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19600000009

第9章 身先士卒惜将爱兵

数千年的中华民族历史,战事频繁。频繁的战争、动荡的时势造就了无数英雄豪杰,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著称于世。他们的成功有各方面的原因,但能否身先士卒、惜将爱兵对战争的胜负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浴血奋战以死报国

——杨业

“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是根据北宋名将杨业祖孙三代的抗辽事迹演渲染而成的。通过评话、戏曲、小说等各种艺术形式流传。

杨业,又名继业。生年不详。卒于986年。杨家世为麟州(今陕西神木)地方势力首领,其父杨信是北汉麟州刺史,杨业的弟弟杨重勋继父执掌麟州兵权。杨业初名重贵,青年时到太原为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部将,遂为太原人。刘崇割据自立时为北汉将领,任建雄郡(今山西太原北)驻泊兵马都部署。代州北40里有一断崖绝壁,山间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通行。人称雁门关,是兵家必争的天险。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契丹兵10万犯雁门,杨业率轻骑深入敌后,与宋军主力夹击之,大获全胜。由于他威名远扬,屡败契丹兵,致使契丹兵望见杨业旌旗即胆寒,不敢与之对阵即引兵退去。

杨业虽是将军,但并不居高自傲。在军旅中生活十分简朴,并不以代北苦寒为意。甚至露以坐治军事时也不设火,食宿操练与士兵同甘共苦,关系密切,因此,深得士卒爱戴、乐于从命。

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宋军大举北伐,由曹彬统帅。兵分三路,杨业以副职和渊美共率西路军出雁门,连克朔、应、云、寰等州(今山西境内)。由于东路军在涿州(今河北涿县)战败,使西路军孤军深入,奉诏撤退,掩护四州之民内迁。杨业虽率长胜之师,自己也武艺高强,但并不自傲轻敌、盲目蛮干,而是有勇有谋,审时度势,既对国家负责,又对士兵负责。但有时,事情并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比如,当时契丹主力攻寰州,杨业决定出兵应州,分散敌人兵力,是为敌盛时保四州之民计。但潘、王不听,一定要杨业出兵雁门北川,进扑马邑。杨业认为,此举必败无疑,但潘美、王侁以是否“有他志”相胁,强令杨业出兵。杨业表示:我杨业并不是怕死,而是时势对宋军十分不利,如果冒然进攻,就会白白死伤大量士兵而不能成功。“今诸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将立寸功以报国恩”。潘美、王侁固执地坚持自己的错误主张,杨业既为下属,在重申了自己的主张后,不得不从命出战。此时,杨业的心情异常沉重,但他考虑的不是个人安危。个人生死、成败、得失不重要,重要的是江山社稷、战局态势、人民的安全、士卒的性命。因此在预感到战事十分不利的情况下,杨业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力求把仗打好一点,损失越小越好。所以,出战前,杨业向潘、王请求设伏兵于陈家谷口(朔县南)以为救援。杨业孤军深入,浴血奋战,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杨业负伤10余处,士卒也个个奋不顾身,英勇杀敌,斩杀敌军无数,但宋军也伤亡惨重。后来仅存百余人,又兼潘美未听杨业的主张,不设伏兵,见势不好,伦促撤走,致使杨业等人面临绝境。杨业告诉部卒,你们家中各有老小,日夜盼归,不要与我死在这里了,立即突围出去吧,也好给宋军报个信。但部卒们都不肯离去,哭着说:“杨将军,这些年来,您这么关心我们,与我们同吃同住同操练,情同手足;您武艺高强,打仗时奋勇当先,令我们感动、敬佩,作为您的下属,我们非常骄傲。”杨业摆摆手说:“大家快不要说了,令我惭愧,我对不起大宋,对不起死难的将士!我不能眼看着你们再和我一起死掉了,快走吧!”士兵们哭着说,过去将军领我们打了许多胜仗,谁也难保次次都打赢,而且这次不怪您呢。时下敌军重重包围,您又身负重伤,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走的,咱们生死在一起!于是,杨业带着百十来个人又与敌人拼死搏斗。后来,士卒们都战死了,杨业的儿子杨延玉也战死了。他矢尽援绝、重伤被俘、绝食身亡。这位60岁的将军,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义的壮歌。

