分。

离开不了酒肉的人常常又是离开不了朋友的。最朴素的友情常常又是最真的。

酒肉穿肠过,朋友心中留。

我宁交酒肉朋友,也不交纯粹因为利益走到一块,相互利用的朋友。后者才是暂时的,或有条件的。

烟酒不分家,而利益迟早要分割的。

从青蚕豆到茴香豆

鲁迅小时候,跟伙伴们搭船去邻村看社戏。途中,上岸偷摘了田地里的青蚕豆,在甲板上支起小锅煮了吃……这篇文章是从中学课本里读到的。我忘了鲁迅怎么描绘社戏的,却记住了青蚕豆的香味。

在鲁迅的记忆中,青蚕豆之所以好吃,恐怕有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它是刚采摘下来的,新鲜得不能再新鲜了,又直接用河水来煮,洋溢着乡野气息。其次,在夜行船上剥食新煮的蚕豆,眼看繁星,耳听流水,肯定别有一番滋味。加上是跟小朋友们一起摘、一起煮、一起吃,气氛也很热闹。美食(哪怕就是再简单不过的青蚕豆)需要与人分享才有味道。

皇帝每顿都要面对几十道甚至上百道菜,有众多太监在旁边侍候,每种菜只尝一筷子,但胃口还是不大好,因为他是在“吃独食”。吃饭快变成一种礼仪(如同检阅陆海军三军仪仗队),就没意思了。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许多食物,都是小时候吃到的最难忘。人在小时候,饮食方面的阅历尚很有限,味蕾还保持着童贞般的敏感,能品尝出食物的原汁原味。这正如初恋,纵然青涩稚嫩,却不可复得。

人在小时候最馋。人在最馋的时候(要么则是最饿的时候),吃东西最香。

我们常常感叹某些食物不如小时候好吃了,是因为我们已不太馋了,或不太饿了,舌尖的味蕾在老化,在凋零。逐渐消退了那种对食物的原始热情。

和鲁迅一起吃青蚕豆的那些小伙伴,后来怎么样了?闰土的命运众所周知,变得木讷、迟钝。还有的孩子读点书,变成了孔乙己,改吃茴香豆了。虽然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却忘掉青蚕豆本来的滋味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而鲁迅跟伙伴们在夜行船上举办的,该算是规模最小的筵席吧?只上了一道清水煮蚕豆。但这种童贞的筵席散了,似乎比满汉全席散了还可惜,更令人惆怅。

咸亨酒店里的茴香豆,是用那种鲜嫩欲滴的青蚕豆加工制作的吗?我吃出的尽是各种调料的味道。完全掩盖了淡淡的乡土气息。即使同样是青蚕豆,恐怕也是塑料薄膜的暖棚里栽种的。

鲁迅笔下的青蚕豆,才是真正的“绿色食品”。绝对不曾洒过化肥。(那时候,有化肥吗?)

现在的蚕豆及其它蔬菜瓜果,都是吃化肥长大的。正如现在的孩子,是吃味精长大的。无论在餐馆或在家中,哪道菜不搁味精呢?

可即使搁了味精,还是不如小时候吃到的味道好。

鲁迅那一代人,所品尝到的青蚕豆的原始滋味,该已经失传了吧?

我去浙江,可能由于季节不对,没有吃到新上市的嫩蚕豆,只好买了几袋真空包装的茴香豆,带回北方。

茴香豆有点儿老了。但至少比上海城隍庙卖的桂皮豆还好些。那些桂皮豆,硬得跟化石似的,我快嚼不动了。

可能因为我也有点儿老了。牙齿,总有一天会掉光的。到那时候,吃东西快跟上刑似的,不再是享受,而纯粹变成义务,甚至是折磨。

青蚕豆一样的童年,离你我越来越远了。

好在你我还有回忆的力气。

如果对青蚕豆的滋味连想也想不起来,那才真的老了。

刚上市的嫩蚕豆,用菜籽油清炒了也挺好吃。撒一小把细盐。但记住,千万别加味精。

苏州诗人车前子也说:“新鲜蚕豆好像只有一种吃法,即炒着吃。觉得单调,就等它老了,剥豆瓣烧汤。”他还回忆了读小学时学到的一种蚕豆制作,叫“美国兵”:用小刀割掉一半豆皮,一个头戴钢盔的“美国兵”的侧面像就出来了。那蚕豆胚芽翘翘的,仿佛高鼻子一样。

