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样,说起山西,很多人都是贫困至极的印象,它的代表形象就是大寨。现在才明白,那是一个人为的政治符号,实在没有什么代表意义。一些人想当然搞出来的东西,妄图以它来堵塞人们追求富足的心路:都一样穷了,失去了比对目标,人们便会在盲目中满足于现状。虽然早先那场声势浩大的社会革命的最终目标并不是如此,但却后来偏要如此,真不知是什么糊涂油蒙了心!
中央电视台曾播放过两部电视剧,先是《白银谷》,后是《乔家大院》,拍的精细好看,都在讲说着山西的富足以及山西商人的大气和诚信。按照因袭的观念,少数人的富足必定是对大多数人的残酷剥削所致。但在山西却不是这样,而是富豪人家的消费极大地提高了所在地的就业率和整体生活水平,山西商人的巨富,是在千万里之外的金融流通中获利的,并不构成对当地百姓的抢掠和勒索。
面对山西商人的诚信,真是叫今天的人羞愧而无地自容,山西商人的“大商人心态”,源于地域文化的传承而鄙薄仕途,他们把商人做得很纯粹。中国各地的人心目中社会定位的序列是士、农、工、商,商为最末。而山西人却是:第一经商,第二务农,第三行伍,第四读书。山西人做商人不自卑,是出自心灵的自豪大气,是一种生发于文化底蕴的正气。诚信是他们打遍天下的利器。南方商人,譬如徽商,也有不因贪小利而背信弃义的,但不如晋商的扎实和普遍。否则,那些专营银两汇兑、资金存放的晋商票号,怎么就能取得全国各地百姓长达百余年的信任呢?据资料所知,当时的中国金融信托事业,并没有多少社会公证机制和监督机制,即便失信,也几乎不存在惩处机制。因此,一切的一切,全都依赖于信誉和道义。金融信托事业竞争,说到底是信誉和道义的竞争,而在这场竞争中,山西商人长久地处于领先地位,他们竟能给远远近近的异乡人一种极其稳定的可靠感,这实在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今天听来,仿佛神话一般不可信,但它确实是真的。商业同行之间的道义和商业行为本身必备的道义加在一起,使山西商人为中国商业文明,乃至中国人的文明增添了不少人格意义上的光彩,也为中国思想史上历时久远的“义利之辨”(很多人认为无商不奸)增加了新的思考方位。
我要说的是,山西商人当然是中国人,就是说,在先,中国人还是很讲诚信的,问题是,现在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讲诚信了?谁把中国人的诚信弄没了?于街上随便问一个人,没谁愿意丢失诚信!然而你向社会中极目望去,却独缺诚信!谁缺?商人?还是百姓?有谁能说得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