为政清廉治边有方

——种世衡

公元10世纪的北宋,即有与契丹的战事,又要应付西夏的骚扰,可谓战事频仍。西夏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东南),最盛时辖22州,包括今宁夏、陕北、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和内蒙一部分地区。与宋、辽、金多次发生战争,各地人民倍受损害。北来政权对西夏乱边颇伤脑筋,不得不派能臣强将镇边,种世衡就是其中功业卓著的一个。

种世衡,字仲平,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985年,卒于1045年。他为政廉洁,克尽职守、体恤民情,关心部属,颇有政声。

种世衡27岁(1012年)任将作监主簿,并曾当过县令。在凤州(今陕西凤县)任通判时有人向他行贿,但他一向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故尔拒不收受。这样的“清官”反倒被权臣诬告,身陷囹圄。值得庆幸的是,后来冤屈得到昭雪。

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种世衡任鄜州(今陕西富县)判官,范仲淹以龙图阁直学士经略陕西,负责解决西夏乱边的问题。当时,朝臣多主张大军征讨,而范仲淹认为陕西战备不足、风沙之域难于作战、取胜,主张以“招抚”、防御为主,富边固边。种世衡根据历来西夏兵侵扰的区域、路线,提出在延安东北故宽州废垒筑城,加强延安的防务,保护河东河西粮道。范仲淹嘉其言,陈请朝议后命由种世衡督办筑城事宜。

筑城工作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首先是西夏的骚扰,必须安排防御;再就是水源问题不好解决。种世衡令择地凿井,一直挖到15丈深,凿开数重岩石,终于见到水。众人皆欢喜雀跃,一鼓作气,挖了这样的深井数口。种世衡组织力量、抓紧时间抢修城池,终于大功告竣,赐名为青涧城(在今陕西),种世衡被授以内殿承制,镇守该城。

过去,帝王朝臣向来囿于夷夏之辨,卑视万方。边外少数民族不被放在眼里。但种世衡、范仲淹在镇守边关时,不以大方天朝人自居,对羌人等少数民族优礼相待,故尔西夏人犯边时就遭到当地少数民族的反对甚至反击。他还把流亡的、归顺的人们安置下来,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商贸经济,即使人民安居乐业,又供战守所用。种世衡在职数年,屯田安民,积谷通商,善待下属,关心士卒的衣、食、住、行、伤疾等等,深得士卒的拥护。在任期间既不要朝廷增兵添将,也不催拨粮草。而能使治域内安然无事,可谓政绩卓然。

在“招抚”方面,种世衡也取得了一些大的成绩,比如,他在任鄜延路驻泊兵马都监和知环州期间,曾和鄜延路经略使庆籍使西夏人元昊一度臣服于大宋。另外,治域蕃部牛家族头人奴讹向来倔强,不谒郡守。但听说种世衡来到时,特迎于郊。种世衡告知他,次日来帐中慰问其部。没想到第二天大雪3尺,种世衡不顾部下阻拦,守信如时前往,大出奴讹所料,众皆拜服。羌族势力最强的慕思部也归附大宋。致使西夏轻易不敢多事。

庆历四年,59岁的种世衡奉命筑细腰城(今甘肃环县西),他抱病履职,功成而卒。

在北宋真宗、仁宗(997-2063)年间,种世衡地位并不显赫,但是他为政清廉、治边有方,尤其是他体恤民情,关心部属,甚至使一子专视士卒疾病,为之调服汤药饮食。这对于一个封建官吏而言,确实难能可贵。难怪赢得人们称道。其三子皆有将才,关中称为“三种”。