经他这一说,我想起来了:我小时候也这么玩过。

心灵鸡汤

新年闹禽流感,连续两个月没敢吃鸡鸭。嘴里淡出鸟来。人也快馋晕了。

闹得最凶的那段时间,有人连鸡蛋也不敢吃了。就差见到鸡毛掸子都哆嗦了。

下餐馆,掀开菜谱,目光总在禽类一栏扫瞄。有的菜谱印得颇精致,配彩色照片的,一幅幅地打量:白斩鸡、樟茶鸭、老鹅煲乃至炸鹌鹑、烤乳鸽……没有了口福,就饱饱眼福吧。眼睛里都能流出口水来。

就是不敢点。其实点了也白点。鸡鸭生意清淡,餐馆老板都没去进货,生怕砸手里。

往常需等座位的肯德基,里面的人少了。消息是落地玻璃窗泄露出来的。

那么,全聚德怎么样了?是否也一样受到冲击?但烤鸭的百年炉火不至于熄了吧?想到这里,我口干舌燥,真想喝一碗大铁锅煮的牛奶一样白的鸭架汤。

开春的饭桌上,鸡鸭缺席。北京胡同里,提笼遛鸟的爷们都少了。

电视却滚筒式播放疫区宰杀活鸡的画面。甚至连尸体也不放过。挖个坑,浇上汽油,一把火烧了,然后再埋上。如同奥斯维辛集中营,焚尸炉浓烟滚滚。

今年是猴年。正应验了中国古代的成语:杀鸡给猴看。

恰巧我有一位属鸡的邻居被外企老板炒了鱿鱼。他们公司里的同事也这么评价。

我不属鸡。还是对鸡鸭今年的厄运深表同情。尤其看它们在野地里被焚之一炬,真心疼。这可算得上暴天物啊。没有比这更浪费的了。

鸡头鸡脑鸡脖子,鸡胸鸡腿鸡爪子,哪一处不是好东西?全身都是宝啊。

这宝贝如今却令人退避三舍。是鸡的不幸,还是人的不幸?抑或兼而有之。

《林海雪原》的时代,若闹禽流感,威虎山的百鸡宴,恐怕就搞不成了。也难讲。座山雕那老贼,馋瘾儿发作了,冒死也要抓过只鸡腿啃一啃的。仔细算算,至少比吃河豚的风险还小一些。

在北京城里熬这个寡味的春天,我不仅仅替全聚德操心了,兼而想到更远的地方:德州的扒鸡,怎么样了?符离集的烧鸡,怎么样了?南京的盐水鸭,怎么样了?还有叫化鸡什么的……

乘火车南下的旅客,在各个车站停靠的时刻,代我向铁路沿线的鸡鸭们问声好吧。就说:我很想念它们。

仅仅这么想一想,多多少少也能解点馋。

好久没吃鸡肉了,人也有些没精打采。躺在沙发上,随手抓过本书翻开看。看着看着,好像挺长精神的。怎么回事?

一看书名,顿时明白了。这是外国人写的一部畅销书,叫《心灵鸡汤》。

吃不到鸡肉,就喝点心灵鸡汤补一补吧。

绝对不会因此而感染上禽流感。

这个春天,我没感染禽流感,却患上了相思病。鸡啊鸭啊,我比任何时候都想念你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总不能让我天天灌心灵鸡汤吧。快点给我端来碗真的……

同类推荐
  • 尧王贡宴

    尧王贡宴

    本书是介绍山西临汾市开发尧王贡宴的饮食专业菜谱书,由临汾市领导、临汾市饭店组成编委会,由烹饪大师为技术指导,反映尧王贡宴最具代表性的饮食风尚及当地传统佳肴的时代风貌。全书分为凉菜、热菜、面点等部分,约40道经典菜品。
  • 爱上多滋多彩的食物

    爱上多滋多彩的食物

    这本书将食物分成红、绿、黄、橙、黑、白、紫七种颜色,详细介绍了每种颜色的食物特有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按照身体所需,分门别类地享受美食。
  • 美味溜烩菜600款

    美味溜烩菜600款

    本套菜谱共30本,汇集了南北方以及各种风味的菜系,每本600余种做法。本书介绍溜烩菜的做法,简单好学易做,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居生活常备书籍。
  • 勃艮第顶级葡萄酒品鉴

    勃艮第顶级葡萄酒品鉴

    本书详细介绍了法国勃艮第20家顶级酒庄的79款不同品种及不同年份、共408瓶顶级红(白)葡萄酒,是以国人口味解读葡萄酒文化的又一部重要作品。作者以自己多年的尝试和经验积累,在书中全面讲述了法国勃艮第顶级葡萄酒各年份的细微区别以及评分、产量、市场参考价格、最佳品饮时间、配餐建议等,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勃艮第葡萄酒品鉴的著作,也是继波尔多葡萄酒后开启葡萄酒投资新热潮的扛鼎之作。由深圳雅昌全程监制,装帧精美典雅,内容丰富,是高品质葡萄酒收藏类图书。
  • 中国茶文化趣谈

    中国茶文化趣谈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饮茶作为一种高雅而恬淡的休闲活动,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休闲在家,呷一杯香茗,品尝着茶的清香,读书看报,觉得神清气爽,气定神闲;与亲人促膝品茗,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坐在茶楼,和几个知心朋友共饮一壶好茶,谈天说地,道古论今,惬意无比;走进茶艺馆,耳听着缠绵动听的歌曲,眼看着小姐精彩的茶艺表演,品味着各种名茶的独特芬芳,更是优哉游哉,不亦乐乎!
热门推荐
  • 九嶷图

    九嶷图

    九天十地,四洲五浊,不过是神的一场梦。——风起云涌,杂乱纷争,不过起于一张九嶷图。一生一世一双人,半梦半醒半浮生。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百世情劫,轮回千载,时间的无尽荒野里,我走过的每一处风景,云白山青,花鸟鱼虫,红尘繁华,都是你。BKing甘拜下风高冷女主VS演技派神一样的男人灾星龙傲天VS嘴炮国师浪客传销有毒高僧VS妖娆魔女搞事精大魔头VS千娇百宠大小姐PS:所有主角都不是恋爱脑他们都全身心热衷于事业
  • 重生之斩雀

    重生之斩雀

    同样的世界,不变是人来人往。幻想与现实在空中交织奏响。黑暗孕育无知和痛苦,也昭示黎明和光亮。时间是杀身之祸嫉恶如仇也没有用。船帆带来风,划桨叫来浪。生命如同梦呓,相约着慵懒。
  • 开黑不

    开黑不

    主角杨凯,意外见到一部手机,谁知这部手机大有来头,使他走向电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灭剑传

    不灭剑传

    蔚蓝母星离开了她亲爱的太阳,望着深邃星空极速前行……三百年后,当温暖光芒重新照耀大地,一切还能重来吗?一个起始于神秘大星的故事,一个莲台婴孩的故事,一个倔强人族小子以剑入道,追求永恒不灭传说的故事!!
  • 轩辕剑侠录

    轩辕剑侠录

    轩辕血脉的唯一传人,又在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了蚩尤的血脉,更在轩辕黄帝的帮助下将本不相容的血脉融为一体,铸就天上人间中最强大的神魔之体!更是拥有轩辕黄帝和蚩尤的记忆,各种上古的仙魔道术在他的手上出现,且看他如何在都市之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时年星河璀璨

    时年星河璀璨

    大学时期的温乐蕴和慕瑾之曾是一对恋人,因为种种误会和外力因素,两人分道扬镳。江乐蕴被放养国外,过着极其艰难的生活。因为父亲的去世,才得以回国。温乐欣是温乐蕴同父异母的姐姐,她大学时候就暗恋慕瑾之,可惜他和温乐蕴是一对,但她没有放弃,在乐蕴出国期间已经和瑾之已经成为了公众认可的情侣。可是父亲温岩的遗嘱上,点名道姓要让温乐蕴嫁给慕瑾之……
  • 综英美之一个人就是一个剧组

    综英美之一个人就是一个剧组

    【改大纲,缘更,无cp,独自美丽】原以为自己的中二搭档是个无情打工仔,结果没想到,这货……不仅无情还是个社畜。一个统领两份工钱。奥利弗:我怀疑你在内涵我,而且我掌握了证据。顾阳:自信点,把“我怀疑”去掉。:)一个实力坑搭档的家伙,只配被内涵。
  • 蜜爱来袭:老公大人请小心

    蜜爱来袭:老公大人请小心

    南风语发誓,自己真的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得罪了这个政商两界都叱咤风云的人物——公钰允。他说要报复自己,可是却从来都不说为什么,当她发现一不小心爱上了这个男人的时候,却被对方告知,原来她不过是他主动靠近想要得到的一枚棋子罢了。她想要得到他的爱,却换回来一具冰冷的身体,无奈,她逃开,再见面,他却告知她,南风语,我让你跑一次,绝对不会再跑第二次!
  • 高冷祖师很白甜

    高冷祖师很白甜

    “白白,那个瓶盖那么紧,我来帮你拧开。”某人乖巧静坐,望着宁若木。“白白,那个书包那么沉,我来给你背。”某人一言不发,悄悄拉住宁若木的手。在宁若木眼中,符亦白是身娇体弱小公举,是宇宙无敌小可爱。对此,众人只能发出一声呵呵。我来这世间,就是为了保护你。我沉睡千百年,就是为了遇见你。这里不是从校服到婚纱,而是命中注定,宠爱与被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