出身低微不自卑

——狄青

宋时为防士兵开小差,在他们面上刺字,称为“面涅”。当时,出了一个刺有“面涅”的士兵,因功屡屡升迁,官至掌管全国军事的枢密使,他就是大将狄青。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生于1008年,卒于1057年。出身行武,早年是京城禁军的一个普通士兵,脸上刺有士兵标记的“面涅”。他善骑射,力壮胆大,被选拨为小军官。仁宗宝元(1038—1039)年间,宋、夏关系紧张,禁军外派戍边,狄青亦在其列,被派到陕西保安。保安宋军屡败于西夏,士卒一听说与西夏打仗就害怕。守将卢守□为此事很发愁。狄青了解了这一情况,主动要求担任先锋。对他这种不怯敌、不怕死,主动请战的精神,卢守□非常高兴,于是就拨他一支人马前去与西夏交战。为了鼓舞士气,消除士兵对敌人的畏惧心理,狄青带头冲入敌阵,左右挑杀、勇不可挡,宋兵为之振奋,呐喊着冲向前去,斩杀敌军,西夏军在保安还从未见到如此勇武的兵将,未经历这种场面,顿时惊慌失措,阵脚大敌,纷纷败退。结果狄青旗开得胜。兵将皆大欢喜,卢守□一方面褒奖狄青等,一方面派人上奏朝廷。闻此报,仁宗皇帝十分高兴,为卢、狄二人加官进职。狄青升了4级,另外,还要他进京面君,因战事未成行。后来,在安远(今甘肃通谓)之战中,狄青身负重伤,闻西夏犯边,马上飞马迎敌。就这样,狄青参加了大小25次战斗,8次中箭,但都得胜而归,令西夏兵闻其名不寒而栗,不敢与之对阵。狄青还在边境要冲修城建堡,以固防安民。由于这些出色的成绩,狄青为经略使韩琦、范仲淹所器重。范仲淹还劝他读书广识,授以《左氏春秋》。尔后,他便勉力学习,孰谙名家兵法,加之战功卓著,官职频升,历秦州(今甘肃天水)刺使,泾原路(今甘肃平凉)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步、马副都指挥使。因在京任职,仁宗觉得大将脸上有士兵标记(“面涅”)有损体面,就让狄青敷上药物把脸上的符号除掉。而狄青却不在意,反而认为,士兵们看见皇帝不以出身低微而相轻,而是论功行赏,选贤任能,就会积极上进,更为国效力。所以脸上的字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积极性。仁宗听了,更加赞赏他。狄青就是这样,不以士兵为耻,不居功自傲,而是与士卒同甘共苦,功劳赏赐亦与部卒分享,正部伍、明赏罚,故尔指挥作战得心应手,常操胜券。

皇□五年(1053年)狄青升为枢密使同平章事,掌握全国军事,地位显赫,引起一些人的非议,认为士卒出身的人不应该提拔到这么高的位置上,这种事情在宋朝历史上还从来未有过。后来,狄青终于被排挤去职。

狄青由一个士卒升为朝廷显贵要人,完全是由于他个人的胆略才干,由于他的勇敢不怕死,由于他的身先士卒,与部属同甘共苦的品质,由于他对祖国的一片忠心。

在封建官场中,这样的人能得到重用,有施展才能、报效祖国的机会是很不容易的,而他受到排挤则是必然的,这类排挤现象在旧时代也是屡见不鲜的。但仕途坎坷,命运多舛,谗言陷辞都抹煞不了英雄的精神和业绩。

攻敌有勇守城有方

——郭登

郭登,字元登,生年不详,卒于1468年。是明朝有名的靖边大将,多有战功,官至总兵。

惠帝(朱允炆)朝内乱平定后,大明迎来了国内安定的30余年。郑和下西洋,交趾省(越南北部)设立,朱棣5次亲征北蛮,长城和运河的建设均在这期间完成。但朱棣朝后不久,大明即进入宦官当权的腐败挨打时期,瓦刺人甚至把大明皇帝都俘获了。所谓战乱出英豪,郭登就是这个朝代中比较活跃的一个人物。

明代称西部蒙古各部为瓦刺。他们最初分布于叶尼塞河上游,从事狩猎生活,后归附成吉思汗,分为4万户。元末南迁至匝盆河流哉和准噶尔盆地,经营牧业并有部分农业。瓦刺势力逐渐强大时,明朝曾采取过安抚和征讨的办法。例如,曾封瓦刺首领马哈木为“顺宁王”,朱棣帝1414年亲征时也曾大败马哈木。但瓦刺对中原的威胁未能彻底解决,至明英宗朝(1435—1449)瓦刺首领也先一度统一蒙古各部,并于1449年向大明发起攻击,沿边城堡相继陷落。宦官王振力主英宗朱祁镇亲征,结果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俘,朝野哗然。

当时,郭登任都督佥事,充参将,佐总兵官刘安镇守大同。由于大同军士多战死,英宗皇帝被俘,所以壁垒萧条、城门昼闭、人心惶惶,满目戚然。在军心民心散乱低沉的当口,郭登并没有灰心丧气,他想,而今国难当头,民心浮动,迫切需要有人挺身而出,组织民众,鼓舞士气,才能扭转局面。他一方面亲自追悼死难烈士,慰问死者亲属,关怀伤残病疾者,给他们以照顾、温暖,甚至亲自为伤员裹伤敷药。另一方面积极组织领导城池壁垒的整修工作,督造兵器车辆,召募民壮参军守城。

由于他的努力,大同城的气氛活跃起来,人人摩拳擦掌,一片繁忙景象。为了鼓舞士气,郭登还到处鼓动、演说。他表示要与军民同生死,与大同城共存亡。大家听了无不为之感动,决心死守城池,报效祖国。

为了拿下大同城,瓦刺军费尽了心机,他们多次把英宗皇帝挟至城下,要郭登开城门“迎驾”,郭登严加拒绝。

土木堡之变后,京城一片混乱,英宗朱祁镇的弟弟、亲王朱祁钰当机立断,自己坐上皇帝的宝座,刷新政治、整治军队,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晋郭登为都督同知、充副总兵。后又升任总兵,代替原大同总兵刘安的职务。

1450年(明景帝景泰元年)瓦刺军向大同发起猛烈攻势,郭登面对强敌,毫无惧色,为了表示自己的报国之志并鼓舞士气,郭登身先士卒,呐喊着率先冲向敌阵,部众为之振奋,群起而攻之,瓦刺军大败,落荒而逃。郭登率众穷追40余里。在大同西北的栲栳山,郭登又率800骑兵破瓦刺援军数千骑,斩首200余级,夺回了被掠男女数百口,获得了土木堡之变后的一次重大胜利。

郭登真可谓有勇有谋,进攻时,他一马当先,如入无人之境;守城时,他又别出高招,创造了一种活动堑壕,表面上看来好似平地一般,但在土木覆盖下,却有“搅地龙”、“飞天网”等新式器械。敌军被诱入围,机关一动,顷刻间全部落网,投降被俘,顽抗的被杀。另外他还利用炮石火器防守城池,攻城的瓦刺军费尽心机、伤亡惨重,不但奈何不得郭登,反而被他出击追杀。大小数十战,连连取胜,“为一时战功第一”。瓦刺军锐气顿减,元气大伤,进攻京城时又被于谦击败,不得不改变主意,于1451年跟大明和解,接受了巨额赎金,把英宗朱祁镇送还。

1457年,代宗朱祁钰病危,朱祁镇再坐金銮殿,朱祁钰一惊而逝。郭登1468年辞世时,已是英宗的儿子朱见深在位的成化朝了。

(周腾田锋)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轶事

    世界名人轶事

    本系列书精选英语名著作品,并加上一些生词注释,使读者无须处处翻查词典,影响阅读兴致。同时每篇配上中译文,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此外,还附有题解说明,介绍作品主旨、背景、寓意以及修辞特色等。英语学习部分,选出原文中较实用的词汇和句式,介绍其现代用法。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达到“阅读名著,学好英语”的效果。
  •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这本书是《清朝这些人儿》系列的第一本,本书主要人物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他的一生与明朝有过合作,更多的是对抗。在本书中,我们将清楚地剖析努尔哈赤的一生,我们还将从努尔哈赤、从女真族、从后金国的角度,去解读这个朝代的历史。
  • 名人传记丛书——华盛顿

    名人传记丛书——华盛顿

    华盛顿生平拒绝人们为他歌功颂德,但是却鲜有一位开国元首在死后仍然赢得人们一致的尊敬与称誉。美国人会拿柯立芝、布什开涮,却绝没有人会调侃华盛顿、林肯,提到他们的“国父”,他们都是一脸的向往与自豪。人们总喜欢排列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然而无论怎么排,华盛顿始终位居前列。他是一位罕有的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赢得了名副其实“伟人”称号的人。
  • 吉安民俗

    吉安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具体反映。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是人类各级社会集团的共同生活里具有普遍性的重要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看,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 我,就是我

    我,就是我

    她,幼时脑瘫,不能正确发音,只能说“咿咿呀呀”的肢体语言;手不听使唤,只能用扭曲的手指敲打电脑键盘;脚掌曲反,无法正常步行。如此高度残疾的女孩,能正常生活就很不容易了。她,缺乏社会交际,无法进入高一级学校读书,靠自学,能写点日常应用性的文字,就属不简单的了。可她广泛阅读电子书籍,写出了百多篇文章,且多在《新民晚报》、上海黄浦区残联主办的《灵芝草》以及《宁波海曙通讯》等刊物上发表,就更值得人们赞赏了。更让人称道的是,她写的散文,语言时尚,富有个性;意蕴隽永,匠心独运;立意新潮,有穿透力度;让读者不敢相信这是一名脑瘫女孩写出来的文章。
热门推荐
  • 混世农民之无双奶爸

    混世农民之无双奶爸

    十年前,唐正清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夜走出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十年后,唐正清开着破旧的汽车返回出生的小山村。只不过,唐正清的身边却多了两个拖油瓶。儿子别怕,老爸教你怎么打坏人。女儿别怕,老爸给你做好吃的。这是一个无双奶爸的成长史。
  • 双面王爷多面妃

    双面王爷多面妃

    她被喜欢了十年的人退婚,成为云国最大的笑柄,她发誓从此拒绝爱上任何人,一纸婚书将她指给最没有权利和地位的病猫王爷,只是她心已死,嫁谁都无所谓,可是,为何眼见"病猫"被人欺负她的心会痛?孰可忍,孰不可忍,本王妃不发威你真的当老娘是“病猫”了?
  •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电影故事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电影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趣了世界、语言、年龄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洛水夜流

    洛水夜流

    又名《妖凤临世:娘子求哄哄》她,21世纪天才杀手,实验失败穿越成为夏府三小姐,带着一双妖异的蓝瞳流放到国境边界的北方大山,过着掩人耳目的杀戮生活。10年后,重回京城,血染的双手伸向无情的亲人。他,火凰转世,人见人畏,无人不知的六阎王,靠着强硬的后台在京城只手遮天。10年后,那抹冰淡的蓝映入眼眸中,却仍然不屑于那看似瘦削无力的小身影。他顶撞她,她无视他。“你永远只是我的附属品。”“……”“喂!你这个无礼的家伙!”“……”两人的情愫正在宫闱宅斗中渐渐萌芽
  • 突破天元

    突破天元

    祖神创世,天下一分为二,定规矩,立章法。许多年后,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少年天才横空出世,一己之力,独占群敌。只是,现如今,他尚年少,前路多舛,少年仍需努力。
  • 东方幽蝶传

    东方幽蝶传

    美好而残酷的世界!本书书群:814326090
  • 追影阁

    追影阁

    有个从未来穿越来的老妈是个什么样子的生活啊,一定是过着富裕的生活,吃穿不愁,有大批的丫鬟婆子使唤,可是,可是为什么她的生活确实和老妈一起窝在偏远的庄子里过着缩头缩脚的生活啊。原来是老妈遇人不淑,被骗回家当小老婆了,老妈一气之下带着襁褓中的我去庄子上生活了。结果原来是误会一场,老爸不是渣男。老爸意外身亡老妈也随老爸去了,剩下我一人收拾好包裹开始浪迹天涯,我有一个心愿,就是去做一个老妈说的那些奇奇怪怪的组织,结果出师不利,她撞破一桩杀人事件,可是那个杀手并没有杀她灭口。侥幸逃走,又在深山里捡到那个杀手,看在他好心没杀自己灭口的份上,自己就救他一下吧。然后自己成功的给自己惹来了天大的麻烦,他俩一起被追杀了。最后是老妈的朋友把他俩救了,从此再也没甩下这个尾巴。可是这个尾巴挺好用的,会打能打也会教人训人,看样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
  • 斗瘾

    斗瘾

    前有圣人后有天,本尊更在大道前,挥手千万星辰灭,一步跨越万光年。随着我戒掉的瘾,成为这无上苍穹的神;为伴我恋人亿年,灭掉这虚情假意的仙。仰天哀嚎,世间皆为哀悼,坐地长吟,生灵无不欢笑,一语惊天地,一脚定乾坤,昔日少年终成神格,一个眼神,便可使有杀意的人尽数灭尽。
  • 幻界王

    幻界王

    没人能知道下一刻会是什么样的光景,万里之外的一只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万里之外便陷入狂风骤雨之中,一个小人物会不会就是这只蝴蝶?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蝴蝶效应?韩文清一点一点走上舞台,第一卷很无聊,在挖坑,马上结束,进入第二卷。
  • 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在人类历史长河之中,每一位杰出人物都留下了不灭的印迹。他们不因生命的逝去而被人遗忘,也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印迹稍减。他们以睿智深远的思想、博大精深的智慧、追求真理的精神、无所畏惧的勇气后世仰瞻……他们用自己的伟大贡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名扬千古、永垂史册。本书按时空线索筛选出具有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365位杰出人物,讲述了他们的成长、成才历程和卓越成就,在拓展读者知识面的同时,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本书从世界范围内按时间的线索筛选出具有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365位杰出人物,讲述他们的成长、成才历程和卓越成就,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和扩展知识层次。不